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这个小动作,让全家人生病!该改改了!

咱中国人

一直很重视吃饭这件事儿

跟歪果仁比起来

咱们吃饭更讲究氛围

经常一家子围成一桌

......

(你夹来,我夹去)

尤其是逢年过节

以下场景

看看你家有没有?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这些画面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家长可能都有过以上行为

✖ 用嘴对着孩子的饭菜猛吹气!

✖ 把食物嚼碎了给孩子吃!

✖ 用自己的筷子给孩子夹菜、喂饭!

✖ 嘴对嘴给孩子喂食!

✖ 跟孩子嘴对嘴亲吻!

这样做的风险就是

极易让孩子和全家感染上“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它生存能力极强,能够适应强酸性环境,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

WHO将其列为I类致癌因子

其中,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50%以上。也就是说,ta至少感染了8亿人,而这些人群都是潜在的胃病甚至胃癌患者。

● 当你上厕所不洗手时

● 当你口对口对孩子喂饭时

● 当你在饭桌上夹来夹去时

幽门螺杆菌就能乘风破浪,到达ta的天堂——你的胃。继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理论上,疫苗的预防效果最好。但是,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还在实验阶段。

那预防应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

减少聚餐

01

使用公勺和公筷,不相互夹菜。

固定餐具

02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有自己的餐具,包括:碗、筷子、勺子、水杯。

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

03

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严格禁止家长或监护人——

外出就餐时,带上自用筷子和勺子。

04

把餐馆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如何检测?

检测方式分2种:

胃镜检查

01

特点:准确率高,可以及时了解到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

缺点:如果不选择无痛胃镜,检查时会出现干呕等不适症状。

非胃镜检查

02

一般有3种方式:

首推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无痛、无创、灵敏度高,一般30分钟可出结果。

幽门螺杆菌Q&A

Q1:如果大人有了幽门螺杆菌,孩子要不要检查?

A:一般不用检查。

国际指南权威解读建议:在查儿童消化不良的病因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情况——不用查!原因是弊大于利

❶ 儿童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10%左右;

❷ 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大部分感染HP后没有明显症状;

❸ 因为超过一半的成年人都被感染了,所以孩子也很难逃过,且HP感染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

❹ 过早给儿童使用抗生素,可能会造成抗生素的耐药性,对将来健康不利。

不过,这两类儿童还是有必要查:

❶ 儿童家族直系亲属父母等有胃肠肿瘤病史的,需要查幽门螺旋杆菌;

❷ 患有反复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找不到其他原因时,需要查幽门螺旋杆菌。

Q2: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

A:不一定,但仍需提高重视。

胃癌的发生还受遗传、饮食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只有 1% 发生胃恶性肿瘤。

Q3:如果自己查出感染了,要跟家人隔离吗?

A:一般不需要。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即可,家里有孩子也不需要查,大家不用太过担心。

Q4:哪些情况下,需要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

A: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根除指征,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根除:

明确患上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

● 慢性消化不良症状

● 准备长期吃阿司匹林

● 缺铁性贫血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消化性溃疡

● 胃 MALT 淋巴瘤

潜在胃癌高危人群

● 需要长期吃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 胃早癌内镜手术后

● 胃镜证实有萎缩性胃炎

● 胃癌家族史

Q4:治好了,还会复发吗?

A:一般不会。

如果已经治好了,很少会再感染。即使再接触,再感染几率也很小。

其实,不仅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咱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分餐、使用公勺公筷的好习惯,保护孩子和家人,从现在做起~

参考资料:

[1] Sheila E Crowe, MD, FRCPC, FACP, FACG, AGAF.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性检测和指征.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indications-and-diagnostic-tests-for-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 (Assessed on 2020-04-02)

[2] Sheila E Crowe, MD, FRCPC, FACP, FACG, AGAF.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细菌学和流行病学.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bacteriology-and-epidemiology-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 (Assessed on 2018-08-01)

[3]https://health.qq.com/a/20181102/007388.htm

[4]http://cqvip.com/read/read.aspx?id=38287225

[5]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共识与指南).pdf

[6]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2015《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

[7]黄志鹏:《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为何不着急治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