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过的那个铜手炉

一九七0年的冬天,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天,天气特别寒冷,我放学回家,呼啸而来的北风裹挟着刺骨的寒意,刮在脸颊上,似一把把小刀子,生疼的。我双手瑟缩于袖中,已冻得通红的,略显肿胀僵硬。路过奶奶家时,被奶奶看见,她赶紧拉着我进屋,一进屋,奶奶便从里屋的床边拿出一个小巧古朴的铜手炉交给我,让我暖暖手。

暖手炉,在我们老家称“火笼”。我见过竹蔑制作的,但这个暖手炉我之前从未见到过,也不知道奶奶家还有这种“宝贝”。我接过奶奶递上的手炉,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开了眼界。铜制的外壳,泛着浅浅的光晕;精致的镂雕,却又显朴素。灶下星星点点的火光闪烁着,摇曳着,就这么进了那暖手炉,又扑闪着被送至我的面前。

不一会儿,我的手从肿胀僵硬恢复到了柔软正常的状态,奶奶为了让我的身子也暖和起来,她打开炉盖,用火钳从一个装有木炭的箩筐里夹了两块木炭放入铜手炉。点燃的炭火,在炉中忽明忽暗,橘色的温暖的光晕静静地氤氲着。就是它,这一只小小的暖手炉,在这并不能说明亮的光线下,悄悄地散发着自己的热量。此时,我全身除了脚其他都暖和了。

我问奶奶,我的脚可不可以放在“火笼”上烤火,奶奶说可以,但要小心袜子烤烂。我坐在长凳上,双脚踩在铜手炉上,那些储藏在炭火里的暖,便穿透袜底,从脚掌到脚背、小腿,一点一点地往上爬,全身都增温了。

从这以后,奶奶她把这个铜“火笼”让给我用。转瞬到了腊月,这时的手炉除了烘火取暖,还多了一项内容:烤零食。那时我吃不饱,口袋里常常是偷偷地装着几片红薯,几粒蚕豆、花生、玉米。空闲时,将它们埋在手炉里,不一会便烤熟了。伴随“砰”的一声爆响,空气中散发出果栗的清香。用细木棍将它们掏出来,吹去浮灰,在衣袖上擦两下,也顾不得烫,便塞进嘴里,咯嘣咯嘣地咬起来。脆香可口的零食,犒劳了贫瘠的胃。

放寒假了,母亲要我交还给奶奶,说奶奶年纪大了,离不开这个铜“火笼”,她帮我买了一个竹蔑“火笼”供我上学用。母亲从柴灶的火膛里扒出一些还没有烧尽的楷秸,装进竹蔑“火笼”,再在上面盖上些膛灰,放上几块木炭,压紧后再盖上炉盖。这种“火笼”的盖是铁制的,远不及奶奶那个铜“火笼”好看。但取暖的效果却差不多。

立春过后,冬天渐行渐起走远的,还有焐暖一冬的暖手炉。

听别人说,家底殷实,所以才有条件配得起铜手炉。奶奶家那个铜手炉。它十分精美,小巧玲珑,炉子盖上还雕着花卉。这完全是有钱人家才能拥有的东西,足可体现家庭富有的一种象征物品。爷爷奶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怎么样?更谈不上家底殷实,否则,我父母就不会同亲戚借房子住。这在我心里一直是个未解开的谜。这个谜直至我母亲去世后,在一次与我叔叔交谈中才解开。原来我爷爷的爷爷是个生意人,经商赚了钱,买房买铺位,家底算是比较殷实,到我的曾祖父手上家道才开始衰落。那个铜手炉是爷爷的爷爷遗留下来的。

      手炉是从西汉至清代人们日常所用器皿之一,它是天寒时用以温暖手部的炉具,有时也用作香熏。规格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纹饰多样。绝大多数都以铜作原料,一为其导热性能好,一为其美观而不易锈蚀。

铜手炉也常出现在一些文人墨客的作品中。乾隆时仁和秀才周心孩所作《咏铜手炉》诗“不数红泥小火炉,青铜范出小形模。提来缓缓随心便,趋到炎炎炙手无。笼袖粟肤春意透,挥毫薑指晓寒苏。深闺从此催刀尺,冷月临窗雁阵呼。”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一一夜北风紧,开门雪尚飘 ”的句子,宝二爷披的是大红猩毡,那么贾母呢,刘姥姥一见就傻眼了: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粉,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里拿着小铜火箸拨手炉内的灰…… 。

我少小离家,若干年后,我的爷爷奶奶相继去世,那个我用过铜手炉也不知去向。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推测,那个铜手炉十有八九被叔叔卖掉了。

曾几何时,小小的刻花铜手炉内放上两、三块木炭,便能给人温温热热一整天,抵御严寒的侵袭。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铜手炉即“火笼”虽已退出了生活舞台,逐渐被人遗忘。但它的存在,作为一种历史的见证,表现出中国古人的聪明和智慧。

(0)

相关推荐

  • 故乡往事之《老屋》三

    睡在老屋是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的. 记忆里,与老屋相处最幸福的时光便是夏天的晚上睡在奶奶铺好的竹床上,奶奶一边替我扇扇驱蚊,一边讲一些奇闻异事,那时候老屋所有的门都是敞开的,从老屋的天井上望去,繁星满天 ...

