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龙春 | 王铎书法与集王字碑

摘自《王铎四题》

王铎何以热衷于在家族传记碑中使用集王字,并影响周边友人也参与生产集王字碑?我们或可从王铎的书学中得到一些解释。

王铎书学根矩二王,在写给董其昌的信中,他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书法有大源流,河之昆仑,晋为一支,唐、宋小陂㙴而已。” [1] 王铎一生崇拜米芾,米芾书法能够“迈宋一代”,正因“得《兰亭》《圣教》逸意”,并最终解脱二王[2]。基于这样的认知,王铎一生从未停止学习二王,尤其是《兰亭》《圣教序》和《淳化阁帖》,始终寝处与共 [3]。

王铎曾多次为《圣教序》拓本题跋,在比较自己和友人宋之普(1628年进士)所藏《圣教序》之后,他声称“予册更胜”,这本跟随王铎三十年的《圣教序》,与《淳化帖》一同构成了他学书的“潭奥”,时时取而味之,受益终身[4]。

顺治四年(1647)八月,王铎跋《宋拓圣教序》云:

每遇烦惫,一披瞩辄有清气拂人,似游海外奇山,风恬浪定,天光水像,空荡无岸。此中消息如文如诗,口之晓泠,不可单也。即强形容,他人未必喻。故曰:“可为知者道。”

这一年的十月二十日,王铎再次题识:

冬十月 , 倏失此 , 遍搜床褥匦笥不得,如割如燔,似洛重鼎沦没汭汜。偶一婢持来睹,出煤炕暗黑乙(yi)地隙也,喜欲舞讴。天下事嗜一艺犹若此,况仁贤为左右手乎?[5]

王铎《宋拓圣教序》

见《书道艺术》第九卷

王铎不仅向我们生动描述了烦闷之时观览《圣教序》带来的清凉与平静,拓本失而复得的前后心理变化,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他对此碑的深厚情感。这部曾为王铎收藏的《圣教序》宋拓本,今藏日本藤井有邻馆。日本三井文库也有一件王铎曾经题跋的宋拓本,跋云:“兹帖宋拓之最精者,他刻皆执圭趋拜其下,譬之王会天子,垂裳于明堂之上,万国诸侯咸为臣伏。” [6]

在王铎题跋时,这件拓本尚为友人黄培(1604—1669)所有,但后来转手为王镛所得,拓本的第一页钤盖着他的收藏印。王镛收藏的另外一本《圣教序》拓本,为不断本,王铎题为“宋拓《圣教序》第一神品”,梁章钜(1775—1849)曾经寓目,不过审验拓本之纸墨,他认为难以定为六七百年前之物 [7] 。

《宋拓圣教序》第一页的“王镛之印”

日本三井文库藏

王铎还经常为友人鉴定其所藏的《圣教序》拓本,如弘光元年(1644)七月,于内阁与马士英(约1591—1646)等同观高弘图(1583—1645)藏本,题跋云:

胶西硁斋相公弘光甲申七月阁中出此帖,焕然初离硎者,铎喜之甚,不知所譬……高翁其藏以秘笥,勿轻示人,以亵此宝。[8]

当年冬日,又在北京题钱谦益(1582—1664)所藏未断本,“疑添神骨合纷纠飧赞唯教正异何以空”等十六字未阙,曾为孙慎行(1565—1636)所藏:

……夫学者因此册以想见落墨初意,遇羲之岂远乎?羲之人品超绝,牧斋宝此,岂浅之乎?为嗜好欤?闻斯卓荦人也,奏疏鲠立,未究厥志,手书犹存。噫,甲申乙酉,兵燹弃如,乾伤坤毁,文献寥寥,而兹册独善,毫无凋损,何邪?天下物有幸不幸,所从来久矣,予题为第一《圣教序》,牧斋韫诸。[9]

在经过鼎革的动乱之后,钱谦益藏有这样一本《圣教序》宋拓,可谓斯文未绝,故王铎的跋文在书法之外,又有一层特别的含义。

入清之后,王铎与戴明说(1609—1686)比邻而居,时为戴氏鉴定从报国寺等地搜购的书画刻帖,戴氏藏《圣教序》宋拓,乃自内府流出者,王铎题云:

《圣教》缺字本失之逾远,此册出自龙府,全善无缺,天球重宝复散人间。岩荦独为《圣教》护持神物,归命有以也。天球岂可絜重欤?焚香静坐,观其开阖,转折变化,归之乎藏,藏之道,为诗、为文、为人,皆可以蔽之,即此足证道矣。[10]

王铎从《圣教序》中看到了一个“藏”字,且“藏”这一字的迷人之处,不独为古帖所有,为诗、为文、为人亦皆以“藏”为要。不过戴氏所购,并非都是佳品,王铎《致戴明说》有云:“《圣教》木板拙笨之工,离逸少神情远极,观之按剑,可以覆瓿也。” [12]

其时苏州人制作了许多《圣教序》的木刻赝本,在京师售卖以得重赀,给鉴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13]。王铎自十五岁开始学习《圣教序》 [14],一生所临当不计其数,但流传到今日的临作只有三件,皆早年作品:

一为天启五年(1625)八月为礼部主事韩琳(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页,纸本十三开 [15]。

王铎临《圣教序册》,辽宁省博物馆藏

二为天启六年(1626)闰六月为南京兵部右侍郎谢启光(苎萝)临《圣教序》中堂,书“双林八水”以下三十二字。绫本 [16]。这是王铎传世作品中唯一一件将王字行书放大临摹为立轴的。

王铎临《圣教序轴》,玉照山房旧藏

见王壮为编著《中国书画5·法书》

三为崇祯二年(1629)八月临《圣教序》扇,金笺本 [17]。

在赞扬王铎的书学功力时,钱谦益曾说:“趣举一字,矢口立应。覆而视之,点画戈波,错见侧出,如灯取影,不失毫发。” [18]钱氏用的是一种修辞的描述,尽管王铎的这几件临作谈不上不失毫发,但都十分忠实于原作,从中可见他对《圣教序》用笔结字精湛的把握能力。

