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作家》第068期 王贞虎散文《煤油灯》

《西北作家》恭贺: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休刊通知:2017年1月25日--2月1日

  煤油灯

  王贞虎

  生不逢时的你,一定没有见过煤油灯,你更不能体会我那没有电灯的苦涩童年时代。

  上个世纪七○年代,偏僻的农村,就算有钱想要装设电灯,也没有线路。更何况农民汲汲营营,只求填饱肚子,没有电灯,又有什么关系呢?还不照样白天黑夜过日子,过那个晚上乐白天苦的穷日子。

  我童年里的两盏煤油灯,是家里唯一的照明设备。其中一盏,母亲烹煮饭菜,和我们晚上做功课时,轮流用,另外一盏就是摆在神明桌上,以供烧香拜拜时,用来燃香之用。

  我与煤油灯相伴的日子,至少也有十五年之久。初二时,家里才装设电灯,那是家里第一次“大放光明”,亮得“睁不开眼睛”。

  煤油灯会发出臭味,所以煤油有人叫它“臭油”,也有人叫它“番仔油”;每当煤油用光,母亲都会叫我拿着空瓶子,到杂货店去“打油”。当年家贫,打回来的煤油,只能省着用,母亲将灯芯拉到很低,在“一灯如豆”下,做家事,吃晚餐,做功课。

  做家事、吃晚餐,灯光暗一点,没什么关系,碰到读书写字,光线太微弱,根本就看不清楚。于是趁母亲不注意,将棉线做的灯芯挑高一点,灯光就亮一些,可是“吃油”太凶,一下子就被母亲发现,要我们不能太浪费。

  当年念小学,老师有一个习惯,回家的功课布置的特别多,生怕我们偷懒。偏偏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忙于协助农事与家务,忙东忙西一刻不得闲,白日哪有时间做功课。

  等到晚餐后,才有自己的时间,做功课时,只能围坐于大大的四方型餐桌,四个边加上四条长板凳。当年弟妹年纪小,尚未就学。我与大姐、二姐,各踞一方,所留一边,是母亲忙完家事后,查勤时的特别座位。

  当时微弱的灯光,大姐二姐二个人抢夺煤油灯的戏一再上演,为了看得更清楚书本上的字,谁也不肯让谁,哪管得了礼让。

  由于争论不休,引起母亲的注意,我们各说各话,为了公平起见,母亲当下裁定,将煤油灯放在桌子的正中央,谁都不能擅自移动煤油灯,否则就要受罚。

  煤油灯放在桌子中央,我们就将身子尽量往前挪,希望能够靠近煤油灯一点,亮一些。靠得太近,一个不注意,煤油灯的火苗,烧到二姐的头发,散发出难闻的烧焦味。我也发生类似的情形,不过当年理个大光头,没有头发,却经常发生头皮被火苗烤到烫到,引发过阵阵疼痛。

  到了初二以后,有电灯用了,煤油灯隐身幕后,只拿来“点香”使用,有时外出也会将煤油灯放在防风灯箱中,在暗夜中行进,照亮前方的去路。后来,手电筒取代煤油灯后,煤油灯也便隐身到历史的幕后了。

  煤油灯荧荧之光,驱散了夜幕的阴霾,灯盏光线虽然微弱,却是全家人心中渴望的无限的光明。

《欢迎再来检查》杨保国||小说

吴小林-小说《村长得了艾滋病》

刘会民:表叔的女人是我的初恋||小说

殷贤华:小小说二题《玻璃杯里的蝉》《举报信和表扬信》

名家名作:黄建国小说《谁先看见村庄》

潘玉毅:但做灯前读书人

(0)

相关推荐

  • 【一盏煤油灯】/ 刘芳

    一盏煤油灯   刘芳 春日午后那慵懒的阳光总是让人产生整理杂物的冲动,可当我打开那凌乱的抽屉,竟又不知从何下手.我把藏在角落里的废旧物品整理了一下,该扔的则扔,该当废旧卖掉的则装在塑料口袋里,还有一些 ...

  • 散文||母亲的煤油灯

    母亲的煤油灯 孙礼昌||贵州 一个用过的墨水瓶子,一截铝管裹着棉线做成灯芯,瓶里注上煤油--一个在农村家庭常见的煤油灯便做成了.划一根火柴点燃,一盏如豆的光划破记忆的夜空,照见那段尘封的岁月. 上个世 ...

  • 煤油说

    煤油说 <青海那点事>之十七 感谢台湾那个曹科长先生,因了他说"大陆用煤油炸油条",才想起就煤油有关的事铺陈一篇小文.先得对曹先生讲一句:你很有必要去看医生了耶,精神病 ...

