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作家 || 散文:最是一年椿好处(重庆/何龙飞)

最是一年椿好处

  

  文/何龙飞

  

  每当念起唐代文学家韩愈流传千古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时,我总会多愁善感,忆起老家的香椿。

  

  三十多年前的春天,父亲在一个名叫大宝湾的地方做木活。眼见主人家地坝边有一棵大香椿树发了不少小苗,长势喜人,就动了分栽的心思。壮起胆子向主人家和盘托出,竟得到允许,父亲感激不已。

  

  那棵小香椿苗被移栽到了我家地坝外的斜坡上。父亲和母亲一样,喜欢香椿那特有的芳香,尤其是想到香椿能炒肉、菜增加食欲、潇洒一家人的肠胃,更是把香椿当作了“宝贝树”来对待。于是,看苗、浇水、除草、护苗,有条不紊地忙碌,操了不少心,花了不少精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了父母的养护,有了阳光雨露,小香椿茁壮成长。不经意间,树干直径达二十厘米左右,一到春天,枝头便冒出嫩芽,次第舒枝展叶,火红成灿烂的景致。

  

  春风拂来,香椿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不能不令父母驻足搜寻。哦,定睛一看、闻,才发现原来是香椿的奉献。世间有此香树,足也,得好好珍惜和享用。父母哪经受得住香椿的诱惑,赶紧伸出手,去摘香椿树上的椿叶,当然,连着的椿枝也不会放过。很快,就摘了几大把嫩香椿枝叶,不单椿枝叶香气十足,还让双手也沾满了香气,拿到鼻子处一闻,香气就沁人心脾,陶醉灵魂。

  

  回到家里,香椿的芳香弥漫开来。那是什么?为何如此芳香?我年幼,不谙世事,好奇心驱使我连续发问。母亲耐心细致地给我介绍香椿,称赞香椿的香及美妙。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立即跑过去,凑近鼻子,细闻香椿,只任心灵尽情地愉悦,只任口水尽情地吞咽。“莫慌,慢慢来,好事不在忙上,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瞅瞅我的馋样,母亲制止并开导了我。虽不完全明白母亲话中的道理,但见母亲认真的样子,也就只好忍着,熬到母亲弄好再吃。

  

  母亲忙起来了。洗净香椿,用刀切成短节,装进碗里待用。那时生活水平低下,能吃肉就是“打牙祭”。所以,香椿多是用来炒回锅肉或瘦肉的,是美味中的美味。只见父亲把灶塘里的火烧得旺旺,铁锅里直冒青烟,显然是火候到了。母亲把切好的回锅肉或瘦肉迅速倒入锅中,用锅铲适时翻动,以保证受热均匀、出油。是该倒入香椿节的时候了。母亲照办,再用锅铲搅拌,炒熟,飘香的香椿炒肉就起锅、上桌,令父亲和我垂涎欲滴。至此,还犹豫什么呢!在咸菜及米饭、清汤的佐餐下,我们一家人领略了香椿的魅力,吃得津津有味,就连打饱嗝都还有缕缕椿香溢出,不能不令我们虔诚地向香椿致敬和感恩。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经济拮据的原因,“打牙祭”不常有。为了不负香椿的馈赠,母亲就把香椿摘来切细后拌作料生吃,或仅炒香椿不炒肉,或与其他蔬菜一起炒,照样别有一番风味,不失为艰苦岁月里难得的美食。

  

  于是,那棵香椿成了我家的“美味树”、“风景树”,伴我们度过了唯美的春天。而且,年复一年地滋养、犒劳、激励着我们,充满欢声笑语,洋溢温馨幸福,够我们谈椿色变、引以为荣的了。

  

  可是,到了八年前,那棵香椿不得不被砍掉,理由是老家的土瓦房已成危房,须排危重建砖房,香椿位置恰好是须硬化地坝的位置。砍香椿那天,父亲有些依依不舍,但为了安全着想,只好举起了斧头。母亲也是如此,感叹一声后,就把香椿干捆成柴,挖起香椿根栽植于附近芭蕉旁,期待其重新发芽,枝繁叶茂,奉献美味。

