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为何做理论?

正是在这里,语言和理论更变了它们的意义。它们不是生产的模式,而是消失的模式,正如客体(物)成为了主体消失的模式。这个谜一般的游戏不再是分析的游戏;它试图通过话语之谜来维护客体之谜。

对真实进行反思,并步入一种与真实的批判的否定性关系,无法成为理论的终点。这曾是启蒙的不朽岁月的一个虔诚誓言,直至今日,它还决定了知识分子的道德立场。然而今天,这种诱人的辩证法似乎变得可疑了。理论有何用处?如果世界不再和我们强加于它的真实之概念相一致,那么,理论的作用无疑不是协调,而是相反的,是诱惑,是将事物从它们的条件中夺取,强迫它们进入一种与真实之存在相矛盾的超存在(over-existence)。为此,理论付出了一种预言性的自我毁灭的昂贵代价。即便它谈论经济学的超越,理论本身还是无法成为话语的经济学。为了谈论过度和牺牲,它本身就必须是过度的和牺牲的。如果它要谈论拟像,它必须成为拟像,并施展一种和对象相同的策略。如果它谈论诱惑,它必须成为诱惑者,并施展相同的(诱惑)计略。如果理论不再渴求真理的话语,它必须采取一个真理从中撤离的世界形式。如此,理论变成了它自身的对象。

理论的地位不过是对真实的一种挑战。确切地说,它们的关系是一种相互挑战的关系。因为真实本身无疑只是一种对理论的挑战。它不是事物的客观状态,而是分析的界限,一旦超越了这条界限,就没有什么东西遵循真实,或者,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言说。但理论也只是为了违抗真实才被人做的,对理论而言,真实就是它不可通达的界限。协调理论和真实的不可能性,是协调主体及其终结的不可能性之后果。一切协调的尝试都是幻觉,都注定要失败。

对于理论,描述和分析都是不够的,理论必须成为它所描述的世界中的一个事件。为此,理论必须分担并成为这种逻辑的加速度。它必须把自己从一切指称中撕扯出来,并只能以未来为傲。理论必须以当下现实的一种蓄意歪曲为代价,依时运作。在此,我们必须遵从历史的模式,历史的模式已把众多事物与它们的本质及其神秘起源区分开来,以便及时地逆转它们。今天,它们必须从它们的历史和它们的终结中被夺取,去重新占领它们的谜题,它们可逆的道路,它们的命运。

理论本身必须预示自己的命运,因为对于每一个思想,我们必须期待一个奇异的明天。无论如何,理论注定要被分移、被偏离、被操纵。对理论而言,自我分移总要好于被分移。如果它渴望任何的真理效应(effets de verite),它就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来侵蚀真理。这便是为什么,书写存在着。如果思想不在自我的书写中预示这种偏离,世界就会通过庸俗化,通过景观或重复来实现这种偏离。如果真理不掩蔽自我,世界就会用各种方式,用客观的反讽或者复仇,来驱逐它。

再一次,宣称世界是迷狂的,是反讽的,是客观的,有何意义?世界就是这些东西,仅此而已。宣称世界不是这些东西,又有何意义?依旧如此。完全不宣称又有何意义?理论所能做的,是反抗世界的更加:更加客观,更加反讽,更加诱惑,更加真实或更加不真实,还有什么?只有在这样的驱魔中,它才有意义。理论所保持的距离并不是退却的距离,而是驱魔的距离。它就这样获取了致命符号的权力,甚至比真实更加无情,或许还保护了我们,使我们免受这种无情的现实,这种客观性,这种世界的耀眼——当我们清醒的时候,它们的冷漠会激怒我们。

让我们成为斯多葛主义者:如果世界是致命的,那么,让我们比它更加致命。如果世界是冷漠的,那么,让我们比它更加冷漠。我们必须征服世界,用一种至少和它一样的冷漠来诱惑它。

为了反抗网络和电路的加速度,世界将寻求缓慢,寻求惰性。然而,在同样的运动中,理论将寻求某种比通讯更快速的东西:挑战,决斗。一方面,是惰性和沉默。另一方面,是挑战和决斗。致命,淫荡,可逆,象征,都不是概念,因为还没有什么可以把假设与论断相区分。对致命的阐释同样致命,或者,它根本就不致命。在这个意义上,理论的确是一种真理已然从中撤离了的话语(好比一个人趁另一个人将要坐下的时候,抽掉了他的凳子)。

--------------------------------------------------------------------------------

选自Jean Baudrillard, 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 trans.Bernard & Caroline Schutze, ed. Sylvere Lotringer, New York: Semiotext(e) 1988, p.97-101.

