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101:陪你一起看日落

高中拓展悦读101

陪你一起看日落

一、成语集锦(容易“对象误用”的成语)

31、信手拈来: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加思索,就能写出来。

32、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注意:没有“昨日黄花”一词。

33、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

34、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35、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筹码。酒杯和酒筹杂乱地放着,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36、莘莘学子:莘莘,形容众多的。指众多学子。

37、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38、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指事物之间距离极小。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39、凤毛麟角:是指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40、含英咀华: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

41、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得生动。

42、耄耋之年:指年纪十分大。

43、老气横秋:形容青年人缺乏朝气。

44、半大不小:指人未到成年但已不是儿童的年龄。

45、不枝不蔓: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二、古韵寻音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薄酒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译文】

杏花飞扑帘幕散播着最后的春光,明月进入门户寻找我这幽居的人。

提起衣袍在月下漫步踏着摇曳花影,月华如水,点点花影有如水中飘浮的青萍。

在花下安排酒席杏花清香流溢,客人争攀枝条花片如纷纷香雪。

山城酒薄喝起来没有味道,劝各位不如吸取映入杯中的明月。

清越的洞箫声在这月明之夜吹断,我只愁明月落下,酒杯空空。

明朝可恶的春风卷地刮起,就只见绿叶丛中栖息着点点残红。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为“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所以除了写人还要写月、写花、写酒,既把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完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诗的开头两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开门见山,托出花与月。首句写花,花落春归,点明了时令。次句写月,月色入户,交代了具体时间和地点。两句大意是说,在一个暮春之夜,随风飘落的杏花,飞落在竹帘之上,它的飘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给驱散了。而此时,寂寞的月,透过花间,照进庭院,来寻觅幽闲雅静之人。

“寻幽人”的“寻”字很有意趣。李白有诗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是主,明月是客,说明诗人意兴极浓,情不自禁地邀月对饮。而在此诗中,明月是主,诗人是客,明月那么多情,入户来寻幽人。那么,被邀之人就不能不为月的盛情所感,从而高兴地与月赏花对饮。

接下来“褰衣步月踏花影,炯虹流水涵青苹”二句,是说诗人应明月之邀,揽衣举足,沿阶而下,踱步月光花影之中,欣赏这空明涵漾、似水涵青苹的神秘月色。这两句空灵婉媚,妙趣横生。诗的上下两句都是先写月光,后写月影。“步月”是月光,“踏花”是月影;“炯如流水”是月光,“涵青苹”是月影。“炯如流水”,是说月光清澈如水,“炯”字写月光的明亮,如杜甫《法镜寺》:“朱甍半光炯,户牖粲可数。”“涵青苹”是对月影的形象描绘,似水的月光穿过杏花之后,便投下斑斑光影,宛如流水中荡漾着青苹一般。流动的月光与摇曳的青苹,使沉静的夜色有了动感,知月惜花的诗人,沐浴在花与月的清流之中,正好可以一洗尘虑,一涤心胸。这两句诗勾画了一个清虚、明静、空灵而缥缈的超凡境界。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两句写花与酒。杜甫《遣兴》诗中有“狂风挽断最长条”之句,白居易《晚春》诗中则说:“百花落如雪。”“花间置酒”两句化用了杜甫、白居易诗意,写出了赏花与饮酒的强烈兴致。美酒置于花间,酒香更显浓郁;香花,趁着酒兴观赏,则赏花兴致也就更高。花与酒互相映发。诗人此时的情怀,与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意趣迥然不同,不是寂寞孤独,而是兴致勃勃。

“山城”以下四句,前两句写借月待客,突出“爱月”之心。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可是借月待客,则补酒薄之不足。“劝君且吸杯中月”一句,是从白居易《寓龙潭寺》诗“云随飞燕月随杯”中化出,表明诗人对月之爱远远超出了对酒之爱。后两句情绪渐转低沉,见诗人“惜月”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光的流转,悠扬的箫声渐渐停息,月下花间的几案之上,杯盘已空,诗人忧从中来。此时诗人最忧虑的不是别的,而是月落。这里含着十分复杂的情感,被排挤出朝廷的诗人,虽然此时处境略有好转,但去国之情总会带来凄清之感,在此山城,唯有明月与诗人长相陪伴。月落西山,诗人情无以堪。

诗的最后两句转写花,不过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凋零之花。月落杯空,夜将尽矣,于是对月的哀愁转为对花的怜惜。月下之花如此动人,第二天一阵恶风刮起,便会落英遍地,而满树杏花也就只剩下点点残红。诗中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这首诗韵味淳厚,声调流美,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首先是物与人的映衬,情与景的融入。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首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是一派晚春景色,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接着“明月入户寻幽人”一句,达到了物我相忘的境界。诗人因情设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出神入化。

