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建筑室内空间装饰艺术研究

赵百秋,莫日根

(内蒙古工业大学 建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运用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建筑室内空间装饰艺术进行研究。从王府室内空间内界面装饰、空间隔断分隔、室内陈设与家具以及装饰材料等方面分析探讨了其所蕴含的空间装饰表现形式,揭示了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建筑室内空间装饰艺术特色以及蕴含的地域文化艺术特征。

关键词:阿拉善蒙古王爷府;王府建筑;装饰艺术

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阿拉善盟巴彦浩特市旧定远营城内。建筑形制模仿清代官式建筑式样,占地2万平方米。王府单体建筑空间由东南向西北的中轴线对称展开,其分别有:府门—大堂院落(东西配房及耳房)—迎恩堂院落(东西配房及耳房)—后罩房等建筑如图1。

1 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历史背景

据地方史料记载,阿拉善蒙古王爷府的前身“定远营”是在陕甘总督岳钟琪的提议下,清政府为了军事守镇而兴建,并于雍正八年(1730年)竣工,清廷赐名为“定远营”。1731年,赐予阿拉善第二代王爷阿宝,城内建筑群有王府衙署、家庙、民居以及花园等如图2。

“定远营”变更为阿拉善和硕特旗王府至清末期间,对王府建筑以及布局进行了不断地扩建和完善,最后逐渐形成了现有的中、东、西三路建筑对称布局的基本格局。1831年绘制的“定远营”全城壁画如图3,在壁画中清晰地看到王府中路建筑、东西路建筑和王府花园布局概况和建筑空间组织特点。

图1 阿拉善王府总平面图

图2 公元1731的阿拉善左旗王府缩略图

图3 公元1831的阿拉善左旗王府缩略图

民国1931年,阿拉善和硕特旗第八代札萨克王塔旺布理甲拉在北京病逝,札萨克王位由塔王长子达理札雅承袭。次年,达理札雅从北京回到阿拉善左旗前,对王府进行了重新整修 [1] 。现存王府中路西式风格的中路大殿和达理札雅寝殿正是在此次整修中完成的。

阿拉善盟在达理札雅王爷的领导下和平解放后,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根据2008年的国家文物局批准颁布的《阿拉善左旗定远营保护总体规划》,上世纪80—90年代,地方政府数次财政拨款,对王府建筑进行了3次局部修缮保护。

现存王府建筑分中路、东路以及西路建筑,三路建筑横向布置。中路建筑为扎萨克公务办公之所,自府门起,依次设置了大堂、迎恩堂、后罩房,地势由南向北平缓提高,两边对称布置了东西耳房和厢房。建筑均为大木硬山或大木卷棚硬山构造。东路建筑为王爷福晋起居生活之用,地形较中路略为提高,建筑纵深三进,布局较中路灵活。建筑多为大木硬石结构。民国期间,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吸取了西式建筑风格,修建了东路大殿,这也是在内蒙古蒙古地区王爷府建筑群中较少见的案例。据史料,西路为仓廪后勤执事所用,现已无存。

2 室内空间装饰表现形式

阿拉善蒙古王爷府是和硕特部从游牧走上定居的节点。由于当时蒙古王爷同时在北京设有王府,并来往于北京和阿拉善之间。由此从京城带来了很多关于建筑技术、装饰艺术的新审美理念。因此,王府室内空间装饰与当时的牧民蒙古包以及定居民居建筑装饰相比具有显著的清代内陆装饰特色,同时具有北方蒙古民族装饰艺术以及满族装饰艺术融合于一身的特征。

2.1 室内空间墙壁装饰

阿拉善蒙古王府建筑室内装饰总体呈现出“外粗内精”的特点。所谓“外粗”指的是在内蒙古西北地区常年缺水少雨、扬沙纷飞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建筑室外环境的“粗糙”特征。与之对应的是室内空间表现出了“内精”的精致、洁净、气派的空间环境。阿拉善王府室内墙壁装饰展现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一般室内空间里靠墙对称布置清式精美家具和字画作为墙壁装饰。清式家具精雕细琢的装饰、丰富多彩的纹样雕刻以及造型丰富的形态,不仅与王爷府建筑的气派相匹配,同时与大面积空白的白墙形成简约与精致、朴素与奢华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清代王府室内空间艺术氛围如图4。其次,游牧打猎等草原民族文化色彩浓郁的壁画装饰,结合家具的摆设、镜子架、瓷器等陈设形成空间装饰,体现出了空间均衡之美如图5。