王铎临《集王羲之大圣寺碑》,美国观远山庄藏

除《圣教序》之外,王铎对于其他集王字碑也相当熟悉,并常加临摹。如崇祯十年(1637)春在南京莨荡湖所临《集王羲之大圣寺碑》,即《金陵摄山栖霞寺碑文》。

顺治七年(1650)九月初一为友人临《集王荐福寺碑》 [18],即前文提到的《兴福寺碑》,翁方纲(1733—1818)和梁章钜对于王铎沿用“荐福寺”这一讹称曾有批评,但王铎未将文中的“矣”字读为“吴”字,“尚足以正俗误” [19] 。

王铎临《集王荐福寺碑》,辽宁省博物馆藏

王铎还有一些作品,虽不直接临摹集王字碑,却声称运用了若干集王字碑的字样,以及根据这些碑刻所进行的仿作。如崇祯十三年(1640)冬十月为袁恺(卒于1645年)所书《永嘉马居士答陈公虞十七问卷》,题跋中声称“用《圣教序》《兴福寺》《金刚寺》三体” [20]。这三体,就是晚明最流行的三块集王字碑,虽然没有王铎收藏《集王金刚经》的记录,但他的友人郭宗昌却是一件重要拓本的拥有者[21]。

王铎《永嘉马居士答陈公虞十七问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另一件崇祯六年(1633)九月为袁枢(1600—1645)所作《五言律诗八首册》的跋尾,王铎也说明运用了《圣教序》《兴福寺》与《绛州夫子碑》 [22]。《绛州夫子碑》也是集王字的名碑。

王铎《五言律诗八首册》,见《王铎の书法》册篇

王铎这种由集字而产生的创作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还扩展到集字碑之外。如崇祯七年(1634)为同乡宋权(1598—1652)所书《杜诗扇面》,王铎在款识中明言“用褚河南《枯树》《皇帝册》二帖” [23]。无独有偶,顺治六年(1649)十二月为程淓所作小画,款识中也指出“用徐熙、崔白、易元吉笔意”。[24]

由此可见,集王字碑在王铎书法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王铎的摹古之功不仅表现在他临摹集王字碑的作品中,同时也表现在前文所述的他集或书的一些碑刻中。

近代学者王潜刚(1892—1962)曾说:“觉斯书熟于二王,深于《阁帖》,又深于《圣教序》。其书《交河堤碑》用《圣教序》字体,直如怀仁集字,可见其平日摹古之功。” [25] 王潜刚认为王铎所书《交河堤碑》绝似怀仁的《集王圣教序》,充分说明王铎的书法创作与集王字碑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王铎热衷于集王字碑,其家族墓志亦使用这样的字体,其目的固然有尊崇王字的一面,而其较量古人的心理也呼之欲出。

刘荣嗣(1616年进士)《题王太史书卷》记载了这样一则轶事:

丙寅(1626)三月,归自秦,余从索《圣教碑》,乃出此卷曰:“是未刻《圣教帖》也。”余留案头月余,从容晤对,盖神与法相御而行,规矩周折中奔轶之气不减,益信名公事业未有不自律度中成者。淮阴背水,武穆野战,旧日兵法烂熟胸中耳。[26]

刘荣嗣为王铎精深的学古功力所折服,所谓“旧日兵法烂熟胸中耳”;而王铎将己作比为“未刻《圣教帖》”,正可视为王铎并驱书圣的自我预期。这一点,我们从王铎热衷于临帖赠人也能得到类似的印象。

在明末清初的访碑与金石学研究中,汉碑已经开始崛起,最终颠覆了绵延千年的帖学。而王铎这一代书家,尚处于碑帖界限不明、两者兼收并蓄的时期。以王铎为中心的集王字碑,可以说是那个久远悠长的文化传统的一缕回光。

脚注

[1]王铎:《拟山园选集》文集卷五十《与玄宰》,第572页。

[2]王铎:《拟山园选集》文集卷三十八《跋米元章告梦帖》,第447页。

[3]王铎:《跋宋拓圣教序》,日本藤井有邻馆藏,收入中田勇次郎编:《书道艺术》第九卷,日本:中央公论社,1971年。

[4]王铎:《拟山园选集》文集卷三十八《跋圣教序》,第446页。

[5]日本藤井有邻馆藏本。

[6]日本三井文库藏。王澍:《竹云题跋》卷二《唐僧怀仁集王右军书圣教序》:“有明内府故物,天下行书第二,吾家法书第一。嘉靖间初归顾汝和中舍,有文五峰两跋,继归王酉室吏部,有文待诏、唐解元等跋,明季为孟津王觉斯所收。”当即此本。《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9册,第13819—13820页。

[7]梁章钜:《清仪阁题跋》收《跋唐怀仁圣教序》,《中国书画全书》第11册,第706页。

[8]王铎:《跋宋拓圣教序》,见缪曰藻:《寓意录》,《中国书画全书》第8册,第907页。

[9]王铎:《跋圣教序》,见于北京保利2014年春拍。此篇收入《拟山园选集》文集卷三十八,第453页。文字略异。

[10]王铎:《题圣教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收入施安昌主编:《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名帖善本》,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王铎落款为乙酉(1645)正月与三月,笔者怀疑很可能是下一年(1646)正月与三月之事,盖本年王铎、戴明说一南一北,题跋可能性极小。

[11]王铎:《札子》,收入王无咎纂集:《拟山园帖》卷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96页。

[12]王铎:《拟山园选集》文集卷三十八《跋圣教序帖》,第444页。

[13]王铎:《跋圣教序》:“圣教之断者,余年十五,钻精学之。”第446页。

[14]辽宁省博物馆藏。

[15]台湾玉照山房藏,见王壮为编:《中国书画5·法书》,台北:光复书局,1987年,第99页。

[16]见于纽约苏富比2016年秋拍。

[17]钱谦益:《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收入钱曾笺注,

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103—1105页。

[18]辽宁省博物馆藏,刻入《拟山园帖》卷三。

[19]梁章钜:《退庵所藏金石书画跋尾》收《吴文碑》,《中国书画全书》第9册,第1022页;翁方纲:《复初斋文集》卷二十八《跋王孟津琅华馆帖》,《续修四库全书》第1455册,第625—626页。

