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日本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居然只是中国人的1/75! 为什么?
近年来,猝死的新闻事件频频发生,从前不久的拼多多员工的猝死事件,到《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猝死,还有年仅36岁的小鬼黄鸿升因主动脉剥离造成血管阻塞猝逝,让人惋惜的同时,同样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经达到了3.30亿,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成人里,就有1个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
点击加载图片
而相比于我们的邻居日本来说,中国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是他们的75倍!同样是亚洲国家,为何两者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其实我们可以从日本人的x大护心诀窍中得出答案。
一、正确定义心血管病,从生活习惯入手
日本原先把心血管病定义为“成人病”,主要针对中老年人群加强防治。然而现在已经改称为“生活习惯病”。
定义为“成人病”时期,疾病的防治侧重点主要在于:早发现、早治疗。然而重新定义后,防治的侧重点则是帮助人们建立起健康的生活习惯。
在日本的全民健康计划中,首先以鼓励减盐生活开始,早在1975年,日本政府就开始重视国民减盐问题,在政府的督促下,日本人非常注意饮食方面食盐摄入量的控制,比如减少饮用味增汤,炒菜最后才放盐等。
除了饮食控制,日本政府也推崇人们多运动——用走路代替开车。走路是最好的干预血管的运动,它不限制时间、不限制场所。每天坚持走路,既能增强心肺功能,还能增强心脏的跳动能力,加快血液的流动的速度,增加血管的弹性,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点击加载图片
睡眠是人体生命最基本的需求,有研究证明,睡眠不规律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是普通人的两倍。因此日本政府也提倡国民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开始。它无需昂贵的成本,只要下决心,几乎人人都可以完成。正因为心血管疾病的重新定义,日本在控制该疾病的发病率效果显著。
二、实施全民健康计划、完善医疗保健制度
日本早在2000年便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全民健康的“健康日本21”大计划。这项计划不仅体现全民参与,也有不少政府的鼓励措施等等。
在“健康日本21”中,包含一项针对4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体检项目——特定健康体检,这项体检被列入国家医保。通过体检中的各项指标,医生可以更有针对性的给出高危人群生活指导,帮助降低疾病的发病率。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赞扬以下日本的全民医保。日本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全民医保国家之一。持有国民健康保险的居民去医院看病时,只需负担30%的自费项目,这意味着老百姓参与看病几乎不用花钱,所以也不用担心治疗的费用问题。
点击加载图片
为了更高效利用医疗资源,日本实施分诊制,即在社区设立小诊所,如果是普通的头疼发热,不用去大医院挂号,直接预约小诊所就行。这里的小诊所并不是随便有个执业证就能申请开设,每个小诊所坐镇的医生大多是拥有几十年经验且都是东大毕业的,每个诊所都会挂有各种许可证,医生的整体素质都非常不错。
三、调整膳食制度,从根源进行把控
除了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日本人更推崇从根源上把控疾病的发生,而这个根源正是指我们的饮食习惯。
·每人一年平均吃200斤海鱼
日本是世界闻名的吃鱼大国,每年有200多斤的鱼成为日本人的腹中餐。而且日本人偏爱吃深海鱼,刺身、3分熟的烧烤,都是他们最爱的吃法。深海鱼中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这种物质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甘油三酯的含量。
·爱生吃,多蒸煮
蒸煮的方式也是我国膳食指南推崇的烹饪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低油的摄入,对心血管非常有利。且生吃的方式,还会帮助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点击加载图片
·倡导减盐运动
上文我们也提到过,日本政府很早就开始提倡低盐饮食。如果去过日本吃过当地美食的朋友也会发现,日本食物大多偏甜,对于咸味则偏淡。
·爱吃纳豆
纳豆是大多日本家庭的早餐必备,就好像中国人喜欢早餐来一杯豆浆。日本研究者发现,纳豆中含有天然的血栓溶解酵素,有助于调节血脂,可以有效调控心血管的发病概率。
点击加载图片
对比我国,日本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极低,约为1.6%,而我国发病率接近其10倍。通过日本的有效控制,我们可以借鉴学习,从生活上进行干预,让疾病消亡在酝酿阶段中。
[1] 《日本人的饮食护心经》. 医药食疗保健[J].2018年第1期
[2] 《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瑞文网.2017-12-17
[3] 《日本是如何治疗心血管病的?》. 在日华人圈 .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