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种思维,让你当起老师省劲又高效

老师,是不是经常感到自己班上的学生总是少了那么点“聪明”劲儿?

每天总是神游在课堂,课下功夫也难有成效,问题究竟出在哪了呢?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看来,那是学生没上“道儿”。所以,聪明的老师、会省劲的老师往往要把学生带上道,正所谓,得“道”者多才艺。

那么,黄玉峰老师口中的秘密法宝究竟是什么呢?什么才是“道”呢?是不是听起来玄之又玄呢?其实啊,挺简单的,就是几个让您能够轻盈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而已!而且,这些思维习惯不仅关乎做学问,更是我们生活中也需要的。

您和学生,都值得拥有!

道法1 求本思维:教会学生求原点、考本末、知始终

黄氏说法:“讨论一个问题要求寻原点、考本末、知终始。如果不是先把第一手资料看明白,后人的争论,专家学者互相矛盾的高见只能把人越绕越糊涂。”

黄氏课堂:信可乐也,如何告诉学生这是非“悲”反“乐”?

我教《兰亭序》,教参里说这篇文章是写宴饮之乐,表达作者积极进取、洒脱豁达的人生观。

我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和学生一起研读了王羲之当时第一手的书函信件。一条一条读,可以看到王羲之后期几乎每一封信上都有“奈何奈何”的句子,不时出现亲人朋友横死的消息。再看当时的时代背景,于是得出大体的结论:《兰亭序》的背景本质上是“悲”而不是“乐”。“信可乐也”只是在悲中作乐。

得出这个印象后,对理解后文于生命长短的考问十分重要。最终我的结论是,这不是一种洒脱豁达,而是一个在生命的长与短、有价值和无意义中痛苦挣扎的灵魂。

小编说:《兰亭序》求本源,毋庸多说,学生自解——求一叶需知全貌

“信可乐也”,看起来明明是表达欢喜之情的语句,怎么竟然变成了悲中做乐?恐怕这很难让学生们一时接受,但如果了解了这一背景,学生就能理解了,亲人离世而悲,乃人之常情。将小问题置之于大背景,是解决问题之良方。

道法2 中庸思维:老师既要在风中刮不倒,也要学会借“东风”

黄氏说法:“中庸”不是骑墙和稀泥,而是在两个矛盾之中,找到一个最佳点,“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然后就像《大学》里说的,“止于至善”,不偏不移地坚定地走下去。

黄氏课堂:我不反对,但也不盲从

有人问,我为什么总是在唱反调。

其实,我从不针对谁。

我不反对满堂灌,也不反对师生对话;我不反对民族精神,也不反对爱国,当然更不反对生命教育……但是,我反对它们中的任何一种变成一个“主义”,或者一个“纲”,然后什么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

我只是坚持凭着常识,实实在在的积累。这就是我的中庸。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然后坚持,不唯上,不盲从。如果没有一股痴劲,没有一点“苏世独立,横而不流”的精神,在大潮面前不被诱惑,难!

小编说:老师,既要在风中刮不倒,也要学会借“东风”

教无定法,教亦多术,而终不离教师。一切教育问题,终究要从教师本身来寻找出路,因为最终面对学生的还是一线教师。一切思想,一切资源要靠教师去落实,要靠教师去搞活,教师必须要有主见。

老师只有有了自己的主张、逐渐才不至于“乱花渐欲迷人眼”,才能够拥有自己的教学,才能够上出自己的特色。

而且,我们老师也要学会借东风。各种教育改革、各种教研项目,面对这些,我们有时也会感到有点累。但换一种思路想像,这也是给我们的一点机会,一个平台,那我们就要借能借到的东风,为了自己心目中的教育的真理多积累一点实事。

道法3 常识思维:今天的语文太需要常识的回归

黄氏说法:今天的语文太需要常识的回归。当我们一次次放弃常识,不相信自我,而去迷信权威的时候,如何能教育孩子?

黄氏课堂:不要把课堂变得太“假”

我曾经质疑过小学课文里写邱少云的那三个“纹丝不动”。

分析课文的教师声情并茂地大讲这三个“纹丝不动”用得如何精彩,描写如何感人。我却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字——“假”。小学生也就罢了,作为一个有那么多年生活经验积累的成年人,真的相信人体被火烧着了会“纹丝不动”吗?这根本不是意志问题,而是一个常识问题。

又如莫泊桑的《项链》,究竟如何得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结论?我读这篇文章时扪心自问,如果教育局长请我吃饭,我会不会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如果家里穷没有好的衣服穿,我会不会去借一套?这和小资产阶级无关,和虚荣心也无关,不过是起码的生活常识和礼貌。

小编说:教者更要求真,有常识的课堂才能得到学生认可

在课堂上,老师只有讲出让学生信服的内容才能真正获得学生认可,这是课堂得到认可的第一步。所以,老师们在讲课之前不妨想一想,自己今天讲得内容是不是真实的,只有课堂真实,才谈得上学生买账。

道法4 普世思维: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胜,以应试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败

黄氏说法:“药方只贩古时丹”,返璞归真教语文

我有两句话:第一句:以素质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胜,以应试教育对应试,则应试败。

第二句:大环境不好我们可以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坚持了这个大语文的原则。归真返璞,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不断拓开语文学习的天地。真正的教育需要返璞归真,“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而不能急功近利,来不得急躁,只能慢慢来。学生也是在逐渐成长过程中不断顿悟,掌握知识的。