  

  香椿不是无情物,到了异地待后生。芭蕉旁的香椿在风调雨顺的助力下,又发出了嫩芽,渐渐长高,出落成四棵欣欣向荣的小香椿树,其中大的那棵已有大汤圆般粗壮。又有了香椿的枝叶可赏、闻、食,父母的心里荡起幸福的涟漪,整个春天都香气四溢、开心、知足。我呢,早已在香椿的慰藉与父母的激励下,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不管何时何地,我都没有忘记老家的那些香椿,随着香椿入梦来次数的增多,眷恋的情愫就会越来越浓烈。如何释怀呢?唯有一睹、一吃为快方妥。在春天,我与那些香椿又见面了,亲切感油然而生,就像与父母见面一样。吃上了香椿,美妙之感遍布全身,不叫爽才怪!告别时,我会先看一眼香椿,许下默默的祝福,再与父母依依惜别,送上真诚的祝愿。车发动了,蓦地发现香椿和父母都在为我送行,只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此情势,怎能不打动我的心扉呢!好在,我还会回去的!有此想法后,心里也就满怀期待,踏实些许。

  

  转眼间,到了春天,城里的小贩叫卖着香椿。我停下脚步,细细打量香椿,那色彩,那模样,那香味,完全与老家的香椿一样。呵呵,这就是我朝思暮想的香椿,饱含浓浓的乡愁与刻骨铭心的爱恋,岂能错过。自然,我花钱买了两把嫩油油的香椿,拿回家炒回锅肉来吃,其芳香、味美就甭提了。不知不觉间,乡愁浓烈起来,还不趁着“最是一年椿好处”的美好时光回归老家、了却心愿?!分明,我已行进在了路上,且会坚持下去。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会员、涪陵区作家协会秘书长、涪陵区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涪陵区第四届科技拔尖人才,著有散文集《松荫荷韵》《种瓜种豆种文字》《纸背乡愁》,获得首届国际东方散文奖、重庆新闻奖、涪陵区乌江文艺奖等奖项)

《西北作家》招募签约作家

竞选村长(陕西/林喜乐)

属于我的春日恋歌(四川/陈艳子)

江苏/张镭:憎恶女性的叔本华

山东/程春刚:婚姻的标配

周养俊:栽下一棵石榴树

王 炜:牛三响(小说)

大赛入围作品03:接于两米之内(外二首/安徽 刘坤)

大赛入围作品02:家务院(外二首  杜晓旺/陕西)

西北作家首届文学奖入围作品01:向麻雀致敬 (散文)王利群/陕西

【大赛作品108】张雷远:团圆(小说)

【大赛作品107】董娟:《殇》之恋(小说)

【大赛作品106】王小侠:父母的爱情

【大赛作品105】姜启德:微电影(小小说)

【大赛作品104】常巧云:玫瑰梦

【大赛作品103】康正平:茶祖故乡古茶山

【大赛作品102】米龙:车票(外一首)

(0)

相关推荐

  • 何龙飞: 棉里藏爱冬不冷

    棉里藏爱冬不冷 重庆涪陵 何龙飞 棉,对于我们过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亲人们再把爱藏进棉里,一个个冬天就不再那么寒冷了. 儿时的冬天出奇地冷,因为经济拮据,家里就缺衣少裤,也缺少棉被.这还了得,会把幺 ...

  • [美丽味道]春日香椿香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6-03-24 14:36 杨建 漫山遍野的野菜稍稍地冒出嫩芽,正是吃"春"的好时节.此时,我的心里便会生起一个温暖而甜蜜的念头:回老家摘香椿吃. ...

  • 【西南作家•散文】冉茂琼/再见母亲的菜园子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再见母亲的菜园子 文/冉茂琼(四川攀枝花)

  • 散文||换 地

    换   地 由于疫情,春节以来我们哥仨没在一块儿聚过.偶尔电话一下,算是互报平安. 疫情渐渐得到了控制,大家可以相互走动了.我们仨相约,我们一起到乡下,趁着清明,扫一下墓.一来,探望久别的亲人:二则, ...

