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手记丨须防“空间病”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杨德振

五月底出差途中,听到一个旅客在车上谈到一件“咄咄怪事”,说某山村中一个在读初三的少年,白天文质彬彬,有礼有貌,学习上也刻苦认真;可一到夜晚,放学归家后,便迅速转换成了另一个模样的人:兴奋、躁动不安、胡言乱语,神情怪异;尤其到了半夜,一个人拿着竹竿或镰刀在家里甚至走向寂静的村落中“喊打喊杀”,唠唠叨叨说自己是什么“大侠”……弄得村里人紧张兮兮,惴惴不安,还说三道四。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家里照看他的爷爷奶奶焦急万分,却又束手无策,无计可施。村里有人给他爷爷奶奶出主意:“赶快送去神经病医院就诊”……爷爷奶奶年迈体弱,自顾不暇,哪有精力带孙子去看病,因此此事便任其随意发展下去了,这成为附近村民茶余饭后议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却没有引起社会某些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听后,觉得此事非同小可,此少年的确“病得不轻”,而且从其“病因病相”上判断,如果把他当作“神经病”来治疗,那就真贻害贻误了一个青少年了;他的根本“结症”不在“神经错乱”上,而在空间维度上、意识上出了问题,把现实世界当成了虚拟世界;简单地说,就是得了“空间病”。

“空间病”目前尚无专门的科学解释和定义,也没有专门的学科研究和权威论述,是笔者自己定义的一个词语,姑且用引号加以引用,希望引起有关医学、心理学、神经学等方面专家的重视,展开病例研究。这种案例肯定非个案,在其它地方也一定有存在和发生,本文权作抛砖引玉,希望引起人们重视和注意防范。

回到“现场”:这个少年借助夜幕掩护和大地沉寂,他把自己的身体和思想、意识最大限度的“铺放”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恣意逞能逞强或任意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完全沉浸在一个自我的空间维度中;类似个案应该还有不少。

如果单纯把他们看成是“网痴”、“网恋综合症”,往往会忽视其危害和后果的一面,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慢慢促成其性质的变化;如果把他们当成“神经错乱”或“神经官能症”来诊治,又小题大作,既会造成个人和家庭方面的严重压力,又会促成事情朝“物极必反”的方向发展,更令人忧虑;非但不能对症下药,还会出现“越治越坏”的结局和恶果……所以,鉴于这种情况,我个人认为,“病因”既然来源于“空间”,就要从“空间”上着手和想办法去诊治和根除。

“空间病”绝不是神经病,更不是“灵魂出窍”、“走火入魔”。“空间病”一般有几个前兆与特征:一是高度依赖互联网、多媒体,对现实生活中人体本身的吃喝拉撒和各种情感需要相当漠视、随意,甚至不闻不问或凑合了事,而对互联网的痴迷到了须臾也离不开的地步,仿佛一旦离开,躯体马上要干枯、精神即刻崩溃、思想马上坍塌似的,茶饭不思,心神不宁,躁动不安,常常做出有违人伦的怪异行为;二是得了“空间病”的人,思想狭隘,行为怪异、执拗,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迷幻于虚拟空间中的一切美好,与虚拟空间中的人打得火热,却不愿与现实中的人交往交流和沟通,甚至不惜与亲情决裂,也不愿抽身于虚拟世界;长期浸染在虚拟世界中,造成人的身心被两个空间割裂,加之转圜度不高、应变能力不强,因此常常知行脱节、言行对立、朝夕颠倒、昼夜模糊,因而带来各种怪异的行为,还自以为“标新立异”、“赶时髦”;三是得了“空间病”的人,对虚拟世界里各种信息良莠不分,盲目尊崇和跟进,以致丧失了基本价值观和是非判断;尤其是青少年,人生阅历浅,又听不进家长和老师的忠告,因此常被“空间”绑架和误导而不自知;尤其是时下各种空间里的玄幻、暴力、色情等污泥浊沙,严重影响和误导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青少年,他们“大口吞下”、并“反复咀嚼”,最后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人,造成人格分离,神形分裂,思想恍惚,人最后也变得莫名其妙,怪诞滑稽,不可思议;成年人中也常有这种事例出现。