黄氏课堂:凭朗读,也能让学生学好语文

教是为了学,我的教法没任何新意,也没有什么理论,无非是“精读”和“博览”。如果要说什么流派,那就叫“归真反璞派”。正如龚定庵说的“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一次公开课上,我只讲了分钟,其余时间都是读书,这样读,那样读,分段读,整体读,小组读,全班读,真可谓“听取蛙声一片”。有些听课的老师不高兴了,我说:“这可是真的课啊!你们要听真课还是假课。”现在有人不负责地把诵读诬为“死记硬背”加以否定,殊不知,学语文“死记硬背”是基本功。

小编说:找找学科的“根”在哪,研发自己的“一招鲜”

现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教学法、教育思想,老师们是不是常常目不暇接?想学学这个、又想看看那个?但老师,你可知道,其实只要抓住教育的根源,就一定能够将教学做好。就像黄老师这样,不妨问问自己学科的“根”在哪里?找到普适性规律,想想自己的“一招鲜”吧!

道法5 宽容思维:放心大胆讨论,老师绝对不会说你错了

黄氏说法:老师讲得大胆,不受教材、教参的拘束;学生想得大胆,什么观点都可以讨论,老师绝对不会说你错了,说应该是什么。

黄氏课堂:在猜想和反驳中成长

其实,著名学者、大学教授到中学任教办讲座,在原来是有传统的。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让他们接触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从1993年开始,我就外请作家、学者、科学家来给学生开讲座,还曾有计划地邀请了几十位学者专家来3班。讲座的内容除读书治学,还有不少专业性很强的题目,如:科举制度与中国社会、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关系、文化地理学简介、红楼梦人物论,等等。

我特意和专家说,要讲你自己的研究,最有心得的,不要泛泛而谈。法乎其上,得乎其中,同学们就算不能完全领会也没关系,时间长了,他们的眼界和判断力就会不同。

小编说:宽容,是老师的法宝

都说,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对于老师来讲,宽容更是一种美德。我们经常会发现班上的孩子又淘气了、又犯错了,到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宽容的心更重要的呢?

对于孩子来讲,只有宽容,才能谈得上批判的看这个世界,才能包容不同的观点,才能培养真正的思考能力。

(0)

相关推荐

  • 随卞说说——思维,如何可视?

    前些天,马老师询问画思维导图有什么软件,我分别推荐了几个常用的软件. 又过了几天,有位老师咨询思维导图在习作教学的运用,还分享了自己的实践. 当然,自己也是从这样起步思维导图的.从一开始,思维导图在的 ...

  • 以《孔乙己》为例浅探李镇西课堂模式之实施

    以<孔乙己>为例浅探李镇西课堂模式之实施 摘要:中国的教育改革的途径是通过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当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如何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者仍感困扰的问题. ...

  • 【另眼观点】揭秘摄影名家拍大片的五种思维

    用牛顿的话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人名言浓缩了人类思想的精华,汇聚着名家智慧的结晶.面对书海浩瀚,语林苍茫,感悟名人名言,对于每个摄影人来说,无不是明智的选择,成功的捷径.这里选择的 ...

  • 顶尖高手善用的五种思维......

    圣王引领 心力密码 灵魂光源 关注 关注 关注   闻正法      寻真理      同修行      同觉醒  ↖↖ 观注'我'有惊喜 每日为你推送最精彩的修行文章 儒家有一句话可以用,叫&quo ...

  • 影响我们自身强大的往往来自内在的五种思维局限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 影响我们自身强大的,往往来自内在思维局限,我们想要让自己内心强大,最重要是觉察思维的局限,改善自我的思维方式. 第一种思维局限 :无端猜测 <跳出思维的局限>告诉我们 ...

  • 【学点哲学】影响我们自身强大的,往往来自内在的五种思维局限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学点哲学] 影响我们自身强大的,往往来自内在的五种思维局限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 影响我们自身强大的,往往来自内在思维局限,我们想要让自己内心强大,最重 ...

  • 经方应用的五种思维

    经方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最初是对一类处方书籍的统称.经方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在中医方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关于经方的来源大致可分为张仲景对汉代以前及汉代时行方剂的搜集整理.跟师所 ...

  • 老子最厉害的五种思维,看完不得不服!

    道家 道法自然... 无为思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太平盛世,从来不靠严刑峻法,都出于无为而治,人亦如是.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轻举妄动, ...

  • 法律人应具备的五种思维习惯

    文 | 朱葭  深圳某上市集团法务 来源 |  iCourt法秀 建议阅读时间: 11 分钟  陈少文老师在<日知为智--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一书中提到,一个人的能力谱系,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

  • 老子最厉害的五种思维 看完不得不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无为思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太平盛世,从来不靠严刑峻法,都出于无为而治,人亦如是.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不轻 ...

  • 法律人应具备的五种思维习惯 | iCourt

    Alpha 助力专业.市场与管理 赋予律师非凡的创造力 作者:朱葭 单位:深圳某上市集团法务 微信:szyjtg 陈少文老师在<日知为智--写给年轻法律人的信>一书中提到,一个人的能力谱系 ...

  • 【另眼观点】摄影名家拍出作品的五种思维

    用牛顿的话说: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名人名言浓缩了人类思想的精华,汇聚着名家智慧的结晶.面对书海浩瀚,语林苍茫,感悟名人名言,对于每个摄影人来说,无不是明智的选择,成功的捷径.这里选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