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鞭古今杂谈

(一)起源
软鞭古今中外一直都有,但一般都是作为礼器、劳动工具或刑具,只有九节鞭,链鞭等在少数人手中作为暗器或奇门兵器在使用。
作为“礼器”,在宋史仪卫志中有一段记载:“鸣鞭:唐及五代有之,周官条狼执鞭趋辟之遗法也。内侍二人执之,鞭鞘红丝而渍以蜡。行幸则前驱而鸣之,大祀礼毕还宫亦用焉,视朝、宴会则用于殿庭”。这段记载中,“条狼”是周朝礼记那本书中记载的专管执鞭的官名。说明从周朝开始,就有专门的内侍在天子行幸、出游或大礼中甩鞭子,这种习俗一直沿袭到唐五代。可以想象,在这些大礼中,这些内侍不断甩鞭子,啪啪地响一阵。宋以后,火药发明了,才有了爆竹,一些小的爆竹的响声与鞭子的响声相象,用燃放鞭炮取代“鸣鞭”,所以称为鞭炮。现代世界各国举行盛典时,鸣礼炮,追本溯源,怕得从“鸣鞭”开始吧。@H
作为 “劳动工具”,明人王祯在他著的农器图谱中画有一根鞭子,称为“呼鞭”,并注解说:“驱牛具也,字从革从便。曰策、曰鞓、曰鞘,备则成之。春秋传云:鞭长不及马腹,此御车鞭也。今牛鞭犁后,用亦如之。农家纫麻合鞭。鞭有鞘,人则以声相之,用惊牛行,不专于挞,世云呼鞭即其义也。诗云:何物耕牛服并驱,长鞭轻袅配歌乎,寄声莫作鸣鞘急,饲养曾添宿料无?”从这段注解中看出,在周代的春秋传中已有鞭的记载,而且鞭由策(鞭杆)、鞓(ting鞭绳)和鞘(shao鞭绳末端的皮条)三部分构成。鞭子的主要用途是驱赶,并不是挞(即用鞭子抽打),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鞭子的威力,象牛马这样的大牲口,也容易在鞭子下受伤,影响生产。用鞭子驱赶牲口,主要是由于扬鞭动作以及产生的声音效果,久而久之,使牲口形成条件反射,一听到鞭响,便加快步伐。

而作为“刑具”,大家都知道了,“皮鞭沾凉水”是最常见的刑讯描述,新加坡的“鞭刑”更是赫赫有名。
那软鞭为什么一直没有成为主要兵器呢?是威力不够么?应该不是,欧洲人称蒙古人为上帝的鞭子。十一世纪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民族——蒙古,凭借强大的武力,一次次的西征,横扫欧亚大陆,使俄罗斯的历史整整倒退了两百年,创建了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国家,成吉思汗被欧洲人称为“上帝的鞭子”。上帝的鞭子,当然表现的是欧洲人对蒙古人铁骑的畏惧。早于成吉思汗八百年,同样是欧洲人把另外一个人称为上帝的鞭子。那就是匈奴最高统治者——阿提拉据历史记载,阿提拉虽表面粗野,但内心却被多年的外交、政治和军事角逐磨炼得十分细腻。阿提拉为人狡诈,野心勃勃,其残暴凶狠程度使整个欧洲都在他面前发抖。他的兵锋杀到哪里,哪里就意味着血流成河。欧洲人称他为“上帝的鞭子”,把他看成是专门来惩罚人类的煞星。上帝的鞭子,同样也是表现出欧洲人对匈奴弯刀的畏惧。
在这里,“鞭子”是作为横扫一切,所向披糜的“神力”的代表,也只有鞭子才有这样的气势,不信你把别的兵器代入进去看看是不是变味了。P
其实,鞭子可谓生不逢时,皮鞭在杀死对手为目的的打斗或战场上,作用有限,尤其是盔甲普及后,金属鞭由于初期的冶金技术所限,结实又有韧性的链节环必须用“ 精钢”,成本太高,所以一般都演变为流星锤,绳标之类更省材料的兵器。顺便提一下,中世纪的欧洲用链锤的力士比较多,能轻松的击毁对手的大盾,这种链锤是由一段握柄加一段20-40厘米的铁链和锤头构成,是典型的软兵打击力大于同等重量硬兵器的例子。,
