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高清监控告诉你,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排挤”,真相戳心!
终于开学了。
想说个入园后,很多父母都关心的问题——孩子在幼儿园到底怎么交朋友?
他们会不会很孤独?
万一孩子在幼儿园交不到朋友、被「排挤」、被「欺负」怎么办?
下面,我们结合一部幼儿园生活主题纪录片,来讲讲孩子的社会化问题。
纪录片名叫《小孩的神秘生活》,共8集。每集都会讲述3-5岁孩子身心发展的一个独立小主题。
用藏在幼儿园里的固定摄像头,观察和记录一群孩子们在幼儿园一周的生活。
最特别的是,纪录片里并不会像真正的幼儿园,安排孩子按部就班生活和学习,而是设定很多游戏和小测试,减少人为的干预跟打扰,从而客观呈现出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孩子之间的差异和共性。
三个字:值得看。
我反正是被里头的宝贝们萌化了,也真的能够得到很多启发。
比如,第四集社交能力篇,里面展示出的小孩儿的社交场面,就很有代表性。
- 01 -
内向小孩的挑战
他叫许家润,是个很斯文的小男孩。
刚进教室的时候,其他小朋友们已经打成一片,玩得其乐融融了。他怯生生地在教室门口停留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默默走向了小朋友中间。
小屁股刚落座,就遭遇「驱逐」。
个性外向、强势的小男孩岳昊,大声地冲许家润喊到:「(这个座位)有人!有人!出去!」
许家润在那一刻好似僵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硬着头皮继续坐在原位,假装听不见岳昊的话。
直到原本座位的漂亮小女孩程夏果回来。
岳昊跟程夏果解释说:你让我保管你的座位,我做了,就是他(许家润)不听。
原来,他「驱赶」许家润也并非刻意,只是为了信守承诺罢了。
这个年纪的小朋友,很难对一个新成员刚加入集体的那份陌生跟孤独感有同理心。
几个小朋友热乎地在一起玩,唯独许家润一个人杵在中间,好不尴尬。
他起身,离开,又往教室外走。
走到外面,眼泪止不住就下来了:「我想找我姥姥了。」
然而,姥姥并没在学校里。
许家润只好边抹眼泪边又回到教室里,边上的老师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这是他唯一能寻求到的安慰。
单独采访的时候,老师问其他小朋友:「喜欢许家润吗?」
几乎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案。孩子们给出的不喜欢的理由是:「他老是哭。」
好在,许家润没有放弃。
室外自由活动的时候,他再次尝试去加入小朋友们的游戏。
但这个旋转圆盘转速太快了,许家润刚抓上去就被甩了出来,跌倒在地上。
没有小朋友关注到他的狼狈模样。
讲真,看得真的挺心疼的!
所以,他迟迟无法融入集体的原因,究竟在哪里?
看后续采访,我们得知,许家润是姥姥姥爷带大的。音乐上接受过不错的启蒙,还参加过很多比赛。但是,跟同龄孩子打交道的经验很少。
为此,老人家会特意带孩子去游乐场,希望给孩子创造一些同伴交往的机会,但许家润多表现得退缩、不自信。他都会跟姥姥说:「我不行,我不过去。」
不同于其他孩子都是父母出镜,许家润的父母一直没有出现过。
究竟怎样的孩子,会在社会化过程中显得胆小、退缩、怯懦呢?这跟孩子的先天气质类型有关,但更多是跟成长经历脱不了干系的。
第一种可能,抚养人经常养育得过于细致,出于谨慎,时不时告诉孩子外界有怎样的危险和糟糕的事。
孩子无形中就承接了抚养人对外部世界、对他人的「妖魔化」,自然而然就会害怕与人交往,潜意识中封闭自己。
第二种可能,孩子在小时候遭受过「抛弃」,或者较多的「忽略」。
这种遭遇对孩子而言是极大的创伤,很容易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认为自己是「不可爱的,不配被喜欢的」。因为在父母那里产生了这样的怀疑,于是发展到人际交往,这种不自信的信念也会延续下来。
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那就是大人很少教孩子人际交往的具体技巧。比如要用语言介绍和表达自己,比如要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跟价值,取得同龄人的好感和认可。
许家润的成长经历,可能同时吻合上述三点。
- 02 -
强势小孩的困境
跟许家润正好相反,岳昊是个很外向的孩子,但他同样也遭遇了人际关系的危机。
岳昊自我意识很强,脾气显然也很大。
一个知识问答比赛的环节,由于同组的程夏果多说了两句话,岳昊不耐烦了,一把将程夏果推开。
知识比赛输了以后,岳昊的受挫感很强烈。
正失落着,回头看到对方的学霸队员小橘子(比赛中答对了很多题目)跟自己队友推搡玩闹,他直接就冲上去了,不分青红皂白就开始打小橘子。
这个动作多少有泄愤的意味。
节目中的专家点评时也说到:
岳昊的这个行为,可以用挫折攻击理论来解释。即一个人的既定目标受到阻碍、无法达成时,就会产生一种受挫心理,既而引发攻击行为。
特别当一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情绪管理受限时,就更容易用肢体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喜欢用肢体动作解决问题的岳昊,受到了孩子们的一致排斥。
岳昊给孩子们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老打人」。
这个孩子的成长背景又是怎样的呢?
