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任妇女部长党的女儿向警予,为何被敌人口塞石沙,脸勒皮带而死
1928年5月1日,在国际劳动节这一天,向警予被押赴刑场。因受刑过多,她已衣不遮体。敌人害怕她在路上高呼口号,就把沙石塞入其口中,并用皮带勒紧她的脸颊……
沿途的百姓看到从她嘴角流出的血沫,无不为之动容。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这个展示出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的女子,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1895年,湖南省溆浦县的一个商贾之家出生了一名女婴,其父为其取名向俊贤(向警予)。因父亲思想开明,她自幼便接受了新式教育。
1903年,年仅8岁的向警予进入县里高小学堂学习,成为全县首个入学的女童。
1912年,向警予离开家乡来到省会长沙,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湖南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后转学到女子中学就读。
在上学期间,为了表达自己对封建势力的警惕,她改名“向警予”。在一次学生游行中,向警予结识了中国未来的风云人物毛泽东、蔡和森、蔡畅等人。
1916年,向警予心怀“教育救国”之理想,筹措资金,回到家乡创办“溆浦学堂”。
向警予高薪聘请知识青年前来任教,在学校中传授科学知识,宣传新潮思想,因此备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向警予不再犹豫,她赶到长沙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创建的“新民学会”,准备干出一番“事业”。
在这里,向警予与蔡和森接触增多,因志同道合,二人渐渐有了好感。
1920年,向警予、蔡和森一行30多人前往法国留学。向警予在刻苦求学的同时,还广泛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通过学习,她更加坚定了自己共产主义的信仰。
同年5月,在巴黎这个革命和浪漫之都,向警予和蔡和森在留学此地的年轻朋友的见证下,结为革命伴侣。这次结合,也被同学们誉为“向蔡同盟”。
婚后,夫妻俩积极宣讲建党的紧迫性,并建议使用“中国共产党”的名称建立党组织。
不久以后,向警予夫妇与周恩来等人在巴黎组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1年底,向警予等百余人学成归国,随即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中国女共产党员。
1922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向警予被代表们推选为中央委员兼第一任妇女部长,成为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4年3月,向警予受党组织的委托,在上海建立妇女运动委员会。在此期间,向警予积极参与并领导了大罢工运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1925年5月30日,震惊世界的“五卅惨案”爆发。向警予走上街头,激愤地向百姓揭露帝国主义枪杀工人学生的罪行。
面对敌人的追捕,向警予和蔡和森远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在此期间,因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向警予与蔡和森和平分手。
1927年3月,向警予回国后,被组织安排在武汉负责宣传工作。
正当革命事业如火如荼之际,国民党反动派突然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同年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开始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因为形势严峻,大部分党员同志先后安全转移离开。
组织上原本准备安排向警予到上海暂避追捕,可她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坚持地下斗争。
为了揭露反动派背叛革命的真实嘴脸,向警予主笔《大江报》,号召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与反动派做坚决斗争。向警予威望之高、影响极大,这也让敌人对她恨之入骨。
1928年3月20日,一名叛徒熬不过敌人的酷刑,说出了党的机密和组织的驻地,向警予在工作期间不幸被捕。
在牢狱中,为了逼迫向警予屈服,从她嘴中得到更多的情报,敌人连续对她实施了多次严刑逼供。
即使被折磨得遍体鳞伤,生不如死,向警予还是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
刑罚加身,在痛苦不堪时,向警予会高唱国际歌和口号鼓励自己。
“打倒反动派!共产党万岁!”
“革命者是杀不完的,你们的日子长久不了!”
“革命终将胜利,会有后来人为我报仇的……”
在连续审问了10天还一无所获后,敌人决定在5月1日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公开处决向警予,给剩下的共产党人以威慑。
在走向刑场的路上,虽然向警予因受刑过重,脸色显得有些苍白,但她仍然高声地向沿途围观的市民百姓宣讲革命。
“我是共产党党员向警予,能为工农群众而死,我感到无上光荣!”
百姓看到向警予的坚贞不屈,为之感动落泪。
敌人对此十分恐慌,押解的士兵对向警予拳打脚踢,为了堵住她的嘴,竟然残忍地向她嘴里塞石沙……
随着一声枪响,向警予从容就义,年仅33岁。
虽然向警予的生命如夏花般,在最灿烂的时节凋零了,但她的精神却世代永传。正如蔡和森所说的:“伟大的警予,你没有死!你不是和森一个人的爱人,而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
谨以此文,献给为党的事业,而牺牲的英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