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州工业博物馆里的“胡思乱想”

柳州很远,又很近。

最早去柳州,是大学实习时,到一个同学家吃饭,工厂宿舍区成排的宿舍,觉得“工人”与“农民”果然不一样,连住的地方也这么整齐划一,工人像解放军一样穿着统一的制服。班里有好几位柳州同学,他们身上也有一种特殊的“脾气”,不准确地说,似乎特别“骄傲”,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趾高气扬”——一种截然不同的“阶级”的气质。

柳州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生产的木炭汽车

9月21日晚,在参观完柳州工业博物馆后,与几位大学同学吃饭,我说这博物馆让我感到震撼,柳州是一个有“工人阶级”的城市。有个同学说:看来你是懂得柳州工业的人。

对柳州更遥远的记忆,还在小时候。柳州是跟“北京”差不多一样的存在,出远门的人经常说“到柳州转车”,在我“幼小的心灵”,它是通往全世界的必经之地。有个表姐,父母就在“大城市”柳州当工人,过年回来,我们像喂食时的鸭子一样涌到他们家等待分发糖果。他们发的糖果比山上的野果要甜一百零八倍,表姐说糖果是柳州生产的。表姐全家每个人身上都香喷喷的。父亲后来跟我说那是香皂的味道。“香喷喷的工人阶级”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曾批量生产用于对日作战的“朱荣章号”飞机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从机关调到所在城市号称最大工厂的筹建处。厂里一位同事有一天忽然发结婚请柬,大家去参观新房。那间逼仄的不到50平米的套间,堆着簇新的床上用品,屋里还塞着新缝纫机、新自行车、新电风扇,记得还有一台当时挺稀罕的新电视机。据说都是女方的陪嫁品。大家霎时间“丧失”了理想,好几个工友声称要是岳母娘能送这么多东西,女的就算丑得像苏东坡他妺妺也愿意跟她结婚。我记得清楚,那些床上用品,还有所谓的“三转一响”全都是柳州生产的。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我脑子里乱糟糟地想起这些。虽然知道柳州是广西的工业城市,但像许多人一样,并没有太多感觉,不像说到哪个旅游城市,都能说出有什么知名景点,或者什么好吃的。柳钢、柳州汽车厂、柳州机械厂、柳州卷烟厂、柳州化肥厂,还有金嗓子制药、两面针牙膏……虽然用着柳州这些工厂生产的东西,却不关心它们怎样来的。正如一个汽车司机,基本对发动机、轮胎、变速箱、车架的制造过程无感,更不要说会去了解钢水像洪流一样怎样浇铸成型,怎样将热浪扑面的巨大钢板热轧后,再像纱团一样缠绕起来。

全国各地企业职工举家迁徙加盟柳州工业

庆幸柳州人都知道工业的价值。在工业博物馆,你见识到柳州的工业历经百年,从幼苗变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的过程。中国毫无疑问错过了十八世纪蒸气机为象征的工业革命鼎盛时期,但依然有少数城市借着诸如“洋务运动”这样的“天时”,加上交通便捷等“地利”,在主政一方的远见卓识的人士推动下,得以跻身工业化这趟时代列车。

柳州无疑就是这样的。水陆交通的便利,使柳州成为商业集散的“桂中商埠”,进而催生了烤烟、皮革、木器、冶铁、制糖、纺织等传统工业。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伊始,夹着洋务运动的余韵,在军阀混战中偏安一隅的柳州,随着公路,特别是湘桂、黔桂铁路的修建,逐渐发展成了广西的“工业心脏”。

在柳州工业博物馆里,我看到分别于1933、1937年制造的木炭汽车和“朱荣章号”飞机;看到各种冲剪机、剪床、车床、螺杆压缩机、制氧装置、压力机,还有不同时期名动一时的拖拉机、织机、各种型号的汽车、装载机、推土机、挖掘机……站在一个巨大的汽缸叶轮前,我油然想起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在锅炉工不断加煤中往复转动的威风凛凛的蒸汽机转轴,一方面惊奇于人类创造力的伟大,另一方面感觉到人在这种不可一世的“工业怪物”面前的渺小。

柳州工业博物馆让你对柳州工业的认识,像柳江一样,从眼前绕城而过的大河奔流,上溯到贵州独山的九十九潭。我问了好几个朋友:为什么柳州能始终咬住工业不放,而没有左摇右摆?1958年国家确定在柳州上马的十大项目,尽管有的改了名,有的转了制,有的产品已焕然不同,但仍有迹可寻,延续着生命。有人说是制度使然,但太多的制度因人而废,更别说每届班子、每任领导关于城市发展的思路了。这里头显然有着比制度更重要的东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人罗列了柳州历任书记、市长一连串的名字,这些领导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来自柳州的企业。我想这是一个直接的因素吧,但往更深里看,是他们对工业有认知,有感情,检视百年沧桑,他们从心底里明白,工业是时代的要求,是城市发展的基石,工业强则柳州强,产业旺则城市旺。

从某种角度说,这就是“文化”,一种在工业沃土里萌芽生长起来的文化。回到我的大学同学,工业城市的环境和工人家庭的出身,使他们拥有了别一样的“脾气”。扯得更远一些,在这个与工业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城市里,人际关系,人生历炼,财富积累,人们悲欢离合的情感体验,风雨兼程的历史记忆,形成了一种不同于耕田种地熏陶出来的“文化”,他们从中汲取着必不可少的营养。

