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素质特点
(一)初中生具备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自我教育是受教育者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思想内化和行为调控而达到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活动过程,最终还是要通过学生的内因起作用,所以自我教育的前提是受教育者具有主动性。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民群众具有自我教育的可能性。人民群众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自己能够解放自己、自己能够教育自己,这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已经基本成熟,他们已经基本能够合理的认识自己,具备了自我调控能力,并且具有自我提高的迫切要求,这些,都为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提和基础。那么,初中生具备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并不代表初中生能够很好的发挥这方面的能力,所以要注意激发初中生自我教育的潜能,提高初中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广泛宣传初中生心理保健知识以及心理素质与成材的关系,唤起初中生对心理素质优化的自觉要求,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二)学校具备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当
前许多学校的资料表明,初中生暴露出的各种心理问题很多,它涉及初中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这让学校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健康文明的校园教育环境有益于健康,有利于工作、学习效率的提高,也是初中生进行教育的客观条件。所以,必须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初中生的心理的影响,应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营造一个有利于初中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环境的氛围。
(三)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手段日益丰富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学生对自我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学校也在逐渐探索多种教学手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总结起来,有以下比较好的方法。
1.开展朋辈心理咨询。朋辈心理咨询员在某些学校也被称作心灵大使、心育委员等等。针对许多学生不愿意面对老师直接吐露问题的特点,许多学校采用朋辈心理咨询方式,在初中生中挑选综合素质优秀的同学加以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以他们为主体,深入到学生之中,开展各种心理活动,对其他同学的心理状态及时了解,并以同伴的良好影响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活动。
2.开展心理剧,引导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心理剧又称社会剧,在我校成为校园心理情景剧,它是通过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达到自我认识、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的目的。心理剧通常是同学们根据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常见心理问题,通过创作和表演,直观展现初中生自身的心理问题,通过初中生自己演、演自己来进行一定的角色置换,加深自我了解,通过舞台和生活的比较和评价来实施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心理剧选材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初中生容易接受,易于理解,自我教育的效果显著。
3.开展团体教育训练活动,引导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形式包括心理行为训练和团体心理辅导等。通过团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拉近同学们的距离,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使其中的优秀者成为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主流,通过这些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给周围同学的影响,达到同学、同伴之间的教育,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帮助初中生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使更多初中生了解如何认识自身心理健康状况,调整自我意识,学会分析自我存在需要帮助的心理问题,从而端正认识,改变态度,获得技能,获得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此外,可以充分利用校报、橱窗、网络和广播等宣传心理知识,介绍初中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自我调节的方法。总之,促进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方式方法、教育手段正在不断完善、迅速发展。
初中生是国家的未来,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通过增强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并让他们学会走出心理困惑的方法,才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