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优游》等五组文图(1998-99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连载之 196、197、198、199、200

这阶段每篇文字短,若现今一则“适时手记”似的。此“追忆式”之连载帖,干脆一次多发点吧。

一百九十六

不知不觉间,己性渐趋于简而倍崇“自在优游”。心性有此好,笔下无意中便体现之。此画即径以斯语为题。幅间夕阳芳洲,意象空灵淡泊,或勾或厾,或染或破,不拘一格之大写笔墨,从容不迫将数般景物合度写出,尤以茕独舟子与轻盈蝶儿相映成趣,恰表现了所欲表现之悠恬若梦般情韵。思之,虽非极合意之佳构,却是一手难复为之其二者。

一百九十七

好几年间,单位简陋画室外,有一残颓矮墙。凭窗俯瞰,每生遐思。不觉有许多画作,都与其各个不同视野相关。此径以“矮墙”为题者,写新式农家,墙院整洁,蓝玻彩篷一如城镇人户,墙头上亦搁着惹眼的花钵,傍墙却有两株枯荣不一的树。墙外是一望无际的麦田,麦浪中有丘若岛。一鸢正寂然地飞去了。隐约可见一女子立于将死犹生的断树下,远眺着飞掠而去的鸢影……此或正谓“有意莫传”耶?即如今日品之,亦茫然无解。观画目所属,知已为1999年作品。

一百九十八

巴山乡村生活,确在吾心留下至深记忆。此《巴山秋夕》所示,非是当日具体某处,唯称体现其基本印象。画中高岩突兀,草树与人家皆稀稀疏疏,正如当年所知感。暝意中似弥漫着微凉,远岭浸润于依依黛色间。崖下正有个牧儿吆着顽劣之牛小跑归来;近前木屋边土路上,农夫农妇亦皆荷锄回家。这是再平淡不过的庄户居家日子,且是谅画中人亦断无五柳先生那般的田园诗情,纵对家山风物有感,不过咧嘴笑叹三两声而已。吾今姑以翰墨代彼述言之。

一百九十九

同为乡间生活小趣,此图则是自家实实在在感受。有心观者当记得,画中这却是咱的知青小屋。此时,这小屋正处在潇潇夜雨中,周遭雨雾迷离,暗影萧森,竹树皆在雨帘中瑟缩摇曳,田儿却静静地泛映着稀微的夜光。凹路下,一人冒雨撑伞行来。也不知那是谁,——或者,那是身为队副的房东本人开会回来了?抑或是他哥子的姐夫急急来报他姐与“外外”(外侄儿女)有甚病痛?唉,“巴山夜雨”,多具诗情画意的名儿!而且目今反观,彼确实亦堪入诗入画。然而当日在那浓黑的风雨中,却隐藏着多少人间的疾苦!有意思的是,画中右下角前景处,正巧有座小小的坟儿,与那房,那人,恰形成画面所需的不对称三角形构成关系。作画时倒并未深想什么,此时看来,难道它竟还潜藏着某种哲思?

二百

那段时间,心中蕴着“变法”激念,眼内则越发看不惯千年一贯之“山是山、水是水”那种按部就班始终重复着前人的画儿。以此,亦便再度做着各种实验性表现。此示二图,方法上皆悖常理,也未见得成熟,不过倒可藉此得知当日之想法。一曰“巴渝山色有无中”,一取稼轩语,曰“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前者光雾虚渺,或旧或新城市景物上空,却有一架飞机似正待降落。后者以幻化之饮者形象为主体,所谓“三千丈”白发,则散铺若流,弥漫开去,背景隐然有般般人间场景,虹影间却显现着夕阳下的耕者,整个当是多少将饮者之理想外化或物化了罢。不对画作本身作评,一任观者评之。

(0)

相关推荐

  • 广雅艺术|林宜辉:笔也清闲 墨也斓斑(文/黄少青)

    作家书城 林宜辉先生作诗,自嘲"少年曾是老雕虫",可知他在早年就打下了文学的基础.从政以后,他常作旧体诗词,新诗只偶尔为之.但即便是旧体诗词,林宜辉先生也弃绝艰涩和雕饰.例如:&q ...