岳昊一直是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条件看着也不错。一直在学拳击。
岳昊母亲说:孩子特别有想法,性格很强势。
有趣的是,谈及自己孩子强势,容易用武力解决问题的时候,这位母亲脸上突然露出很灿烂的笑容。
我猜,这位家长对于孩子的强势,是默许甚至心中赞许的。
在具体育儿中,母亲也承认:我对儿子更多的关注,就是在体育方面。
这个采访环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忍不住想起身边类似的一些家长,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看起来很厉害、攻击性强就不容易被欺负。为此,他们会默许甚至鼓励自家孩子在关系中的「强硬」或「强势」姿态。
孩子们是很灵的。
他们下意识里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很容易在人际冲突中,采取过当的、攻击性过强的行为方式解决问题。
但是,其他孩子不傻呀。
当他们感受到这个孩子过于自我和暴力,出于本能的自保,自然而然就会远离他。
于是,这种看起来不容易「吃亏」的孩子,反而容易成为一个团体中被嫌弃、被排挤的对象。
- 03 -
孩子在团体中被「排挤」了,怎么办?
我们先回头看看许家润的故事。
后来,他是如何融入集体的呢?
老师们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要求孩子们从大箱子里取出各自的名牌。
但是!箱子里竟然放着有活的章鱼,还会蠕动!
孩子们都吓退了。连大家公认的胆子最大的岳昊,面对章鱼都败下阵来。
只有憨憨的许家润,淡定地从箱子里,取出了所有小朋友的名牌。
孩子们都激动坏了。
原本的爱哭包,瞬间在他们眼中高大了起来。
小女孩们忍不住抱住许家润亲亲。男孩子们也不得不承认:许家润才是班里最勇敢的那个孩子。
这让我想起来我朋友家闺女的一个经历。
她家姑娘进入幼儿园没几天,就交到了一堆好朋友。
为什么呢?
因为她会穿衣服。
一个会穿衣服的幼儿园小班的小孩子,在其他小孩儿面前,就是一个惹人羡慕的存在。她不止自己会穿衣服,还会主动教其他小朋友穿衣服。
很容易,她就在班级里凭借个人价值,树立了不平常的地位。
这个女孩的例子,跟许家润的例子很像:
他们都在某方面比较出众、有自信;
他们都凭借这份自信,在群体中扮演了一个合适的功能。
他们甚至不需要太多社交技巧,纯粹靠个人魅力,就会成为群体中受欢迎的那个人。
这个例子,给我们家长的启发就是:日常生活中,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
这个高质量的陪伴,首先是父母不能缺席。
父母不缺席的爱,会给孩子一种「我很好,我值得被爱」的底气。
这样养大的孩子,一般就不会有那种怯懦的气场——最初阻碍许家润社会化的,就是他身上自带的怯生生的气质。
但父母也不能过多替代和溺爱,要逐渐地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个独立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树立起自信心;
当他走向外界,就更不容易受挫,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也就更多。
相信许家润在音乐等方面的自信心,也迁移到了社交中,给了他许多力量,让他在面对诸多次挫败后,依然没真正崩溃。这是他的资源也是他的优点。
再说回到岳昊。
在打了小橘子以后,老师们从中牵线,把岳昊和小橘子拉到一起,请岳昊给小橘子道歉。
小孩儿比我们想象得要开阔很多、可塑性也强。
在老师们的引导下,岳昊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真诚地跟小橘子说了「对不起」。
对于岳昊这样的孩子,当他们使用了错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时候,成人有必要及时从行为层面予以喊停、矫正,并且教会孩子用语言去化解冲突。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逐渐意识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最后,总结一下。
从这集纪录片中,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
孩子们对社交,有着本能的需要。
就像许家润,哪怕多次被「排挤」,也依然不断在尝试着融入。
孩子们是注定要往外走的,走向更开阔的世界。父母能够做的,就是信任和支持。
如何支持?那就是经营好我们跟孩子的关系。
跟孩子相处时,该陪伴的陪伴。得到过爱的孩子,内心力量更强大,遇到困难也更容易及时求助;
该立规矩的立规矩。懂得规矩规范的孩子,才不至于过度自我为中心,走到充满规则的外界处处碰壁;
该放手的就要放手。得到过成长空间的孩子,才有机会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不断树立自信心。
简言之,得到过爱、尊重和信任的孩子,会更自然地去面对人际交往中的挑战。
在孩子和世界之间,站着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