图4 王爷办公空间

图5 王爷居室空间

2.2 室内空间顶棚装饰

阿拉善王府室内顶棚样式均采用了井口天花形式,以蓝色为背景,同时绘制了舞龙图案和仙鹤等吉祥图案。在吉祥图案的使用上极其讲究,舞龙吉祥图案仅用在正大殿和后堂顶棚装饰上。正大堂也称为迎恩堂,是王府最主要的建筑,即为王府正堂,是历代札萨克王爷处理重要政务、迎接朝廷大员和举行重大典礼之处,而后堂为历代札萨克家族里最年长者的寝室。所以,王府最重要和隆重的空间顶棚均采用了龙的图案来装饰,表达了威严、至高无上的空间气氛。王府其它室内空间顶棚均以彩云和仙鹤图案相搭配的装饰,增添了空间的祥瑞氛围如图6。

图6 后堂寝室天花板

2.3 室内空间隔断装饰

隔断是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界面分隔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具有空间功能的多重性和功能的暧昧特性、空间实体界面的虚实性、空间形态的虚化以及空间序列的虚化特性 [2] 。空间的暧昧特性即是空间特性的模糊性,所谓模糊,是指客观事物在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缺乏明确的、清晰的临界值。模糊性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处于渐变状态的一种中介,体现为过渡性和连续性 [3] 。空间的暧昧性是空间要素的一种不确定状态,是空间的多意性,是创造空间意境不可缺少的要素。

室内空间隔断根据空间限定的程度分为实体隔断和空透式隔断,实体隔断又分为半实体隔断和全封闭隔断。阿拉善蒙古王府室内空间隔断形式中采用了上述两种隔断方式除外也出现了世俗与神圣空间界限的新分隔方式。

首先,半实体隔断形式。所谓半实体是因功能需要,以青砖砌成开敞空间,用镂空雕刻的隔断门扇和木板加龙骨并表面饰以白漆的封闭隔断进行了空间分隔,很好的完成了空间的功能区分,又不失空间的开敞和连续性,赋予了虚实相间的空间艺术。在“实”空间占据相应位置后,应当配有相应量的“虚”空间,以调整视线节度,使张力和动势得以释放和延伸 [4] 。该王府建筑空间很好的利用了隔断的这种虚实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空间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满足了实际功能需要如图7。

图7 半实体隔断

其次,空透式隔断形式在王府建筑室内空间中比较普遍,因为这种空间分隔方式充分表现了含蓄的传统美学思想。“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中国古典艺术孜孜不倦追求的含蓄境界 [5] 。其中面阔三间的青砖瓦房室内空间,以空透式隔断的形式分隔为相应的三间,使空间既保持了通透宽敞,空间功能分区和空间感受充满了含蓄的意味如图8。

图8 空透式隔断

另外,在王府室内空间中以空透式隔断方式划分出世俗与神圣的空间界限,在建筑空间中一般不会对两类空间性质进行分割,至少在蒙古地区建筑中比较少见。这类空透式隔断外侧为世俗空间,而内侧则是祭祀和参拜祖先排位的神圣空间如图9。

阿拉善王府建筑隔断材质一般采用了北方盛产的软木为原料,其表面上雕刻了各种花草、飞禽和“囍”、“寿”等传统吉祥图案进行镂空雕刻。表达了对蒙古王爷以及蒙古草原的美好祝愿。

图9 空透式隔断

2.4 室内空间门窗装饰

塞外蒙古王府建筑多数基本上保留了清代王府的建筑形制风格。王爷府建筑门窗也基本上在沿袭北京王府建筑门窗样式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并且在材质、造型、花样等层面收敛了许多。该王府门窗装饰也不例外,采用门窗框等主要部分饰以朱红色漆面,只是在玻璃花格饰以墨绿漆。为了区分建筑等级,在主要建筑门窗花格采用更加精致的造型以示重要地位,如图10、图11。

图10 前庭院东厢房门窗

图11 迎宾堂门窗

另外,室内隔断门造型、材质、色彩以及雕刻装饰上沿袭了隔扇的风格,保持了空间序列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2.5 室内家具与陈设艺术

室内陈设的内容蕴含丰富,范围很广,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它对室内空间性格和空间气氛的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阿拉善蒙古王府室内陈设艺术总体呈现了清代王府文化和塞外蒙古文化艺术以及佛教文化相融合的地域陈设艺术特点。

2.2.3 置管期的观察及护理:术后第7天左右拔输尿管,在拔输尿管之前,应观察患者自行排尿的情况,同时要密切注意伤口愈合情况,若拔管后伤口愈合较好,未发生漏尿,术侧无肾功能不全,无尿液反流,再次观察l周。在拔输尿管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切忌触碰患者伤口。

阿拉善王府家具与陈设基本沿袭了清代官式家具形态,表现出庄重、典雅、肃穆和厚重的特点,与草原民族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有机融合在一起,同时符合了王府官式建筑形制特点要求。如图4。数量众多的兵器矛箭的实物与厚重的官式家具的组合,更加烘托出衙署空间的威武气氛,同时仿造盾器形态的墙面陈设和精细雕刻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既保持了空间特征的延续,又增添了生活情趣如图12。

