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汤加减方有哪些?理中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理中汤
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婆;
呕痢腹痛阴寒盛,或加附桂总扶阳。
(一)理中汤的组成与功效
理中汤由人参、干姜、白术各10克,炙甘草8克组成。水煎服。
本方具有温中散寒,补气健脾之功效。是主治脾胃虚寒证的首选方剂。临床应用以脾胃虚寒之吐、痢、冷、痛以及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细为其辨治之要点。但外感发热、或阴虚内热者,均忌用。
凡属脾胃虚寒之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小儿消化不良、慢性肝炎和慢性口腔溃疡等病症,用治有效。
(二)加减方法
①若虚寒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加强助阳祛寒之力。②若气滞停饮,加枳实、茯苓,以理气化饮。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
唐·孙思邈(唐代医学家)
治中汤(即本方)治霍乱吐下、胀满食不消化,心腹痛。若远行防霍乱作丸服或作散服。若转筋者加石膏。
又四顺理中丸,已产讫可服此方,新生藏虚,所以养藏气也。
理中丸主霍乱临时方。若吐多痢少者,取枳实加之。若吐少痢多者,加干姜。累吐痢干呕者,加半夏。若吐痢大极转筋者,以韭汁洗腹肾,从胸至足踝勿逆,即止。若体冷微汗腹中寒,加附子,吐痢悉止(摘自《千金方》)。
唐·王焘(唐代医学家)
崔氏理中丸疗三焦不通,呕吐不食,并霍乱吐逆下痢,以及不得痢(意即下痢不畅)悉主之。
又延年理中丸(理中汤加大麦蘖炒黄)(摘自《外台秘要》卷六)。
宋·陈言(无择)(宋代医学家)
病者因饮食过度伤胃,或胃虚不能消化,以致翻呕吐逆,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所伤吐出,其色鲜红,腹绞痛,自汗自流,名日伤胃吐血。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者,以其功用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方证广如局方,但不出吐血证,学者自知之。
附子理中汤,治五脏中寒,口噤,四肢强直,失音不语。
治中汤(即理中汤加青皮、陈皮)治太阴伤寒,手足温,自利不渴,腹满时痛,咽于,其脉尺寸俱沉细(摘自《三因极——病方论卷二、卷四》)。
宋·陈自明(宋代妇科专家)
人参理中汤(即本方)治产后阳气虚弱,小腹作痛,或脾胃虚弱,少思饮,或下痢无度,或呕吐腹痛,或饮食难化,胸膈不利者(摘自《妇人良方》)。
宋·赵佶(宋代医学家)
白术丸(即理中丸)治小儿軀啼,脾胃伤风冷,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
又云,理中汤治风人腹,心腹疗痛,痰逆恶心,或时呕吐,隔塞不通(摘自《圣济总录》)。
宋·杨士瀛(仁斋)(宋代医学家)
理中汤,补肺止寒咳,加阿胶,五味子(摘自《仁斋直指方》)。
元·王好古(海藏)(元代医学家)
钟景理中汤,治伤寒阴证,寒毒下痢,脐下寒,腹胀满,大便或黄或白或青黑或清谷,及寒蝌上人膈,吐蛔、此胃寒而非实寒也(摘自《卫生宝鉴补遗》)。寒证不能食,理中汤、小建中汤各半,为二中汤(摘自《阴证略例》)。
明·张介宾(景岳)(明代医学家)
太阴病自痢不渴,阴寒腹痛,短气咳嗽,霍乱呕吐,饮食不化,胸膈噎塞,中气虚损久不能愈,或中虚生痰(摘自《景岳全书》)。
明·王纶(节斋)(明代医学家)
以理中汤加半夏、茯苓,名“理中化痰丸”治脾胃阳虚·痰湿内聚或呕吐清水(摘自《明医杂著》),明·周文采(明代医学家)
理中汤治五脏中寒,口噤失音,四肢强直,兼治胃脘停痰,冷气刺痛(摘自《医方选要》)。
明·孙一奎(文垣)(明代医学家)
理中汤治小儿吐泻后,脾胃虚弱,四肢渐冷,或面有浮气,四肢虚肿,眼合不开(摘自《赤水玄珠》)。
明·陈实功(若虚)(明代医学家)
理中汤治中气不足,虚火上攻,以致咽间于燥作痛,妨碍吐咽,及脾胃不健,食少作呕,肚腹阴痛等证(摘自《外科正宗》)。
明·翁仲仁(嘉德)(明代医学家)
理中汤治痘里虚寒泄泻。方后云,手足厥冷,泄泻甚者加附子,名为附子理中汤(摘自《痘疹金镜录》).