[20]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1]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三《记观王氏书画》:“兴唐寺石刻《金刚经》(贞观中集王右军书)、又《汉华山庙碑》,沈石田《秋实图》,三物皆华州郭宗昌胤伯家物。”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96页。

[22]收入村上三岛编:《王铎の书法》册篇一。

[23]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院藏,收入明清名家书法大成编委会:《明清名家书法大成》,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第53图。

[24]潘正炜:《听帆楼续刻书画记》卷下,《中国书画全书》第11册,第918页。

[25]王潜刚:《清人书评》,收入崔尔平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第803—804页。

[26]刘荣嗣:《简斋先生诗文集》卷四,《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46册,第446页。天启六年(1626)王铎未有陕西之行,当为刘荣嗣误记。

王铎(1592—1652年),字觉斯(之),号十樵、嵩樵、痴庵、痴仙道人、烟潭渔叟,平阳府洪洞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人 [1]  。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王本仁的儿子。正如李志敏所评价:“王铎的草书纵逸,放而不流,纵横郁勃,骨气深厚”。[2]

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年),生于河南孟津县。[3]  天启二年(1622年),考中进士,入选庶吉士,历任太子左谕德、太子右庶子、太子詹事、南京礼部尚书。弘光政权建立,出任东阁大学士。顺治元年(1644年),跟随钱谦益投降清朝,授礼部尚书、弘文院学士、太子少保。顺治九年(1652年),病逝,享年六十一岁,安葬于河南巩义县洛河边,谥号文安。

善于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有“南董北王”之称。书法作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绘画作品有《雪景竹石图》等。[4]

本    名王铎别    名烟潭渔叟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河南孟津出生日期1592年(明万历二十年)逝世日期1652年(清顺治九年)主要作品《拟山园帖》《琅华馆帖》《雪景竹石图》等主要成就书画艺术字    号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王铎诞生于河南孟津县双槐里。父亲王本仁,以农耕读书为业,教子甚严。[5]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王铎始临习王羲之《圣教序》。三年后,字字逼肖。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王铎始读书,古文数篇而已。

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王铎舅陈具茨于乡里组织办学,王铎从之学文。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王铎入庠读书,时家境益窘迫,生计维艰。与孟津东20里花园村马氏之女结婚。妻马氏长王铎二岁。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王铎就学于山西蒲州河东书院。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王铎家田仅十三、四亩,贫困时不能一日两粥,靠舅父陈具茨资给。长子无党生。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八月,王铎以禀膳生员赴乡试不中。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嵩山之内有王铎书屋,当时或就读于此,有诗作《嵩山》五律两首。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王铎肆业于西烟寺,得大司寇乔鹤皋器重,令弟子受学于王铎,赖之资给,得以度过荒年。家中园田产两棵灵芝,因名曰“再芝堂”。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秋,王铎读书于邑西谷献山之陈荩吾山庄。书《吴养充墓表》。

明万历四十八年(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王铎一姊病故。[5]

学优则仕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王铎中乡试。入冬,王铎来到京师,寓居于京城报国寺,准备参加会试。

明天启二年(1622年)三月,王铎捷南宫,殿试名列二甲第58名,赐同进士出身。与倪元璐、黄道周同改庶吉士,王铎与倪、黄之交游即始于此年,时有“三株树”与“三狂人”之谓。

明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十五日夜,同倪元璐、傅寄庵、许明菴游灯市,有诗纪之。次女相生。

明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王铎受翰林院检讨。是春,王铎返里。四月,舅陈具茨卒,时王铎在榻旁。

明天启五年(1625年),王铎在北京,书《临王羲之修载帖轴》《为景圭先生临圣教序册》。十一月十二日,于“蜀亭老先生”斋中,临《兰亭序并律诗帖》。

明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秉魏忠贤意,修《三朝要典》。作《丙寅宁远捷》七律二首。

明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王铎任福建考试官,由东直门出京城,经兖州汶上县,继沿运河达杭州府,沿富春江历岩州府之建德、衢州府之两安,后取陆路至玉山、广信、铅山而入福建境内。十一月二十三日早,启程返京。书《南皮道上等七律诗帖》《临王羲之参朝帖轴》。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初春,王铎在京城,充“皇陵陪祀”职。四月,升翰林院侍讲职。夏,返里,修整“再芝园”艺以新竹,重名之“拟山园”。为“文岳老父母”书《再芝园诗轴》,作《与大觉禅师草书启》。

明崇祯二年(1629年)重阳节,同乡里友人登览邙山,并游鄏山之阴龙洞。有诗作《南山登高同友苗家村夜归漫兴》。

明崇祯三年(1630年)三月十七日,作《太仆与嵩焦公祠碑》。五月,王铎请假告归乡里,作《游柳寺赋》。同月,作《直隶凤阳府知府载富张公墓碑》。六月二十日,作《王觉斯太史初集·自序》。六月二十五日,作《山西右参政夏衢董公合葬墓志铭》。九月十六日,王铎与张鼎延、邢舜玄二亲家同登金门山顶,遇雨少留山中,时有即兴吟咏诗作(后皆刻入《琅华馆帖》中)。归后,复作《金门山记》述其事。张鼎延助其刻《琅华馆帖》并为之作跋。初冬,王铎方返孟津。十月十一日,作《中岳神祝祠》《袁宜人合葬墓志铭》。某大雪日,与亲友往游郦山龙洞,作《龙洞雪游记》述其事,文甚朴茂。

明崇祯四年(1631年),作《为泰器大祠宗书诗轴》。

明崇祯五年(1632年)年初,王铎在北京。三月,作《宜人杨氏墓志铭》。奉旨出使山西潞安府,事毕,经太行返里。河决孟津,百姓溺死无数,王铎五言律组诗14首述其事。

明崇祯六年(1633年)春暮,王铎同家人、奴仆等十余人启程赴京,取道郑州。三月二十一日,从封丘一带渡河,从长垣入河北。三月二十八日,至河北开封府,应开州守王复邀请,宴饮于王复朴园亭。四月,抵达北京,暂居于友人冯祯卿之绿雪园。书《为公嫩书诗轴》。九月,书《赠袁枢诗册》。秋冬之际,当任右春坊左谕德职。