首先,选项结果的意义及价值往往会因人而异。在价值哲学研究领域中,主观价值论流派对价值的基本观点是:价值由作为主体的“人”本身所赋予,取决于人本身的欲望、需求、情感、兴趣等主观元素。[9]然而,每个人在这些主观元素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参与”再就业培训这一选项的价值有多高,以及相对于“不参与”再就业培训这一选项是否更有价值,都会因人而异。

另外,瓷陶器也是王府建筑陈设的一大特点,通过与家具的合理摆放,取得了与空间尺度和家具尺度的良好比例关系。并且在色彩与图案上与背景墙面和家具既统一和谐又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重点,达到了家具与陈设之间、陈设与陈设之间相互呼应、相互联系的协调效果如图13。

结合上述王府史料背景和现存王府室内空间木质隔断和部分家具保护面漆已脱落并表面风化较严重的室内实际环境现状,能清晰地判断出阿拉善蒙古王府办公、起居和休憩等空间构成要素总体上保持了原貌,且反映了清代蒙古草原地区王府建筑室内空间的格局和特点。

图12 东路大殿前厅室内空间

图13 东路建筑前厅东厢房室内空间

3 结 语

综上所述,根据阿拉善地区历史相关史料、国家文物局有关文件以及实地考证结果,阿拉善蒙古王府建筑群总体呈现了兴建—扩建—局部整修—局部修缮的清晰脉络,总体保存较好,是蒙古草原地区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官式建筑群,其室内空间装饰形式展现了蒙、满、汉、藏族等多民族空间装饰艺术相交融的特征。

(1)内墙面装饰清晰地勾勒出了草原游牧文化的点点滴滴和厚重的清式家具与大面积白墙相辅相成,形成了简约与精致、朴素与奢华的室内空间艺术特色。

(2)阿拉善蒙古王府室内空间的半实体隔断和空透式隔断,赋予空间隔而不断,私密而不乏开敞,模糊而不乏清晰的空间艺术感染力,同时满足了实际功能需要。另外,王府中以空透式隔断方式分隔出世俗与祭祀空间,从而形成了有趣的世俗到信仰的流动空间特点。

(3)室内空间陈设与家具装饰基本沿袭了清代衙署空间装饰的厚重、华丽、威严的空间氛围基础上,加入少许藏传佛教图案和蒙古游牧元素,体现了塞外蒙古文化艺术以及佛教文化相融合的地域陈设艺术形式。

(4) 与内陆王府建筑空间普遍采用名贵硬木材料相比,阿拉善蒙古王府大量采用了北方草原地区较常见的软木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少了些许豪华和华丽,多了一些岁月的痕迹,增添了空间素雅之感。

总之,现存阿拉善蒙古王府建筑室内空间大体上延续了原有面貌,它既有满清宫式建筑的庄重典雅和厚重繁杂的装饰艺术特点,又有以骑马追逐、吉祥图案为主题的蒙古族草原文化以及审美取向的装饰艺术,还有佛龛佛像以及藏传佛教色彩装饰图案为主题的佛教宗教空间装饰艺术。阿拉善蒙古王府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装饰艺术,在草原地区被予以“北方小故宫”之美称。

参考文献:

[1] 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阿拉善盟文史[M].呼和浩特:阿拉善盟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86.

[2] 鲍英华.空白艺术在建筑中的表现[J].华中建筑,2012(12):17-19.

[3] 鲍英华.意境文化传承下的建筑空白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4] 张煜.空白-建筑的负形式[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5] 苑宏刚,马辉. 中国传统室内隔断空间模糊性的表现及其心理效应[J].艺术探索,2010(02):96-97.

(责任编辑 王楠楠)

Study on the Spatial Decoration Art of Mongolian

Prince Alxa’s Former Residence

ZHAO Bai-qiu, MO Ri-gen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0051, China)

Abstract: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door space decoration art of Mongolian Prince Alxa’s Former Residence. The space decoration expression forms of Mongolian Prince Alxa’s Former Residence are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door interface decoration, space compartment, indoor display, furniture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ect. The ar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g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oor space of Mongolian Prince Alxa’s Former Residence are revealed.

Key words:Mongolian Prince Alxa Former Residence; prince residence; decoration art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383(2016)01-0067-05

作者简介:赵百秋(1973-),男,蒙古族,内蒙古哲里木盟人,讲师,日本千叶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蒙古族建筑装饰艺术、建筑空间规划、建筑空间评价与认知和蒙古族建筑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 (11YJC760117)。

收稿日期:2005-05-08;最后修回日期:2005-08-14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