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3收馈必义有过知改

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3收馈必义有过知改

题文诗:
陈臻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不受;

馈七十镒,于宋而受;馈五十镒,于薛而受.

前不受是,今之受非;今之受是,前不受非.

夫子必居,一于此矣.孟子:皆是也;

当在宋也,予将远行,行者以赆;辞曰馈赆;

予何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

为兵馈之;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

无处而馈,是货贿;焉有君子,可以货取?

君子爱财,取之必义.之平陆,谓大夫曰:

子持戟士,一日而三,伍则,去之否乎?

曰不待三.孟子问曰:然则子之,失伍亦多;

凶年饥岁,子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

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吾,之所得为.

孟子问: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者,

则必为之,求牧与刍;刍而不得,反诸其人?

抑亦立而,视其死欤?曰此.孟子他日,

见于王曰:都者,臣知五人;知其罪者,

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

有过能知,知错必改,义以正己,仁以爱人.

【原文】
 
陈臻1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一百2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薛3,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4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5;辞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6也。无处而馈之,是货7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
 
【译文】

陈臻问道:“过去在齐国,齐王馈赠上等金一百镒,您不接受;后来在宋国,宋君馈赠七十镒,您受了;在薛,田家馈赠五十镒,您也受了。如果过去不接受是对的,那今天接受就错了;如果今天接受是对的,那过去不接受就错了。在此,老师必居其一。”
   孟子说:“都是对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正要远行,对远行之人一定要送些盘缠,他说:'奉上些盘缠。’我为什么不受?在薛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要戒备,他说:'听说您要戒备,奉上些钱买兵器吧。’我为什么不受?至于在齐国,却没什么理由。没什么理由却奉送钱财,这是贿赂我。哪里有正人君子会被贿赂收买呢?”
 
【注释】
 
(1)陈臻:孟子弟子。
 
(2)兼金一百:兼金,好金,其价兼倍于一般者;古之所谓金,实际上是铜。一百,一百镒(yì);一镒重二十两。
 
(3)薛:齐靖郭君田婴封邑,本来是春秋时代的薛国,后亡于齐。
 
(4)是:对,正确。(5)赆:音jìn,送行者赠给别离者的礼物。
 
(6)处:引申为“理由”。(7)货:贿赂。

【原文】
 
孟子之平陆1,谓其大夫2曰:“子之持戟之士3,一日而三失伍4,则去之5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6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7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8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9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译文】
 孟子到了平陆,对当地长官说:“如果你的战士一天几次擅离职守,你杀掉他吗?”答道:“用不着几次〔,我就杀掉他了〕。”
 
孟子说:“那么,你自己的失职也很多了。灾荒之年,你的百姓,年老体弱到沟壑中去等死的,青壮年到四面八方去流浪的,将近一千人了。”答道:“这不是距心力所能及的。”孟子说:“比如有人接受别人的牛羊而替人放牧,那一定要替牛羊寻找牧场和草料了。找牧场和草料没找到,是把牛羊退还原主呢,还是站在那儿看着它们一个个饿死呢?”答道:“这就是距心的罪过了。”
    后来,孟子朝见齐王,说:“王的地方长官,我认识了五位。明白自己的罪过的,只有孔距心。”并将和孔距心的谈话对王复述了一遍。王说:“这个也是我的罪过呢!”
 
【注释】
 
(1)平陆:齐边境城邑名,在今山东汶上北。
 
(2)大夫:战国时的地方首长亦称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当时平陆大夫为孔距心。
 
(3)持戟之士:战士;戟(jǐ),古代兵器的一种。
 
(4)失伍:落伍,掉队。(5)去之:杀掉他。
 
(6)几千人:几乎有一千人;几,几乎。(7)牧:牧地。
 
(8)都:凡邑,有宗庙先君牌位者为都,无曰邑;但都、邑多通称。
 
(9)诵:背诵,复述。

(0)

相关推荐

  • 孟子(全文版)目录

    孟子及其弟子 ·著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

  • 孟子译文・公孙丑章句

    公孙丑章句上·第一节 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公孙丑问道:"先生如果在齐国当权,管仲.晏子的功业可以再度兴起来吗?" 孟子曰: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1得道多助朝之有义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1得道多助朝之有义 题文诗: 孟子有曰:天时也者,不如地利,地利也者, 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攻不胜. 环而攻之,必有得其,天时者矣;然而不胜, 是乃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2至敬义敬臣所受教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2至敬义敬臣所受教 题文诗: 景子问曰:内则父子,外则君臣,人之大伦. 父子主恩,君臣主敬;见王敬子,未见敬王. 孟子曰恶.齐国之人,无以仁义,与王言者, 岂以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4进退之度棺椁俭亲

    题文诗:孟子也者,谓蚳鼃曰:子辞灵丘,而请士师, 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未可与言? 谏王不用,弃臣而去.齐人有曰:所为则善; 所以自为,则吾不知.公都子告,孟子答曰: 吾闻之也:有官守者,不得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5有过民见改则民仰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5有过民见改则民仰 题文诗: 沈同私问:燕可伐欤?孟子曰可;子哙不得, 与人燕也;子之不得,受燕子哙.有仕于此, 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子之禄爵; 士无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6官不独垄市不独断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6官不独垄市不独断 题文诗: 孟子致憾,为臣而归.王就见曰:前日愿见, 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吾而归, 不识继此,可得见乎?孟子对曰:不敢请耳, 固所 ...

  •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7君子志正修齐治平

    <孟子>卷4公孙丑章句下诗解7君子志正修齐治平 题文诗: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不识王不,可为汤武, 则是不明;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千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出昼,是何濡滞? 士不 ...

  • 《孟子》卷6滕文公章句下诗解2富贵不淫仕必由道

    <孟子>卷6滕文公章句下诗解2富贵不淫仕必由道 题文诗: 景春问曰:公孙衍与,张仪岂不,大丈夫哉? 怒诸侯惧,其安居也,而天下熄.孟子答曰: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丈夫之冠, 父命 ...

  •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下诗解4取与有义端正不忍

    题文诗: 孟子有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 五世而斩.予未得为,孔子徒也,私淑诸人. 孟子又曰:其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之伤廉; 其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之伤惠;其可以死, 可以无死,死之伤勇.逢 ...

  •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1孔集大成善始善终 题文诗: 孟子有曰:伯夷目耳,不视恶色,不听恶声. 君非其君,民非其民,不事不使.国治则进, 国乱则退.横政所出,横民所止,不忍居也. 思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