明崇祯七年(1634年),王铎在北京。五月,书《赠今础先生扇面八帧》。作《甲戌都下秋日》五古二首。书《题青阳山庄五律十首册》。[5]

南京任上

明崇祯八年(1635年)春,王铎当在右庶子任上。作《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丁君两台墓志铭》《贺顾母太夫人七十寿序》。初秋,王铎以不合温体仁、吴宗达辈,乃自请调任掌南京翰林院事,此行,经河北涿县,于九月先返孟津。时临习“古法帖”之书作,后汇成《琼蕊庐帖》。八月,书《临徐峤之帖轴》。深秋,携家人游“南山硐”(即邙山),作五律诗《家中南磵》。十二月,率家人、奴仆等10人,赴南京上任,始乘舟沿黄河东下,在河南东部之虞城登陆,由虞城而夏邑,由夏邑而永城,由永城而宿州。途中为“环州老父母”书《永城道中漫兴诗轴》。

明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王铎及家人一行抵达南京。同月二十八日,与张湛虚、屈静原集陈春台小桃源,时玉兰九大树盛开。时与张湛虚、屈静源或游历牛首山、燕子矶等名胜。三月,与南京国子监祭酒张诒白同游普德寺。五月,王铎感滞下血,张湛虚时来探望。八月,张湛虚因事北归,王铎不胜惆怅。书《临兰亭序卷》。十月一日,王铎与家岩、家慈、二妹、四弟镆及奴仆七、八人有池河之行,路遇农民义军,时值傍晚,且战且走,仓惶奔逃一夜。友人朱五溪,长子无党自孟津来南京会王铎,与吴飞卿游,为其父作《吴还澹传》。文震孟卒,王铎作《吊文湛诗》七律一首。

《袁可立墓志铭》图片

《袁可立墓志铭》图片

明崇祯十年(1637年),范文光为王铎作《觉斯先生诗集序》。二月初一日,王铎题孙谋书《华严经》。二月十六日,王铎携家人北渡长江,返京任少詹事职。二月十七日,行至江浦。书《临怀素草书轴》。此行历黄河岸边之双沟,取路暂返孟津。闰四月,于鄏山之阴临古法帖轴。七月朔有八日,作《王氏子弟诫》。七月二十五日,王铎同家奴等十余骑陷农民义军围中,突围而走,自光武陵之西北走牛庄,幸遇故人泛舟水上,始乘舟走脱。是秋,卜居于(山青)嵘山房,作《(山青)嵘山房与诸亲友登其峰等诗文手稿》。九月,与亲友尝集于柳寺。十月,启程赴京,经任县、柏乡、定兴等地。同月,预择王铎为东阁侍班。十二月,为恩师袁可立书丹《明资政大夫政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正月,王铎晋詹事职。二月七日,太子出阁,王铎当在东宫侍班任上。二月十二日,帝御经筵毕,召封王铎为“保举考选孰为得人”。五月二十六日,王铎任礼部右侍郎,教习馆员。七月在经筵讲官任上。中秋日,作《王氏大传》。九月二十四日,京师戒严,王铎分守京城大明门,幼女佐卒于此。十月二十一日,作《铜雀瓦砚铭》。十二月,次女相卒,时已两度上疏乞归省亲,遂返孟津。[5]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月,居(山青)嵘山房中。春某日,葬次女相于孟津城东山北祖茔之西南。八月十四日,为“赵深甫”书《京北玄真庙诗轴》《为仲玉书诗轴》。十月,王铎重返北京,任翰林院学士职。书《临王羲之小园子帖轴》《万骑争歌杨柳春诗轴》。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初十日,为“孟坚”书《洛州香山诗轴》。上元日,书《吾闻朱君文语诗轴》。三月三日,上遣王铎祭告风雷等坛,书《临王羲之丘令帖轴》。夏,为“应五老亲家”书《香山寺诗轴》。九月,王铎受命南京礼部尚书。十月,以家人先行,取路暂返孟津,王铎率家丁25骑随后,行至卫辉张吴店,家人一行陷农民义军围中,农民义军两千余,王铎以25骑驰突往救,竞得救出家人并冲出重围,有诗文纪其事。王铎父病故于此顷,始为父服丧。遂携家人于怀州东湖岸边筑草堂栖之,名曰:“涵晖阁”。时有《纪行诗稿》。

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初,老父病故,王铎辞官服丧。书《柏香帖·思松涧书舍柬友诗四首》。刻石藏河南省沁阳县柏乡镇。同日,并跋《琼蕊庐帖》。三月,同亲翁张玉调、李庚生游月山寺作《月山寺录》。王铎母病故。秋九月,书《奉景翁诗轴》。十一月,书《赠子房公草书卷》。十二月,黄道周戍楚辰州,王铎作《石斋谪楚南》五律一首,书《临王涣之等阁帖卷》《琅华馆帖册》,为“杨荆岫”书《望白雁潭作诗轴》《飞人诗轴》。

