【精品特窟】敦煌莫高窟北魏第254窟 赏析

岩彩壁画艺术—— 弘扬佛法,共沐东方艺术!

不怕风沙扬起,不惧遍地荆棘,秉烛前行在文明的宝库里。

敦煌研究院前任院长段文杰《敦煌之梦》

特窟编号:254

时代:北魏(距今1500左右)

洞窟形制:中心塔柱式

位置:九层楼左侧

在绵延千里的丝绸之路上,

有一座人类文化艺术的宝库

敦煌莫高窟

虔诚的信仰、千年的营建,造就了它的浑厚与绚丽。

其中的254窟就是颗耀眼的明珠

01  

石窟概览

敦煌莫高窟第254窟建于北魏

是莫高窟最早的中心塔柱式洞窟

兼具僧人禅修与信众观禅的功能

02

中心塔柱

当我们走进第254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面目慈善的交脚弥勒佛像,弥勒佛端坐在中心塔柱的东向大龛中,仿佛在为来者解答心中对于尘世的疑惑。佛两侧原各有胁侍菩萨二身,现南侧残存一身,北侧存二身。龛内火焰纹头光、身光两侧画供养菩萨,其下分别画婆薮仙和鹿头梵志。

让我们把目光上移:龛顶画飞天,龛楣饰莲花化生童子,龙形龛梁,两侧塑束帛柱承托。洞窟四壁最上层绕窟一周画天宫伎乐,中段画大量千佛,千佛旁均以榜题标明佛的名号,共计有千佛一千二百三十五身。

环绕中心塔柱,我们能看到这沟通天地的塔柱上更多的景致:西向面上层为双树龛,下层为圆拱龛,塑像均为结跏趺坐的禅定佛。龛外还塑有胁侍菩萨。在上层龛两侧均有影塑菩萨,但都已被熏黑。中心柱下部即塔柱四面画有药叉像。南北两壁在前部人字披下各开一阙形龛,内塑交脚弥勒菩萨

绕塔柱一周,回到到东壁前,你也许会注意到,我们来时的门上开有一明窗,明窗周围有重层壁画痕迹,窗上画莲花;门南、北上方各画天宫伎乐,中有千佛,下画金刚力士。可惜的是莲花已经被熏黑,而金刚力士也已模糊不清。

03

难陀出家

我们沿着逆时针的方向来到北壁的面前:前部人字披下阙形龛内塑交脚菩萨一身。龛上画坐佛一身,飞天四身。上画天宫伎乐,脊坊、椽坊两端下均有木质斗拱。龛外两侧画千佛,龛下画难陀出家因缘变一铺。难陀出家这一因缘故事如是讲:释迦牟尼异母弟名难陀,有妻孙陀利美艳无比。释迦命剃师为难陀剃发,强迫出家。难陀留恋妻子,心怀思念。一日偷跑回家被释迦发现,将他唤回,严加训诫,又领他遍游天宫,观诸天女,复游地狱,见汤镬之刑。难陀悔悟,即一心从佛,成为罗汉。

04

   尸毗王本生

龛下东起画尸毗王本生故事一铺,故事讲:有鹰逐鸽,鸽逃至尸毗王处求保护,鹰向尸毗王索取说,若不还鸽,亦将饿死。尸毗王为了两全齐生,乃割肉赎鸽。鹰求肉与鸽体同重。王身肉将尽,其重犹不如鸽,遂举身坐秤盘内。图中以割肉场面居中,尸毗王神情庄严,呈悠闲坐姿。画面上方为老鹰逐鸽,右为眷属惊惧哀劝,左为臣民敬仰赞叹,左下一人持称、着胡服。

▲(尸毗王割肉赎鸽)

后部上画天宫伎乐十八身,下方四个圆券形龛内东起分别塑说法佛、禅定佛、说法佛、禅定佛各一身,龛壁画化生童子,依次分别为四身、六身、四身、六身。龛楣画忍冬。各龛之间以忍冬龛梁相联,龛壁画化生童子。