这种文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柳州涌现了一批“工人作家”,柯天国、金彥华、曾仕龙、田景丰、程玉琛、李梦秋……名字虽没有如雷贯耳,只是“似曾相识”,但他们笔下“工人阶级”的生活,堪称文学上的奇葩。如果与桂东南的农民作家黄飞卿、莫之琰、钟扬莆比较一下,你就会觉得这道“工人文学”的风景线,在地处偏远、“八山一水一分地”的广西,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就连建设工业博物馆,本身也是“工业文化”的体现。须知,这是国内第一个工业博物馆。在这条柳州工业的“长河”里,除了琳琅满目的各种实物,还有许多历史画面:火车站前红旗招展迎接加盟柳州工业的全国各地企业职工的场景,在机器轰鸣的车间里各安其位埋头操作的工人,穿着工装像士兵一样整齐列队受奖的班组……你从中感受到在现代大工业中产生的工人阶级“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特征”(马克思语)。正是在“工业文化”哺育下不断涌现的“工人阶级”,保障了柳州工业的充足后劲和持续繁荣。

可惜的是,不少人对工业存在太多偏见。以柳钢、柳工、上汽通用五菱、欧维姆等为代表的柳州工业,被一些人视为“傻大黑粗”。更有甚者,国家的农业形态尚未根本改变,工业化进程远未完成,已经有人提出中国进入所谓的“后工业时代”,将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当成了落伍的体现。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不被实事求是当作发展过程的问题,认为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和健全法规解决,而错误地视之为发展的必然结果,有人甚至将工业与环境保护相对立,用激进的态度否定工业化,他们就像是鲁迅笔下那种“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的人。

(0)

相关推荐

  • 打卡地 · 一江抱城流,城在山水中

    空气中弥漫着螺蛳粉味道的城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螺蛳粉开始风靡全国,也让柳州成了网红城市,然而柳州的吸引人处却远不止螺蛳粉.柳州是南中国古人类"柳江人"的发祥地,拥有白莲洞.鲤 ...

  • 柳州和玉林 谁有实力成为广西的副中心城市?

    柳州和玉林,是广西两个重要的城市,经济总量分别处在广西的第二.四位.那这两个城市谁更适合做广西的副中心城市呢? 柳州和玉林,代表着广西的两种文化和发展方向,所以确定哪个城市作为副中心城市,对于广西未来 ...

  • 出人意料!开姆尼茨居然被定为2025年欧洲文化之都

    开姆尼茨近年来的城市形象并不佳,但是该城却被定为2025年欧洲文化之都.这个决定使很多人感到惊讶,但这的确是一件好事! 开姆尼茨这个萨克森城市对很多人来说是东德忧郁症的代名词,让人想到右翼极端分子,年 ...

  • 苏州百馆(7)于博物馆里,听一曲吴江旧时光

    第七趟百馆之旅 探秘吴江历史记忆 导读 一.吴江博物馆 二.吴江史前文化陈列厅 三.吴根生钱币陈列厅 四.同里古镇:拥抱古韵水乡 五.同里湿地公园:感受湿地风貌 六.东太湖生态园:触摸和煦湖风 大诗人 ...

  •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中国瓷,一起来开眼界

    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 几乎是每一个到访纽约的人 必须去朝拜的艺术圣殿. 作为二十一世纪奇迹之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拥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人类伟大成就收藏--涵盖全球,时间跨度几千年.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 ...

  • 日本博物馆里的中国佛造像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最大的博物馆,已经百岁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位于著名的上野公园附近,内有本馆.东洋馆.表庆馆及法隆寺宝物馆4个展馆共43个展厅. 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它所设东 ...

  • 伊朗国家博物馆里:近距离看元青花

    古代艺术  伊朗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来自于阿迪比尔陵清真寺,阿迪比尔陵清真寺位于伊朗北部的阿尔达比勒城,伊朗萨菲王朝的创立者萨菲·阿尔·丁就安葬在阿迪比尔陵清真寺.伊朗国家博物馆现收藏有28件元青花 ...

  • 天津音乐会 博物馆里的音乐会

    天津音乐会的经典推荐,博物馆里的音乐会.演出地点在利顺德大饭店,利顺德始建于一八六三年,是中国最古老的酒店,距今已有158年的天津"网红"打卡地.天津利顺德大饭店拥有自己的博物馆, ...

  • 欣赏 |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中国瓷,一起来开眼界

    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 几乎是每一个到访纽约的人 必须去朝拜的艺术圣殿. 作为二十一世纪奇迹之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拥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人类伟大成就收藏--涵盖全球,时间跨度几千年.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 ...

  • 随便画一个黄宝石,能以假乱真,放在博物馆里展览了

    随便画一个黄宝石,能以假乱真,放在博物馆里展览了

  • 法国吉美博物馆里看中国佛像!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是在里昂工业家爱米尔 · 吉美(1836-1918)的宏伟规划诞生的.最初旨意为展示埃及,古罗马希腊及亚洲国家的宗教.多次埃及,希腊之行,加上1876年途经日本,中国和印度 ...

  • 美国大都会美博物馆里的八大山人画册

    朱耷(1626-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朱统,字雪个,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南昌人. [1] 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