构思的错落有致,变化自如,使全待情致显得更浓。开篇两句既写花又写月。三、四句重点写月,其中也有写花之笔。五、六句写花、写酒,但重在写花。七、八句写爱月之深。九、十句写惜月之情。最后两句是虚笔,借花的凋零写惜春之情,并寄有身世之感,寓意更深一层。通观全篇,诗人紧扣诗题,不断变换笔墨,围绕花、月、酒三者,妙趣横生。

诗人笔下的月,不仅是含情脉脉,而且带着一股仙气与诗清。这种仙气与诗情,是诗人超脱飘逸风格的体现,也是诗人热爱自然的心情的流露。

三、热点时评

陪你一起看日落

照片很普通。一个病人,一个医生,抬头面对太阳的方向,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前方坦坦荡荡,身后影子斜斜长长。

不普通的是,这里是湖北武汉,新冠肺炎疫情风暴的中心。病人是一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他本是一位音乐家,刚入院时病情危重,但在医务人员悉心照料下,已日渐好转。

穿着防护服的是来自上海的援汉医生刘凯。在做完CT回病房的路上,刘医生问老先生,要不要看一眼落日。老先生点头。于是便有了这一幕。

“陪你一起看日落”,本是情侣之间的浪漫桥段。但这张照片让我们感受到的,首先是陌生人之间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温暖。疫魔肆虐之下,一夜之间,无数人的生活节奏被打乱,许多家庭濒临破碎,无辜的人们被病魔夺去了生命……都说患难见真情,但其实,患难更见“真性”。灾难面前,有人会暴露出软弱、恐惧、迷信等阴暗面,也有人会展现出无私、无畏、奉献等人性的光芒。

  在这场疫情中,医务人员“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付出,已经屡屡感动我们。刘医生的一次停留,则在宏大的“抗疫”旋律中,增添了一缕更为细腻的声部。医生的职责是治病,但又不仅仅是治病。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很发达,但仍然有很多束手无策的时候。正如一句医者格言所说的:“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有的时候,对病人心灵的安慰或许比药物还重要。刘医生知道,病人已在病房里住了许久,一定想念久违的阳光。因此他主动停了下来,让老先生好好欣赏一下这落日的余晖。

  落日美景令人心醉,医务人员的善意更令人心安。虽然只是一个短暂的动作,但如果平时没有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此刻恐怕连病人想看落日的心情都体察不到,更别说主动提议了。这样的医患关系,怎能不让人心生暖意?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其实,刘医生自己何尝不想多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在武汉的这一个月里,除了酒店就是医院,很多医务人员也闷得发慌。“我们都身处沟壑,但仍有人仰望星空。”在灾难之下仍然记得自然的美好,在忙碌的日常之中仍然追求超越的美和善,这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之处。

  抗击疫魔是为了生存,但我们仍然需要生活。即使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我们也需要美和善的滋养。而对真善美的追求,正是人性的魅力和力量。刘医生和病床上的老音乐家,都在一边为了生存而战,一边寻找生活的意义。活下去,但为了什么而活?正是为了人世间这些美好的事物啊。

  这美好,有“山映斜阳天接水”“斜晖脉脉水悠悠”的自然之美,也有“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的人间烟火之美,更有“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的人格之美……这些,都是我们与病魔抗争的共同理由。

  对刘医生和老先生来说,他们原本素不相识,将来或许也难再见面,但这一刻,他们共同沐浴着金色阳光,因为对美的欣赏而心灵相通。他们也成为这世间美好的一部分。

这世间的美好事物那么多,值得我们为之奋斗。加油啊,别放弃!一起为疫霾散尽,阳光满路那一天而努力。

参考点评: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尤其是作文,更是要求考生关注时事,深入思考。优秀的时评文章,不仅能开拓我们的思路,提升我们的思维水平,一些语段甚至能直接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

四、美文品读

傲慢

          周泽雄

一个家伙,如果智力上确有两下子,或体力上确有三脚猫,同时又深恐别人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到位的评价,那么,他就有可能借助种种傲慢之举,强迫我们进入他圈定的评价体系,承认他的地位和尊严。傲慢,就是以煞有介事的言语和威仪,完成对名誉的强取豪夺。当然,强扭的瓜不甜,这一点傲慢者未必清楚,傲慢的面对者却个个心知肚明。