本生故事画代表作之一。位于主室北壁。北魏绘制。在单幅画内以割肉为主表现了五个情节,其安排和次序如图示:(1)鹰追逐鸽;(2)鸽飞入尸毗王怀中求救;(3)侍者持刀割肉;(4)身肉割尽,重量不足,尸毗王举身坐入秤盘;(5)尸毗王身肉复原如故,天人眷属围绕赞叹。此画将不同时间的情节协调地组织在一幅完整画面里,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居中端坐的尸毗王神情庄严沉静,同一形象表现了救护鸽子,又表现了甘愿割肉,再表现了身体复原。人物造型、衣饰绘画技法,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樊锦诗)

割肉喂鹰为著名的佛教题材

其他佛教遗迹也多有表现

尸毗王本生故事画西侧绘制千佛,千佛中央画说法图一铺。下画边饰一条,边饰下方画药叉二十五身。

05

白衣佛

移步至西壁前,只见西壁上画天宫伎乐十八身。中画千佛,千佛中央画白衣佛一身,画面上佛着白色通肩袈裟,作说法印,两侧各立一菩萨。此图保存完好,晕染痕迹犹在,佛像衣纹细密流畅,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最后,来到本次第254窟最为核心也是最为精彩的南壁部分:南壁前部人字披下阙形龛内塑交脚菩萨一身。上画天宫伎乐九身,脊坊、椽坊两端下均有木质斗拱。

06

        释迦降魔成道

龛外两侧画千佛,龛下画降魔变一铺降魔成道图表现的是释迦牟尼即将成道前,天魔波旬率领三个女儿及魔军至佛所,诱以女色,又以武力进行威胁,企图破坏释迦成佛的决心,释迦以法力战胜魔王最终成佛的故事。

▲(降魔成道)

释迦不动声色,不离座位,施降魔印,垂首按地,降服魔军。惨败的魔王与魔军,无奈只得向释迦下跪求饶。作者用动静对比的手法,通过魔王与魔军的惊惶失措,丑态百出,衬托出释迦的镇定自若,佛法胜利。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度的艺术夸张,对魔军给以奇形怪状、丑陋狞恶的刻画,形成美与丑的鲜明对比。以主体式“异时同图”结构,把曲折复杂的情节巧妙地组合在同一画面上,铺排有序,多而不乱,主题鲜明。此画构思和布局与印度阿旃陀石窟第1窟降魔变壁画比较接近。画面线描秀劲圆润,凹凸法晕染细腻柔和。魔女头戴宝冠,披长巾,穿半袖衫、褙子、长裙,这种服饰是受波斯影响的西域装。(樊锦诗)

07

      萨埵舍身饲虎

紧邻降魔变的西侧,绘本生故事画萨埵舍身饲虎本生

详见【敦煌莫高窟特辑1】舍身饲虎图说

这一故事穿越时空,以精密独特的构图传达出镇定坚毅的情感

与我们进行着心灵深处沟通。

254窟建筑布局谨严,雕塑、壁画都承袭北凉风格而有所发展,是敦煌莫高窟早期艺术较为成熟的代表。塑像比例合度,袈裟贴体,坐立诸像,腿部修长,头部广额丰颌,神态庄重。四幅主题画,是北魏壁画的精品。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无论题材处理,人物造型,色彩线描,无不显示出以传统为主、吸收外来文化的融合创新精神。此窟壁画、塑像、建筑虽经多次烟薰火燎,历尽劫难,但艺术魅力至今犹存。工力深厚、用笔潇洒的千佛题记,也是北魏墨书在莫高窟内保存得最好的一部分。

(史苇湘)

彩塑代表作之一。位于南壁上部阙形龛。北魏塑造。系裙交脚端坐,宝冠巍峨,面相长圆,眉宇开朗,面容和悦,上身赤裸,胸前画双蛇装饰,长巾绕臂而下,头巾、裙摆、巾尾上有装饰性的密褶。整体造型雄健有力,比例匀称,动态自然,手法简练,贴墙塑造的头部,具有离墙欲出的立体感。造像局部熏黑,色彩部分剥落,右手残损。

(樊锦诗)

转载来源:敦煌读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