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弄堂的生活竟是这样,灶台和水龙头都上锁!



你有住老弄堂的经历吗?你想过现在的“共享经济”是怎么来的吗?在我看来,“共享经济”其实是现在的人向过去取经的产物罢了。以前,在老弄堂里,“共享”是家常便饭。只是这种共享,染上了无奈的色彩。


/ 网络配图 /

上海的老式弄堂房子是没有卫生设备的,每天清晨,随着运粪车阿姨的一声呐喊,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没有拎马桶出来的人家赶紧拎出来,在弄堂里一字排开,其场面犹如威风锣鼓,开启了老弄堂每天的“共享”生活。

弄堂,是弄堂房子最大的“共享空间”,虽然每家每户居住空间逼仄,但“弄堂”这个空间相对很大,是孩子们做游戏、大人们做家务必不可少的地方。孩子们放学后,可以在相对封闭、安全的弄堂里玩游戏、跳橡皮筋、“造房子”、掼沙袋、“斗鸡”(一脚站立,一脚弯曲互撞的游戏),乐此不疲,直到大人们做好饭,朝弄堂里叫唤吃饭时才结束。

最“闹猛”的共享空间要数灶披间,也就是厨房间,倘若同时间做饭烧菜,犹如奏起锅盆瓢勺交响曲,响彻全弄堂。夹弄里故事最多,前窗贴后窗,对窗聊天犹如促膝谈心。屋与屋之间仅用木板分割,谁家出了什么事,来了什么人,谁和谁谈恋爱了,全弄堂皆知。套用一句时髦用词,叫做“信息共享”

/ 网络配图 /

弄堂的晚上,家家户户的窗口亮起灯光,谈“山海经”的归家了,玩累了的孩子回家做作业了,淡淡的月光洒落在狭长的弄堂里,静静的,如陈逸飞的油画。

然而,弄堂生活轻松随意的背后,是逼仄和无奈。

由于空间狭小,各家各户都在公用地方放炉子烧饭、洗衣淘米、堆放杂物,每家每户都划地为界,犹如楚河汉界互不侵犯。

一间灶披间,有几户人家就有几盏灯,虽然可以彼此“借光”,每户人家还是自己开自己的灯。若硬要节省几个“铜钿”,借别人的光,虽没人说你,但会被讥笑“老刮皮”。而且,人家做完事关灯离开,突然瞎灯瞎火了,自己也很尴尬。有煤气的,每家灶台都有各式各样的罩子并上锁的。水龙头也一样,每家一只,一只水池上方最多时有六七只水龙头,像是长在墙上的刺猬。免不了会有错开了别人家水龙头而遭白眼的时候,于是水龙头也很巧妙地上了锁。

/ 网络配图 /

在共享空间里,有共同遵守的规则:水池里有人洗菜,别人就不去洗拖把,以免玷污了人家的菜。等到人家洗衣服时,才把拖把拿出去洗,这时候讨用一下人家洗衣服后的水,人家也乐意。偏偏有人不遵守“规则”,为了多占走道、天井等共享空间,先是试探性地放一只脚盆,见没有反响,就再放一辆脚踏车,悄悄“蚕食”,慢慢“扩张”,最终爆发“领地之争”,邻居间反目成仇,甚至大打出手。

那时候,上海市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2.5-5平米,我同学家,一个门牌号里住着6户人家29人,仅能摆下一张床的亭子间就住了三代人!

/ 网络配图 /

如今,上海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40平米,老弄堂房子被快速淘汰。然而,住进高楼大厦后,少了老弄堂的“共享”生活所带来的欢乐,出现同楼对门住,不知是邻居的尴尬现象,人与人之间变得离散了、冷漠了。

这是生活的进步又是生活的无奈,是城市建设者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生活乐趣的缺失,难以平衡的困惑。

不久的将来,上海小市民曾经有过的“共享”生活及种种景观必将被人们渐渐淡忘,然而,老弄堂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人们会忘了它的歌词,却不会忘记它的旋律。

/ 网络配图 /


来源:上海生活

(0)

相关推荐

  • 康乐邨|张爱玲时代的宝隆花园,复古与艺术联袂演绎现代老房子生活!

    延安中路,旧名福煦路,上海最重要的马路之一,名人汇聚,有延安中路881号旧时著名银行家,交通银行董事长兼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旧居,有延安中路549号煦园旧时浙江商业储蓄银行董事长洪桢良住宅,有延安中路 ...

