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畴投降清朝的真正原因?或许是不甘心,降清后的作用无人能比

洪承畴是明末清初,两朝更迭之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政治及军事生涯贯穿整个明、清激烈交锋时期。

洪承畴降清前,是明朝用来对付农民起义军的扛鼎督臣之一。

李自成、张献忠的真正崛起,正是在洪承畴跟清朝决战于松山之时,及其被清朝俘虏之后。

降清后,洪承畴也是清朝入主中原时,所仰仗的重要谋臣。

清朝能在长城内稳坐江山,洪承畴献策的分量在其中举足轻重。

不管在明,或在清,洪承畴都体现出了他的价值,毫无疑问,他是个人才,还是那个时代最顶尖的人才。

只不过,因为侍奉两朝的原因,洪承畴的名声不那么好。

即使他为之奋斗下半生的清朝,也于乾隆皇帝执政时期,将他编入了带有蔑视性质的《贰臣传》。

本文就简单聊聊洪承畴这一明末清初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聊聊他为何要降清?降清后又为清朝入主中原起了什么作用?最终的结局等等内容。

一:洪承畴为何要投降清朝?‍或许是因为松山之败后的不甘心

根据《清史稿》中的记载,洪承畴是因为怕死投降的:

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

《清史稿》也是正史,不管中间有没有虚构内容,这就是公认的定论了。

可民间的言论就跟史书记载的大不同。

大概是因为鄙视饱受明朝恩惠的洪承畴毫无志气的投降,编纂出了庄妃劝降,而洪承畴被女色所迷,于是投降的戏码。

怕死也好,女色所迷也好,都不是传统士大夫应该干的事。

儒家门徒不该视死如归吗?在那个时代,如同洪承畴一般的士大夫们太多了,也无法苛责一人。

只有他被戏说,是因为他未来帮助清朝入主中原时,起的作用太大而已。

洪承畴是进士出身,也曾有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我想,应该不会是简单的怕死,或被女色勾引,就能随便投降的。

他在松山兵败在际时,也曾是主张决死一战的,败局不可避免后,也曾在被围得水泄不通的松山城内坚持长达半年之久。

降清肯定是不甘心的,毕竟,清朝那会还被视为蛮夷。

但,洪承畴更不甘心的是,他本来有机会熬死清军的。

却因为崇祯皇帝的催促,以及当时的兵部尚书陈新甲逼迫他更改战术,导致了自己的兵败被俘。

洪承畴指挥的松山之战,是明崇祯朝和清朝进行的最后一次决战。

诱因是清朝围攻锦州,为保证宁、锦防线的完整,明朝决定派兵救援,并顺势与清军决战。

于是,当时处于蓟辽总督任上的洪承畴成为明军一方的主帅,他指挥的军队有十三万,其中有四万骑兵,是明朝最后能掏出来的家底。

其时,中原大地上依旧是烽烟遍地,李自成、张献忠们再度雄起。

对于明朝来说,同时面对两处强敌,实在是很难熬,必须要先解决一处。

李自成们到处乱窜,解决他们,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因此,崇祯皇帝和兵部尚书陈新甲,把快速解决一处战斗的希望,放在了洪承畴身上。

洪承畴本来是准备采取稳打稳扎的战术,十几万大军用滚筒式的行军方式,一起向被清军包围的锦州行进。

他当然也知道朝廷熬不起,但明军野战实在打不过清军,主动出战,容易被机动性更高、更灵活的清军找到各个击破的机会。

他只能利用明军善于阵战的优势,集合在一起,先保住手上的军队不受大的损失,能靠近锦州后,再跟锦州城内的祖大寿里应外合,尝试击败清军。

洪承畴其实也在赌,明朝耗不起,清朝同样耗不起。

而且,即使已经内外交困的明朝,底子也比清朝厚。

本来,他或许是对的。但这个战术就跟崇祯皇帝,以及陈新甲期待的速战速决起了冲突。

清朝能否耗得起不论,崇祯皇帝先急了。

洪承畴军中有一名监军,叫张若麒,是崇祯委派的,他秉承崇祯皇帝和陈新甲的意见,否决了洪承畴稳打稳扎的战术,逼迫他出战。

洪承畴毕竟是文官,皇帝的话还是要听的,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改变战术。

这一改变,就进入到了清军希望的轨道中,洪承畴主动出击,瞬间就露出破绽,然后,粮道和后路被清军抄了。

这个时候,十多万大军在手的洪承畴,还寄望于死战寻找生机,可早就被清军的运动战打怕了的各路总兵们意见无法统一。

洪承畴麾下的十三万明军,分别由八位总兵指挥。其中只有曹变蛟、王廷臣这两位赞同洪承畴的意见死战。

其余六位,吴三桂、唐通、马科、王朴、白广恩、李辅明全部跑了。

未来,王朴为松山兵败背锅,被杀。李辅明在和清军的交战中战死。

剩余的,不是降李自成,就是降清。

六位总兵带着部下一跑,整个明军就乱了,松山之战以明军失败告终,洪承畴被围在松山城,半年后,城破被俘。

从松山之战的进程和结果看,洪承畴此前的战术未必错,有很大机会耗败清军。

当时的清军,在皇太极的号召下,也已经是举国之兵尽出,物资消耗也达到了清朝承受不了的地步。

双方其实比的就是耐心而已,洪承畴有耐心,但他不能完全在行军作战的方式上做主,于是败了。

洪承畴本来可以凭借这一战,成为挽救明朝于危亡之际的英雄,成为万人敬仰的当世名臣,流芳百世。

却因为跟朝廷在战术上的分歧失败,他能甘心?

