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运用及原理(二)

2018-10-14 12:00
第三个脉诊运用要诀:要整体的动态分析脉象。这就要运用到一气周流学说、圆运动学说。在此之前,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正常的脉是什么样的(正常的情况下各部脉的强弱以及深浅位置)。寸关尺称之为三部,浮中沉称之为位。赵绍琴学说把浮中沉三位分成浮中沉按四位,三位和四位的诊法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因为他是代表了病情的深度。正常的脉象只是相对的正常,临床中见不到绝对的正常,就像在临床中见不到绝对健康的舌象。

FONT>

尺脉反应肾的收藏功能,既然是收藏,那么其表现一定是不活跃的、保守的、内敛的,所以尺脉本位在沉取,应指强度应该是寸关尺三部中最弱的。尺脉有沉取称之为脉气有根,反之则为异常。比如尺脉不以沉取为主,反倒中取或者浮取更明显,或是肾脉变得有力,这都是尺脉的异常。简单从表面解读就是肾的封藏力不足,但是造成这种肾不封藏,其原因不一定在肾上,有可能是心、脾出了问题,阻滞了心肾相交、气机回敛,如果强行用收藏和封藏的方法就治不好,这就是之前说的:脉的信息是间接信息。尺脉失根、尺脉浮起,若仅分析尺脉,分析不出为什么失根、为什么肾气不藏,所以分析脉一定要把两手的寸关尺通盘考虑,去分析其原因所在。要考虑到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进一步将脉色症结合辨证。

两手的尺脉虽然都是封藏,然而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的。左手尺脉是封藏之后为升发做准备的收藏;右手尺脉是人体津液气血经运化收藏之后,收藏于肾的。两者都是收藏,但功能有所不同。以银行为比喻,银行收藏钱(吸收资金、接受存款),这是右手尺脉,但是收藏钱的目的是为了再次投资、再次放贷,管放贷、投资的是左手尺脉。也可以用仓库做比喻,仓库的目的是为了储藏,储藏就有进库和出库,进库是右手尺脉,出库是左手尺脉。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容易理解,如果要出库、升发,要看这个功能,一定要将左手的尺脉和关脉结合分析,因为肝主升发。于是结合观察左尺与左关,就能了解这个人的升发情况怎么样,既由封藏状态转为升发状态是否通畅、是否和谐。指法是尺脉按到沉取部,左关肝脉按到中取部,感受这两指下的脉感跳动是否柔和、是否通畅。既要感知其力度的渐变是否柔和通畅,又要感知血管壁是否柔和,血管壁太硬、太软或者摸不着血管壁都是异常。

还要看这两部脉是否各在本位。左指肾脉应该在沉位,左关肝脉应该在中位或者是中位略下一点,这都算正常。但是如果发现左关肝脉沉位更明显,那就说明肝的升发力量被压制。沉主里,也说明有一个里证。如果发现肝脉跑到中位偏上,甚至浮了,那就肯定异常,代表肝升发过度。肝脉跑到浮取,这种升发过度的脉象,表面的简单解读就是肝的疏泄力过度,化成风邪,风邪容易上扰。这种上扰是否影响到心,就看寸脉,如果寸脉也异常,就是所说的木火相刑,会表现出很多上焦的症状。如果心脉没有异常,只是肝脉偏浮,那么这股风邪则可能表现为在里的症状,更容易出现的症状是小便增多、尿频、或者大便次数多,传到肠道里变成肠风。如果发现右手关脉(脾胃脉)也出现了这种浮象,所谓肝脾同浮,几乎可肯定这股肝风传到了脾胃肠道,那出现下利、一天大便很多次的几率就很高。

