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持续,谨防热射病!

近日,发表在英国《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500万人的死亡与气候变化所致的异常寒冷或炎热天气有关,且有恶化趋势。

研究分析了各大洲共43国的死亡人数,结论之一是,在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间,死于寒冷相关因素的人数减少了0.5%,而死于高温相关因素的人数增加了0.2%。统计数字表明,过去的20年是前工业时代以来最热的20年,有纪录之后最热的10年都出现在这段时间内。

全球变暖持续加速的后果,可能使地球比前工业时代平均温度拉升了3摄氏度左右。因此,全世界每年有9.4%的死亡可归因于“非适宜”的温度。例如美国、加拿大近期40多度的“高烧”,让许多民众丧命。正是气候变迁使得北美地区发生热浪的概率上升了150倍。牛津大学气候学家奥托告诫说,“大家必须意识到热浪会致病,是迄今夺走最多人命的极端事件。”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减,到2040年,如此极端的事件可能开始每5至10年就循环一次。

长夏时节,容易被中暑偷袭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碳排放的加大和全球气温的持续增高,高温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日益凸显;而伴随城市环境的扩大及人类寿命的延长,使得“中暑”之类的“热病”在过去的几十年内节节攀升,并将持续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女医师分会全国委员、黑龙江省慢病管理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委、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急诊科主任朱立群严肃指出:眼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又正值“火力全开”的暑伏季,人们在“长夏”中饱受酷暑的煎熬,必须学会防暑降温,趋利避害。

一位30岁的售楼员,连续几天在市区里跑业务,发传单,3天前出现头晕、乏力、恶心、进食差等症状,继而持续大汗、口渴,伴发呕吐、腿脚抽搐、四肢肌肉颤动等问题,每日尿量仅为200-300毫升,口服藿香正气水而不见缓解,于是在家人陪伴下来群力院区急诊科求治。朱立群主任在接诊时发现,小伙子血压为90/50毫米汞柱,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末梢湿冷,一般状态很差。通过询问病史及查体,并经进一步化验检查,证实患者有严重肝肾功能损伤、心肌损害及电解质紊乱,最后确诊为重症中暑(热射病)。在给予补液、扩容、补充钠盐、营养心肌、脏器功能保护等一系列干预措施后,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各项化验指标均有好转。

朱立群主任解释说,中暑是指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或在剧烈运动一定的时间后,身体吸热、产热、散热所构成的热平衡遭受破坏,机体局部或全身蓄积的“热量”超过体温调节的范围后酿成的一组疾病,呈现从轻到重的连续过程。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被称为“热射病”。

热射病,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在朱立群教授接触的病人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占全部中暑的8.6-18.0%,以核心温度升高超过40℃、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异常,以及多器官功能持续损害为主要特征,临床体征为意识障碍、肝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横纹肌溶解及癫痫发作等。

而根据发病原因和容易“中招”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又被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朱主任解释,前者主要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中,致使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常见于年幼、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基础疾病、免疫功能受损的人,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易被忽视,1-2天后病情加重,呈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或大小便失禁、高烧(可达 40-42%uB0C),且有心衰、肾衰等严重表现。后者主要由于在高强度体力活动中,机体产热与散热失去了平衡,而使热射病骤然来袭,常见于炎夏中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如在户外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劳力型热射病在发病后十几小时甚至几小时,即可骤现肝肾功能衰竭及横纹肌溶解,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朱立群介绍,热射病的产生与高温、高湿、无风等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中暑的气象阈值(即由刺激引发机体应激反应的最低值)是:日平均气温大于30℃或相对湿度大于73%。也就是说,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具备时,中暑发生的概率就明显增大;而在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7℃时,中暑人数将急剧增多。

从急诊角度观察,易于罹患热射病的因素主要有三条,一是个体因素,包括发热、感冒、胃肠炎、腹泻、呕吐、脱水、睡眠不足及肥胖、低血钾等诱因;二是环境因素,常见训练场地热负荷过重、散热条件差、强烈的太阳直射等;三是组织因素,比如开展与体能不适应的训练计划,不科学的训练和休息周期,身体水分补充不足等。这些因素形成的叠加效应,加大了热射病的严重程度,并影响预后。

现场急救和日常防范有要领

作为经验丰富的急诊急救专家,朱立群主任的体会是,在应对热射病的措施中,现场救治必须遵循“快速、有效、持续降温”的8字原则。鉴于热射病病情重、进展快的特点,在现场早期处置中一定要兼顾“边降温边转运”,即紧急抢救与拨打120需同时进行,当降温与转运存在冲突时,应遵循“降温第一,转运第二”的原则。

具体来说,首先要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将中暑者搬到通风阴凉处,并处于平卧位置,头部略垫高20度,尽快去除其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内,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二是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是否有呕吐物,确保呼吸道通畅。三是快速准确测量体温,并持续监测,建议每5-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四是快速降温。朱教授强调,快速降温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热射病的病死率与体温过高及持续时间密不可分。起病3小时内是抢救热射病的黄金时段。如果降温延迟,死亡率将明显增加。现场降温目标是:使核心体温在10-40分钟内迅速降至39℃以下,2小时降至38.5℃以下。

朱立群主任介绍,现场紧急可供选择的降温法包括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等两类,物理降温主要有蒸发降温、冷水浸泡和冰敷降温,简单易行,方便操作。在头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用冷水、冰水或酒精擦拭身体,同时用风扇向患者吹风;必要时可将其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的水浴中,让四肢降温,以防止周围血液循环的瘀滞。还可以采用氯丙嗪等药物降温,但退热剂如布洛芬、消炎痛栓对热射病基本无效,不建议应用。降温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患者血压、呼吸、脉搏及直肠温度,一旦肛温降至38℃左右时,需立即结束,以免体温过低而虚脱。

那么,日常如何避免与热射病打“遭遇战”呢?朱主任告诫说,公众一定要养成“防暑”意识,工作及生活环境要保持室内通风,多用温水洗澡,倘若身体出现发热及发烫的情况,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之类的药物。户外工作者不可以在高温下、通风不良处及穿着不透气的衣服进行强体力劳动;户外劳作前不宜进食高脂、荤腥、辛辣的饮食;要注意改善劳动条件,加强防护措施,及时补充水分,特别是要适当进食含盐饮料,以防水电解质的紊乱和丧失。对于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来说,每天都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高质量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放松下来,对预防热射病有好处。朱立群教授提醒,当出现热射病早期症状时,需及时撤离高温现场;同时对患有热射病倾向的人,应避免从事高温作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