  • 熟悉的弄堂,熟悉的烟火气

    曾经走在上海的街头,转角便能撞见由一排排低矮的房子组成的居民区,它们或叫"某某里",或叫"某某坊",住在里面的人家,房子小归小,但依然保持这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保 ...

  • ​厨房风水禁忌化解方法

    ​厨房风水禁忌化解方法

  • 石库门更新二十年系列2|变身的意义

    各式各样的石库门 图片来自网络 01 说起上海的石库门,那是上海人的骄傲.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曾经居住在石库门的人数占全市人口的60%,另外的40%分别以各20%的占住率住在洋房和棚户区里. 由此可见, ...

  • 方寸天地间,我们照样可以玩出“名堂经”

    这段时间,相信大家和小克勒一样都注意到了一艘叫"钻石公主号"的邮轮被刷屏了. 一名曾在这艘邮轮上度假的香港老爷爷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后,乘客们就被"就地隔离"了. ...

  • 只有老上海才见过的蜗居:百张珍贵老照片

    今天图说  三代同堂8个人 蜗居在9平米的陋室里? 这样的景象估计会让 很多年轻人匪夷所思 是的,仅仅十几年前 在上海,这样的景象还很常见! 下面,就带大家看看 尘封二十年的上海蜗居画面 2013年夏 ...

  • 马尚龙:树杈模式的人际关系

    像是归宿于各自不同的树杈上,这种邻居人际关系,是疏离,是分众,是上海式的分寸感. 上海的四季孵化了上海式的分寸,上海的民宅梳理了上海式的分寸. 以淮海中路和南京西路为两条主轴,好几条马路两边,集中地伫 ...

  • 2013-1-25老上海弄堂游戏系列

    今天2013-1-25在上海杨浦邮局启用一款<老上海弄堂游戏系列----掼结子>必能宝邮资机符志,分支框和花齿两种.   弄堂,这一上海特有的居住形式,曾经与千千万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

  • 家里堆满一个“老上海”!“情歌王子”张信哲竟是个收藏客?

    出道32年,张信哲独身.不婚.零绯闻,唯独对"老物件"情有独钟.他就像是淘洗出的沙金,找到了最舒服.自在的生活姿态. | 作者:卡比丘 | 编辑:咖喱 3天前,张信哲迎来了54岁生 ...

  • 张信哲:家里堆满一个“老上海”!“情歌王子”张信哲竟是个收藏客?

    出道32年,张信哲独身.不婚.零绯闻,唯独对"老物件"情有独钟.他就像是淘洗出的沙金,找到了最舒服.自在的生活姿态. |作者:卡比丘 |编辑:咖喱 3天前,张信哲迎来了54岁生日. ...

  • 老上海生活也就这样 !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读懂社会的一个方面是考察工资和物价. 很有趣! 几十年前的中国,农产品贱,工业品贵.百元以上是很高的工资,人数极少. 70年代,上海的青年工人学徒三年. 第一年:17.84元/月 第 ...

  • 老上海,旧时光——上海弄堂

    欢迎投稿留言交流 "走进上海人的弄堂里,才算得上是开始看上海的生活,商业大街.灯红酒绿人人体面后面的生活.上海人爱面子,走在商店里.饭店里.酒吧里.公园里,个个看上去丰衣足食,可弄堂里就不一 ...

  • 只有老上海人才见过的蜗居:弄堂里个个都是美女!

    三代同堂8个人 蜗居在9平米的陋室里? 这样的景象估计会让 很多年轻人匪夷所思 是的,仅仅十几年前 在上海,这样的景象还很常见! 下面,就带大家看看 尘封二十年的上海蜗居画面 2013年夏 杨浦区定海 ...

  • 这些藏在弄堂里的美食,只有40岁以上的老上海才懂!

    上海的弄堂, 一直都被视作城市的地标与回忆, 穿梭其中, 感受最平凡自然的市井常态, 那些令人怀念的儿时记忆, 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 不过弄堂对于吃货来说, 并没有那么多文艺的情怀, 千言万语都汇成了 ...

  • #老寿见闻#第31集上海弄堂婚礼

    老寿读图,不看视频等于没读. 五.六十年前上海弄堂婚礼习俗是以各个居住区居民的构成决定的,一般来讲落后地区集中移民过来弄堂讲究反而比较多,而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反而不太讲究.这就是区域居民的构成不同所称 ...

  • 儿时上海弄堂生活忆旧

    原创 孔令伟 上海老底子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儿时上海弄堂生活忆旧 --人际称呼用词 孔令伟 小孩子见到长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