[法]让-鲍德里亚著 lightwhite 译

(0)

相关推荐

  • No.1583 易经里的话语权

    到底如何看<易经>,如何的解读<易经>,这里有个话语权的问题. <易经>的话语权,分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对<易经>本意正确理解的话语权: 另一个层次 ...

  • 蓝江|拟对象的谱系学:数字对象理论的序曲

    拟对象的谱系学:数字对象理论的序曲 内容摘要:如何思考对象问题一直是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从启蒙早期开始,人们已经基于自然和社会的二分来思考对象,而这种二分体制下的对象实际上导致了某种特殊的" ...

  • 吸引力,并不依靠任何魅力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 ...

  • 每日考点 |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到底在讲啥?

    [公 告] 火爆全网的木铎<每日考点>专栏又双叒叕上线啦! 围绕10年真题高频词汇,从核心概念解析.历年真题梳理以及相关论文推荐三个维度出发,每个考点新增加[考察偏向解析],针对真题,全方 ...

  • 在哲学意义上,思想和理论区别在哪里?

    思想就是指导人行动的语言.思维.意识,理论是思想家用于讨论一个人的思想正确与否的文字.概括.总结,思想存在的媒体是大脑,理论存在的媒体是书籍,而哲学则是更高一级如何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顺应世界的学 ...

  • 请我喝奶茶吧!

    请我喝奶茶吧!

  • 孔明安 | 从物的消费到符号消费——鲍德里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尤其是经过50年代的战后恢复,进人60年代之后,欧洲迎来了战后发展的黄金时期.与此同时,在这一阶段,由于现代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高速公路.高楼大厦.购物中心.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 ...

  • 鲍德里亚和他的摄影:“消费社会”必然导致人的虚无吗?| 呓艺术

    真正的抛弃传统经验,是对当代艺术的尊重(图为马克吕布作品)-- 当代并非投机 本文作者:宗城.抛开梯子等 对鲍德里亚来说,摄影是丧失自己身份的一种行为,是"主体消失"的一种方式,更 ...

  • 让·鲍德里亚:当西方占据了死人的位置 | 西东合集

    lightwhite 译 西方军队在面对塞族侵略时的无能完全等同于它不敢拿一个西方士兵的生命来冒险.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士兵早在他们被塞族实际地俘虏前很久,便已经是人 质了:他们的生命不得不被首要地保护 ...

  • 让·鲍德里亚:透明的仪式 | 西东合集

    lightwhite 译 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随之而来的证明我们存在的困扰,压倒了严格说来是性的欲望.如果性把我们的同一置于风险之中(可归结为生小孩的事实),那么,我们真地不再处于把自己投入到这种风险 ...

  • 鲍德里亚|当西方占据了死人的位置

    让·鲍德里亚[1] 西方军队在面对塞族侵略时的无能直接等同于它不敢拿一个西方士兵的生命来冒险.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士兵早在他们被塞族实际地俘虏前很久,便已经是人质了:他们的生命不得不被首要地保护起来.零 ...

  • 鲍德里亚|仿像与模拟(simulacrum and simulation)

    今天,整个制度都在不确定性中摇摆,一切现实都被符号模拟的超现实所吞噬.如今控制社会生活的不再是现实原则,而是模拟原则.目的性已经消失,我们现在是由种种模型塑造出来的.不再有意识形态这样的事物:只有仿像 ...

  • 鲍德里亚巡回演讲

    拉里萨▪麦克法夸尔 著 吴万伟 译 对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来说,再也不会有像1999年那样给他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的时候了.他非常著名的理论就是消费者的社会造成一个 ...

  • 思想家眼中的瑰丽世界:让•鲍德里亚的摄影

    Jean Baudrillard and His Photographs 文/顾铮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年出生于法国东北部阿登省兰斯一个平民家庭中.1966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