综上所述,从结果上倒推,“空间病”危害多多,遗害多多,绝不可小觑。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互联网和信息流高度发展发达的今天,我们要因势利导、存利去弊,必须积极防范和彻底根治“空间病”,不能让它不利的一面再去戕害和遗害我们的青少年和每一个人。既然是“空间”产生的“病症”,就要从“空间”上“着手”和“动手术”:既要及时清扫空间里的各种“泥沙”,又要坚决打击和取缔那种误导人们审美情趣、充斥暴力、危情的游戏和网站,还人们一个安全、清洁、明亮的虚拟空间。这中间,各级政府,社会各部门、学校、家庭应该联动互管才行,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漏管和漏洞。

另外,对于类似于上述那个已得“空间病”的其他的一些少年,千万不要强制去做隔离治疗或当成“精神病”来治疗,建议校方和家长们循循诱导,及时摸清、排解和疏导他们心理、心智上的盲点,帮助厘清其误区,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使其善用互联网信息,不做它的“俘虏”,学会做它的“主人”。只有这样,把他(她)们从混乱的空间中“拽回”到正常的人间中,才能避免各种悲剧的持续发酵和发生。

二O二一年五月三十日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

(0)

相关推荐

  • 悲剧!14岁少年杀害爷爷,原因令人唏嘘

    游戏,不管是手机游戏还是电脑游戏,都是许多家长深恶痛绝的,特别是手机通讯发达的今天,手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游戏功能更是让家长烦不胜烦. 家长不喜欢手机游戏,是因为自己不喜欢吗?游戏,创造出来就 ...

  • 末梢神经炎的危害

    末梢神经炎的危害 1.自主神经障碍:(体位性低血压.肢冷.多汗或无汗.指趾)甲松脆,皮肤菲薄.干燥或脱屑,竖毛障碍,传入神经病变导致无张力性膀胱.阳痿和腹泻等. 2.肢体远端下运动神经元瘫:严重病例伴 ...

  • 作家手记丨牛年须用牛劲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赵萍 - 文丨杨德振 十二年前的牛年里,我曾写过一篇杂文,标题是<牛年切莫"吹牛">,提醒和警示那些 ...

  • 作家手记丨长寿的价值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我的父亲今年七十八岁了,在大别山里一直劳作不止,闲不下来.我们做子女的多次劝说他,目前年事已高,不必太劳累. ...

  • 作家手记丨小蒲扇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路过一个杂货摊,看见一个商贩正在推销蒲扇.现在才四月初,广州的天气尚未到"扇蒲扇"的时候 ...

  • 作家手记丨雕琢时光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日月如梭,岁月蹉跎,慵懒的日子带走的是激情和年龄的秘密,留下了零零碎碎.深深浅浅的时光记忆:曾经发光的额头铺 ...

  • 作家手记丨同名之惑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今天中午同几个作家朋友吃饭,大家边吃边聊,不苟言笑,相谈甚欢.其中有一个女作家,刚从佛山某杂志社调到广州,在 ...

  • 作家手记丨乐与忧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乐与忧是人生存状态呈现出来的两项样本和形态,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在客观世界里的投射和反映.它决定一个人幸福程 ...

  • 作家手记丨穿上军装去报国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一九八二年八月底,我高考落榜后,心情郁闷,便去各位同学家串门并小住.爷爷是大队猪厂厂长.共产党员.贫协主席, ...

  • 作家手记丨给风留个洞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黄昏下班时,走路经过越秀山足球场.足球场三面环山,处在山洼之中.运动场的一头靠山,半山顶上竖着一块长八十米.高 ...

  • 作家手记丨积小善为大善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文丨杨德振 元月上旬,广州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几天极寒天气,只有一.二度.在那极寒几天里的一个晚上,七点钟左右,我下班路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