  • 【佳作欣赏】| 归途作品:烙印之过春节

    每年的春节前后,那是我最喜欢最幸福的时刻. 特别春节前的"年茶饭",这是个浩大工程,那是民间老百姓全身解数的充分调动,即是人性的一场考验和厉炼,也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之间鬼斧神功的美 ...

  • 2021小学生春节作文习作10篇,这下不用愁了

    第一篇 今天是大年三十,舅舅和舅妈要带着2岁的小妹妹从北京回来和我们一起过年.十点了,我和妈妈要去机场一起接他们,一路上大街小巷挂满了灯笼,有些车上还贴了对联,路上好多小商贩在招揽生意,把礼品盒摆得满 ...

  • 30年前没有空调,我们是这样过冬天的

    30年前没有空调,我们是这样过冬天的

  • 又是清明祭扫时

    要清明了,又要给母亲上坟了-- 送走了暖暖的夕阳,也没有等来淅沥的小雨,千家万户都亮起了灯,又是一个安宁.和谐的夜. 曾经的无数个夜晚,母亲的身影伴我们酣眠:而如今,母亲去了,梦里那朦胧婉约的身姿伴着 ...

  • 知名女星有多惨?叫了20年的哥哥是生父,母亲其实是奶奶!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泰国是一个很神奇的国家,那里经常出现闻所未闻的现象,因此吸引了很多游客.都说电视剧来源于生活,泰国的伦理剧之所以那么受欢迎,可能也是因为太真实了吧,这不泰国一名女星在节目上自爆家庭关 ...

  • 明清铜手炉

    铜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据专家考证,手炉是从火盆使用中演变过来的.到了唐代,人们开 ...

  • 民国时期的铜手炉收藏价值高吗

    铜手炉又有着"捧炉"."袖炉"."火笼"等称呼.据相关资料考证:铜手炉最早出现于我国古代等我唐朝时期,等到了宋朝,皇帝宋徽宗为了解决宫廷取暖 ...

  • 铜鹅谷遇雨 / 王向力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91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 铜鹅谷遇 ...

  • 中性色调豪华阁楼,细腻木纹与浅铜色灯具营造出平和宁静氛围

    这种豪华的阁楼风格内饰通过温暖的中性色调,细腻的木纹和浅铜色灯具的凝聚色调,营造出平和与宁静的氛围.定制的存储解决方案增加了高耸的地板到天花板的体积以及富有创意的隔墙的平滑和舒适的装饰. 定制家具为墙 ...

  • 69.9元的铜火锅套餐是个什么样的体验?

    物价飞涨的今天,杨表哥已经吃不起动辄几百元,上千元的大饭店了,但生活还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调节的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前几天,一直在看这家老北京铜火锅的套餐,终于在临近下架时去体验了一把,下图的满满一桌子 ...

  • 这轮 大宗商品 涨价有点难以控制了,煤炭、钢铁、铜等期货相继突破历史新高,通货膨胀在全球发酵,手里的...

    [指数涨跌不一,创指跌超1%:周期股集体爆发,煤炭.有色.黄金.钢铁等板块多股涨停,医美.核酸检测概念集体回调] 今日早盘,上证指数震荡走高,深证成指.创业板指震荡走低:两市涨多跌少,超2000只个股 ...

  • 民国时期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二周年纪念铜章一枚

    民国时期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二周年纪念铜章一枚,极美品.

  • 通胀归来!全球有色涨到停不下来 铜铝锂最“吸睛”

    2021年05月07日 00:49 来源: 第一财经 全球什么都在涨价,欧美发达国家需求持续改善,新兴市场受疫情影响,供给修复弱于预期,供需差可能驱动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5月6日,即节后A股的首个交 ...

  • 古代精品鎏金器《铜鎏金佛塔》

    佛塔起源于印度,本为佛教专有的建筑形式,历经传布进入汉地,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塔"吸收了不少中国文化的因素,逐渐演变为具有本土特色的建筑形制. 佛塔的产生和发展与古印度佛教及佛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