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二十五日,为“抑庵”《壬午临柳公权帖轴》。春暮,王铎尚在怀州,与张抱一等游,书《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赠张抱一行书诗卷》。五月,朱五溪、三子无回有太行鸿飞山房之行,寻渡河,暂返孟津,安葬父母于鄏山阴之祖茔。以农民义军进据孟津,忍痛离父母墓旁。与家人,亲眷等近百口人,乘舟而东,复走新乡、滑县、封丘、夏镇等地。于封丘,值南京大理寺评事张如兰丧事,王铎修书与钱谦益,由张如兰长子宁生持之南下往见,请为父铭,钱谦益乃为作《南京大理寺南评张君墓志铭》。十一月二十六日,王铎家人一行至于江苏桃源,妻马氏病故于舟中。时家人栖止小舟之内,倍极艰难,得湖北黄冈“凝之”公助,于河边完丧礼,暂将妻马氏葬于此。作《为彻庵书五律诗轴》。[5]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春,于江苏浒墅关同故友袁枢相聚,为袁枢作《层峦丛树图跋》,中有“明日别浒墅,心犹游其中,王铎题为石寓亲契,癸未三月夜”语。王铎三妹卒于此顷。南下至嘉兴,王江泾,会稽及楚之漳水、黄冈、洞庭湖一带,幼子无争卒。书《临王献之、王羲之帖轴》。秋,携家人北归,途经河南菊潭,览《峨眉山纪》,因作五律10首。返乡后,以庐舍尽毁,乃投奔至河南辉县,苏门山南10里之孟庄山志园,将藏书数车贮于孟庄山志园主人郭公隆之“玄览堂”。于孟庄山志园书《赠郑公度草书诗册》。四子无技病故于此顷。十月某夜,王铎于“琴言斋”中,书《王维五言诗卷》。次日早,与郭公隆、贵履吾、朱五溪往游“紫团峰”及西崖诸胜,又留宿于友人维章之紫团山宅中。次子无咎率奴仆等自500里外之桃源,迁母灵柩归,移葬于新乡城东二里之水柳湾。书《为长正贤契临阁帖卷》。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移家浚城(浚县),寄寓于故友刘通政之“摄生阁”。为“顺后(无阝)亲丈”书《隶书三潭诗卷》。二月,筹划买楫南下,时彭禹峰、张云斋远从数百里外来会王铎,遂一同乘舟至丰、沛、清江浦一带。书《隶书五律诗册》。五月三日,福王朱由崧称监国于南京。再推词臣姜曰广、王铎为东阁大学士,时王铎尚未至南京,当在苏、杭一带。六月十三日,王铎见朝。二十三日,予王铎弟镛,子无党世袭锦衣指挥使。七月二十日,夺故大学士温体仁、薛国观、周延儒及总督尚书熊文灿官荫,王铎拟旨削之。八月六日,叙翼戴功,加王铎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荫中书舍人。上《目前急需三款以乞敕行求济时艰事疏》《为中州死难诸臣疏》等。冬夜书《寄金陵天目僧诗轴》。腊月,书《怀州作诗轴》《为无知大禅宗书诗轴》。

清顺治二年(明崇祯十七年,1645年)正月初六日,上元灯下,为七舅书《宿江上作诗轴》。二月二十一日,王铎六请告归。同月二十六日,王铎晋少傅。三月初,有北来太子,帝使百官验对,马士英、方拱乾、王铎等极言其伪。书《为更生武老亲翁书诗轴》《临王献之帖轴》。

四月二十五日,清军攻陷扬州,福王逃往芜湖,留王铎守江宁(南京),他同礼部尚书钱谦益等开城门降清,加王铎少保。闰六月,王铎同清贝勒博洛至杭州。书《临古法帖轴》《隐义》《为太峰老亲丈书诗轴》。

受赐清朝

罕见的王铎小楷书《袁可立墓志铭》

罕见的王铎小楷书《袁可立墓志铭》

清世祖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王铎被命以原官礼部尚书管宏文院学士,充明史副总裁。于太峰斋中,书《行书文语轴》。二月,书《送凤丸等五律诗卷》。三月初五日夜,书《杜甫凤林戈未息诗卷》。同月,次子无咎中进士。同月,于淝水龚奉常斋中,见米芾《天衣禅师碑》真迹,四月十六日炬前跋之。夏孟,为戴岩荦作《临阁帖卷》《自书石湖等五首诗卷》。六月,受赐朝服。作《贺相国玄平宋公寿序》。七月十二日,作《仿柳公权字轴》。八月,作《为完老临书轴》。十二月,为“葆光老亲翁”书《高邮作诗轴》。为“心香”“道懋”二释子作《临王筠帖轴》,书《为匡一词丈书五律诗轴》。

清顺治四年(1647年)二月二十四日,作《为鲁斋义兄临阁帖卷》,三月,充殿试读卷官,夏,作《金鱼池亭讌集序》。端阳节,书《杜甫晚出左掖等五律诗卷》。五月初八日,作《临张芝帖轴》。六月,书《李贺诗册页》。为“太峰给谏”作《阴闇然序思集序》。九月,长子无党自昆山来京,道王铣事,王铎喜而作《尹教》一篇。作《张母丘夫人墓志铭》。十月二十一日,作《临谢庄帖轴》。

清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作《为宿松书诗轴》。闰四月十一日,王铎姬段氏卒。同月,王铎返里。为段姬完丧事,作《段姬墓碣》。重阳节,登乡里柏冈山。作《戊子九日》。冬,王铎返京。

清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王铎授礼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实录副总裁。二月作《临王羲之伏想、清和等三帖轴》。作《孟太保宗伯丛蓧园集录》。端阳后作《为段西美书诗轴》。夏,于琅华馆为“张老社盟”作《临阁帖与山水画合卷》。十月,遇恩诏,加太子太保。十一月,作《临王僧虔帖轴》。作《无咎制义序》。

清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作《书画虽遣怀文语轴》。三月初二日午书《送郭一章诗卷》。王铎三弟时鑨亦居京,有龙松馆。三月某日,王铎于龙松馆为三弟作《三弟拟寻梦曲序》。五月二十一日,作《庚寅临王献之帖轴》。六月十三日,作《王献之敬祖》《鄱阳帖轴》。夏日,作《临王羲之敬豫帖轴》。七月,书《赠沈石友草书卷》。冬日,书《题素漱三首之一诗轴》。

清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王铎晋少保。二月,临王羲之帖,草书轴。闰二月初二日,书《赠静观长老二首轴》。三月,上疏言重道尊师,请幸学以致用奠事。初夏,为丁野鹤书《容易语诗轴》。四月,受命祭告华山。六月初三日,祭毕华山。七月一日,于旅途中,作《临谢安帖轴》。九月,自峨眉山返回途中,作《临褚遂良帖轴》。九、十月间,以农民义军遍布,转辗于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一带,有《旅蜀文稿》。初冬,方由汉中府之兴安取水路,经湖、广郧阳府抵达光化。十二月初六,经裕州返河南孟津,时抱病服药。是年仲子无咎始刻《拟山园帖》。[5]