时至今日,软鞭的春天才终于来临。首先,从传统上来看,除了“九节鞭”之类,一般大家不会把它归纳到“武器”一类,随身携带麻烦比较少;第二,我们碰到手持1米以上兵器的对手概率很低,鞭子有绝对的长度优势;第三,鞭子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既可以平时锻炼身体,有不需要担心对方抢夺过去后用来对付自己。······好处多多,不过最关键的一点是,我喜欢,喜欢她的桀骜,喜欢她的精准,喜欢她的阴柔,喜欢她的豪情万丈。

(二)选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原则上来说,只要是有一定长度的绳状柔软物体,都可以使用软鞭技法,但我们作为练习用的软鞭还是要讲究一下的。因为,“第一次”很重要。最初阶段的练习会对你的习惯,爱好程度,坚持练习的时间,甚至将来的“成就”带来深远的影响。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开始就经常挨打,估计没几天就不玩了。
首先说材料,铁链,真的铁链互相敲击应该是声音比较沉闷的,密度比较高。如果声音清脆就是合金的。合金的一般相对会轻一点,也不容易生锈,虽然强度比铁链差一点,但更适合初学者。
再说长度,每个人的身高不一样,基本上手持鞭柄横于胸前,鞭彩触地,这个长度比较适合练习,大概1米4到1米6。为什么选这个长度练习呢。要知道鞭的长度越短,攻击节奏越快,对初学者来说,如果节奏掌握不好,连击的时候反而容易伤到自己,造成手忙脚乱的坏习惯。而且,抖击的时候,链条是呈波浪状前行的,波峰就是当时能量的最高点,当力量传达到鞭梢时,突然失去传导媒介,造成瞬间的爆发,鞭梢或鞭彩快速扭折,突破音速,我们听到的“啪啪”声,就是突破音障时产生的音爆。同时,鞭身就象个放大器,动作的丝毫变形,都会在最终结果上产生天渊之别,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初学者用很大的力量时,鞭子不能抖响,偶尔却能轻松发出爆音的本质。如果鞭子太短,距离不够或仅够一个波长,不利于体会这种力的传导,动作是否走形也不好检查,时间久了,坏习惯养成再改就难了。鞭子越长,鞭梢的离心力越大,能量蓄积的也越多,就算是狗链那么细,超过2米的时候力量也是很强的,初学者实力不够,很快就累的不能练了,不利于动作的掌握,万一挫伤手腕更是得不偿失,所以也不推荐初期用过长的鞭子练习。
接着是重量,一开始最好不要超过1斤半,来日方长嘛,不要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太重的鞭不利于技术的掌握,你会发现练习时完全是被鞭子带着跑,弄不好就受伤了。
皮鞭,是个很好的辅助练习工具,轻巧柔软好上手,练习新动作时可以更好的掌握技巧,更能体会手腕动作的细微变化。还能提高练习的趣味,比如打打人形靶练练准头什么的。现在我都是先用皮鞭热身,熟悉动作,再练链鞭,最后累了再用皮鞭练习准确度,这样既可以模拟恶劣条件下的使用,同时安全性也提高了,帮助克服害怕挨打的情绪,我以前累得时候练习,动作变形,被链鞭打过几次后脑,那滋味确实不好受啊。
  
(三)细节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想大家也不是第一天玩鞭子了,大面上的东东就不再多说,免得被高手笑话,今天只谈一些自己吃亏后的体验。p
第一,热身。鞭子不是用手挥舞那么简单的运动,他要至少要用上腿、腰,肩,腕的力量才能完整的抖出高质量的一鞭。尤其练习的时间多为早晚,气温比较低,肌肉、韧带的延展性比较差,非常容易拉伤。当然,不热身也有一个用处,如果今天只练一个动作,下午你就可以明确的知道要用到哪几块肌肉,呵呵,这纯粹是感兴趣者研究用的土办法,一般人没必要了。
