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下一代需要好好补一课-弟子规(老祖宗留下的启蒙教育经典教材)
最近,在家没事重操旧业学习写毛笔字,买宣纸的店家给我送了一本《弟子规》帖子,我自称也是看了不少书(其实我粗略估计有50%以上的我这样的中年人没有看过这本书),却发现我是第一次仔细看。《弟子规》在我心中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看了之后,让我大吃一惊,居然早在近400年年前,已经有这么系统完整的小朋友启蒙教材,不能不说中国的启蒙教育走在全球教育前列。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弟子规》,根据百度百科介绍,《弟子规》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该书是依据孔子教诲编成的学童生活规范,形式为三字韵语(应该说是儒家文化的经典传承),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
通读1080个字,佩服作者康熙年间这位秀才李毓秀文字功底的深厚,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大家也可以看到,现在山东、东北很多地方宗族观念还比较强的地方还有过年给长辈磕头的传统规矩;家里吃饭长辈不上桌,不动筷子,晚辈不能先动;无论你年纪多大,按辈分称呼(我小时候几岁时候就被称为叔叔,而对方二十多岁);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相信大家其实看到很多这么优秀的做法,其实现实生活在我们也还需要继续学习和改造自己。
回头看我们今天的下一代,经常可以看很多不和谐的行为(当然是极少数),一味的宠爱骄纵小孩子,培养出来一个小霸王,无法无天,基本礼仪不懂。我们经常会说,这个小朋友非常懂礼貌,懂事,其实就是他的行为符合弟子规中很多日常行为要求。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孩子的教育其实很简单,他们可塑性非常强,从小按规矩做事,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会受益终身。
当然,也不是全部都要学,比如,像父母去世,守孝三年在现在社会肯定不用了,这是过去的儒家迂腐的做法。一句话,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传统做法去做。
其实,还有一个我一直想鼓吹的一门课程,现在我们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已经没有了,那就是勤工俭学劳动课(估计以前只有上个世纪的农村有)。这门课在上个世后30年的农村非常普遍,每个月学校组织劳动,学校的茶园、菜园、操场都由学生自己劳动执行,每个学年有固定的勤工俭学(各个地域不一样),湖南区域基本小学就是拾稻穗;中学就是就是捡油茶,直到把茶油从榨油房出来才算完事。不管是你自救独立完成,还是部分由父母协助完成,都必须自己亲自动手,估计现在农村的学生们也没有了,没有体验劳动的艰辛,没有感受劳动的价值,我个人觉得他们的学习是不完整的,他们对劳动的认识是不全面的。我记得四川大学有个学院,大学本科期间有一门下田劳动60课时的农业实践课(必须拖鞋光脚下田劳动),我很支持这个做法。
准备结尾,顺便看了一下,居然在2014年9月6日,海南省首开传统文化改造犯人的先河,服刑人员每日诵读和领悟《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学一句,做一句”,潜移默化学会为人。中国司法部肯定海南经验,将海南司法厅编著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材》纳入服刑人员教育统编教材全国发行。是不是国家教育部门也可以参照做法,把弟子规优化和时代化一下,改编作为下一代的启蒙教材课本。同时,增加孩子们的劳动实践课(真正的流汗劳动),感受劳动艰辛,体验劳动过程,让他们知道父母的辛苦钱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