病笃而逝

清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四日,授王铎礼部尚书,时病重,居于乡里,同月十八日,去世。去世之前说:“有仙迎我”。此事传到朝廷,皇帝赠太保,谥文安,敕封其孙凤为中书舍人。[5]

主要成就编辑

综述

王铎的书法上追“二王”,尤以王献之为主,此外广泛涉猎魏晋唐宋诸名家,对《阁帖》的研究最为深入,师古临帖是独具特色。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6]  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

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别,称为“明清调”。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称“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

书法

风格

王铎工正、行、草书,得力于钟繇、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笔力雄健,长于布局。[7-8]  有北宋大家之风。当时书坛流行董其昌书风,王铎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于时风中另树一帜。

在书法上王铎是一位各体皆能、风格多样的书法全才。无论是伟岸遒劲的大楷、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踯的行草书,在晚明书坛上都应说是一流的。正书在王铎作品中不多见,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

王铎降清后八、九年时间,书风更趋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书法成了其“贰臣”的心理矛盾和落寞情怀的排遣,故作品已失去崇祯朝的扛鼎之力和奋发之气,而转为理性和孤冷。

特点

王铎书法作品集

王铎书法作品集(40张)

《洛州香山诗轴》,在结字上把米芾的倚侧发挥到了极致,再以涨墨法略去点画改变字形,确实有“破鬼胆”之怪;再以中锋强力掠扛,轻重对比强烈,真正有神龙飞腾的不测之力。

《明资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偕配诰封夫人宋氏合葬墓志铭》是王铎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为其恩师袁可立书丹,铭文近五千字,是不能多见的王铎长篇小楷。

《壬午临柳公权帖轴》,行草,王铎用三行布白法,写出五行书来:起首在一行空白中挤出密密的两行小字,结尾以贴零的方法在边沿空隙中挤出一行小字。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章法平衡美原则。

《王维五言诗卷》,书于崇桢十六年(1643年),绫本,楷书、草书。此诗卷后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铎作品中则不乏见,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故其成就被人给予很高评价。

《临王筠帖轴》为四行书,主题三行书如空中的柳条左右摇曵飞舞,没有一处是垂直平衡和安静的,最后一行书乃落款小字,更是从左上向右下摇荡,末了还在边空贴零挤上“王铎”二字穷款。邱振中曾用“轴线连缀”的方法分析王铎每行书的左右摇摆度,以感知这种章法的平面几何关系。这种翰札书、藁草书中很常见的章法布白,一下子在大幅立轴作品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惊险效果。这正是王铎平面视觉空间构筑上贯彻其所谓“幽险狰狞”的“魔鬼美学”原则,让人在视觉上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劈山超海,飞沙走石,天旋地转,鞭雷电而骑雄龙”的意象。王铎在书法作品平面空间构成上的美学创造,已历四百年而无人居其右。[9]

《赠张抱一行书诗卷》和《赠张抱一草书诗卷》是王铎五十岁在怀州所书作品,这二卷分别是王铎行书和草书的精品。王铎诗宗杜甫,此二卷十数首感事伤时的诗中发出了“百感中原事,魂魂向夜生”的悲鸣,乃是离乱战火中奔波有感于生灵涂炭的“诗史”品格,因此前卷行书尤显沉雄深厚,后卷草书乃感幽怨缠绵。黄道周评价王铎书法曾有“五十自化”之说 [9]  ,这是强调生活与人格历练对书法风格成熟的审美卓见。徐悲鸿曾有一诗,用“蟠、蛟、螭”这种极尽其变的“神龙”来比拟王铎草书所塑造的形象,并赞之曰:“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他甚至还发问说:“文安诗作猛虎吼,谁执王字相雌雄?” [9]

《奉龚孝升书卷》为酒后佳作,行笔刚毅,元气充盈,既是晚年颓废生活偶发牢骚的写照,也是悲剧情怀的痛苦表露,堪称行书代表作之一。

绘画

王铎画山水宗荆浩、关仝,继承了五代荆浩和关仝的风格,王铎的作品丘壑峻伟,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同时他也吸收董源和王维的画法,主要以水墨晕染为主,皴擦不多,略施淡色,山川显得厚实雄伟,生机勃勃。他的山水画景色比较写实,山石的造型方峻,勾皴相间。他的山水画是以元人的笔墨技法画出了宋人味道。王铎的人物画极少见,而且画法比较简略、写意。间作兰、竹、梅、石,洒然有物外趣。[4]

王铎的画

王铎的画

王铎能画,但作品流传不多。[10-11]  他的山水画仿荆浩、关仝却无大山大水的气势,《山水册》中的平冈高松,林峦深壑,空薄烟雨,曲径茅屋倒有苍秀清新之气,引人人胜。王铎善以书法之笔描写花卉枯荣盛衰的姿态,从上海博物馆藏《花卉卷》里可窥一斑。此卷作竹、兰、菊、竹叶、菊瓣及兰叶皆以中锋出之,信手写来,洒脱中含有拙味,与他纵而能敛的书法特点相统一。着意神采,不求形似,洒然有象外之意,最能流露出他文人画的情致逸趣。清顺治三年(1646年)作《渔舟萧闲图》,收入《历代名贤画粹》;清顺治七年(1650年)作《雪景山水图》,收入日本《支那名画宝鉴》;清顺治八年(1651年)罢官归里,作《兰石图》卷、《山水卷》,分别收入《新版世界美术全集》《支那名画宝鉴》。王铎善于画山水和梅兰竹石,山东省济南市博物馆收藏的《雪景竹石图》是王铎为睢阳袁枢精心创作的一幅雪竹作品。

诗文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产量甚丰,仅五言诗就愈万首,明谈迁《棘林杂俎·仁集》存有4954首。王铎的诗文集有《拟山园初集》17册,《拟山园选集》82卷,有文震孟、黄道周等序,另有《拟山园文选集》32卷,遭禁毁。[6]  王铎是以文学书艺而优则仕,入清以后更以赋诗属文为乐。

