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捷注《近思录》: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史学大师钱穆先生列的中国人必读的古典文化书单中,《近思录》与《论语》并列为九本必读书之一。
1175年,一代大儒朱熹和吕祖谦携手合编了《近思录》。二人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四位理学大师的大量作品中精选出六百二十二则语录,分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异端、圣贤十四卷结集成书,详细、系统、全面地展现了理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尽管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近思录》颇为陌生。但事实上,本书曾畅销近八百年,曾经读书人人手一册,被钱穆先生认为可以与“五经”相提并论。
一代硕学鸿儒陈荣捷先生(1901-1994)是欧美学界公认的中国古代哲学和朱子学研究权威,他1929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此后相继在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等校任教,1951年担任达特茅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是当时东方学人在美国所任最高学术职务。
陈荣捷先生穷毕生心血,集一百一十多种《近思录》注评精华,终成《近思录详注集评》一书,博采众长,堪称《近思录》注解珍本。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学者须要务实,不要近名方是。
懈意一生,便是自弃自暴。
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
古之学者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今之学者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
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终败事。
凡人才学,便须知着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今之为学者,如登山麓。方其迤逦,莫不阔步,及到峻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天下事,大患只是畏人非笑。不养车马,食粗衣恶,居贫贱,皆恐人非笑。不知当生则生,当死则死。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亦不恤,“惟义所在”。
人心常要活,则周流无穷而不滞于一隅。
治怒为难,治惧亦难。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惧。
人有欲则无刚,刚则不屈于欲。
心要在腔子里。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
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教人者,养其善心而恶自消。治民者,导之敬让而争自息。
养民之道,在爱其力。民力足则生养遂,生养遂则教化行而风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