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字原德,邓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1)李贤,字原德,邓人。举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成进士。奉命察蝗灾于河津,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景泰二年二月,上正本十策,曰勤圣学,顾箴警,戒嗜欲,绝玩好,慎举措,崇节俭,畏天变,勉贵近,振士风,结民心。帝善之,命翰林写置左右,备省览。寻又陈车战火器之利,帝颇采纳。也先数贡马,贤谓辇金帛以强寇自弊,非策。因陈边备废驰状,于谦请下其章厉诸将。
(2)英宗复位,命兼翰林学士,入直文渊阁,与徐有贞同预机务。贤气度端凝,奏对皆中机宜,帝深眷之。山东饥,发帑振不足,召有贞及贤议,有贞谓颁振多中饱。贤曰:“虑中饱而不贷,坐视民死,是因噎废食也。”遂命增银。石亨、曹吉祥与有贞争权,并忌贤。诸御史论亨、吉祥,亨、吉祥疑出有贞、贤意,诉之帝,下二人狱。会有风雷变,得释,谪贤福建参政。未行,王翱奏贤可大用,遂留为吏部左侍郎。
(3)亨知帝向贤怒然无可如何乃佯与交欢贤亦深自匿非宣召不入而帝益亲贤顾问无虚日。帝既任贤,所言皆见听。时岁有边警,天下大水,江南北尤甚。贤外筹边计,内请宽百姓,罢一切征求。帝用其言,四方得苏息。七年二月,贤请行宽恤之政,又请罢江南织造,清锦衣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帝难之。贤执争数四,同列皆惧。贤退曰:“大臣当知无不言,可卷舌偷位耶?”终天顺之世,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然贤委任最专。
(4)贤自以受知人主,所言无不尽。尝言内帑余财,不以恤荒济军,则人主必生侈心,而移之于土木祷祠声色之用。前后频请发帑振贷恤边,不可胜计。故事,方面官敕三品京官保举。贤患其营竞,令吏部每缺举二人,请帝简用。并推之例始此。
(5)自三杨以来,得君无如贤者。然自郎署结知景帝,超擢侍郎,而所著书顾谓景帝为荒淫。其抑叶盛,挤岳正,不救罗伦,尤为世所惜云。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四》,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亨知帝向贤/怒然/无可如何/乃佯与交欢贤/亦深自匿/非宣召不入/而帝益亲贤/顾问无虚日。
B. 亨知帝/向贤怒/然无可如何/乃佯与交欢/贤亦深自匿/非宣召不入/而帝益亲贤顾问/无虚日。
C. 亨知帝向/贤怒然/无可如何/乃佯与交欢/贤亦深自匿/非宣召不入/而帝益亲/贤顾问无虚日。
D. 亨知帝向贤/怒/然无可如何/乃佯与交欢/贤亦深自匿/非宣召不入/而帝益亲贤/顾问无虚日。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德八年”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古代纪年法有干支纪年、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年号纪年等。
B. “山东”之“山”可指崤山,也可以指太行山等,“山东”在文中所指的区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翻译。
C. “锦衣狱”是锦衣卫设的监狱。明朝设有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主要职能为皇帝侍卫,并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D. “郎署”是郎官的衙署。如李密在《陈情表》中说“且臣少侍伪朝,历职郎署”,李密曾经在蜀国担任郎中和尚书郎。郎官是古代官名,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贤早年进士及第,非常有远见,他曾向朝廷上书提出“正本十策”,陈述车战和火器之利,建议都得到皇帝重视和采纳。
B. 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奏对切中时宜,但在赈灾问题上反驳徐有贞的建议,引起徐有贞不满,徐有贞寻机将李贤贬谪到福建。
C. 李贤深受皇帝器重,他对外筹划边防策略,内请宽恤百姓,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皇帝采纳其建议,才做到了四方安宁。
D. 李贤敢于直言劝谏,曾在朝廷与皇帝就“止边臣贡献,停内外采买”等问题发生四次争执,令同僚恐惧。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也先数贡马,贤谓辇金帛以强寇自弊,非策。