  • 【西南作家•散文】牛新源/老家的香椿树

    西南作家·散文 [西南作家·快讯]阿 月 /西南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老 家 的 香 椿 树 文/牛新源(四川)             成都的这个季节,正是银杏树叶逐渐发黄的时候,不少街道两旁.院 ...

  • 何龙飞:好吃不过“柴火饭”

    好吃不过"柴火饭" 重庆 何龙飞 我们吃过电饭煲.电磁炉.液化气.天然气.柴火煮的饭,虽说都是饭,甚至是香喷喷的饭,但比较一番后,觉得好吃不过柴火饭,只因那里面飘香着母亲的味道. ...

  • 散文: 老家的炊烟

    冬歌文苑 老家的炊烟 我的老家在一个贫困县的乡下,固然也有了乡村故事,泥土芳香,鸟鸣山幽,田间地头,还有乡亲们吆喝的声音,回忆那种至纯的乡情,永远结晶在我的内心深处. 老家的炊烟有着浓浓的味道,更有着 ...

  • 西北作家 || 散文:又见杏花红(陕西/周冬莉)

    又见杏花红                      文/周冬莉(陕西) 三月的风,轻轻地吹皱了太液池的一泓春水,大明宫里繁花似锦,白的是玉玉兰,粉的是海棠,成串地挂在树上的榆叶梅,树上的叶子尚未抽芽 ...

  • 西北作家 || 散文:花的魅力 湖北/彭兴亮

    花的魅力 文/彭兴亮 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人但丁,在<神曲>中说:"我向前走去,但我一看到花,脚步就慢下来了,--"这不独但丁一人如此,几乎人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每逢漫步 ...

  • 西北作家 || 散文:从三国到水浒(福建/杨朝楼)

    从三国到水浒 文/杨朝楼 无锡人有一种吴人的自豪情结,这在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的三国城里可以明显感受到.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魏强而蜀吴弱,三国时期发生在吴国的大战役,也就是火烧赤 ...

  • 西北作家 || 散文:属于我的春日恋歌(四川/陈艳子)

    属于我的春日恋歌                                  文/陈艳子 春雨润物细无声,目及之处,无不鸟语花香,桃红柳绿,万物竞自由,到处蕴藏着勃勃生机.韩愈道:"最 ...

  • 西北作家 || 散文:蜀葵穿亚麻衣裳(白芸/山东)

    蜀葵穿亚麻衣裳 白芸/山东 本人孤陋,四十多岁了未曾到过陕西以西.陌生让触觉灵敏,当我第一次站在西宁这座城市的街头,陡然生出一种异域的.带点神秘的隔阂感. 我们的旅行路线是古丝绸之路的一段,从那条著名 ...

  • 西北作家 || 散文:雪落无痕(伊兰/陕西)

    雪落无痕 文/伊兰 雪是星期五晚上开始下的,那天,西安电台在古都酒店举行一年一度的客户答谢会.为了圆满完成主持人上台亮相的环节,我们下午一点就来到这里,在富有节奏的动感韵律中,一遍遍地排练着那些再简单 ...

  • 西北作家 || 散文:一碗油泼面 王选信(陕西)

    一碗油泼面 王选信 秦人喜爱面食,是出了名的.扯面,拉面,臊子面,油泼面,biangbiang面,浆水面,酸汤面,凉皮,搅团,麻食,想尽了方法,做完了花样.我是地道的关中人,对面食更是情有独钟,一日不 ...

  • 【西北作家 散文】王炜:钟楼左右

    钟楼左右 文/王炜 回民街在左,骡马市在右,面朝钟楼的话. 去回民街的次数,远远多过去岳丈家.多半因了回坊的美食,总是坦然地带着一颗吃货的心去的.后来去得多了,这颗心竟越来越不自在.每去一次,感慨便多 ...

  • 【西北作家 散文】陈亮:给父母过劳动节

    每年的劳动节,单位里都要放几天小假,今年也不例外,还没到五一,老婆就嚷嚷开了:"今年放假我们去哪里玩啊?"想想父母亲常年在乡下老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他们靠种地为生,好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