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者喧嚣,强者少语,智者寡言

作者:看花回

  张定浩有一句很有意境的诗:

  “我喜欢你忽然捂住我喋喋不休的口,教我沉默。”

  这恰如人的一辈子,一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我们总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多说,到少说,最后能不说便不说。

  生活终有一天,会忽然捂住我们的口,教会我们沉默地过好这一生。

  网上看过这样一句话:“人活一口气,全凭一张嘴。”

  但这张嘴何时张,何时合,却很有讲究。

  三国时期的杨修,就是因为没有管好自己的嘴,说话不经过大脑,才招致杀身之祸。

  曹操的府上修花园,曹操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个“活”字,什么话也没有留下就走开了。

  负责修建花园的官员们都面面相觑,猜不透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只有杨修心直口快,在大家面前开讲了:“门中加一个活字,不就是阔吗?曹公一定是嫌门太阔气了,要低调一点,修得窄一点。”

  还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又是什么话也没说,只在盒子上写了三个字“一合酥”。

  杨修又开始显摆了,对大家说道:“曹公写这'一合酥’,不就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吗?”

  说罢,杨修便高调地招呼大家一起用酥。

  该保持沉默的时候,他却格外话多;该藏锋露拙的时候,他却锋芒毕露。

  杨修成功地利用自己话多,猜人心思一流,并且时刻都爱显露小聪明的特性,引起了曹操的嫉恨,最终惨死在了曹操手下。

  从才华修养上看,杨修确实是个人才;但从言行交际上看,杨修却是个庸才。

  才智决定了他的成长速度,而言行却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归根到底,人生这条路,杨修能走到哪儿,还是取决于他这张嘴。

  说话是一门艺术,话说得太多,便成了讨人厌的聒噪。

  庸者过于喧嚣,智者享受安静。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曾说道:“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星星静悄悄,却灿烂了整个夜空;爆竹响彻天,却只剩下一地灰烬。

  做人不能太过喧嚣,低调沉稳莫不是一条好路。

  常言道:“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说话宜少不宜多,谨言慎行才能避免一些祸端的发生。

  曾国藩初入职场时,或许是因为年轻气盛,经常因为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得罪了很多人。

  无论什么场合,他总是忍不住要多说几句话,有时候还故意用话语取笑别人。

  他的多言,引起了周围其他官员的反感。

  久而久之,大家开始孤立他、远离他。

  渐渐地,曾国藩也感受到了大家的疏远,便下定决心改掉自己多言的毛病。

  从此以后,每次说话前,他都会在心里深思熟虑,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他都捋清楚了,才去开那个口。

  他还养成了睡前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反思当天自己是否多言了,哪些话说得不对不好。

  他在一封家书中也曾提到:“古往今来,导致失败的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态度傲慢,二是言语多而不当。”

  所以,在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一直坚守“谨言慎行”。

  他也在多年的修炼中,成了一代名臣,受到后人的敬仰和追捧。

  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要说得巧,要说得少;言多必失,语多必败。”

  话说得越多,越容易被话多反噬。

  有底气的人,不需要靠外在的言语,去证明自己。

  一堆废话的价值,从来抵不过一句箴言的分量。

  与其在话多上摔跟头,不如学会少说话,默默地往前走。

  上天为什么会给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

  真正强大的人,不会说很多不必要的话,因为他们知道言多必失。

  少说多做,于人于己才是一件幸事。

  《道德经》里讲过一个故事。

  嵇康的老师孙登是一位高人,但他求学整整三年,老师除了正常授课,平时基本上很少说话。

  嵇康有时候会跑去问老师,对自己有什么看法,但老师始终不做过多的评价。

  三年求学时间很快结束,嵇康依旧安耐不住内心的想法,追问老师有什么话要对他说的没?