  • 张 云丨那盏煤油灯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远去的尘封往事值得品味,逝去的童年依然值得回忆,走过的路子,留下时代的印痕,蕴含着成长的足迹.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一盏煤油灯伴与我同行走过童年,如今想起仍在我的记忆里熠熠闪亮.然而 ...

  • 想起煤油灯

    我:你看见过煤油灯吗? 儿子:别说看见过听都没听说过! 这是曾经一次我和儿子关于煤油灯的对话,他没看见过,听说过煤油灯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现在大街上到处华灯绽放.灯火辉煌,回到家打开电灯,屋里一片光明 ...

  • 平氏故事——煤油灯

    记忆中,儿时的农村,白天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瓦蓝的天空上还有耀眼的太阳,晚上的夜空是满天星斗的,满星的夜空还有明净的月光.入夜,一闪一烁的萤火虫在身边飞来飞去,捉了萤火虫,放在手心,看它闪烁着在手掌上 ...

  • 记忆里的煤油灯,有一段摇曳的客家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梅县畬江中学读书.将要毕业的那年,我和村里几个同级的同学寄宿在畬坑圩一间小店铺的阁楼上.由于当时正值"大跃进"过后的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晚上点灯用的煤油都得 ...

  • 散文原创:煤油灯下的人生路

    文/雁南飞 上世纪70年代,农村不通电,家家户户照明都是煤油灯. 那个年代,买任何物品,都是凭票购买,有的物品,按人头发供应票,有的物品,按户发票. 煤油是按户供应,十分紧缺,除了孩子看书,百姓一般不 ...

  • 一盏灯

    本文作者:高喜林 人类发现火,距今有几十万年了,自从有了火也就开始懂得了照明,懂得了照明也就逐渐发明了灯.自从有了灯,人们的学习.工作有了更充分的时间和更便利的条件,生活更加有了情调. 战国时期灯具 ...

  • 西北作家 || 王贞虎:华美岁月

    华 美 岁 月 重庆/王贞虎 人们勤于摆脱生活的羁绊,才能勇渡生命的长河:然而这点点滴滴镶缀而成的华美岁月珠鍊,唯有透过继续滚动的笔珠,才能宣达人生最可贵的际遇. 有人说:平淡无奇的生活,每个日子都千 ...

  • 【文评诗论】重庆万州∣王贞虎:古游记作家的发现和描绘

    古游记作家的发现和描绘 王贞虎 "山之姿态,得树而妍"这句话是明末清初文学家萧士玮在<湖山小记>里说的话.是极对的.不著一树一木的丘峰.山峦,乃至房舍楼阁等建筑,看上去 ...

  •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王贞虎:诗人眼中的世界巨变——叶芝诗作《再度降临》发表百年有感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诗人眼中的世界巨变--叶芝诗作<再度降临>发表百年有感  王贞虎    再度降临                叶芝 一圈又一圈,螺旋在扩大 猎鹰已听不到主人 ...

  • 江西作家文坛第2455期王卫华散文《可怜天下儿女心》 我的父母年事已高,来日无多了,在一起过的年是...

    可怜天下儿女心 作者:王卫华 父母一生操劳,很少有出来见"世面"的机会.以前是条件不允许,现在条件好转了,老人又总是以"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为借口不肯挪窝. ...

  • 【小说】王贞虎/尴尬的情妇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王贞虎 美丽的情妇,表情认真地说:"老太爷对我很好.没有一个男人,像他对我这么好的了." 说这话时,情妇口中的老太爷,在隔壁的卧室午 ...

  • 【散文】王贞虎/外婆和她的小巷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王贞虎 外婆住在镇上的那条小巷里,小巷的人家多,拥挤,热闹.小巷怕风雨,因为小巷太古老,禁不起风吹雨打:小巷也怕火,因为小巷全是木房子,禁不起火 ...

  •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王贞虎: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赏析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赏析       王贞虎 尘中见月心亦闲, 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 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 山上长松山下水. ...

  • 【诗评诗论】重庆万州∣王贞虎:李白和杜甫:一个享受诗,一个为诗奉献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李白和杜甫:一个享受诗,一个为诗奉献 王贞虎 杜甫比李白小十一岁,他是公元七一二年出生,七七○年去世.虽然只有十一岁的差距,但放进唐朝历史中来理解,却可以看出极大的差异.关键 ...

  • 【诗评诗话】重庆万州∣王贞虎:黄庭坚求亲诗赏析

    鲁西诗人,以诗歌慰藉心灵 黄庭坚求亲诗赏析 王贞虎 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字鲁直,号涪翁.山谷道人,创江西诗派,与苏轼并称"苏黄".他曾在诗中公开为儿子求娶苏轼孙女阿巽为妻.这是怎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