明·吴昆(鹤皋)(明代医学家)
理中汤加丁香,治呕吐腹痛者(摘自《医方考》)。
明·陶华(节庵)(明代医学家)
加味理中饮(理中汤加肉桂、陈皮、茯苓)治足太阴脾经受证、自痢不渴、手足温、身无热、脉按沉而无力,此属脏寒(摘自《伤寒六书》)。
清·张璐(路玉)(清代医学家)
六脉弦细而涩,按之空虚,面色白不泽者,脱血也,此大寒证,理中汤加黄芪。
又日,腹痛,绵绵而痛无增减,欲得热手按,及喜热饮食,脉沉迟者,寒也,理中汤加肉桂、木香、砂仁。
连理汤加黄连、茯苓,治内伤生冷,外感暑热,上热下寒,上见呕吐酸苦,下有自痢清稀者(摘自《张氏医通》)。
清·顾世澄(练江)(清代医学家)
理中汤,治疗痈疽溃疡,脏腑中寒,四肢强直(摘自《疡医大全》)。
清·史树骏(庸庵)(清代医学家)
理中汤治五脏直中寒邪、口噤失音、四肢强直、腹痛冷泄。亦治胃脘寒冷气刺痛(摘自《经方衍义·卷一》)。
清·李用粹(清代医学家)
中寒,其症卒然战课,面青咬牙,吐泻腹痛,或四肢冰冷,或手足挛路,或昏迷僵直,身凉不热,或有微热而不渴,倦于言动者是也。以理中汤加半夏、苍术、厚朴、陈皮、木香主之。
如腹痛加吴茱萸;呕吐加藿香;卵缩无脉加人参、附子;肢节痛加桂枝;足膝冷加肉桂(摘自《症治汇补》)。
清·陈修园(念祖)(清代医学家)
理中汤,治心肺诸痛,及吐泻等证(摘自《医学实在易·卷五》)。
江育仁(中医儿科专家)
泻痢日久,伤损脾肾之阳者,主要见证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欠温,粪色淡黄,质稀如水,或伴有泡沫及黏液,苔白或淡黄,宜以附子理中汤加煨木香、煨益智,以温阳散寒。外用肉桂、丁香、川椒粉少许,敷于脐部,以布条轻轻扎住(摘自《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第265页)。
朱光斗(名老中医)
用附子理中汤合炙甘草汤,治疗寒冷季节多形红斑,其药用附子、党参、干姜、苍术、白术、肉桂或桂枝、川芎、当归、炙甘草加减(摘自《上海中医杂志》1980(1):28)。
翁充辉(名老中医)
翁老从脾胃虚寒论治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之腹泻,疗效颇佳。
翁老认为属饮食不慎加劳倦所伤致脾胃虚寒,治宜温中散寒,益气养血,方用理中汤(党参15克,白术12克,干姜9克,炙甘草3克),加黄芪20克,炒槐花30克,神曲12克,茯苓、阿胶、熟地黄、山楂各10克,陈皮3克(摘自《名医治病》第86页)。
杨泽民(江苏常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凡泄泻,便溏,进冷受凉,多食油腻易发或加重,兼见大便夹有不消化物或黏液,或有腹痛,用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诃子、地榆各20克,桂枝10克,草果5克,吴茱萸、甘草各3克。用治必效。
除上述症候外,大便化验有明显红、白细胞增加,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痢疾、血吸虫病者,皆可应用(摘自《方药心悟》第194页)。
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据古籍记载,理中汤可兼治数种病症。①寒霍乱,口不渴者。②吐血,属中州失运,血不归经者。③四肢浮肿,属脾虚湿盛者。④心下嘈杂,咳吐清水,唾水不休,呃逆不休,均属中焦虚寒所致者。⑤四肢微冷、少神,属中焦气衰,不能充温四末者。⑥虚寒藏燥,属脾寒津少者。⑦久病大便难,属脾虚不运者。⑧遗精,属脾虚不摄者。⑨安胎,属中焦虚弱者,①反胃,属中焦虚寒者。①小儿慢惊风,属脾虚者。
临床应用:慢性肠炎,属太阴脾家虚寒者,本方效果良好。①若兼气虚为重者,可重用人参、白术,或合人黄芪建中汤。②若兼肾阳不足者,可重用干姜,并酌加附子、肉桂等。③若兼寒湿为重者,可加苍术、藿香、佩兰叶。
慢性胃炎:①属虚寒性胃脘痛者,加元胡、陈皮、茯苓、半夏。属肝胃不和之胃脘痛,加郁金、木香、白梅花、乌贼骨,效果佳良。
小儿慢惊风:属肝木乘脾,加白芍、钩藤、天麻、白僵蚕为宜(摘自《伤寒论与临证》第699页)。