  老师这才开了口,但也并不是评价他这个人,而是给他提了一些人生建议。

  嵇康这才发现,虽然老师平日里说话不多,但老师深邃的思想,看待人生的态度,却着实让他受益良多。

  正所谓:静水深流,智者寡言。

  浅水喧哗,深水无声,真正有智慧的人,从来不会夸夸其谈,诉诸全世界,而是以一种静而不言的姿态,面对他人和自己。

  正如老子在书中说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很多时候,寡言者并非肤浅不知,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年少时,那个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很会说话的人,总是特别吸引人的目光。

  但当我们历经世事以后,才会发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那些沉默寡言的人,才更散发着光芒。

  喜欢作家王小波的一段话:“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能言善辩是一种能力,沉默寡言却是一种智慧。

  真正的智者,大多寡言。

  子禽问墨子:“多说话有什么好处?”

  墨子说:“蛤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燥,却没有人去听它们的叫声;而雄鸡,只在黎明时按时啼叫,却天下振动,大家都早早起床。”

  真正有用的不是过分喧嚣,而是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适时闭嘴。

  只有庸者,才用喧嚣刷存在感;

  真正强大的人,都戒掉了过多的表达欲;

  有智慧的人,则懂得智慧出自寡言。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往后余生,远离喧嚣,做个谨言慎行的智者。


来源 / 十点读书

(0)

相关推荐

  • 【处世哲理】庸者喧嚣,强者少语,智者寡言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处世哲理] 庸者喧嚣,强者少语,智者寡言 作者:看花回     张定浩有一句很有意境的诗:     "我喜欢你忽然捂住我喋喋不休的口,教我沉默.&qu ...

  • 《菜根谭》:真正清醒的智者,都能抵制意念的贪婪

    一. 一个人不光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的时候我们想要的未必会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只有自己实际"需要的"才能真正帮助自己去成长. 但是人性之中有趋利避害的心思, ...

  • 愚者认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愚者认命,庸者拼命,智者改命

  • 《三国演义》:愚者妄动,庸者不动,智者善动

    鲁迅说:"三国时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 英雄们的"智术武勇",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精彩纷呈的壮阔画卷.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在这幅画卷 ...

  • 庸者欺弱,强者示弱,智者帮弱

    好书像碧玉一般珍贵! 原创文章.新书资讯.必读书单等,伴你成长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当两个孩子看到一个老弱病残的乞丐. 一个妈妈对孩子说:"你如果不好好读书做人,将来就会跟他一样" ...

  • 智者寡言,愚者善辩(深度好文)

    作者:洞见ADC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国学文化主播朗读音频 <周易>有云:"吉人寡言语,躁人之辞多." 一 ...

  • UC头条:庸者谋利, 能者谋局, 智者谋势

    点击加载图片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 作家雾满拦江说:"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的不是出身,不是财富,而是认知." 认知是一个人的谋虑.思维.格局. 一个人能不能成事,能成多大的事,很大程度 ...

  • 智者寡言,愚者善辩

    作者:洞见ADC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智者寡言,愚者善辩(深度好文)来自幸福全世界 <周易>有云:"吉人寡言语,躁人之辞多." 一个人越是心浮气躁,越爱在言语上与人争 ...

  • 王阳明:愚者互踩,智者互抬。愚者善辩,智者寡言

    庸者谋事,智者谋局 <孙子兵法>讲:"庸者谋事,智者谋局." 庸者只会把目光定格在一件事上,在他们眼中世界是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 智者却能把单个的事件加上时间.空间 ...

  • 【原创】新疆|张腾:喧嚣与失语

    原创作者:张腾|新疆<喧嚣与失语> 暮色已拉下了她的裙摆,而人间的喧嚣娓娓道来.望着当下唯一的色彩,生活还是那样步履蹒跚.我想天空应该随着心情的颜色,而大多数人只剩下灰色.就像长街上路边的 ...

  • 懒言少语、疲乏神倦?中医养生专家张鸣教授支招气虚体质调理养生

    您是否身上肌肉松软,想去减肥运动却总感觉很累?经常懒言少语.疲乏神倦?还有可能头晕健忘.容易反复感冒.容易疲劳?这些症状说明你有可能是气虚了.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气虚了呢? 神农中医馆中医养生专家 ...

  • 一日禅 | 智者寡言,愚者善辩。

    ▲點擊音頻聆聽音乐 <周易>有云:"吉人寡言语,躁人之辞多." 一个人越是心浮气躁,越爱在言语上与人争个高下.而一个人越成熟,就越沉默,越低调. 无意义的争辩,没有真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