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70
偶书
一
非复扶疏翠扫空,辞枝残叶意倥偬。牧之惆怅成荫绿,讵识秋来落木风。
【笺说】
此诗作于1940年,大约初冬时节,时钱锺书先生在湘西蓝田国立师院。
一组三首七绝,感叹景物的萧索,抒发心绪的不宁以及郁郁不乐。此三首绝句原稿抄录于《钱钟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第二册282-83页,收入《槐聚诗存》虽有修改,但改动不大。
第一首诗,主要是感叹季节变换,景物的萧索。
非复扶疏翠扫空,
首句言,不再是枝叶繁茂,翠色拂天。
“扶疏”,形容枝叶繁茂得下垂的样子;宋代有个诗不太出名的罗与之写有《看叶》“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就用此词写树叶的意味。
“翠扫空”,翠色伸向天,如扫帚擦拭天空;宋范成大《初归石湖》:“当时手种斜桥柳,五数鸣蜩翠扫空。”钱先生的《还乡杂诗》第四首有“翠浮空”,与此几同。
此句是写树木好景不再。
辞枝残叶意倥偬。
次句接写残叶:残叶辞枝,好像是心思匆匆。
“倥偬”,匆忙;宋李廌《德麟以书相招云已与潘仲宝在中庐可自酇来同》:“异时倥偬此时闲,甘在尘中可厚颜。”“倥偬”与“闲”相对,故谓乃“匆忙”义;原稿此二字作“匆匆”,益证。
我看此句,即想起唐孔绍安的《落叶》诗:“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他写的是早秋落叶,钱先生这里写的是初冬残叶。无论是落叶犹恋恋故枝,还是残叶去意匆匆,都是拟人写法,化无情为有情。其实,这都是诗人之情的映射。孔绍安笔下的落叶恋故枝,是他眷恋故乡之情的反映。钱先生的残叶去意匆匆,却隐有人世变幻、人心多变之意。
牧之惆怅成荫绿,
三句一转,忽然提起杜牧来:杜牧面对绿叶成荫而心有惆怅。
此句来自杜牧的一个典故,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字牧之,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杜)牧佐宣城幕,游湖州,刺史崔君,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令(杜)牧间行,得垂髫者十馀岁。后十四年,(杜)牧刺湖州,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惆怅而为诗曰: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钱先生用杜牧之句,并不是着眼于杜牧艳史,而是着眼于诗句本身对花落成荫的喟叹。
那么为什么忽然说到杜牧的此诗呢?答案在第四句。
讵识秋来落木风。
尾句说,杜牧怎么认识到秋来把落叶吹落的秋风。
句中的“讵识”,是指杜牧怎么识得,岂能了解?
“落木风”,吹落树叶的秋风;苏轼《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后二句是翻案笔法。一般来说,“诗以翻案为工,然须知人意之所欲出方妙”(郭麐《灵芬馆诗话》卷三),如“人意之所欲出”而“言不能出”而己能言,当更妙。钱先生此诗为人之欲言而不能言者。
二
张刘观水感澜生,不似人心惯不平。更愿此心流比水,落花飘尽了无情。
【笺说】
第二首实为感叹人之多情徒惹烦恼,不如是个无情之物,不惹烦恼。
张刘观水感澜生,
首句写,张籍和刘禹锡观察水,感叹波澜产生。
此句的“张”字后,钱先生有小字注:“藉。”乃是指唐诗人张籍;“刘”字后,钱先生亦有小字注:“禹锡。”是指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这句诗说他二人因水生波澜而起感慨。
那么他们观水生了什么感慨?