焦树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教授)
我在临床上经常用理中汤,随证加减,用于治疗中焦虚寒腹痛泄泻之证(其中包括西医学的急慢性肠炎、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等病)。
①对证见急性泄泻、胃肠不适,甚至呕逆胀满者,常合藿香正气散随证加减[经验方是:茯苓25克,车前子(包)12克,芡实米15克,藿香、土炒白术、陈皮、半夏曲各10克,苏叶(后下)、白芷、干姜、广木香、诃子各6克,炙甘草5②对证见慢性泄泻,便前腹部隐痛,大便1日3次左右,溏薄不成形或带些血液,或兼见里急后重者(包括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结核性结肠炎等)。我常用此方合四神丸随证加减应用(经验方是:伏龙肝60克煎汤代水,茯苓20~30克,车前子(包)、赤石脂、禹余粮各12克,补骨脂、肉豆蔻、土炒白术、诃子各10克,五味子9克,吴茱萸、广木香各6~9克,党参9~12克(或人参3~6克),干姜6克,炙甘草5克;如大便带血较多者,可再加地榆炭20~30克,防风6克)。
以上两个经验方是我临床常用的方剂,效果很好,请参考试用(摘自《方剂心得十讲》第117页)。
叶橘泉(近代医学家)
本方之适应证为贫血虚寒体质,不渴、小便清,大便倾向于溏薄,手冷,脉迟,腹软,或胃内停水等。
喜唾为胃之虚寒,又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乃系胃肠型流行性感冒,或其他原因而起的胃肠病,上吐下泻,古人均称霍乱。寒多不欲饮水者,是胃肠病中倾向于虚弱慢性的一型,用理中汤最适宜(摘自《古方临床之运用》第115页)。张子琳(名老中医)肺痿,肺中虚冷,气不化津,肺叶枯痿,以吐白涎沫、量多清稀、不咳无渴和脉象虚弱为主,诊断为虚寒者,治宜温肺益气,以摄涎液,以理中二陈汤加细辛、五味子主治(摘自《名中医治病绝招》续集第28页)。
梁启东(中医专家)
以附桂理中汤加补骨脂、吴茱萸各6克,茯苓9克。治疗慢性泄泻21例。治疗结果:脾胃虚弱型14例,其中痊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脾肾两虚型7例,其中痊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摘自《广西中医药》1984;(1):53)。
沈士荫(中医专家)
°以理中汤加黄连、茯苓组成连理汤,治疗慢性菌痢18例。患者病程在3个月至5年以上。治疗结果:治愈16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达100%。治愈病例中,最短的8天,最长的38天。治愈时间平均12天[摘自《四川中医》1985;(6):17.
袁新霞(中医专家)
以附子理中汤(各药均为12克)加诃子20克,柴胡8克,炙升麻6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8例。若发热,腹痛,苔黄腻,脉滑数,去附片,加白头翁、黄柏;纳差腹胀加焦三仙;五更泄泻合四神丸。1日1剂,水煎服。治疗结果:痊愈34例,显效35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摘自《国医论坛》1994;9(1):14]
曾述泽(中医专家)
以桂附理中汤加味治疗角膜软化症21例。以10剂为1个疗程。如夜盲期可加夜明砂、菟丝子、苍术;干燥前期可加使君子肉、雷丸、鸡内金;干燥期加百部、龙胆草、使君子肉、鹤虱、石决明;软化期加草决明、蝉衣;偏热去干姜,加丹参、胡黄连、银柴胡、犀角或羚羊角;便秘加焦大黄;血虚者加当归;气虚自汗加黄芪、浮小麦、牡蛎;阴津不足加石斛、百合、麦冬、玉竹;气阴两虚加五味子、麦冬,重用人参。治疗10个疗程。治疗结果:21例中痊愈17例,好转3例,无效1例。痊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5%[摘自《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6;(2):24].