范文程说洪承畴不甘心死去,这是真的,但并非是单纯的怕死,洪承畴只不过是因为明朝的决策错误,丧失了一次流芳百世的机会,对崇祯皇帝起了怨心而已。

或许,对松山之战结果的不担心,以及期望重新证明自己的心思,才是洪承畴甘愿顶着骂名,投降清朝的真正原因。

二:洪承畴降清后起到的重要作用,促使清朝用汉法治国,帮助稳定南方

皇太极劝降洪承畴,是为了将来能入主中原时,对清朝有所帮助。

因此,清朝没有进中原时,洪承畴是被闲置的。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清朝终于找到机会,开始准备全面入主中原,洪承畴开始变得重要起来。

清朝军队进入北京后,洪承畴首先向多尔衮建议,满人应该“习汉文,晓汉语,通汉礼”,采取以儒治国的方式,全面吸收明朝的治国制度。

简单而言,就是建议满人主动汉化。

并且,作为在明朝官场熬历了半辈子的洪承畴,深知明朝官场的弊端,裙带关系比比皆是,他建议多尔衮在收用前明官员时,要采用“连坐制”。

清朝刚入关时,无法迅速融合科举制选官,需要的官员大多是投降清朝的明朝士绅们互相之间举荐。

而洪承畴建议的“连坐制”就是针对此下重手,比如,有人是因为被保举为官,如果为官无能,那么,保举人也要受罚,反之,则受赏。

这个办法对清朝入关初期,能快速找到一批相对有才干的官员,帮助稳定北方局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洪承畴跟随清军重回北京后不久,就被委派到南方去当“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

洪承畴就是南方人,又是士大夫,当时南方的反清力量主要就是江南士大夫们在组织。

清朝希望熟悉士大夫们脾性的洪承畴能解决长江以南地区,明朝残余势力不断抵抗的问题。

当初,洪承畴为明朝剿灭农民起义军时,一向是强硬派,主张“以剿为主,以抚为辅”。

但为清朝对付江南士绅们时,就很应时的把策略变了,变成了“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他以前明官员和士大夫的身份,说服了许多故交,以及反清意志不坚定的江南士绅们投降清朝,为新朝效力。

并针对明朝时的赋税额,在江南地区大搞减税活动,以此在拉拢江南士绅的同时,也帮助清朝收揽民间的民心。

洪承畴在江南地区实行的怀柔政策,效果还是很显著的,有效的分化了江南地区的反清势力。

当然,甜枣之外,也有大棒,对于比较坚决的抗清人士,洪承畴也要以清朝忠臣的样子,对他们举起屠刀。

比如金声、夏完淳等抗清英雄,都是死在洪承畴手上。

这两位在被俘后,都是由洪承畴亲自审问和劝降,他们也众口一词的讽刺洪承畴早就死了,并慷慨就义。

清军拿下江南地区后,如果不是有洪承畴这么个了解明朝士绅习性,为官和为政经验都丰富的前明高官在帮忙,要稳定抵抗最激烈的江南地区,还不知道要花多长时间。

即便如此,也依旧有嘉定、江阴等地的惨事。

当江南地区稳定后,清朝又委派洪承畴解决西南地区的问题,对于清朝来讲,既然你能干,那就多干一干。

当清朝短时间内,在军事上拿孙可望、李定国等率领的南明军队毫无办法时,洪承畴却看清楚了南明军队内部存在的权力争夺问题。

并建议清朝缓进西南,以围为主,减轻明军压力,坐等明军内讧。

此后的形势发展,果然如洪承畴所料,西南明军名义上的一把手孙可望,在企图废明自立,且军事进攻败于李定国之手后,携带部分明军机密和西南行军向导,向洪承畴投降。

清军在孙可望投降后,迅速的借用孙可望的帮助,拿下了西南最后没能纳入治下的云贵地区。

而将这些地区收归后,负责安抚事宜的,还是洪承畴。

他采取的还是老办法,减税、出钱赈灾。

朝廷划拨给云贵地区赈灾的钱,他专门留出一半,供进入云贵的军队专用,以此禁止军队扰民。

为减轻云贵地区百姓们常年供应大军征战的负担,他还建议清朝停止了清军向缅甸继续进军的策略。

或许,这一建议的初衷是,希望逃到缅甸的南明永历帝能逃过一劫。

他曾建议镇守云贵的吴三桂养宼自重,但吴三桂没听,还是搞死了永历帝。

总而言之,洪承畴在清朝入主中原后,起到的作用是其余投降清朝的明朝士绅群体,以及本来自关外就依附于清朝的汉人官僚们,所不能比拟的。

抛开气节问题,洪承畴的才干,在当时确实是清朝最需要的。

总结:洪承畴是明末清初少有的能干之臣,即使他晚节不保,背负投降污点,也不能否认这一点。

他的投降,对入关后的清朝,帮助是巨大的。

清朝在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统治,初期的稳定,除军事上外,其余完全依靠的是洪承畴。

不过,洪承畴在为清朝呕心沥血后,退休时,并没有得到很风光的待遇。

清朝奖励给他的世袭职位,不过是个三等阿达哈哈番(乾隆时,该职位改名为轻车都尉),仅仅只是个从四品。

他死后,才获得了“文襄”的追谥。

而被乾隆皇帝选进《贰臣传》也证明,再有才干的人,没有气节也是要被贬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