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人对“乾隆盛世”不屑一顾?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到中国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乾隆盛世”?
18世纪中叶欧洲的“中国热”,让不少中国迷对古老庞大的中国有着无限的遐想和崇拜。他们都以为中国是一个神秘的充满宝藏的国度。甚至把《马可波罗游记》的描述信以为真,想象着中国人都穿着绫罗绸缎,戴着黄金首饰,让他们对中国产生无限的向往。
17世纪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到了18世纪中后叶,英国发生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阶段,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和广阔的原料产地。当时,中国只有广州一口通商不能满足其对华贸易的需要。为此,他们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作为一个重要目标。1787年也就乾隆五十二年,英国国王派遣凯思·卡特为使臣,前往中国,但不幸的是在途中病死。于是就有了1792年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
然而,这个充满好奇和无限想象的英国使团,踏上了中国土地那一刻开始的所见所闻,就彻底颠覆了对这个古老庞大中国的想象,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根本没有什么富丽堂皇,反而到处都是穷酸的模样。
使团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搜集有关中国的一切情报,评估中国的实力,为英国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可靠依据。马戛尔尼使团是清政府接待的第一个外国访问团,所以也是相当的重视,为表示尊重,让其享受尊贵的待遇,就派了许多侍者前去伺候。然而,这些侍者的骨瘦如柴、气质眼神的呆板,让英国人看到了中国与英国的差距。事后英国人有这样的记述:这些中国人每次得到他们吃剩下的饭,都会万分感谢,已经喝过的茶叶,他们都不嫌弃互相争抢,用来继续泡水喝。
这些现象让英国人一眼就看明白了当时大清国力和社会状况。可是当时高高在上不知世界发展状态的乾隆皇帝,仍陶醉在上朝天国之中,认为他所统治的时期,与中国历朝相比,是最繁荣鼎盛、富有强大、人口众多的时期,是难得一见的盛世。但是,这样的“乾隆盛世”为何在英国人的眼里不屑一顾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当时的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水平和英国人相比相差很悬殊。这些除了马嘎尔尼访华使团亲眼目睹外,还有不少来过当时中国的外国人撰写的回忆录都有一些描述,比如李提摩太、古伯察神父、德富苏峰等外国人回忆录中,都涉及1845年以后中国社会状况。
实际上在14世纪之前,欧洲人的生活水平跟中国人相较也差不多少,而且欧洲人提倡一日两餐,基本上见不到肉,也就是一块面包和一碗粥就让辛苦一天的英国人很满足了。可是,随着之后的经济发展,中国人与欧洲人的生活差距越来越大。工业革命发生之前,农场的普通雇工,就能吃上面包、喝上牛奶和一些肉类、蔬菜。到了周日有时还可以吃上新鲜的肉类。特别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人的饮食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普通家庭能吃到食物品种越来越丰富,经济有了较大提高。
然而,这个时代的中国百姓一直没有摆脱中国农民有史以来以青菜粗粮为主的饮食传统,肉类、蛋奶基本吃不起。而春季百姓基本靠采野菜才能勉强生活,在乾隆时期,吃糠咽菜的百姓更是占大多数。据有关文献记载,当时的中国农民一年的收入很少,甚至还有干了一年不但没挣到钱反而还负了债的现象。如若遇上灾年,那更是举步维艰,甚至有很多农家卖儿卖女度过饥荒。
物质上贫穷必然导致人们在没有精神支柱中苟且生存,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尊严可言。英国使团抵达中国沿海后,因为不熟悉航线,要求当地的总兵帮助找人带路,总兵很快就答应了。紧接着英国人看到了这样惊人的场景:总兵让士兵们把熟悉路线的老百姓找来。但是来的这些百姓神情呆滞,面黄肌瘦,痛苦地跪在地下,苦苦哀求不要让他们去带路。
因为这样会让他们离家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会影响家人的生活,虽然苦苦哀求,但是总兵并不会因此而心软,还是命令他们必须去。在中国这已是习以为常的事,但英国人却感到触目惊心,若是在欧洲,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能的。英国人认为这是极不公正暴虐百姓的行为。从而让他们窥视到清朝的制度给平民百姓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更让英国人惊讶的是,这些人并没有得到多少钱,甚至连返回的路费都不够。有些逃跑的被抓回来后,惨遭毒打。从这些人瘦弱不堪的体态,就能看出来平时的生活极为贫困。让英国人看出乾隆时期的百姓生活水平极为低下,是靠着这种做法维系着自己的统治秩序。
然而,那时的欧洲,人们就已经形成了人权观念,一个人就算再有权势,也是人人平等,不可仗势欺人。乾隆皇帝以天朝上国自诩,自我感觉良好,坐井观天,不去观察了解世界发展大势,对百姓阶层的生活更是不管不问,他关心的是如何对得起祖宗,如何保住他们的家天下,以此为目标打造他的严密的专制统治。
马戛尔尼使团在中国前前后后大半年的时间,虽然没有达到外交目的,但却亲眼目睹了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不堪一击的真实状况。所谓的“乾隆盛世”,不过是自吹自擂而已。英国人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名的此行,虽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但也并非无功而返,马戛尔尼看透了徒有庞大身躯实际极为虚弱的大清,对中国的迷信就此打破,也影响了后来英国对中国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