这种气机的异常,影响水道则多尿;影响肠胃则大便次数增多;影响妇科则淋漓不尽;影响男科可能会出现遗精。这是用脉象来推测症状的思维,但是有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所以说不一定会大便频,也有可能是小便频,因为脾还有一个功能是治水。这是多部脉象合参,诊断邪气传遍的思路,实际临床运用要更为复杂,比如要参照舌象。肝脾二脉都到浮取,舌象是干燥的,那就知道这股风邪伤了津液;如果不但干燥,还红(舌红代表有热),于是可知风邪化热伤津液;如果参照的舌象是舌苔偏厚、舌质肥厚或者舌质水滑这种湿饮之象,那便知道这股风邪很有可能跟痰湿水饮的阻滞有关,既是所说的郁而化风:气郁能化风、湿郁能化风、瘀血也能化风。比如脑瘀血患者的风象就是这么来的,他的瘀血之象不一定表现在脉,可能表现在舌相、手相或者症状上面,但看脉就会错过瘀血信息,所以咱们强调合参。

临床的确没有必要四诊合参,因为四诊合参有时候反而会拖慢效率。不过如果你的目的就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诊断技术,那就可以四诊合参。我在最初学习诊断的时候,每诊必定四诊合参。随着练习时间越多,经验越丰富,某些诊断信息就可以不用了,因为其提供的信息是重合的。但是四诊独重其一,一定会有偏颇,一定避免不了失查。即便四诊合参,仍然有时候会觉得看不透真相,何况独仗一诊,这个很重要,所以提一下。

刚才讲了尺脉反映肾的收藏能力,肝脉反映人的气血升发能力,所以尺脉应该是力度最弱、偏于沉取、偏于保守和内敛。肝脉气血初升,也应该是调和的、柔和的,如果出现跳的特别有力、顶手、应指感特别强或者失去其中取的本位,那都是肝脉的异常。肝脉偏沉代表气血的升达之力不足或者升达之力被压制。肝脉偏浮代表肝的疏泄之力过盛、失控,化成风邪。各部脉还要结合脉形来判断,是弦、紧、滑、大、洪的哪一种。关于28部脉的常识,咱们就不多说了,哪本书都能学得到。每种脉形都有其病机的倾向性,能帮你把握分析线索。

心脉,左寸。气血已经由肾的收藏状态到肝的升发状态,进而开始到心的发散状态。既然是发散和宣散的状态,所以心脉的表现一定是更活跃、更主动、更明显、更外向,所以寸关尺三部中,心脉跳的最有力,其脉位中取偏上寸关尺三部脉的脉位依次抬高。正常的脉是一种和缓的抬高,不会显得突兀,如果心脉脉位比较肝脉突然抬高,这就是异常。

心脉正常的脉位是在中取之上,浮取之下,这个部位是最应指的部位,反之则为异常。如果发现心脉偏沉、心脉跟肝脉一个深度或者心脉跑到浮取上,这都是异常。正常的心脉,应该有一点浮取,代表心火能够顺利的到达体表,能够很好的支应体表卫气。这跟肺脉一个道理,肺脉也是需要有一点浮取,可以很弱,但是如果两寸脉完全没有浮取,则代表这人的卫气不足。所以心脉正常的浮取脉象,只要有一点就行,大了反而不正常,完全没有也不太正常,但是问题不大,只是说明这人卫气弱一些,不算大毛病。健康的心脉,应该有点沉取,可以很弱,但不能很强,代表心气有根。这个根是对应的人体升极而降的功能,或者中医术语说火中存的那点真阴。如果心脉完全没有沉取,就是心火偏盛的表现,所以心脉要有一点沉取,但绝不能强。如果心脉很沉,就说明心火或者心血根本不可能往全身输布,没有那个力量。肺脉也是这个意思,如果肺脉特别沉,代表根本不可能往全身输布气机、津液,也是因为没有这个力量。如果是沉而实的脉,比如沉而有力、沉而紧,则说明是有股邪气闭郁了这股气血输布的力量。如果是沉而弱,则代表本藏很虚弱,干活没劲。

