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作物当“化肥”,这种原始做法为啥连中科院专家都点赞
豆类作物当“化肥”,这种原始做法为啥连中科院专家都点赞
科技日报记者 李大庆
近日,记者随国内的一些农业专家、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到成都市郫都区考察。
郫都区原来叫郫县,您肯定知道它的传统宝贝——郫县豆瓣辣酱。不过,在那里,还有一种您可能不知道的宝贝,叫“林盘”,也就是一种散落在树林中的百姓居住的小小社区。
说林盘是宝贝,是因为在现代高楼大厦越来越多的背景下,林盘却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绿色环保功能。曾经多次考察过川西林盘的北京科技大学生态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杨丽韫这样描绘林盘:是农家院落与周边高大乔木、竹林、河流及外围耕地等自然环境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农村居住及劳作场所的环境形态。“林盘是典型的散居型农村聚落,在成都平原上广泛分布,具有独特的生态、景观、历史、文化价值。”她如此评价林盘。
然而,林盘这一源起于秦汉之际的居住方式却有不保之虞。
林盘虽然坐落在被农田包裹的的树林中,但属于百姓居住之地,很难以国家农田、林地的相关政策保护它。像郫都区,距离成都市也就20公里,在城市居住空间越来越拥挤和房价越来越高的时代,或许某一天城建部门的一纸红文就可能将它夷为平地,复建起高楼大厦,还可美其名曰“改善当地人民的居住条件”。
林盘的这种潜在“危机”,不仅存在于郫都区的1183个林盘,在川西的多个县区也都存在。
世上有许多难题是用来考验决策者的智慧的。郫都区的领导这一次显示了自己的智慧:他们决定把林盘申遗,申请成为农业文化遗产。一旦申遗成功,那么未来郫都区的每一任领导、每一个部门就剩下一个责任了:那就是全力保护林盘。
国内的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对郫都区的申遗保护行动表示了赞赏。
在郫都人的眼里,林盘就不是一般的村庄,而是他们的生态文化栖息地,保留着他们千百年的历史记忆,凝聚着他们创造性的智慧。曾经生长在郫都林盘的四川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研究员张星誉对前来考察的农业专家说:在林盘院子的四周紧靠房处,种不遮阳的果木树和铁杉树;往外依次种植柏木、楠木、香樟、喜树等做家具建房屋的树;再往外种柿树、桤木、麻柳等,树林间还种些白英竹、斑竹、苦竹、金竹等做家具用;最外围密栽慈竹,合围院落……
简直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
在郫都区,与林盘一起被农业专家称为宝贝的还有当地的水旱轮作系统。
说到轮作,许多人都了解,因为农作物的轮作在全国各地都有,但水田作物与旱地作物轮作,则属稀少。见到此的农业专家认为郫都的水旱轮作是中国农业的经典。
这要感谢李冰父子。
2300多年前,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斌说,岷江冲洪积扇状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大平小不平”特点,相对高度不超过2米,形成了都江堰以下无需动力的自流灌溉区,排灌体系纵横交错;而成都平原的新冲积灰色水稻土,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比如,从种植历史上算,百年以上的作物就有22种,千年以上的15种,2000年以上的12种,4000年以上的5种。”
到目前,郫都人依然保持着水旱轮作的生产方式,今年种水稻-油菜,明年可能就变成了种水稻-小麦,后年可能又改成了种水稻-大蒜,或水稻-圆根萝卜、水稻-秋冬菜-早春菜等。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闵庆文认为,水旱轮作在生态学上意义重大。它是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生物学措施,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防治病虫草害。
对郫都农人来说,农田是寸土寸金。一分地里就可能种上十几种甚至二十几种蔬菜,即使在田埂上也会间种上某种蔬菜。闵庆文发现,郫都的农民常种多种豆类作物。他分析,豆类作物因为含有根瘤菌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这有助于土壤肥力的恢复和维持。而我们今天所说的施肥其实也主要是指施的氮肥。“古人就是利用这种生态学的方法解决了我们今天的施用化肥问题。”
我们自豪于中国古人的“施肥”智慧,我们庆幸当今郫人还在沿用这种智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一些农业专家提出要到中国来寻找农业发展的新出路。他们更看好我们传统的有机农业。
但是,如果林盘没了,水旱轮作没了,古人的智慧也就随之湮灭了。因为到现在我们还没有彻底搞清古人为什么如此“施肥”的机理。
郫都,你选择了把水旱轮作及林盘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你就为中国灿烂的农业文明添加了最有力的注脚。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图片由郫都区申遗办和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刘义阳
审核:王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