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湖上夜钓》[美国]勃莱
罗伯特·勃莱
《作者简介》罗伯特·勃莱(Robert Bly)
1926年生于明尼苏达州,毕业于哈佛大学,第二次大战时曾在美海军服役,一生中长期住在明尼苏达西部的农村,以投稿、经营出版刊物、朗诵诗的收入为生。他有意放弃了许多美国诗人乐意追求的大学教书的机会,认为只有在艰苦的农村生活才能够接近群众、接近大自然,才能给诗歌创作带来丰富的生活素材。从50年代开始,他主编的刊物“五十年代”(后改名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在美国诗歌界有相当大的影响。60年代中期,勃莱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倡议成立了“美国作家反对越南战争联盟”,并且创作了许多反战的诗篇,在全国各地的群众集会上朗诵。
《湖上夜钓》原文
有人在船屋里留下一盏灯,
为了引导夜间返航的渔民。
灯火寂然无声地向我们倾注,
飞过湖波像一个翅膀的蝴蝶,
它的途径是满船的垂死者,挣扎着
要在破碎的波光中复活。
而那光
只是来到了,却没有带来礼物,
好像骆驼到了,却没有智慧的博士①。
它这样稳定,将我们维系向山上的老家。
现在我们望着月亮升上白杨林
它也来得那么利索
它透过切木屋四周的木板
我们却打开门才穿过那个篱墙。
(郑敏 译)
注释:
① 博士,指基督诞生之夜带着礼物来朝拜的博士。
【赏析】
作为一个创作力旺盛的老诗人,勃莱的写作是和翻译介绍并行前进的,并具有不同于纯诗主义者们的显著特征。他在诗作中经常将其精神世界同他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不难理解他为何拒绝单纯的大学教书生活,以翻译和朗诵为生。勃莱的“深度意象”与意象主义及超现实主义都有密切联系,却又并非两者的翻版,他在诗歌中将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通过“深度意象”联系起来的创作手法为许多后来的诗人效仿,《湖上夜钓》便是这一理念的诠释。
同其大多数作品一样,这首诗也是从外在的客观物象开始,“有人在船屋里留下一盏灯,/为了引导夜间返航的渔民”。“灯”是贯穿全诗高度凝练的意象,“引导”是其主要功能。我们不知道谁是这灯的主人,也不关心放置这个动作本身,重要的是灯光的象征义,它如同希望,总有人会将它高高地举起,温暖地照射在迷途者身上。
在“灯光”出现后,这一意象逐渐内转,与诗人内心隐秘的感受和体验联系起来。诗人并非单纯地将意象放置在读者面前,任凭读者评判猜测,他赋予了这意象个人的感悟及由此引发的对世界观的探讨。比如“灯火寂然无声地向我们倾注”,灯火“寂然”是诗人内心隐秘的感受,透过灯光,诗人感受到的人生在此时此地的孤寂落寞借助“飞过湖波像一个翅膀的蝴蝶”这一比喻真切地传达出来。“一个翅膀的蝴蝶”的悲哀恐怕诗人体验过,世人也体验过,同一盏微烛照耀时的落寞具有情感相通性。这灯光本是实实在在的温暖、希望的象征,但在另一个情境中,面对沉重的现实,灯光的微弱无力暴露了它的虚幻性,相对于“满船的垂死者”,它犹如圣诞夜没有带来博士的骆驼,没有救赎的希望和预言。灯光是苍白无力的。
勃莱的意象并不是明朗的。如果说诗人描绘的灯火及光线沿途的景象尚属意识领域,展现的也是一幅完整的画面,那么,后一部分月光的描述则进入了无意识的深层空间。“灯光”这一具体意象激发了诗人的想象,他联想到了“没有带来礼物”的“骆驼”,又联想到“升上白杨林”的“月亮”,继而是山上的“木屋”与“篱墙”。这些无任何联系的物象究竟有何深层关联?
可以认为由灯光到月光的跳跃是同质类比的。相对于“满船的垂死者,挣扎着/要在破碎的波光中复活”这样的景象,灯光能够指引归途却无法将溺水者、迷途者带离冰冷的湖面,因此诗人说它像“没有带来礼物”的“骆驼”。“升上白杨林”的“月亮”也是如此,虽然它高悬空中照临万物、走进万物,我们却也只能通过“打开门”这一动作“穿过那个篱墙”。也可以认为月光是灯光的幻化,月亮是对灯的一种比喻。灯光在山上比人更有力量,“它透过切木屋四周的木板/我们却打开门才穿过那个篱墙”。无论灯光这一外在的物象具有何种意义,它都是进入想象空间的方便媒介,它引领读者进入思维模式不再受理性限制的深层领域,将宇宙世界和内心世界合二为一: 诗中的灯孤冷凄清,心中的感受孤独落寞,由此完成了这一“深度意象”的创造。
有评论者说,“深度意象”就是“有意识地组织非理性的材料”,这一说法有几分道理。这首诗的后半部分虽然是无理性、无逻辑的片断,却可以借助他所谓的“心理的跳跃性”进入意识层面。但这也给他的读者带来不少困惑,比如灯的意义何在,灯与诗题“湖上夜钓”是什么关系,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深度意象”的神秘色彩可见一斑。对于诗人来说,这首诗深深的绝望、孤独意识是他孤独的隐居生活方式的写照。(乔 华)
编辑:山间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