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奶奶的纺车

程俊||奶奶的纺车

在我老家的阁楼上,有一辆摇车,那是奶奶的纺线车,是奶奶留下来的遗物,它跟我儿时睡的窠筒(一种木制的孩子睡觉的东西)、轿奈(木制的小孩子坐的,下面有四个小木轮子)、水车、板车、犁、耙、磨子……放在一起,杂七杂八地堆满了整间屋子。我每次回家,只要一看到它,奶奶的慈祥的面容,她那纺线时舞蹈般优美的动作,就会浮现在眼前,每每我总会泪流满面。

一个工字形的木制底座,右边装一根高高的、带横档的架子,架子上安放着木制轴心的、大大的竹制纺轮,纺轮的轴心上还有一个木制把手;左边是一个低的木架,上面有一个木制圆轴,轴上插着一根尖尖的、铁制的像织毛衣的短针;一条由多股线合成,用蜡反复拖拉的绳子,连接着右边的纺轮和左边木架上的圆轴,这就是奶奶的纺车。

记得小时候,每年棉花开始采摘,天气转凉的时候,奶奶总会让父亲从阁楼上把纺车搬下来,小心地把它擦拭干净,把连接线取下来打蜡,把纺车的轴接触处都用鸡毛沾油润滑,奶奶动作轻柔,仿佛怕把它弄疼了似的。之后,奶奶会把家里的头年队里分的棉花,拿到轧花厂里轧成皮棉;之后请弹花匠把皮棉弹熟;之后再把弹熟的皮棉搓成一根根棉条,就可以纺线了。

那时,父母每天要挣工分,奶奶一边做家务,一边带我,顺便纺线。奶奶叫我坐在小方凳上玩,她自己坐在高一点的小板凳上,微微侧坐,她先在铁针上套一根笋衣做成的小筒,然后,右手不紧不慢摇着纺车的柄,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和中指捏住棉条,那棉条竟然神奇地吐出一条长长的白线,奶奶的手扬多高,它就吐多长,奶奶捏棉条的手,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翘起,像孔雀的头,好看极了。当线抽到奶奶的手再也无法拉得更长的时候,奶奶就让线听话地回到那笋衣筒上。纺车嗡嗡地响个不停,一会儿功夫,笋衣筒上的线穗就膨大起来,样子像织布的梭子。有时候抽出的线粗细不匀的时候,奶奶会停下摇着纺轮的手,把食指放到下嘴唇上打湿,把那线粗的地方搓细。当线锭纺到一定大的时候,奶奶就会将线锭取下,重新上一根笋衣筒再纺。

我小时候贪玩,开始的时候会乖乖地坐着,看奶奶纺线,坐一会儿后就坐不住了,就开始捣乱,叫奶奶让我也纺一下,奶奶总说我还小,等大了再学,我硬是不听,在奶奶身上使劲蹭,嗡嗡嘤嘤,比纺车的声音大多了,如果奶奶不让,我会马上跑不见影了,有时候还躲着不出来,任凭奶奶怎么呼喊也不答应,害得奶奶总是颠着小脚,房前屋后地扯着嗓子喊。急得奶奶直跺脚,差不多要哭了。后来奶奶怕我跑掉,就让我纺,说只纺一下好不。我马上说好。奶奶起身后,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像模像样地拿起棉条,摇动纺车,可是我根本就抽不出线,好不容易抽出了,可那哪里是线呐,分别是细棉条。奶奶叫我停手,我把棉条扔出好远,用脚踢纺车,把双手背在身后哭。这一幕正好被隔壁的三姣娘看见了,当时笑弯了腰,她刮着我的鼻梁羞我:“你这个丑鬼,人还没长抻抖,就也想学纺线,你以为纺线是多容易的事呀,莫看到你奶奶纺得好象很简单,看花容易绣花难,当年我嫁过来的时候,不会纺线,还是你奶奶教会我的呢,我学了大半年才会纺。你奶奶纺线是我们村里首屈一指的,纺的线又细又匀,织出的布上没有一个疙瘩。现在莫捣乱,长大了跟你奶奶好好学。”三姣娘的话,让我对奶奶多了一些敬佩,自此以后,奶奶纺线的时候,我便乖乖地坐着,不再捣乱,即使坐烦了要出去玩,也会按时回来,不再要奶奶去寻,免得耽误奶奶纺线。

每年冬天农闲的时候,周碾的机匠(织布匠),就会来村里织布。为了能在机匠来织布前攒足需要的线,奶奶除了白天纺,晚上也会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纺。那时的家里的煤油灯,是用赤脚医生那里弄来的药瓶做成的,一灯如豆,根本就不亮,奶奶总是把灯放在小板凳上,照样纺得自如。奶奶手一起一落,印到墙上身影也一起一落,像是演皮影戏,那时我总觉得奶奶是世界上最能干、最漂亮的奶奶。如果晚上妈妈想换奶奶歇一会,奶奶就会说:“你们白天做的累死了,早点去睡吧,我纺一会儿就睡了。”其实每天我睡一觉醒来的时候,还看到奶奶在纺线。

布织好后,只要一听到村里摇着拨浪鼓的货郎喊:“鸡毛头毛换灯草,煮蓝煮青,鸡硬肝(鸡胗)换针”的时候,奶奶就会拿着平时攒的鸡蛋,跟货郎换染料,把布染成各种颜色,这样一家人一年的衣服就都有了着落。等裁缝做成新衣服穿在身上,我总会骄傲地告诉别人:这是我奶奶织的布做的。

