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养是什么
一个能称之为有教养的人,首先应该是胸怀正义的人。心里没有公正二字,难免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乃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一个有教养的人,他不仅仅是礼貌周全的温文尔雅,更在于当他面对恶行和罪念时的选择和行动。
我和母上谈起我童年时的种种荒唐事,我也给自己下了一个“没教养”的评语!显然这三个字把我妈惹毛了,她老人家一副“逆子,你赶紧上天炸了吧”的表情,将白眼儿翻得溢满了脸上的每一处皱纹。
的确,中国人对“教养”二字颇为看重,如果你批评一个孩子调皮捣蛋,他的父母多半是会虚心接受的,但如果你胆敢说一枚小混蛋“没教养”,那熊孩子的家长搞不好会跟你干一架。
可什么是真正的“教养”呢?或者说“教养”二字的真能内核应该是什么呢?
有人说爱抖腿的没教养,这时常让我感觉惭愧,因为我自己的灵魂深处就架着一座缝纫机,抖起腿来根本停不下来,这常常让我觉得自己只有经过截肢之后才能成为一名绅士;有人说吃饭吧唧嘴的人没教养,我也十分反感吃饭吧唧嘴的人,尤其是长得不怎么好看还吧唧嘴的人,可如果说吃饭不吧唧嘴的人就“有教养”了,那未免这个世界有教养的人也太多了。还有人觉得吃狗肉的人没教养,我觉得这种看法有点污蔑周恩来总理的意思,毕竟他是著名的狗肉爱好者,我私以为,单凭吃什么东西或者不吃什么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教养”,绝对是有失公允的,比如站在和尚的角度看,所有吃肉的人都算不上有教养。
教养是“道”不是“术”
真正的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是心里有他人,眼中有规矩?
教养是温良恭俭让还是仁义礼智信?
教养是谦逊地低头,还是自尊地昂首?
教养是悲悯的姿态,还是助人的热忱?
教养是口下留德不揭人短,耳中有品不信流言?
教养这东西,就像稗官野史一样,只要有张嘴都可以对它品头论足。
有一种观点是这样的:教养和礼仪应该用来勉励和约束自己,而不是去用来要求他人。这和海明威那句“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
的确,我常常想:谈论一个人是否有教养这件事儿,本身就是一件不怎么有教养的事情。很多你觉得“没教养”的生活习惯,都是站在了个人偏见的基础上,而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问题当然容易出现色差。
曾经有新闻报道过这样的“教养速成班”:为了和富豪相亲,一群颜值颇高、丰乳长腿的姑娘报名参加所谓的“名媛培训班”,从走路时屁股的扭动到坐下时夹腿的姿势,每一个动作都有讲究,穷尽中文之博大,只有“装”一字能形容其举手投足间的风雅。出师之后,这群姑娘走路娉婷,笑不露齿,大笑只露 8 颗牙,打得出领带的 12 种系法,品得出五大酒庄美酒的层次年代。
这些姑娘经过这些所谓的名媛淑女培训班,就算是有“教养”了吗?
我直观地怀疑。毕竟,你不能说一个龇嘴獠牙的野猪送到庙里念两天《礼仪真经》,出来就觉得自己浑身骚味俨然修炼成白骨精了,摆出一副婀娜多姿的样子嚷嚷着“哎哟,奴家要吃唐僧肉嘛,要吃,要吃!”还盘子碟子地摆了一大桌,然后和猪圈里的同类说:你们这帮矬猪别拱屎了,怎么那么没教养呢?来,我来教你们怎么用贵族风范吃猪食。
很多文章中谈论的所谓“教养”,很多民众认知层面的所谓“教养”,乃至于建立在社会潜意识下经由商家包装后的所谓“教养”,在我看来都是一种表层的“术”,也就是一种技法而已,顶多能够称之为礼仪。既然只是一种技法层面的“术”,那么一名混账王八蛋只要有心去训练两个月,举手投足间也可以像绅士一般显得颇具“教养”。
我总觉得,所谓“教养”,似乎不应该这么浅薄和廉价,“教养”二字的含义应该更为深刻一些。
或者问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不爱干净、不爱打扮、懒得减肥的老实姑娘和一个举止优雅、靓丽清新的小三儿,谁更有教养呢?