(2)故事,方面官敕三品京官保举。
答
7. D 8. A 9. B
10. (1)也先多次(向朝廷)进贡马匹,李贤认为用辇车送金帛(给敌人)来使敌寇强大而使自己衰败,不是正确的方法。
(2)按照惯例,地方官(需要)皇帝下令三品以上的京官担保推举。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本题可以按照实词断句法,即在读懂全文,了解所点断文章的大致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找名词与动词来组句,先断开能断的句子。本句的意思是“石亨知道皇帝偏向李贤,石亨很生气,但是没有办法,于是石亨假装和李贤交好,李贤也躲藏,除了皇帝召见不入朝,而皇帝更加亲近李贤,没有一天不咨询李贤”然后浏览几个选项,“亨知帝向贤”句意完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BC,“然”表示转折应放在“无可如何”前,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D。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A项“‘宣德八年’是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表述错误,“宣德八年”是“年号纪年法”。故选A。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B项“引起徐有贞不满”无中生有,“徐有贞寻机将李贤贬谪到福建”张冠李戴。故选B。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关键点:“也先:专有名词,不译”;“数:多次”;“辇:用辇车送”;“弊,通‘敝’,使破败”;“不策:否定判断句,不是正确的方法”。第二句关键点:“故事:按照惯例”;“方面官:地方官”;“敕:皇帝下令”;“保举:担保推举”。
参考译文:
李贤字原德,是邓县人。李贤考中乡试第一。宣德八年李贤考中进士。李贤奉命道河津考察蝗灾,被授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想见一见他,李贤竟然没有前往。景泰二年二月呈上端正国家根本的十条策,说勤于孔子之学,听从箴言警语,戒除嗜好欲望,断绝玩赏爱,谨行措施,崇尚节俭,敬畏天象变化,勉励近臣,振作士大夫之风,团结百姓。皇帝认为很好,命令翰林写好后,放在自己身边,以备审阅。不久用陈述用战车作战、用火器作战的好处,皇帝采纳。也先多次(向朝廷)进贡马匹,李贤认为用辇车送金帛(给敌人)来使敌寇强大而使自己衰败,不是正确的方法。于是陈述边防军备废弃松弛的情况,于谦请求颁布他的奏章来勉励各位将领。转到吏部任职,采编古代二十二位君主值得学习的事迹,命名为《鉴古录》,呈给皇帝。
明英宗重新即位后,命他兼任翰林院学士,入文渊阁当值,与徐有贞一起参预机务。李贤气度端正凝重,奏对皇上都切中机宜,皇上非常宠爱他。山东闹饥荒,国家拨出赈济的财物不足,皇上召徐有贞和李贤来商议,徐有贞说赈济的财物多被官员中饱私囊。李贤说:“担心有人中饱私囊就不赈施抚恤,坐看百姓死亡,这是因噎废食啊。”皇上于是命增拨银两。石亨、曹吉祥与徐有贞争权,他们都忌恨李贤。御史们弹劾石亨、曹吉祥,石、曹两人怀疑是出于徐有贞、李贤的主意,便向皇上告状,把两人投进监狱。正好有风雷之变,他们获释,李贤被贬为福建参政。他还没动身,王翱上奏说李贤可当大任,就留下他为吏部左侍郎。
石亨知道皇帝偏向李贤,石亨很生气,但是没有办法,于是石亨假装和李贤交好,李贤也躲藏,除了皇帝召见不入朝,而皇帝更加亲近李贤,没有一天不咨询李贤。皇帝任用李贤后,李贤进谏的都被准许。当时每年都有边警,天下发大水,长江南北尤其严重。李贤对外筹划边防策,对内请宽恤百姓,废除国家的一切征敛。皇上采用他的建议,四方得以安宁,民力得到复苏。天顺七年二月,他又趁机提出实行宽恤的政策,请求停罢江南织造,清理锦衣卫监狱,停止边臣所上的纳贡进献,停止内外采买的行为。皇上感到为难。李贤坚持他的意见,连着四次向皇上争取,同僚都很害怕。李贤退下后说:“作为大臣就应当知无不言,岂可闭口不言、尸位素餐呢?”整个天顺时期,李贤担任首辅,吕原、彭时辅佐他,然而李贤最被信任。
李贤自认为被国君赏识,进谏的没有不尽力的。李贤曾经说如果国家府库多余的财物,不用来抚恤荒民救济军队,那么国君一定产生奢侈的心,把财物转移到大兴土木、建造祠堂、声色犬马之用。李贤先后多次请求打开府库赈灾抚恤边民,这种情况不可胜数。按照惯例,地方官(需要)皇帝下令三品以上的京官担保推举。李贤担心他们钻营奔走,让吏部每个空缺推举两个人,请皇帝选拔任用。并且推举之例从此开始。
自杨士奇、杨荣、杨溥以来,适合国君的人没有比得上李贤的。然而自从郎官的衙署结识被景帝赏识,被破格提拔为侍郎,但是他所著的书只是说景帝是荒淫的。他压制叶盛,排挤岳正,不救罗伦,尤其被世人感到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