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焦白术就是炒白术吗 焦白术和白术的区别
焦白术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胀满、倦怠无力等症。
2、用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留,而为痰饮水肿等症。
3、用于脾虚气弱,肌表不固而自汗。
4、用于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之证。
焦白术:将白术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取出晾干。焦白术燥湿伤阴,故只适用于中焦有湿之症,如数阴虚内热或津液亏耗燥渴者,均不宜服。内服:煎汤,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2]燥湿利水宜生用,补气健脾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
焦白术就是炒白术吗
焦白术与炒白术是白术的两种炮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东西。焦白术和炒白术虽然都是用白术炒制而成,但是二者在炒制上还是有区别的。焦白术是将白术炒成黑褐色,炒白术是微微炒至白术泛黄。焦白术在健脾胃方面的功效比炒白术要强大一些,炒白术的功效更多的是健脾止泻。并且,焦白术的收敛作用比炒白术的要强很多。焦白术适用于脾气虚弱的人群,炒白术更适用于容易腹泻的人群。
焦白术和白术的区别
焦白术为药材白术炮制加工后的饮片,白术炒用时,微炒称为炒白术,炒至黑褐色,称为焦白术。
白术炮制不同功效也不同,炒白术补气健脾作用强,焦白术则偏于健脾止泻;焦白术补气健脾、防止诸药苦寒胃气。
用沙土或者麦麸拌炒之后称为炒白术,炒白术有分为灸白术、焦白术和土炒白术三种。
主要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病症。
白术的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也有所差异。
焦白术适合什么人吃
焦白术是十分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食用的,可以缓解因脾胃虚弱所引起的各种病症。
焦白术中药方子推荐
(1)益气健脾:《医学启源》载,“强脾胃、进饮食,和胃”。凡食欲缺乏、面色萎黄、大便溏薄或泄泻、脘腹胀满等。用人参9g,炒白术15g,茯苓12g,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2)除湿利水[注]:《医学启源》记载,白术“去脾胃中湿”。《唐本草》谓,“利小便”。据现代研究报道,白术对多种实验动物,均能呈现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且能促进钠的排出。症见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转输不利,停滞于体腔四肢的水肿、自觉心悸不安、小便不利或腹水等。用白术10g,茯苓15g,桂枝9g,炙甘草3g,泽泻12g,冬瓜皮12g。水煎服,每日1剂。
注:除湿利水,是使用药物以去除湿邪的治疗方法。“湿”是重浊黏腻的一种邪气,它可以与风、寒、暑、热等邪气结合在一起,又可以根据病情的发展而深化成热邪或寒邪。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但它也能被湿邪所困扰而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这里指白术具有利水以祛除湿邪,使脾能行使其正常运化的功能。
(3)固表止汗:《本草衍义补遗》谓,“有汗则止,无汗则发”。病因脾的功能虚弱,不能及时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各组织器官,临床表现有乏力、食欲缺乏、面色萎黄而自汗者。用白术15g,浮小麦30g,黄芪30g。水煎服,每日1剂。若因脾气虚而外感风邪无汗者,可在治疗外感的方剂中,加入本品以扶正助汗。
(4)安胎:《本经逢原》载,白术有“安胎之效”。妊娠乏力、食欲缺乏、面色萎黄等脾虚气弱,胎动不安者,本品健脾益气而安胎。方如白术15g,当归6g,白芍9g,续断10g。水煎服,每日1剂。若兼稍事劳累,即出现低热等内热者,可配黄芩以清热安胎。若腰痛者,方用白术15g,黄芪20g,杜仲10g,桑寄生10g。水煎服,每日1剂。
(5)延缓衰老:《抱朴子》载,“南阳文氏,汉末逃难壶山中,饥困欲死。有人教食术,遂不饥。数十年乃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转胜。”《神农本草经》谓:白术“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千金翼方》载白术酒,谓其可致白发返黑,齿落更生,面有光泽,久服延年。肠胃功能差的老年人,方用:白术15g,莲子10g,大枣10g。煮粥常服,可健脾胃,增食欲,养气血,强健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