  • 廉政诗词一组

    正文 忆毛主席建国初反腐 (一) 领袖怀民心有忡,国经战乱甚贫穷. 历朝难避周期律,铁腕推翻享乐风. (二) 功高不是穷奢本,挥泪签文灭蛀虫. 子善青山身试法,枪声回荡卫清风. 教师辞宴书 人生时刻守 ...

  • 【精品名家文学】隆重推荐张飞曾 先生《经典美诗 专辑》2021103005

    会长:王世春   总编:卢春志  联合推送 爱新人||恋老友||敬名士 作 者 作 品 张飞曾,中国辞赋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书画艺术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翰林书画院顾问.大唐燕国公张说后裔!网 ...

  • 文学笔记 诗歌笔记三十——四十

    三十一 张继曾经写过一首<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读初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上选了刘金先生的<〈枫桥夜泊〉 ...

  • 蚓虹文圃·个人诗词专辑(90)- 刘和开先生词作30首

    蚓虹文圃·个人诗词专辑(90) 刘和开先生词作30首 [作者简介]刘和开,男,1964年8月出生.安徽省安庆市小市中心学校原校长兼书记,现任督学.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蚓虹文圃>副主编,芜湖 ...

  • 《XX农场》等五组文图(1998-99年)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连载之 206.207.208.209.210 二百零六 余就业之初,方离所落户之生产队,即又于巴山某乡学所设之农场"劳动锻炼",此事从 ...

  • 《白云秋山》等五组文图(1997年)

    二百零一 白云秋山,相信为我中华文士所共悦.俗务之余,逍遥闲步于溪冈之上,感其金风萧瑟,微阳回暖,仰观白云叆叇,俯看净水澄碧,由是口咏前贤佳句或一己偶然所得,更兼心思天地造化.尘世浮生之悠悠理趣,斯乐 ...

  • 《废园》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二百一十一 当日蜗居近旁,沿一幽径,可至达一片前朝留下的宅院.偶漫步于斯,感其荒美,尤因其目下仅为民工宿舍而倍觉其沧桑,是以多曾取作画材.此画写春空之下,小小败落庭院外乔木葳蕤,院中棚架则藤芽初生:无 ...

  • 《寂塘》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二百一十六 居家于半城半乡之地,自能常见城中人所未能常见者.日常闲步之处或谋食过路上下,每见些澄明塘儿.回想那春风抚拂之时,粉色墙院内外,蒲蕉葱茏,花树映水,何其生机盎然!而静寂中或偶见那轻漾于微波间 ...

  • 《金秋小园》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吾文向循"有话即长,无话则短"原则.此阶段<画中游>文字,以画本身之故,尽皆短甚,略示其意象或因由而已. 二百二十一 向日南山古道尚于荒落之际,漫长石梯侧旁,农家小院个 ...

  • 《南山》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回顾式连载之 226.227.228.229.230 二百二十六 其时仍画寻常所见之景,表现手法亦同样平实,而一心务求画之面目有异于人.由此单题作<南 ...

  • 《清墨淡彩写春山》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回顾式连载之 231.232.233.234.235 二百三十一 一己心绪淡然,不觉便影响至笔墨表达.好长一段时间,作画用墨皆极省,以至于仅一笔浓墨东一厾西 ...

  • 《宿墨写此老秋山》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回顾式连载之 236.237.238.239.240 这阶段每篇文字短,若现今一则"适时手记"似的.故尔此"追忆式" ...

  • 《世纪之圆,我影在画中》等五组文图(跨世纪左右)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回顾式连载之 241.242.243.244.245 二百四十一 唐家沱,巴渝江郊地名.其地设造船厂,却更因"回水"飘溺物不易出界便于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