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纵横谈48 | 一心一意还是三心两意

一心一意还是三心两意

苏东坡说“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无事的时候,内心能够静下来便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但对于现代人来说,无事的时候能翻翻手机可能才是一种“享受”,这是内心浮躁的表现。其实内心只有安静的时候,才能够知道自己,才能看得清身边的人与事。

古人造词,有“一心一意”,也有“三心两意”,无论从生理还是从精神上看,每个人只能是“一心”,不可能有“两心”或“三心”,“两心”和“三心”的本质是不能专注,不能持续对某一件物品或者某一件事保持“一心”或一种态度。当然在某个意义上,没有人能够持续“一心”,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变化,世界也在变化,只不过是有一些人能相对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上。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让其“分心”的事情太多了。在所有人当中,最有趣的是婴幼儿。在古圣贤眼里,有道人的“心”便类似婴幼儿拥有的“心”,例如孟子说的“赤子之心”,老子说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又说“含德之厚比於赤子”,主要是因为婴幼儿简单、少欲,也就是“一心”。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他们非常容易“分心”,例如他们对一个玩具的热情很短,很快就被新玩具所取代;他们几乎不会记恨,无论哭闹得多厉害,都可以马上转变为灿烂的笑脸;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睡就睡,几乎不受环境的限制。其实他们是“无心”,他对任何物品任何事情都“无心”,如果有一样物品让他“痴恋”的便是母亲。

一个人不断地深入社会,物质世界越来越复杂,内心不断受到各种诱惑,“分心”的事情越来越多,尽管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大多数就是在“分心”中迷失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行选择,最后确定一个能够让其“安心”的人、地方、事情、工作、物品等等,所以苏东坡说的“心安之处,即是吾乡”并非矫情,而是反映一个人找到了真正的落脚点(又可以称为“安身立命”)。不过“心安之处”并非一成不变,例如苏东坡,无论被贬到哪里都能够心胸宽大,无论到哪里都能够非常坦然地吃、喝、睡。从这个角度来说,假如一个人所谓的“心安之处”只能在一个点的话,其实还不能说“心安”,或者说其能“安”的一定是小“心”,很难是“雄心”。对于看惯了云聚云散的苏东坡来说,只要明白了,其“心量”就可以足够广大,他就能够成为打不死的小强,而且越活越洒脱

无论如何,“一心一意”都比“三心两意”好,原因有三:是“一心一意”代表专注,专注能够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专注是聚集一个人精气神的关键;“三心两意”意味着浮躁,一个人的内心不能沉静便不容易看清楚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看不清自己已经是现代人的通病。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只有大多数人能够专注,社会才能呈现出本来面目;是“一心一意”比“三心两意”的人更容易寻找到幸福。幸福是人人追求的,幸福由物质和精神的因素组合,不过幸福不代表没事,而是体现在内心如何对待发生的一切;是“一心一意”比“三心两意”更容易靠近生命的本质。有些人觉得生命短暂,所以要努力享受;有些人看到生命易逝,所以把握好时光中的分分秒秒;也有些人觉得生命太漫长,所以“万事待明日”。生命无论是永恒还是短暂,都需要用心去体会,感悟生命需要靠近“道”、理解“一”,因为“道”是“一”不是“多”。

不过有一种“一心一意”是因为心灰意冷,例如35岁之前的了凡。了凡年少时候遇到孔公,对孔公给他算的可谓真信不移,“益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其实,这种以宿命论为前提的“一心”并非真正的“一意”,而是“假意”。当然了凡先生为云谷禅师开导之后,还是“一心一意”,但这个才是真正的“一心一意”,因为他转向专注于改造自我。

无论是“一心”还是“多心”,都要明白“心”始终是“一”,而且“心”终究会走向“无”。一个人真正能够“一心”,“二意”或“三意”便没有问题。一个人事业是从“一心一意”开始,事业要获得更大的超越或者走向衰败,或许要的都是“无心”。

(0)

相关推荐

  • ​诗词丨苏轼vs现代东坡:跨越千年,来一场灵魂的相遇!

    钢琴曲 音乐: 李亮超 我正在那里,而你恰好途经.人世最美是遇见.有些相似的灵魂,能够穿越空间,跨越千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实现最美的遇见!   苏轼,中国史上最具魅力的文化"男神" ...

  • 【丁俊贵之“说独处”】

    [丁俊贵之"说独处"] 独处是一种能力.她既是一个人的清欢,又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丁俊贵 一.独处之美 独处是一种美. 一种幽静的美,一种凄凉,一 ...

  • 不爱你的女人,大多有3个表现,放过她就是放过你自己

    在两性关系中,男人往往以为得到了一个女人的身体就是拥有了她的爱,其实不然,女性的思维要比男性的思维复杂很多,没有这么直球. 很喜欢一句话:"人生来就是渡劫的." 其中,最难渡的就是 ...

  • “此心安处是吾乡”之感悟

    淋雨看世界 发布时间:20 19-02-2405:10贸易经理 "此心安处是吾乡"出自苏东坡<定风波>中的一首词,话说苏东坡的朋友王定国有一名歌女柔奴,随从王定国迁官岭 ...

  • 无事心定,浮世清欢

    作者:子墨 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是苏东坡真实的人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20 | 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 "一心一意"这个成语的出自<三国志·魏志·杜恕传>.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做事专心一意,一门心思地只做一件事.成语是形容"杜恕"这个人,他在魏国 ...

  • 《了凡四训》纵横谈1 | 有缘总会相见

    引  子 我写第一个专辑,题目是<读经典,悟人生>,主要是为<社矫之声>写,每篇小文是对<论语>当中某句话展开阐述,文章主要针对在社区接受改造的人士而写: 第二个专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2 | 怎样的一本书

    怎样的一本书 <了凡四训>其实就是四篇文章,总共才1万多字,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给他儿子写的四篇人生心得体会.袁了凡,原名表,后来改名黄,字坤仪,又字庆远.仪甫等.他原号学海,后因为领悟了&q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3 | 要感谢贫穷吗?

    要感谢贫穷吗 当年高考取得707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的女生王心仪写下了一篇名为<感谢贫穷>的文章,她在文中写道:"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事业,刺伤了我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4 | 如何评价孔先生

    如何评价孔先生 如何评价孔先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在<了凡四训>一书当中,孔先生如同彗星一闪而过,但已经让世人清楚孔先生的本事确是了不起.尽管算命这类事情在民间很普通,但对于官方来说,算命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5 | 孔先生是“穷爸爸”,云谷禅师是“富爸爸”

    孔先生是"穷爸爸",云谷禅师是"富爸爸"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当年风靡全球,该书的作者是清崎和莱希特.清崎有两个爸爸:"穷爸爸"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6 | 忙着生或忙着死

    忙着生或忙着死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获奥斯卡奖的大片,故事情节很简单,甚至有点沉闷.被误判无期徒刑的银行家安迪,在监狱中要面对如何渡过余生的问题.面对残酷的新环境,有人在抱怨,有人无所畏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7 | 天作孽和自作孽

    天作孽和自作孽 "孽"不是好字,所以"作孽"就一定不是好事. <说文>指出:"孽,庶子也.从子,薛声."所以"孽&qu ...

  • 《了凡四训》纵横谈 8 | “数该传汝”:孔先生传了什么给了凡?

    "数该传汝":孔先生传了什么给了凡? 袁了凡第一次遇见孔先生的时候,在一个寺院的附近,当时孔先生对他说:"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一个年轻人,突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