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研究报告

原创2021-07-19 21:25

宁德时代研究报告

本报告包含以下四个部分,从四个维度对公司进行分析:

  1. 逻辑源点

  2. 行业分析

  3. 公司分析

  4. 公司估值

选择研究对象的逻辑源点

选择一个时代的公司,海尔集团的董事长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这一点却也真实地道出了时代机遇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而宁德时代就是在这个时代应运而生,十年时间走出许多企业几十年路程。

电池,无论是动力上还是储能上,都将是未来必不可少的,甚至比石油更具有依赖性。它是电气化时代的产物,也将引领着这个时代发展速度。

作为全球电池行业第一梯队,行业的领导者,它的投资价值毋庸置疑。这也是研究宁德的主要原因。我们要找个代表时代价值的公司。

行业分析

  1. 行业需求

电池行业的主要包括两三块,一是动力电池,二是消费电子电池,三是储能电池的需求。我们重点讲动力电池的需求。

(1)动力电池的主要需求在新能源汽车上,我们先看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数据,及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数据。

中国的增长势头较为迅猛,预计2021年整体销售将超过200万辆。中国将新能源车补贴延续至 2022 年。通过风电及光伏行业中国家补贴对新能源的影响,在补贴结束之年,往往会带来翘尾影响,所以预测2022年可能会引发市场的进一步的放量。

目前,不断完善国内产业链基础亦将助力新能源车降本。我们预计 2020-2025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复合增速 37%以上,中国仍将是未来 5-10 年全球电动化的主力。

锂电需求保持高速增长,2025 年市场空间可望超 1TWh。

乐观预计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 20%,国内销量有望突破 600 万辆,全球销量达到 1800 万辆,锂电池出货量将进入 TWh 时代。随着续航里程和 A 级及以上车型占 比提升,假定 2025 年平均单车带电量提升至 60kWh,动力锂电池需求量将 达到 1080GWh,有效产能按 90%计算,2025 年产能需求将超 1200GWh。

(2)从产业政策上看,中国的政策的引导效应较强,下面是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的规划:

除了政策指导及相应补贴之外,中国最为受益的是产业群的集中,从顶端的资源,到中游电池的集成,还有下游的车企制造,形成了规模的产业群,这样大幅降低了各环节的费用。

同时,中国占据全球30%的消费市场也将是未来最主要新增力量。

(3)汽车厂商产能布局:真正决定电池市场需求的是下游车企的产能规划:我们选取全球主流的汽车制造商,将他们未来产能计划,做个统计。

我们可以看出市场主流的车企在未来3到5年,除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的迅速增加的产能外,做传统车企,从燃油车向新能源车的转换力度很是惊人。在现实的观察中发现,原车型基本不用大动,比如在中国销量过去10年一直保持前列的大众朗逸,现在已经转换成了新能源车,价格比原车型贵25%左右,还有帕萨特,奥迪的Q系列,宝马I系列等。

一方面是市场的风向发生转变,新能源车消费逐渐成为潮流,另一方面,传统车企的转换成本也比较低,这得益于电池技术的进步,由最早异型结构,到现在的方形电池,大大增加的电池的兼容性与便利性。这也为传统汽车制造转型创造了条件。

  1. 电池成本的变化趋势:

电池的销售价格与制造成本也处在下降通道之中。随着技术的提升,密度及材料配比的变化,电池的制造成本有望继续下降。但同时,我们也观察到,这种趋势随着原材料的上涨,开始平缓,甚至出现波动的情况。但成本下降仍将是主旋律,主要是得益于技术的进步及规模化的生产。

未来电池的制成本还会继续下降,从过去10年来看,单位成本已经从最高1000美元到目前100多美元,其主要降本路径:技术 工艺改进等.

根据建立的成本模型,动力电池成本的下降主要依赖:(1)更具性价比的材料体系(高镍三元、磷酸铁锂等);(2)更低的物料价格;(3)更精简的电池设计(如宁德时代 Cell to Pack 技术);(4)工艺改进(提升材 料利用率、良品率);(5)设备改进(提升自动化水平、减少设备投入、降低故障率等)。

小结:我们综合考虑各地政府的政策引导,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主要车企的的转型速度和产能规划,未来5年的渗透率达到20%,是个大概率事件。也就意味着,未来电池市场的增长将至1000GWh的水平,与现在有200GWH的水平仍有5倍的空间,年均复合增长达37%。

  1. 供给

锂电池的产能供给情况决定了未来电池的价格走向,以及行业发展的速度。我们整理了未来几年行业供给情况及相关预测。

  1. 海外市场的供给状况:

预测值仅供参考,以实际产能为准。

海外市场的头部企业,主要集中在日韩企业,以现在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二位的LG,以及第三位的松下为主导,还有三星及SKI,2020年总产能已经293GWH。未来三年,尤其是在大幅扩张的LG带领下,未来总产能将可能突破600Gwh。

  1. 中国市场的产能供给情况

中国市场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电池市场主要供给市场,2020年已经达到500GWH的产能,但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以及比亚迪的扩张步伐仍未停止过。同样较为激进的企业还有中航锂能,未来 三年规划将接近7倍现有的产能。同时国轩高科抓住大众汽车这个金主,后期的扩张计划很可能高于市场预期。

小结:现在全球的产能总合已经达到800GWH,未来三年将达到1700GWH。对比于前面我们的分析的需求量来看,显然现在是明显供大于求的局面。那么于未来的竞争格局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在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是市场的供给结构会有较大的差异。像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不阶段性的变化,另外高端市场的需求成低端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阶段性的差异,造成短期内的供需失衡。但整体来看,全球的供给远远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1. 竞争格局

在竞争格局上看,最早跟特斯拉合作的松下由于收购了三洋的电池技术,与特斯拉形成稳定的供货关系,在北美地区是独家供应。随着市场的变化,松下不断开拓宝马,大众等传统车企的业务,而特斯拉走向海外过程又与LG和宁德时代绑定,大幅提升了二者在市场的占有率。

据东吴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20年宁德时代共为特斯拉配套3万辆,占国产特斯拉20%份额,全球6%的份额。2021年1月-5月,宁德时代配套特斯拉5.7万辆,占特斯拉中国份额的47%,全球20%左右。东吴证券预测,宁德时代未来在特斯拉电池供应链中,将稳定在40%-50%。

从最新数据看,宁德时代受益于特斯拉的供应,市占率一举提升到全球第一,中国的市场市占率已经超过50%。我们发现过去决定市场格局的超级大佬是特斯拉,它的工厂建在哪里,哪些本土龙头企业就会爆发式增长。这和苹果产业链有着类似的逻辑。

那么,后期的问题难免有些担忧:会不会像之前类似欧菲光一样,被剔除苹果产业链之后出现危机。所有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件当然也不例外。我们暂不深入讨论。

未来市场的竞争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产业过度扩张带来价格战还没有到来,不仅仅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能成为老大,还要有核心客户。可预见的未来,电池市场的激烈竞争将很快到来,被掩饰的局部供给失衡很快会被市场发现,替而代之的产能的过度扩张。

  1. X变量

(1)这其中的变量因素有很多,如果从市场现在技术条件下,最大的鲶鱼当然要数特斯拉,当特斯拉和松下因为电池产能无法跟上的时代,特斯拉为了继续占领先机,先后在中国设厂,未来将在德国设厂,但它同时在做更大的事情——超级电池工厂,这个工作的规划将超1000GWH,虽然现在连10GWH都造不出来,但不排除这种疯狂的技术带来的造电池技术改进,如果这种产能出来,很可能就有些企业出局。

这对市场竞争而言,又将是一场风暴。当然,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1. 替代品的出现

目前来看,锂电是最为成熟的技术,经历数十年发展,产业链也较为完善,但它并非终究解决方案。包括氢能技术的发展,很可能对这个市场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当然,短期还没有这种可能,但这是未来的一个方向。如果制氢成本快速下降,这一天就会很快到来。

公司分析

  1. 产能及布局

(1)公司的主营是动力电池和锂电材料及储能。

(2)产能分布:

公司已拥有四大研发中心、五大生产基地,研发实力和生产能力全球领先。 国内方面,公司完成了宁德时代为中心,青海时代、江苏时代、四川时代等 子公司为重要支柱的布局,占据了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半壁江山。同时,2014 年公司成立了首个海外子公司德国时代,随后逐渐完善全球化布局,相继成立美国时代、法国时代、日本时代等子公司。2018 年公司在德国启动建设首个海外生产基地,面向全球做大做强,十年时间公司已成功蜕变为全球动力锂电池行业龙头。

(3)宁德时代的全产业链布局:

(4)未来产能规划:

小结:从整个产业布局及未来产能规划看,宁德时代的产业链较完善,不仅在自己擅长的电芯方面具备技术和研发优势,同时对上游的资源参股控制,从而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对下游的回收企业也有布局。

在与客户的绑定上,通过与汽车厂商的合资建厂,与客户利益深度捆绑,这都将为公司未来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1. 财务分析

