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一)
磨课,是一个磨人的过程,也是磨一个人的过程!
磨自己的课,是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磨别人的课,还有一份担当和责任!说还是不说?说五分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己说的对不对?有没有理论支撑和依据?
这一次磨的课是《月光曲》。这是一篇老课文,名师几乎都上过,想有新的突破或者上出新意,还是挺难的!
拿到教材,我没有看任何教辅材料和教案,认认真真把文本读了12遍,整整12遍,然后翻看了五六年级的学段目标,翻看了本册书的单元安排,研读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人文主题: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写出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如何让语文要素落地,落在课堂上,是我读完课文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接着想:这节课要教会孩子什么?第一课时要完成的保底任务有哪些?如何设计得有点新意?如何把授课老师的优势发挥出来?如何导课?如何结课?如何过渡?如何最大限度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此时,脑海中呈现两套教学方案,一种是按照“传统工艺”出牌,朴实、扎实、如实上好第一课时,从学习字词、长句开始,检查朗读,然后梳理文脉,初知文章大意,接着精讲文章1.2自然段。这样的设计是保险的,也是常规的。授课的老师如果 素质较高,导语、过渡语设计精心一些,环节紧凑,保二争一还是可能的,也很稳当。可是,我又一想,这样的课不应该是一个年轻的成长中老师的课!成长中的年轻老师,上课应该有独特的视角,应该敢于尝试,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
反复研读课文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后,我果断提出,梳理完文脉后,直接将第9自然段(全文十个自然段)拎出来作为重点段研读,因为这一段最能体现语文要素的落地,既然是比赛课,我不能不考虑评委想看的内容,我还必须考虑老师教给了孩子什么!但是在第一课时不按部就班,将第9自然段进行重点品读,合适不合适?评委老师会不会认为顺序乱了,第一课时上得不够扎实?我尝试梳理完文本用上合适的过渡语巧妙过渡到这一自然段,感觉还是挺合适的。教学思路确定了,我们潜下心来研究:课时目标如何表述?文本如何导入?播放月光曲显然太老套;字词学习,选取哪些词语学习?需不需要有规律?梳理文章脉络,以何种方式指导?重点段的教学分几步走?语文要素怎么落地?过渡怎么衔接?字斟句酌,反复思考。
上课的姑娘非常聪敏,我们配合默契!经过一上午的“殚精竭虑”,教案已初步成型,下一步就是精雕细琢的过程!整个教学设计还是不错的!然而,好事多磨,回到学校后,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接到电话的我也陷入两难之中……(欲知后事如何,请明日继续关注小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