王铎的诗学,宗唐祧杜,陶铸汉魏,对明代诸派,独推崇前后七子中的李梦阳、李攀龙。他最尊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甚至以杜甫再世自居。大概因为杜甫飘泊的生活,忧伤与痛苦的心境,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以及萧飒悲怆的史诗风格极能引起王铎的共鸣,杜甫诗歌的语言及其内容最能为王铎的思想情感代言。王铎是主张“诗言志”的,他力图走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发展道路。明崇祯五年,王铎作七言组诗八首的序时,对农民义军在山西、河南战事造成的后果,站在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予以反对与敌视。但对人民遭受的生灵涂炭则寄于极大的同情。王铎的诗仿学杜子美,但其思想内容、语言功力以及成就影响则自当逊色。倒是一些感怀、赠送、悼友的诗,写得真切动人,语言警策精妙,独有个人风采。[6]

个人作品编辑

立轴

王铎《香山寺作五律诗轴》

王铎《香山寺作五律诗轴》

《临阁帖》《临王献之愿馀帖》《临王羲之永嘉敬豫帖》《临王献之省前书帖》《临王筠帖行书轴》《行书忆过中条山语轴》《草书高适七绝万骑争歌杨柳春诗立轴》《香山寺作五律诗轴》《行书沙河镇作》《突兀岩峦气五律条幅》《行书飞人五言诗一首》《自作太平庵五律诗》《五律夜渡作行书诗轴》《行书燕矶书事轴》《宿江上作诗轴》《五律夜高邮作书诗轴》《临王昙首昨服散帖》《杜子美赠陈补阀诗》《行书杜甫戏呈杨四员外绾诗轴》《临王献之鹅还诸女帖》《临王献之省前书帖轴》《春过长春寺》《草书临帖》《临柳公权辱问帖轴》《临张芝帖》《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节临褚遂良家侄帖》《行书嘉兴作诗》《为宿松书诗》《碧水澄潭七律诗》《行书立轴》《至顿庄作》《行书济宁闻多英轴》《临王羲之帖》《临欧阳询行书胜事帖》《书画虽遣怀文语》《临王献之敬祖、鄱阳》《草书临王献之奉别帖》《节临来迟帖》《行书昨日聒烦出轴》《评米一段》《行书五言诗轴》《行草辛卯仲春书轴》《咏陈路若山水》《行书五言律诗立轴》《行书五律诗轴》《临王昙首昨服散帖》《行书文语》《行书俗氛轴》《行书容易语轴》《行书五言律诗立轴》《草书临古帖》《戊辰自都来再芝园作》《自作怪此秦淮月五言诗》《行草五言律诗轴》《行书五律京中春日留苏州友人作》《草书临古轴》《赠文吉大词坛行书轴》《赞谢安书》《草书临豹奴帖》《单椒秀泽轴》《行书五言诗立轴》等。

扇面

《草书扇面》《草书临帖扇面》《临淳化阁帖无名氏法帖扇》《小楷跋张复画山水扇面》《七律太行顶星船驿作扇面》《七律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登太行最高处驿作扇面》《步杜甫秋兴之七韵作扇面》《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七律广陵怀古二首作扇面》《偕友登中岳天中阁作扇面》《偕王龙友登太室绝顶扇面》《雨中无事扇面》《临古法帖扇面》《草书临帖扇面》《草书临帖扇面》等。

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

王铎《草书临帖扇面》金笺本

手卷

《临阁帖》《草书五言律诗四首》《赠张抱一草书诗卷》《赠张抱一行书诗卷》《草书赠郑公度草书诗卷》《草书临阁帖卷》《行楷王维诗》《隶书五律诗册》《隶书三潭诗卷》《草书杜律卷局部》《自书石湖等五首卷》《杜甫秋兴》《王屋图诗卷》《草书诗卷》《枯兰复花图卷》《为葆光张老亲翁书》《草书唐人诗九首》《蘜潭纂峨眉山纪游诗》《题野鹤陆舫斋》等。

枯兰复花赋

枯兰复花赋

绘画

《山水册》《书画卷》(1635年)《家山卧游图轴》(1639年)《西山卧游图轴》(1646年)《书画合璧卷》(1649年)《枯兰复花诗图卷》(1649年)《崇山兰若图轴》《雪景山水图》(1650年)《渔舟萧闲图》《兰石图》等。

其他

《草书册》《赠汤若望诗翰》《书唐人诗册》《行草诗稿》《临兰亭序并律诗帖》《临禇摹兰亭》《临王凝之书》(页)《行书李贺诗帖》《报寇葵衷书》《跋韩熙载夜宴图》等。

史籍记载编辑

《清史列传》 [12]

《明季南略》 [1]

《清史稿》卷七十九 [13]

《贰臣传》(清)

轶事典故编辑

才压江南

王铎18岁中举,20岁中进士,21岁入翰林,22岁放江南主考,江南人迎接主考时,见轿前有大旗两杆。一旗上写:“十载寒窗读书苦”,另一旗上写“奉母命不出难题。”人们向轿内一看,见主考大人却是位年轻书生,根本不象年高德劭的饱学之士。大家都切切私议,有人说他是膏粱子弟,官家少爷,凭着爷老子当大官放主考,哪有真才实学!甭说不出难题,实际上是他本人学问不深,恐怕顶多也只是知道个“子曰学而时习之”罢了。王铎在轿内听得清清楚楚。果然第一场出的试题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许多人都说果然不出所料,很快交卷。第二场依然是原题,但要求内容不许重复。这下可难住了众举子,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全用光了,才勉强交卷。不料第三场又是同一题目,众举子叫苦不迭,难于应付。大部分人搜尽枯肠,还是交了白卷。在发榜之后,众举子拜师之际,王铎哈哈一笑,当众挥笔,照题一气写成七篇词藻雅丽,文情并茂,议论精当,篇篇各异的奇文。一时才惊四座,声威并振。当时别家中魁挂匾,文为“江南才子”,唯有王铎家门首悬匾上书“才压江南”。[14]

