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之厥阴病治则 方药 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

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

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一、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属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属下寒证。

​         b、厥逆证: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c、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d、厥阴病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者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者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者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者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者为里实哕逆。

二、厥阴病证治法

a、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者,是寒热错杂证,治以寒温并施,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乌梅 黄连 黄柏 当归 桂枝 人参 川椒 干姜 细辛 炮附子

b、吐逆自利,食入即吐,气味酸臭浑浊者属上热下寒证,证情复杂,故应寒热并投。上热宜清,下寒宜温,正虚宜补,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治之。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

c、下利不止,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脓血者,邪热当清,寒邪当温,正虚当补,郁阳当宣,寒热杂呈,故用药也当温凉补散兼施,用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麻黄 升麻 知母 当归 玉竹 芍药 天门冬 桂枝 茯苓 石膏 白术 干姜 炙甘草

d、利下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渴,脉数有力者属热性下利,故以大苦大寒的白头翁汤治之,

白头翁汤:白头翁 黄连 黄柏 秦皮

e、血虚受寒,正气被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汤: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 通草 炙甘草 大枣

f 、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萸汤:吴茱萸 人参 生姜 大枣

三、厥阴病变证治法

a、呕而发热,是病邪由阴转阳的佳兆;法当因势利导,用小柴胡汤和解之。

小柴胡汤: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b、下利谵语是实热下利,厥阴邪热外出,与肠胃之热相合,因燥实尚未结鞭,故只宜小承气汤缓攻之。

小承气汤:大黄 枳实 厚朴

四、厥逆证治法

a、下利厥逆,大汗出,身微热而恶寒,小便利,脉微欲绝,阴盛阳微,阳气有外脱之象,为寒厥证,急当扶阳抑阴,用四逆汤。

四逆汤:附子 干姜 炙甘草

b、口干、舌燥、烦渴引饮、小便黄赤,属热厥证,用石膏汤。

c、肤冷、时静时烦、得食呕吐、常自吐蛔、为蛔厥,乌梅丸具有降逆止呕,温胃安蛔,故为蛔厥主方。

乌梅丸:乌梅 黄连 黄柏 当归 桂枝 人参 川椒 干姜 细辛 炮附子

(0)

相关推荐

  • 乌梅丸的加减治疗二

    根据六经的兼并,厥阴可以兼现很多东西,在六经病中,有两经的兼现最多,就是少阳跟厥阴,兼太阳表寒,重用桂.辛,甚至可以合当归四逆汤,我有个案例治痛经,基本就是当归四逆加用乌梅.黄连之类,因为病人有口苦: ...

  • 乌梅丸不只能驱蛔,还可治疗很多疾病

    乌梅丸方出自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蜀椒等组成.该方寒热并用.气血平调.邪正兼顾,可清热祛寒.益气补血.安蛔止痛,为治疗寒热 ...

  • 厥阴病证主方乌梅丸 | 顽固性皮肤病特效药

    导读:厥阴病的研究始于岐黄,形成于张仲景,但是厥阴病的建立,却给后世医家带来了不解之难题. 厥阴篇是历代医家研究<伤寒论>绕不过去的难点,困惑了中医界一千八百年,成为"千古疑案& ...

  • 伤寒论——厥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厥阴病证型分类: a.厥阴病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 ...

  •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伤寒论——太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太阳经证...

  • 伤寒论——少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少阳病总...

    伤寒论——少阳病治则方药总论1.少阳病总...

  • 伤寒论——阳明病治则方药总论1.阳明经热...

    伤寒论--阳明病治则方药总论 1.阳明经热证治法:阳明经热证是里热蒸腾所致,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故用宜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 知母 人参 粳米 炙甘草 ...

  • 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少阴病的性质...

    伤寒论--少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少阴病的性质是全身性虚寒证.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睡,似睡非睡昏沉迷糊状态.治疗原 ...

  • 伤寒论——太阴病治则方药总论

    临床上凡是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缓弱等证者为太阴病. 一.太阴病成因 太阴病成因其一为素有脾阳虚衰,或内有寒湿,复感外邪,致脾虚不运,寒湿内停.其二为三阳病误治,伤及脾阳,致脾虚不运 ...

  • 《伤寒论》厥阴病四大方剂浅释

    《伤寒论》厥阴病四大方剂浅释

  • 伤寒论:厥阴病解

    至道汇推荐搜索 胆结石 太阴厥阴.皆以里症为提纲.太阴为阴中之至阴而主寒.故不渴.厥阴为阴中之阳而主热.故消渴也.太阴主湿土.土病则气陷下.湿邪入胃.故腹痛自利.厥阴主相火.火病则气上逆.火邪入心.故 ...

  • 《伤寒论》厥阴病的四大方剂+八大厥证

    经方学苑 今天新朋友点击上方蓝字快速关注! 杏林明医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9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一.厥阴病四大方剂1.肝疏不及肝疏不及是由于阳气虚衰,寒湿内盛,心包失于温通,导致肝失疏泄,脾失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