我们知道,所谓修养,指的是节制的学问,这份节制,常常就表现在必须对内心自然涌起的卖弄冲动实行钳制或专政。道德修养对大多数人来说,实际上充当着一个狱吏角色,其功能不是防止外人贸然进入,而是防止内部的叛逃。在我们各自的内心世界里,最具越狱冲动且越狱手法也相对最高明的,便是我们自以为了不起的种种长处了。卖弄自己的长处,原属生命的自然冲动,即使这份卖弄经常会惹人不快,也不等于我们就能剥夺依附在“傲慢”上的生命合法性。傲慢是一种野性的动物本能,天然具备勃勃的生机,至于谦虚嘛,不过是一种让人看了顺眼的文明构件,并无多少自然属性可言。揆诸动物界,傲慢的动物屡见不鲜,谦虚的动物打灯笼难找。

我们已经承认,一个人之所以养成傲慢之习,通常总意味着他多少有点能耐。至于这点能耐到底有多大,则还需斟酌他傲慢的对象。一个只擅长向社会弱势群体端脸摆谱的家伙,能耐多半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而一个敢于在强劲对手面前高视阔步的人,则未容小觑,如果他还能兼具“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品质,则我们更要对他敬仰不打一处来了。两类傲慢,境界不啻霄壤。

另一方面,通过对傲慢的敏感度,也能区分出不同的流品。傲慢,如果只是针对下层民众,则说明这位傲慢者其实还不配傲慢,他只是企图从比自己更弱的群体中赚回失落的尊严而已。他忘了,弱势群体也有自身的尊严,弱势群体的尊严本来就少得可怜,哪里能容忍傲慢者将它席卷而去。冒犯小人物的尊严,效果与惊扰蜂群差不多,傲慢者必会浑身被蜇,得不偿失。相反,倒是那些自身能力超卓的人,才可能大具容人之德,对傲慢之徒等闲视之,一笑了之。

希望大人先生们平等待人,不端架子,这是天下小民一族的集体期待,但考虑到大人先生通常未必具有美好的德行,这一期待便十有八九会落空,大面积泛滥的傲慢即是落空的证明。我以为,大人物的摆谱,几乎是一种自然现象。例外固然也有,但我更想急着指出,有些大人物的所谓“平易近人”,其实是一种更高境界的摆谱。当寻常的摆谱已经不足以显示他的崇高身价时,他会自然地变得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起来。——可见,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拒绝摆谱的人物,事实上总是更厉害一些。

傲慢的两面性在于,它固然会使他人备感痛苦,却会给傲慢者自己带来无上快感。就像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血去喂饱蚊子一样,也没有人愿意用审美的态度欣赏他人针对自己的傲慢(如是针对他人,自然又当别论),但对傲慢者来说,表现自己的傲慢常常是不可避免的。狮子没有任何理由在狗面前显出虚心好学的样子,正如狗不可能对狮子露出骄矜之色。用拉罗什福科箴言味十足的话则是:“拥有被广泛颂扬的功绩的人们,无需比那些还在用一些小事来赋予自己价值的人更谦虚。”很少有学生指责老师傲慢,因为同样的行为因了双方年龄、心智上的差异而获得心理确认,以至一位师长在学生面前如果表现得过于虚怀若谷,反而会使学生怀疑起他的能力来。傲慢通常来自同龄人之间,来自那种由年龄上的相仿所产生的旗鼓相当感;当这份彼此彼此的感觉遭到破坏时,傲慢便如不羁的野火,迅速燎原开来。傲慢与自负不同,自负乃愚蠢的傲慢,傲慢属合理的自负。傲慢者也会有谦虚的时候,当他意识到对方比自己更有理由傲慢时。美国网球明星麦肯罗乃出名的坏孩子,球场上掷拍子、骂裁判几成家常便饭,但据说当他的对手乃是伟大的瑞典人博格时,他每次都显得谨慎和乖觉。

傲慢与炫耀不同,傲慢是居高临下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天赋高贵;炫耀则常常身居下位,仅仅希望他人别小瞧了自己。上司会对下级傲慢,却不太可能向下级炫耀。举个现成的例子,阿Q先生并不傲慢,但却最喜炫耀。傲慢善于制造威严,区别是,以傲慢为原料的威严,就像以劣质酒精为原料制成的烈酒,味道难免差劲些。虽然出自地位的傲慢是最常见的,但也恰巧是傲慢家族中最不值得推崇的,因为地位升降不定,飘忽如风。一旦双方易势,原来的傲慢者甚至会有痛不欲生之感,那又何苦来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