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庐山烟雨》/《观潮》,道尽人生三境界
“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
转眼已是前尘隔海,人间万事,不过如此。
每次回顾苏轼的人生经历,总会让我想起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的尾段。
苏轼,就是一位永远活在“雨季”的英雄。
我不知道是天妒英才,抑或才子薄命,苏轼的一生为何那么坎坷,从年少成名,到流落异乡,弟弟苏辙高居庙堂之上,官至宰相;才气更盛的苏轼却幽居偏僻乡里,望着同样的一轮月亮。
世人皆困扰于“我该如何过好这一生”,那么,不妨来读读苏轼的这首诗吧,看看在这短短二十八个字的概括里,如何描绘苏轼的一生。
什么是“人生三境界”?
唐代的青原惟信禅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后来,近代文学大师王国维又在《人间词话》中写道: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而北宋第一的文人苏轼,在弥留之际为儿子留下了这样一首诗:
《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乍一看之下,我几乎要问这首诗是否真的出自苏轼之手!
我们所熟悉的苏轼,是豪迈奔放,是从容潇洒,是好美食的老饕餮,是“把酒问青天”的疏狂人。这样的苏轼,怎会有什么值得他去“恨”呢?
那庐山的烟雨,正是他心中未酬的壮志
人的一生,总会有些盼头。
对于现代人而言,或许是升职加薪,买车买房。而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人士大夫来说,则是“士为知己者死”,为朝廷效命,替百姓发声。
不得重用的现实,和为国为民的梦想,是苏轼心中无论如何也跨不过去的一道坎。
被贬黄州时,侍妾为苏轼产下一子,他更是提笔写了一首《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生识字忧患始”,但既然已经见过了沧海,谁又愿意再回到那一湾浅浅的死水中呢?
这便是第一重境界。“未到千般恨不消”,因为有所憧憬,有所执念,所以咬着牙不肯放手。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走到平台期
虽然满怀梦想,虽然不甘放弃,但现实就是把你吊在那里,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不知道它会不会来,也不知道它到底哪天来。
屡屡遭贬让苏轼的官途成为了一场“摸奖”游戏——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贬,不知道会贬去哪里,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在这一时期,苏轼写下了无数佳作。虽然说起来很残忍,但诗人的不幸却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于是领略到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壮阔,领略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柔情,领略到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旷达。
这一时期,苏轼的作品虽然在意境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开始将目光转向政途之外的事物,但其本质仍是壮志难酬下的副产品,属于人生的第二重境界。生活中的我们多数人只到第二层。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回头再看最初的追求,已经尘埃满面,却依然不舍得放手,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直到临终前,苏轼终于参透了人生的第三重境界
苏轼晚年参禅已登堂入室,而这首《庐山烟雨》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一道偈子。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英雄的雨季结束了。在从海南北归的途中,苏轼听到了儿子就任中山府通判的消息,于是写下此诗,赠予儿子。
当时苏轼已经六十五岁,人生走入了最后的岁月。他终于发觉,其实庐山的烟雨就在那里。蓦然回首,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一切都没有什么特别的。
只是这段寻找庐山的路程太遥远,转眼之间,就已经走完了一生。
读苏轼的词,不仅是品味文字,更是品味人生
从金榜题名,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失意,却从未曾有一刻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爱吃肉,爱喝酒,爱吃荔枝,挥毫弄墨之余,还会打猎,会做菜,会划船。
读懂了苏轼,你就读懂了人生。
这本《苏轼词传》不但精选了苏轼一生中的诗词作品,而且结合诗词内容及背景,对于苏轼的生平作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为读者还原时代背景,不仅能了解苏轼的作品,更能品读苏轼的人生。
除了苏轼,这套书还选取了李清照、辛弃疾、李煜、纳兰容若、仓央嘉措五位著名诗人的作品,每一位都是在他们的时代里,中国文坛独一无二的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