奶奶一生纺过多少线,她自己可能也说不清,从我记事的时候起,我们一家人的衣服、床上的床单、被套的里布,做鞋用的里布、面布、包括平时家里用的棉线,都是用奶奶纺的线做成的。那年奶奶去世,家里用来撕作头巾的布,也是奶奶生前老早就为她的后事准备好的。

漂亮的洋布流行的时候,父亲也给我扯过漂亮的花布做衣服,但穿不长时间就破了,奶奶说:“洋布虽然好看,不如土布扎实,不如土布养人。”

如今,奶奶不在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再也不会纺线了,而纺车的嗡嗡声、奶奶纺线时的漂亮身姿、慈祥面容,她那如纺线织成的布一样朴实的品质,却始终铭刻在我的心中。

作者:程俊    黄冈作协会员  黄梅实验小学教师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0)

相关推荐

  • 奶奶的纺车会唱歌

    奶奶的纺车会唱歌 奶奶有一架纺车,是从奶奶的娘家陪嫁过来的,就搁在堂屋的南墙边上.那是一架会唱歌的纺车,它奏唱过世界上最动听的乐曲. 每日,收拾完锅瓢碗筷,喂饱了猪鸡鸭屯,打扫净内屋外院,奶奶就坐在纺 ...

  • 那些儿时传来的织布声

    一直以来,都想写写与织布有关的记忆,只是那时候还是太小,根本没来得及仔细观察,织布机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所以,害怕自己写出了不确切的记忆,会贻笑大方. 今天,又是一个阴雨天,这让我关于织布的记忆再次复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二)搓捻子纺棉线

    (二)搓捻子纺棉线 如果说弹花轧花是织布前的材料准备,那么搓捻子(搓棉条)纺棉线则是土织布的第一步. 搓捻子:搓捻子时,先找一块光滑的砖头(就是普通的青砖,只是常用而已所以比较光滑),实在没有这样的青 ...

  • 【随笔连载】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一)轧花弹花

    想起来油灯下摇着纺车的母亲之一:轧花弹花 乾州蕞娃 在写完<农家的千层底布鞋,满是母亲的记忆>一文之后,总觉得有点意犹未尽,还有很多的关于母亲的记忆没有交代清楚,所以就有了这篇文章. 在我 ...

  • 程俊夫《​​有您,真好》 指导教师:李佳佳

    有您,真好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六一班  程俊夫 您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进的方向:您犹如沙漠中的加油站,为我补充能量:您犹如寒日里生火的火炉,给我带来温暖和幸福.您,就是在生活中处处为我着想 ...

  • 【村里的小学校(外一章)】/ 屈吉平

    村里的小学校(外一章) 屈吉平 对一个小村来说,学校就是一座精神圣殿.有学校在,村庄就有活力,就有希望. 当年我村的小学坐北向南,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修建的.砖瓦是大队砖瓦窑烧的,土坯是社员打的,木料 ...

  • 老织机

    老织机之所以被称作"老",一则是因为它的存在已经有了好几千年,<三字经>里就有"子不学,断机杼"的说法,讲的是儒家的亚圣小珂还是少年儿童时,不好好学 ...

  • 程俊|奶奶的咸辣椒

    程俊|奶奶的咸辣椒 每年交秋后,奶奶总会做许多咸辣椒,有剁辣椒.腌辣椒.酸辣椒.那时没有大棚蔬菜,也没有冰箱,留点新鲜辣椒过年也得用沙子或灶灰煨着,这样可以吃得久一点,但这也毕竟有限,过冬基本还是靠着 ...

  • 程俊|叫一声奶奶 泪如雨下

    涧边幽草|忆奶奶 奶奶是个满脸沧桑的小脚女人,听村里的老人说,爷爷很早就过世了,奶奶带着七岁的父亲和三岁的姑姑,靠老舅爷的帮助和接济度日.在我印象里,她脾气很好,也很胆小怕事,一生从没离开过村子,甚至 ...

  • 【联墨合璧▪月赛专版】程俊力书法作品欣赏

    联墨合璧 第三十一期 责任编辑/杨丽静 张淑艺 图文制作/林看云 本版投稿邮箱: yzltlmhb004@163.com 个人艺术简历 程俊力,笔名程步度,别署觉迟.中共党员,硕士,河北科技大学中华传 ...

  • 甘谷籍知名企业家程俊峰

    程俊峰(1974-)中共党员,甘谷县安远镇人,天水昊峰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甘肃省第十一届.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水市第五届人大代表.省工商联常委.天水市工商联副主席.天水市光彩事业促 ...

  • 精文馆‖程俊哲《《小狗钱钱》读后感》评析

    <小狗钱钱>读后感yd书房hh校区程俊哲 <小狗钱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书中的主人(是)公吉娜和她可爱的小狗钱钱,他们为你讲述了一个童话般的理财故事,①一切从一本成功日记, ...

  • 【四川】程俊博《校园的四季》指导老师:陈鑫

    校园的四季 达州东辰国际学校 程俊博 校园的一年四季各有它美丽的地方,和我一起去看一看吧! 春天,万物复苏,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夏天,蝉在 ...

  • 平台作者:牟联明[诗歌]奶奶的纺车(外一首)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奶奶的纺车(外一首) 文//牟联明 以右手为轴 转动一个经络密布的圆 随着无尽的轮回环绕 左手握着的棉花条 如春蚕般吐出来的丝 被纺锤绕成雪白的琼菱 从娘家纺到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