不似人心惯不平。
次句就是对张刘感慨的概括。原来唐诗有九首《柳枝词》,第七首写道:“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是说人心险恶不如水,水遇到石头,才激起波澜,而人心平白无故就掀起波澜。大多数版本,将此《柳枝词》归于刘禹锡名下,也有的版本将此诗归于张籍名下,故钱先生言“张刘”。
此诗首二句,谈到人心险于水,钱先生曾集中论述到人心“险于山川”,不仅单以水来比拟,附录于此,更见人心之险:
《庄子·列御寇》托孔子言“凡人心险于山川。”刘峻《广绝交论》:“狙诈飙起,蹊谷不能逾其险”;颜之推《观我生赋》:“谏谄言之矛戟,惕险情之山水”;刘禹锡《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白居易《太行路》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孙樵《出蜀赋》:“谲山诡崖”;均其意。发挥更畅者,如《子华子·晏子问党》:“心胸之间,其容几何?然而历路嵚岖,太行、雁门横塞之。灵台之关,勺水之不通,而奚以有容?嗜欲炎之,好憎冰之,炎与冰交战焉”;《全唐文》卷八零一陆龟蒙《马当山铭》:“言天下之险者,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吕梁。合二险之为一,吾又闻乎马当。……怪石凭怒,跳波发狂,日黯风劲,摧牙抗樯,幸而脱死,神魂飞扬。殊不知坚轮蹄者夷乎太行,仗忠信者通乎吕梁,使舟楫而行乎马当。合是三险,而为未敌小人方寸之包藏“;刘子翚《屏山全集》卷一三《读<平险贴平险全集藏>寄李汉老》:“宫侯凿平剑浦滩,游子不歌行路难。……惟人性天同广胖,横目立见分庭坛。纷敷蔽翳榛苇萑,腾逃郁屈猿蛇蚖。……千崖万濑中绕蟠,覆溺搜岸糜坚完。……浮思纵阪走弹丸,不殛不止巧力殚“;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卷六《夷斋说》:”今夫天下之险,无逾于水。水之险则有吕梁滟滪,若江若河,以至于海,而水之险极矣。然舟楫既具,人力既尽,则若履平地,其或至于颠覆,盖有幸不幸存焉耳。若夫人心之险又非水之能喻也;谈笑而戈矛生,谋虏而机阱作,不饮而醉,不鸩而毒,……险之祸可胜言哉!“;方中通《陪集·陪古》卷一《九龙滩记》尤肆诡:“心无形,险形万怪所从出;方寸具天地古今之险,犹绰绰然。余甚悯,将求一物胜之,使退而让名于其所胜也。闻闽滩多险,遂造然。……滩皆险,险之最,为九龙滩焉。……以滩之险,尽杀人如此,而犹有所谓'龙猴’者驾之,是安得擅天下险名?而人心之险,固非天人所可挽回万一也!呜呼!何从而求夫险胜人心者!”(《管锥编》第三册1164-1165页)
更愿此心流比水,
三句是翻案,钱先生说,我更愿人的这颗心可以比作流水。
这就与刘禹锡和张籍不同,张刘二人说人心不如水,意谓水激石起波澜,固是不好;而人心平地起波澜,更是不好。钱先生则说,人心如水就好了。
为什么呢?
落花飘尽了无情。
尾句说,流水把水面落花飘走,也就无一点儿情在。
原来前人有一句话,叫做“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如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韩侍郎婢作夫人 顾提控椽居郎署》有曰:“怎知道: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钱先生说,水本无情,即使落花撩拨又如何?那么人心如能似流水,本“了无情”,那还会“波澜生”了。
钱先生说的“无情”,并不是残忍之义的“无情”,而是无情之物的“无情”。人本情种,哪能真做到无情?大约是有情的各种烦恼,而使钱先生产生“了无情”为好的无奈叹息吧。
三
客里为欢事未胜,正如沸水泼层冰。纵然解得些微冻,才着风吹厚转增。
【笺说】
第三首诗,写客子“为欢”反更增忧的心境。
客里为欢事未胜,
第一句说,客居的日子里,想找点儿高兴事,根本达不到高兴的目的。
“为欢”,取乐,寻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遂送乐器,绍推却不受。冏曰:'今日共为欢,卿何却邪?’”
“事未胜”,事情达不到目的;杜甫《秋兴八首》之四:“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此言客里多愁,故不能真有欢乐,想寻欢乐也不可能摆脱愁思,感受到欢乐。
正如沸水泼层冰。
次句将“客里为欢”比作:这正如把沸腾的水泼在厚冰上。
句中的“层冰”,不是一层冰,而是厚冰;陆游《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沸水泼层冰”,这会是什么结果呢?三四两句,作出回答——
纵然解得些微冻,
第三句说,纵然化解了一点儿冰冻。
才着风吹厚转增。
尾句说,才让风一吹,冰反而增厚了。
此二、三、四句的比喻,来自佛经。《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第二册277页眉上,钱先生抄录:“佛说:以少水沃冰山,稍为融解,还增其厚。”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第十七章《学术》也引述:“佛说世俗之善,'如以少水而沃冰山,暂得融解,还增其厚。’”钱先生是用此比喻说:客里为欢愁更愁!只是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