2020年报

2019年报

2018年报

2017年报

2016年报

关键指标

营业收入

503.19亿

457.88亿

296.11亿

199.97亿

148.79亿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90%

54.63%

48.08%

34.40%

160.90%

净利润

55.83亿

45.60亿

33.87亿

38.78亿

28.52亿

净利润同比增长

22.43%

34.64%

-12.66%

35.98%

206.43%

扣非净利润

42.65亿

39.15亿

31.28亿

23.76亿

27.86亿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

8.93%

25.15%

31.68%

-14.74%

216.61%

每股指标

每股收益

2.49元

2.09元

1.64元

2.01元

1.87元

每股净资产

27.56元

17.27元

15.01元

12.63元

8.42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

8.00元

6.18元

4.33元

3.33元

4.83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

7.91元

6.10元

5.16元

1.20元

1.15元

盈利能力

净资产收益率

11.27%

12.78%

11.75%

18.99%

69.55%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

8.70%

11.96%

10.28%

15.70%

18.41%

总资产报酬率

4.73%

5.72%

6.05%

10.72%

15.66%

人力投入回报率

119.55%

120.83%

139.59%

161.64%

227.36%

销售毛利率

27.76%

29.06%

32.79%

36.29%

43.70%

销售净利率

12.13%

10.95%

12.62%

20.97%

19.61%

财务风险

资产负债率

55.82%

58.37%

52.36%

46.70%

44.76%

现金流量比率

0.21

0.23

0.29

0.10

0.16

运营能力

存货周转天数

122.34天

102.83天

94.91天

67.50天

51.60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70.23天

57.25天

79.90天

128.13天

117.47天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130.37天

98.36天

108.85天

115.17天

99.83天

总资产周转率

0.39次

0.52次

0.48次

0.51次

0.80次

存货周转率

2.94次

3.50次

3.79次

5.33次

6.98次

应收账款周转率

5.13次

6.29次

4.51次

2.81次

3.06次

固定资产周转率

2.72次

3.16次

2.99次

3.35次

5.90次

从财务指标看,公司营收规模基本保持三年一倍的增速,这个速度是相当惊人,未来两年的增速仍将维持高速增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营收的快速增长,毛利水平却同样快速下滑,净利水平接近个位数。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虽然快速放量,但大量市场的供给产能,会给价格带来冲击,从财务上可以略见一斑。

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也在不断上升,比2017年已经慢一半时间,这也是可供参考的指标,需要观察。过长的周转天数,会带来库存增加的风险。

应收账款周转有了大幅改善,这也说明公司在这方面的管控做得比较到位。

公司的ROE过去三年基本维持在11%左右,处在稳定状态。

综合来看:

公司目前的财务指标相对稳健,但从中可以发现竞争问题的激烈程度开始加剧。后期需要观察售价波动及库存状况。

  1. 管理分析

没有接触过管理层,后续持续跟踪。

  1. 核心竞争力

  2.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公司拥有涵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验证、工艺制造等领域完善的研发体系,通过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产品质量保持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3. 垂直一体化布局,打造产业链闭环公司供应链管理优秀,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成功打造成本优势。公司的在产业布局上较为完善,无论上中下游的一体化,还是对市场产品的多样化,比如三元锂和磷酸铁锂都有相应的产能布局,同时在固态电池和纳电池有技术储备。抗风险能力较强。

公司估值

  1. 公司估值

公司未来三年估值基于,一是动力电池产能释放,及市场基本的需求增加,二是公司的储能板块的快速增长,储能市场具备相对较高的毛利水平,可以达到36%左右,高于动力电池。

但这种假设没有充分考虑市场的竞争变化。同时我们参考宁德时代的历史的估值数据。

  1. 与LG公司对比

(1)市场占比的变化:

目前来讲,宁德时代与LG二者在市场占有率上,LG发展的迅猛,并且后期的扩张计划也非常激进。可以看出未来宁德与LG将是长期最有力的竞争者。

(2)营收、市值及PE对比

那么我们再看LG的营收增长情况:

二者对比:

我们发现,虽然宁德时代在装机量上已经超过LG但整个的营收规模,但整体动力电池的营收非常接近。二者未来在产能布局也大致相当,只不过宁德主要的市场在国内,而LG是全球化的布局。但市场给的估值来看,LG化学母公司整体市值只有3500亿人民币,营收超过1500亿,PE却只有48倍,相比于宁德时代,这个数量级差的太远。从这点我们觉得中国市场在对新能源电池上出现投资过热的情况。

总结:

  1. 新能源市场的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年复合增长在37%以上,市场空间很大,天花板很高。

  2. 从竞争参与者来讲,市场过度高估市场的消纳能力,产能扩张过于激进,将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后期将出现更为激烈的竞争。

  3. 宁德时代从公司角度讲,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拥有一定技术壁垒,产业链完善,财务相对稳健。同时,手握重要客户资源,保持高速增长。但目前对同行业的对比看,估值过高,将可能透支未来三年的增长预期。需要等待合适的价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