第二,舞花。正反舞花是基础中的基础,应该每日勤加练习,既可以作为热身运动,又可以深刻的体会鞭性鞭理,他还是各种动作的预备和衔接,舞花练的勤,功力自然增长,实用中才能在任何时候运鞭如风。如果对鞭性鞭理体会不深,鞭子一旦击中物体,运动被打断,往往会颤动,扭曲,使不上力,无法继续攻击,更可怕的是缠上自己的手脚,给对方可乘之机。所以,如果不是表演,不要一味的追求抖击的声效,实战中如果只能抖击,就象拿了一把单发而没有准头的枪,后果不言而喻了。
第三,手腕。软鞭是技术活,威力中技巧占八成,力量是两分。技巧中除了各种发力的方法,动作的组合,最主要的是手腕的运用。不少人练了几年的鞭,技术总是不稳定,表现在“不匀”,每一鞭的声音大小不一,自己不能控制;“不顺”动作连接僵硬,抖击的时候甚至会出现鞭梢击中鞭身的现象,鞭子摇摇晃晃,自己打自己;“不准”鞭梢击打目标时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不能随心控制。这些都是不注意手腕动作的结果。软鞭运用中,手腕起到的是控制方向和加力的作用,动作分别是折,抖和旋。
先说“折腕”,比如说平舞花时,手腕向某个方向一折,鞭子自然就会抖过去了。经常说高手手腕一抖,鞭子象毒蛇一样击向目标,就是这个意思。
“ 抖腕”是在于加力,前文已经提过,力量在鞭身的传导是“波”的性质,如果波幅和鞭长配合的不好,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腕部的抖击,产生的波幅是很小的,决定他能完美的被鞭身放大。可以把手腕理解为变压器,把身体发出的力量波改变成适合软鞭的波幅,完整的击出,减少内耗。
“旋腕”,是前面两者的结合,有些动作要求鞭子走直线,但又要克服运动的惯性,造成能量的损耗,处理不好还会打乱自身的节奏。;
举两个例子说明一下,以后的例子都以右手鞭为例)左平抖时,很多人都说要有“拔剑”的意识,像日本的“居合”,这个没有错,无论气势和动作都很象,但是手腕动作完全错了,日本“居合”剑在腰上时刃口是朝上的,所以出击时是直接的挥斩,只有折腕没有旋腕的动作,软鞭这样用很容易挥过头缠上自己。左平抖的目标是在正前方,打击方式是直线穿透,出击时,右手在左腰时,手心向下,挥至近正前方时,旋腕手心向左,你会看到鞭子像龙卷风一样旋转,鞭梢最后呈直线击出。练习的时候先不要用全力,先正确掌握技巧再加力,姿势正确,轻轻的就能抖响了,注意拧腕不要过早。
撩劈大家一定也经常练了,有兴趣的可以试试撩的时候手心向上,劈的时候旋腕变手心向下,体会一下和手心一直向下有什么不同。
第四,止动。中国人讲究阴阳,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软鞭快速的运动是“阳”,瞬间的止动是“阴”,只有阴阳交合的瞬间才是他力量的爆发点。还是拿抖击来作例子,在力量由鞭梢击发的瞬间,你能保持手腕的稳固,抓紧鞭把,可以体会到鞭子像活物一般想要脱离,与你产生强烈的“对挣”,这时候的鞭响绝对可以用声震云天来形容。如果没有这瞬间的“止动”,鞭梢力量还没发出,新的力量又传导到了,就象长江后浪推前浪,力量波自己就互相抵消一部分了。
但凡事都有个度,“止动”不是“逆动”,有人喜欢在抖击发出的瞬间手往相反的方向“挣”一下,以为这样可以产生“反作用力”,增加打击力度,其实非常不妥,首先不利于距离感的掌握,空击还好,击打目标时的准头就难说了;其次,这种“对挣”力完全是自己制造出来的假象,只能消耗鞭身蓄积的力量,你可以看到鞭梢和鞭身剧烈的晃动,这是干扰波存在的证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