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渚泽[孟渚泽]

孟渚泽是由上古时代的洪水所形成的。上古五帝之时,人们视洪水若猛兽。其神话及传说仅典籍所载不下上百种。由于地势原因,天下之水多聚集东南而入海,西北高原多为沙漠干旱之地。关于地势往东南倾斜的现象,造了“共工怒触不周山”之神话。然治理洪水,无论是典籍史料或传说,其功首推夏禹。《吕氏春秋》载:“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所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之,名曰鸿水。禹疏河决江、为彭之障于东土,所括者千八百国,此禹之功也”。是大禹将汇集在东南一带的洪水用疏导之法引入东海,才使这一带显出了陆地。《淮南子。人间训》中又载:“古者沟防不修,水为害民,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古人不懂水利建设,洪水来了只知用土围堵,而不知挖渠排泄,是大禹凿开“龙门”,(亦作凌门),才使洪水东流入海。
关于大禹治水的情形及所采用的方法,从《墨子。兼爱》中可以看出来:“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鱼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噱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与西河之民。东方漏之陆,防孟渚之大泽,洒为九浍,以东土之水,以利冀州之民。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干、越与南夷之民。”这里所说的泄、注、洒、凿、漏、流,皆为大禹治水所采用的方法。大禹根据山川地貌,结合不同实际情况,该采用什么方法都是经过长期观察江河,调查水系得出来的经验。为了使东南汇聚的大片洪水退去,他“北决九河,通十二渚三江”,一气治理了十三年,“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孟渚洪水去后,大泽成为一片湿地,此湿地广渺无限,水草丰茂,人们“填淤肥美,聚而耕之,稍筑室宅,遂成部落”,这大概就是古孟渚形成的情形。
《本经训》中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在神话传说中,天下洪水是由共工造成的。这里所说的“空桑”,乃古地名。据考在今鲁西南一带。“薄”者,音“迫”也,这是说由共工带来的洪水,已经迫近了鲁西南一带,也就是说孟渚一带。当时的情形是什么样的呢?典籍又载:“江淮通流,民皆上丘陵,赴树木”,“水逆行……”“蛇龙居之,民无定所。”由此可见,夏禹之前的孟渚泽是一片无际河泽。除典籍之外在中国许多古代神话故事中,也能窥见和证明孟渚泽洪水浩大的样子。如神话故事“夸父逐日”,《海外北经》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为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鲁地在北,孟渚属鲁。夸父追日口渴,非孟渚一带的洪水不能解渴,于是他欲“北饮大泽”,可惜没有达到这地方就“道渴而死”了。又如《林辞。宋玉对楚王问中》,宋玉也提到了孟渚:“……鲲鱼发昆仑之墟,暴髻碣石,暮宿于孟渚……”。鲲鱼是传说中海中的大鱼,多居于北海。每天早晨从北海到昆仑,从昆仑到河北碣石稍作休息后再往东南,晚上就栖在孟渚泽大湖中,次日游东海。如果孟渚无水鲲鱼便不会栖于此的。由此也可说明:古时孟渚是一片洪波河泽,夏禹之后,洪水退去而形成了大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