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信片和朋友圈
(80年代的美女明信片)
1969年,因为比信函便宜,奥地利发明了明信片;
1987年,因为绚丽多姿,也因为邮资只需4分钱,比普通信件8分少一半,在大学校园里风行一时。
1987年9月20日,一种今天普遍形式的“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往德国成功了,被称为“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创举,可能只有电子系或计算机系或数学系的部分人知道,我们依然钟情于卡纸印成的有些轻飘飘的载体。
初入大学的每个人,都留存着庞大的横向和纵向的情感根系:
横向的是高中的同班同学考到四面八方,其中不乏两肋插刀的哥们或暗恋已久的高中女同学,这是面向全国各地的传递。
纵向的是那些期待下一年登榜的同学、被惦念的家人、玩伴、发小等,这是面向家乡这个原点的发送。
由于明信片在收信人收到之前会被邮局的取信人、送信人、收发室、代收人等各种人看见,所以在写明信片内容的时候有点像今天某些人给某一个人发朋友圈,一定要斟酌。因为那些话在被收信对象读到的同时,还有人围观。所以,特别私密的话还是要买8分钱一张的邮票私聊的。
(我们的大学80年代的明信片)
每逢值得纪念的日子,一句短语越过千山万水到达终点,它的重量无法估量,也许是一颗核弹,在姑娘的心里爆炸,升腾起爱情的蘑菇云;也许给了那个颓废的哥们一拳,让他振作起来,变成自己的大学师弟(妹);也许一句二十多年未曾出口的话让父母老泪纵横、倍感安慰;当然极个别有创意的,也用明信片向父母索要当月的生活费。
当年有一个哥们,由于大手大脚每个学期活费都提前一两个月就花完,这时明信片就派上了用场。当他爹在非年非节的时候收到自己儿子多情的问候时,就会找时间打个长途电话来。为了照顾已经是大学生的儿子的面子,先是聊聊明信片收到了,家里一切都好,接着进入正题,问一下或是还好吗、生活费还有吗这类温暖的话。这边厢,儿子会说都好,就是今年涨价了。涨价在那几年是最显著的事情,他爸妈轮番说完电话之后,双方都是意会,不直接谈钱就撂电话了。
几天之后,这小子准能收到绿色的汇款单。
(元旦或春节使用的明信片)
在校园里每逢节日,邮政的绿包里就会变得越发鼓鼓的,那里面大多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明信片,而最有价值的,是纸上那些手写体离情别绪的表达。无奈,手头的明信片中大多内容已经不适合今天公开晾晒,为着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为着不再纠结的过去和不再流泪的夜梦,你懂的。
有的内容故作高深,很拽,比如我当年的:
(我写给某人的明信片内文)
印刷商也曾为人们摘取了一些优美的句子、名言、格言以及好的风景,但是挡不住空白处书写的欲望,在那个年月,很少看见只写了寄件人和收件人的明信片。
明信片有点像现在的微博,短小、无隐私,所以可以尽情浓缩个人的才华和酸气。
特殊的明信片有时候会起到火花塞的作用,譬如我的一个师兄,得知师妹某天生日,提前准备了一只会叫唤的明信片,在众多的默默无语的纸片里,这只会叫唤的明信片一打开就是《生日歌》,尽管音效比鸭子叫好不了多少,但是妹子的眼神充满惊奇,如发现了新大陆。
有了开局顺利之后,这哥们用源源不断的惊喜令这个师妹一只瞪大着眼睛毕业,最后成了嫂嫂,日子过得不错,就是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机会瞪大眼睛了。
明信片也能成为鹊桥。
(这个明信片在对女同学用时,可以投石问路)
在寄出大把明信片的同时,也能收到大把的明信片,和那个成语投桃报李一样。
在收到的明信片里,充分显示出祖国丰富的多样化的文化。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心境、不同的习俗的明信片有着琳琅满目的展示,是民俗学心理学情爱学的补充教材。
你能从片言只语中,不仅发现谁的家乡在农村、谁的家乡在城市,甚至能发现坐在你身边这个道貌岸然的同学隐约的情史。
于是有一阵子我特别热心给大家取明信片,边上楼边一张张浏览。别说,还真发现了一个准“陈世美”,在他徜徉校园、花前月下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家乡的谷堆旁暗自垂泪。
这是我的揣测,没经证实。
(20170509,以上和以下图片为本人收藏的部分明信片,只是冰山之一角吧,它们大多因颠沛流离复归于泥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