黄瑜瑜(中医专家)
以附子理中汤(黄芪30克,党参20克,炒白术15克,制附片、干姜各10克,炙甘草6克)加昧治疗复发性口疮30例。临床表现:溃疡点多见于唇内侧、舌、颊黏膜、软腭等部位,大小不等,溃烂面色白,疼痛,周围黏膜淡红,反复发作,愈合较慢。如腹胀较甚者,加砂仁6克;便溏明显加淮山药30克。1日1剂,水煎服。忌烟酒及辛辣、生冷食物。治疗结果:显效12例,好转16例,较差2例。总有效率为93.3%[摘自《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4;4(2):24]。蒋仰三(中医专家)蒋氏为江苏著名儿科老中医之一。有60余年儿科临证经验丰富,深得病家崇敬。古稀之年,仍悉心研究独生子女之厌食证因,提出当以温中健脾之法治之。用附桂理中汤加减,创拟“温中运脾汤”(焦山楂、神曲各10克,茯苓、炒白术、炙枳实各6克,炒苍术、鸡内金、青陈皮各5克,制附子、甘草各3克,干姜2克,肉桂1克)水煎服。具有温中运脾的作用,主治寒湿困中、脾失健运之厌食证。临床验之短期疗效颇显著(摘自《名医名方录》第2辑第13页)。
范文虎(近代著名中医学家)
吴涵秋等人介绍说,先师范文虎先生治咯血,不论呕血、咯血,常袭用以下2方:一为“附子理中汤”(淡附子、姜炭、炙甘草各3~9克,党参、炒冬术各9克);另一为“生熟地黄方”(大生地黄15~30克,大熟地黄30~60克,参三七5~9克,丹皮9克,荆芥炭5克)。
凡吐血不止,面色苍白,脉迟而弱者,用附子理中汤温中止血;如吐暴血,色鲜红,脉见虚数者,用生熟地黄方滋阴止血。通过辨证,屡获奇验。邻邑慈雞保黎医院院长宓石安医师,曾目睹吐血时服附子理中汤而愈者甚众,他亦常为患吐血者处此方,并盛誉其灵验。
再用本方治其他血证,亦有灵效。初服量不宜太重,一般为淡附子、姜炭、甘草各3克,党参、冬术各9克。服之有效,则加重用量(摘自《近代中医流派经验选集》第136页)。
日·奥田谦藏(日本汉医学家)
理中汤(丸)主治因吐泻而亡阳,温中以复其内虚等,有效(摘自《伤寒论阶梯·霍乱病篇》)。
日·丹浓雅忠(日本医学家)
霍乱呕吐、下痢,无寒热,脉濡弱者,理中汤主之(摘自《古本伤寒杂病论·卷第十二》)。
日·丹波康赖(宿弥)(日本汉医学家)
小品扶老理中汤,治羸老冷气恶心,食饮不化,腹虚满拘急短气,及霍乱呕逆,四肢冷,心烦满,气闷流汗,理中汤加附子、麦门冬、茯苓(摘自《医心方》)。日·丹波元简(廉夫)(日本汉医学家)理中汤,加附子、天麻,治寒湿痹(摘自《观聚方要补》)。
日·大塚敬节(日本汉医学家)
理中汤别名日人参汤。有调整胃肠功能作用,一般用此方患者常有胃肠虚弱、血色不佳,面无生气、舌面湿润、尿多且稀薄清白、手足易冷等症状。或常有稀薄唾液在口中蓄留,软便或有便秘倾向,或常呕吐、目眩、头重、胃痛等。脉多迟弱或弦细。腹诊时全腹膨满软弱,并能证明胃内有停水。或腹壁菲薄、腹直肌坚硬如板状。
本方四味药共同能增进胃功能,除去胃内停水并使血行良好。故本方可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无力症、胃扩张、恶阻等。也有时用于萎缩肾时颜面苍白、浮肿、小便稀薄、尿量多、有下痢倾向等。或用于预防或治疗小儿之自家中毒亦常有著效。也有时用于贫血倾向之弛缓性出血,参照前述适应证应用之。本方加桂枝,甘草增量,名日桂枝理中汤,如理中汤证而有发热者用之。再加附子,又名日附子理中汤。如理中汤证而有手足厥冷、恶寒、脉微弱者用之(摘自《汉方诊疗实际》)。
日·吉益为则(东洞)(日本汉医学家)
人参汤(即理中汤)治心下痞鞭,小便不利,或急痛,或胸中痹者(摘自《方极》)。
治心下痞鞭者,兼用太蔟,心下痞,喜唾,不了了者,兼用南吕丸;暑病(指霍乱)呕吐下痢,心下痞鞭者,兼用紫圆(摘自《方机》)。
日·尾台元逸(榕堂)(日本汉医学家)
产后续得下痢,干呕不食,心下痞鞭,腹痛,小便不利者;诸病久不愈,心下痞鞭,干呕不食,时时腹痛,大便濡泻,见微肿等证者;老人每至寒暑下利,腹中冷痛,沥沥有声,小便不禁,心下痞鞭,干呕者;俱为难治,宜用此方。若恶寒或四肢冷者,加附子(摘自《类聚方广义》)。
日·浅田惟常(宗伯)(日本汉医学家)
此方治胸痹之虚证,亦理中丸为汤之意。宜用于中寒霍乱,太阴吐利之证。厥冷者,从局方加附子,术附相伍,即附子汤真武汤之意,有驱内湿之效。与四逆汤稍异,四逆汤即以下痢清谷为第一目的,此方则以吐利为目的也(摘自《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日·丹波元坚(亦柔)(日本汉医学家)
按外台引仲景论云,霍乱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先疗气,理中汤去术加桂。凡方加术者以内虚也。加桂者,恐作奔豚也(摘自《伤寒论述义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