你如果一定要让我打分的话,我反而觉得前者更有“教养”一些,因为后者处心积虑所展现出来的“教养”,缺失了很重要的“道”——她追求爱情,展现自己的魅力,这通通都没错,但她的幸福不应该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她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爱情而去伤害另一个女人,乃至打破一个家庭的平衡性。
中国人常常将“道义”放在嘴边,我觉得对于“教养”二字也是一样,教养固然有展现于外“术”的一面,但除了金玉其外,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教养”,考量的更应该是蕴含于“教养”二字深层那“道”的一面。
真正的教养,不过是心里装着“正义”
事实上,在纳粹时期,许多纳粹军官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涵养有加颇似绅士,但他们前脚刚刚给女士让完座,后脚就能眼不眨地杀几万名无辜的犹太人。
抗日战争中,刚杀完中国妇孺的日本军人坐在茶案前,用沾满无辜者鲜血的双手摆弄起茶道也可以显得颇有礼仪,但显然,他和纳粹军官一样,都不配“教养”二字,因为他们缺失了教养最重要的“道”:心怀正义!
在我看来,所谓真正的教养,不过是心里装着“正义”。
关于正义熏陶下的“教养”,哈珀 · 李(Harper Lee)写过一个传唱全球的好故事:在美国种族主义最严重的时期,黑人男子汤姆·罗宾逊被法院控告强奸了一名 19 岁的白人女子,法官指派了白人律师阿蒂克斯· 芬奇为被告人辩护。
事实上,是白人女孩勾引了黑人,恰巧被女孩的父亲撞破,女孩和女孩的父亲为了保全名声,谎称白人女孩被黑人青年强奸并将其告上法庭。律师芬奇为人正直,他在法庭上用尽全力帮黑人青年辩护,且事实清晰地还原了事情的真相,揭穿了白人女孩的谎言。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什么用,在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那个时代,黑人的皮肤就是他们的原罪,陪审团中全是清一色的白人,审判结果几乎不需要任何想象力,黑人依然被判处死刑。
而白人律师芬奇因为帮助黑人青年辩护,导致自己的家庭遭到了不公平的攻击和歧视,乃至于他的孩子在学校里被同学们辱骂,因为同学们认为这孩子的律师父亲“为黑鬼帮腔”,简直丢尽了白人的脸。律师的孩子气不过和同学们大打出手,这事儿被律师知道后,他对孩子说:“如果别人用下贱的方式攻击和羞辱你,记住,这对你来说永远构不成侮辱,这只能显示那个人有多可怜。”
小说中,有一个细节是这名白人律师为孩子买了鸟枪,然后这名父亲说了那句著名的话:鹣鸟你们尽可以打,但是要记住,杀死知更鸟则是一种罪过,因为它们既不破坏庄稼,也不做任何坏事,它们只是用心地唱歌给我们听。
是的,这本小说的名字是:杀死一只知更鸟,书名十分具有象征意义:罪恶会以各种名义去戕害一个善良无辜的好人,就如同有的孩子会无缘无故拿着鸟枪去杀死一只用心唱歌的知更鸟。
所以我觉得:真正的教养不是心里装着别人,这顶多算是情商比较高而已;教养也不是温良恭俭让,这充其量算是有礼貌而已;如果这些“术”的技法也算教养的话,那么围在权力身边那群精于看人眼色、日常卑躬屈膝的人简直都算得上是谦谦君子了。
正义,就是我对“教养”二字“道”的认识,一个能称之为有教养的人,首先应该是胸怀正义的人。心里没有公正二字,难免会做出一些损人利己乃至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来。一个有教养的人,他不仅仅是礼貌周全的温文尔雅,更在于当他面对恶行和罪念时的选择和行动。
而放大之,在正义的内核下,一个有教养的社会应该有说“不”的权利,有“拒绝”的自由,有“钳制”强权的笼子,有“支撑”弱者的公平,有“匡扶”公正的观念及制度。有了正义这个内核,“教养”的层次就变得高下立判:所谓教养,并不是简简单单地令自己和别人觉得舒服,而是当自己和别人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有说“不”的权利和机制。
【作者简介】
慧超:文学界“小柏杨”、著有原创微信公众号“思维补丁”,文章嬉笑怒骂,刺痛人心,语关一切常识。新书《这个世界不欠你》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