神笔王铎

传说王铎入阁拜相后,皇帝让他书写一幅匾额:天下太平。楷书巨匾挂上后,在一片赞扬声中,一个太监忽然发现“太”字少了一点,成了天下“大”平。众人抬头细审,果然是真。正待发问之时,但见王铎不慌不忙地手握颓笔,将笔向匾上掷去,不高不低,不歪不斜,恰好点在“大”字左下方,遒劲洒脱的一个“太”字,展示在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惊喜万状,称赞道:“王爱卿真乃神笔也。”从此“神笔王铎”驰名天下。[14]

亲属成员编辑

王家祖居山西太原,始祖王成,明洪武十年,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河南巩县,后移居孟津。

曾祖:王几乾,庠生,以曾孙铎累赠少傅、大学士、户部尚书。生子:化、价、作、修、僖、仪。王价,字藩甫,万历二年进士,除广平司理守,转刑曹,改南户曹,转真定守以艰补大名,卒官,著有《四书偶得录》。

祖父:王作,庠生,以孙铎赠少傅、大学士、户部尚书。[5]

父亲:王本仁,字性之,号梅园。

母亲:陈氏

岳父:马从龙,字云合,河北香河知县。

妻子:马氏、段氏

兄弟:镛、鑨、镆、镡

儿子

无党,字大群,号荆河,初仕明为掌金吾,晋銮仪卫指挥;仕清,官山西平阳兵备道。姜瓖叛时,巡抚祝世昌奏其御贼有功,寻迁济东道,未任卒。有子王之凤。

无咎,字籍茅,博学工诗文,书法埒其父,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历宏文院侍讲学士,浙江司臬,迁陕西西宁道,擢江南安徽藩使,官至太常寺少卿,卒官邸,年四十七。有子王鹤。

无回,补内阁中书舍人,卒官,有《瑞芝园集》八卷。

无愆,字季平,为五品京官,出继其叔王镛。[5]

女儿

相、佐

人物评价编辑

明末清初藏书家、学者姜绍书(《无声诗史》):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虽模范钟王,亦能自出胸臆。

清代倪灿云:王觉斯写字课,一日临帖,一日应清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4]

近代书法家沙孟海:(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

清戴明皋(《王铎草书诗卷跋》: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

清画家张庚(《画征录》):余于睢州蒋郎中泰家见所藏觉斯为袁石愚写大楷一卷,法兼篆、隶、笔笔可喜。明季之书者推赵文敏。文敏之风神潇洒,一时固无所及者。若据此卷之险沉著,有锥沙印泥之妙,文敏尚逊一筹。

清代吴修(《昭代尺犊小传》):铎书宗魏晋,名重当代,与董文敏并称。[6]

清代书法家梁巘(《评书帖》):①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之苍老劲健,全以力胜。②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铎)、张(瑞图)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6]

清代书法家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观《拟山园帖》,乃知孟津相国于古法耽玩之功亦自不少,其诣力与祝希哲相同。[6]

清代画家、评论家秦祖永(《梧阴论画》):王觉斯铎,魄力沉雄,丘壑峻伟。笔墨外别有一种英姿卓荦之概,始力胜于韵者。[6]

清代书法家吴德旋(《初月楼论随笔》):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以其人而废之。[6]

清代包世臣(《安吴论书》):僵燥无韵。[6]

晚清、民国书法家吴昌硕: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②清初的书家中,能冲破董、赵藩篱的人还有傅山。傅山的草书亦美,美得可感可叹,但在笔触与味道上却失于简单。而王铎的书法,则是一种苍凉与成熟的禅意,他流露出的矛盾与感伤使作品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这种境界,让后世观者倍感精到,为之击节不已。[4]

近代学者康有为:笔鼓宕而势峻密,真元明之后劲。

马宗霍(《霎岳楼笔谈》):明人草书,无不纵而取势者,觉斯则纵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若不近,非力有余,未易语此。[6]

近代书画家吴昌硕(《缶庐集卷四》):①归前突兀山险峨,文安健笔蟠蛟螭。②有明书法推第一,屈指匹敌空坤维。[6]

近代书法家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于明季,可说是书学界的中兴之主。

书法家林散之:觉斯(王铎)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然尽变右军之书法,而独辟门户,纵横挥霍,不主故常。[6]

教育家、书画家启功:觉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4]

《汴梁晚报》(赵蔚增《王铎书法的艺术特色》):①王铎一生极重古典,可谓古风浩荡。他特别强调“宗晋”,认为“书未宗晋,终入野道”。他始终坚持一种学习方法,即“一日临书一日应索请”,从而让艺术创作与古典保持不间断的交流。他眷恋古典的法度与美感,但在临帖与创作时又常常取意,以至于人们看他的书法时,能深切感受到那种视觉的冲击和多变的颤音。在书法诸体中,王铎的行草作品传世极多,影响力也极大。他的行草深得《集王圣教序》和米芾的精神传承,形式独特,意味隽永,曾有“胜过二王”之美誉,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的地位。[15]

后世纪念编辑

墓地

王铎墓前石马

王铎墓前石马

王铎墓,位于河南偃师市山化乡石家庄村南,北有凤凰山上的大宋会圣宫碑做伴,南有芝田附近的宋陵七帝八陵相陪,地望可谓极好。可惜的是,因修建陇海铁路,王铎墓冢从此被废。王铎墓地里,如今还尚存一些遗物。在北临铁道处,有一对巨大的石马。石马高约二米有三,线条流畅,刀法遒劲,很有气势。墓地南端,有一赑屃,颇为巨大,王铎墓碑已移至村里,石碑乃顺治的“谕祭碑”,碑上字体较大,依然清晰,书用颜体,雍容有韵。

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位于中州名镇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是明清大书法家王铎的宅第,又名拟山园。王铎明天启2年中进士,官至明礼部尚书,清加太子太保职位,遂建官邸。后因历史变迁,战争纷拢,其故居毁于战火,为了弘扬王铎书法艺术,陈列其书法手迹、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建筑艺术,于1998年11月动工,按王铎故居原貌修复重建,历时一年完峻。修复后的王铎故居,主要包括故居和宅居园林,占地面积18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  故居内于2004年成立了洛阳王铎书画院,该画院是一个拥有近百名书画家的艺术团体。

版权说明:文章源于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原创作者可联系我们予以公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