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补阴阳的第一果——山茱萸
山茱萸名称来历: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在辣椒传入中国前,是川菜辣味香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四川古人称其为艾子。至明代中叶时,食茱萸已成为四川食物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 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
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储光羲《登戏马台作》: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记载了南朝宋武帝刘裕,把山茱萸作为犒赏全军的奖品。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明年此会知谁在,醉把茱萸仔细看。王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种是山茱萸科的山茱萸,一种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因为产于吴地今江浙一带,质量最好,因而得名,也叫越椒或艾子,为“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的重要成分之一。山茱萸别名:肉萸、枣皮、药枣、山萸肉等。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以去核后的果肉入药。食茱萸,一种芸香科落叶乔木食茱萸,自古以来食茱萸就是药食兼用的本草。《本草纲目》记,食茱萸味辛而苦,八月采,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名曰艾油,亦曰辣米油。味辛辣,入食物中用。《中国药典》要求。不同产地的山茱萸中莫诺苷含量有差异,平均在0.886%~1.0875%之间变化,其中以河南南阳产的山茱萸含量最高为1.14%,南阳,这里人杰地灵,被后人尊为“医圣”的大医学家张仲景就出生在这里。六味地黄丸的处方由《金匮要略》中的金匮肾气丸方剂衍化而成,而其中所用的药材之一山茱萸就产在南阳。
山萸肉∶味酸性温。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因得木气最浓,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神农本草经》谓其逐寒湿痹也。一人年四十余,外感痰喘,愚为治愈。但脉浮力微,按之即无。愚曰∶“脉象无根,当服峻补之剂,以防意外之变。”病家谓病患从来不受补药,服之则发狂疾,峻补之药,实不敢用。既畏补药如是,备用亦可。”病家根据愚言。迟半日忽发喘逆,又似无气以息,汗出遍体,四肢逆冷,身躯后挺,危在顷刻。急用净萸肉四两,武火煎一沸,即饮下,汗与喘皆微止。又添水再煎数沸饮下,病又见愈。复添水将原渣煎透饮下,遂汗止喘定,四肢之厥逆亦回。
邻村李××,年二十余,素伤烟色,偶感风寒,医者用表散药数剂治愈。间日,忽遍身冷汗,心怔忡异常,自言气息将断,急求为调治。诊其脉浮弱无根,左右皆然。愚曰∶此证虽危易治,得萸肉数两,可保无虞。急取净萸肉四两,四两,人参五钱。先用萸肉二两煎数沸,急服之,心定汗止,气亦接续,又将人参切作小块,用所余萸肉煎浓汤,送下病若失。
一人年四十八,大汗淋漓,数日不止,衾褥皆湿,势近垂危,询方于愚。俾用净萸肉二两,煎汤饮之,汗遂止。翌晨,迎愚诊视,其脉沉迟细弱,而右部之沉细尤甚,虽无大汗,遍体犹湿。疑其胸中大气下陷,询之,果觉胸中气不上升,有类巨石相压,乃恍悟前次之大汗淋漓,实系大气陷后,卫气无所统摄而外泄也,遂用生黄一两,萸肉、知母各三钱,一剂胸次豁然,汗亦尽止,又服数剂以善其后。
山萸肉之性,又善治内部血管,或肺络破裂,以致咳血吐血久不愈者(补络补管汤下载有医案宜参观)。
山萸肉之性,又善熄内风。族家嫂,产后十余日,周身汗出不止,且四肢发搐,此因汗出过多而内风动也。急用净萸肉、生山药各二两,俾煎汤服之,两剂愈。
至外感之邪不净而出汗者,亦可重用山萸肉以敛之。邑张××之子,年十八九,因伤寒服表药太过,汗出不止,心中怔忡,脉洪数不实,大便数日未行。为疏方,用净萸肉、生山药、生石膏各一两,知母、生龙骨、生牡蛎各六钱,甘草二钱,煎服两剂全愈。
门生万××,曾治一壮年男子,因屡经恼怒之余,腹中常常作疼。他医用通气、活血、消食、祛寒之药,皆不效。诊其脉左关微弱,知系怒久伤肝,肝虚不能疏泄也。遂用净萸肉二两,佐以当归、丹参、柏子仁各数钱,连服数剂,腹疼遂愈。后凡遇此等证,投以此方皆效。
山茱萸之核原不可入药,以其能令人小便不利也。而僻处药坊所卖山茱萸,往往核与肉参半,甚或核多于肉。即方中注明去净核,亦多不为去,误人甚矣。斯编重用山茱萸治险证之处甚多。凡用时愚必自加检点,或说给病家检点,务要将核去净,而其分量还足,然后不至误事。又山萸肉之功用,长于救脱,而所以能固脱者,因其味之甚酸,然间有尝之微有酸味者,此等萸肉实不堪用。用以治险证者,必须尝其味极酸者然后用之,方能立建奇效。
(非专业人士,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