从力度上来说,如果心脉跟肝脉力度相当,说明心的力量稍弱,因为正常的心脉比肝脉力度稍强,现在力度一样,说明弱一点,但问题不大;如果弱很多,那就是有问题了。明显的心脉比肝脉弱,就是反常。这时候就要对比心脉和其他各脉之间的关系,如果一对比发现肝脉也很弱。说明木生火,木本身就没什么劲,所以没力量生火,说明左路这一路的升发都没力量。再如果肝脉特别大、特别有力,比心脉强的多,则说明气机都闭郁在肝脉上,郁住了就没办法木生火、肝生心。这么各部脉一对比就知道源头何在,相互的关系是什么。再比如肝脉和心脉都特别有力,唯独尺脉异常无力,这说明木火相刑,上实下虚、阳盛阴亏,时间长了这股木火之气一定会反过来伤及肾水。看到这种木火相刑伤肾水的脉象,就要问一下患者有没有精亏、肾水亏的症状。如果不用问诊就用望诊,看下舌象是否干燥,皮肤是否干燥,手心手背是否滋润,一眼即可望之,也就可以不用问了。初学的时候最好还是问一下用来作佐证,对于提高自己的诊断技术是非常有用的。早年间我在练习诊断的时候,每看一个病人都将近一个小时。反复参照四诊信息,问诊的时候收集到的信息,立刻验证他的脉、舌、手和面,看有多少的信息共振和信息矛盾。

右手脉反应的是气血升发到极致之后,升极而降,降之后才能参与中焦运化、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了才能分清将浊,在脾的运化力之下各补五藏,最后收藏肾精,废物排出。所以右手脉诊的就是这套信息。

就脉位而言右手脉会比左手脉都稍微高一点。比如两手尺脉,都主沉,但是右手尺脉比左手尺脉稍微浮一点是正常的;脾脉比肝脉稍微浮一点是正常的;肺脉和心脉也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因为左为阴、右为阳,左边由收敛静态开始慢慢升发,右手脉反应的是阳气升到极致之后开始往回收敛运化的过程,所以整个右手脉会比左手脉的各部都稍微高一点。当然这是道理上的,实际情况是只要右手脉没比左手脉明显偏沉,就不算异常,因为绝对健康的脉在临床中是看不见的。临床找大夫看病的,都是异常的,如果想试着感受一下健康的脉是什么样的,就找年轻人。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是有病的,比如熬夜、冷饮、纵欲,所以基本找不到绝对健康的脉或者绝对健康的舌。在学习中,要能够把握书中哪些是在讲理,哪些是讲实际运用,这两者是有区别的。因为实际运用的时候,就会有各种干扰,不会像书本上表达的那么清清楚楚、简单明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再怎么变化,也摆脱不了这些道理。

肺脉本位也是中取偏上,如果完全跑到浮取或者跑到中取之下甚至沉取,都是异常。力度应指感应该大于脾脉,如果明显弱或强于脾脉,都是异常。肺脉力度明显大,肺气一定不畅;肺脉偏沉、偏弱,说明肺脉力量不足。肺的力量不足,那么肺的相应功能就不足:肺主气、肺司呼吸、肺宣布津液,这些力量都会随之不足。肺脉完全跑到浮取上,那是表证——感冒。肺脉明显大于脾脉和右尺脉,说明是气逆不降,有可能是肺气闭郁了,肺主气。也有可能是痰湿闭郁,肺生痰。肺证最常见的是肺气闭郁、肺家痰饮。如果肺家出现血证,都是相对难治的毛病。如果肺脉、脾脉都是实象,尺脉显得明显偏弱,这说明气机运化和宣布都受阻,是一种闭郁之象。气机太过则化为邪,所以各气关键在于平衡。平衡则不偏颇,藏腑各有其功能,太过之气则会破坏这个功能,平衡之气才能发挥其功能。各气平衡,脉则柔和,只有失衡的气才会表现的过于强烈或者过于虚弱,太过和不足都叫失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