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指间||黄梅小伢望过年
俗话说:大人望发钱,小孩望过年。此话不假,那时我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有许多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一家人围在一起闹闹哄哄。
小时候, 一放寒假我们就开始帮家里排队站班,把供应的米、油及副食一一买回来。然后是看大人们蒸米、晒米、炒米、熬糖,做糖粑、花生糖和芝麻糖。后来,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奶奶往往在此时与几家邻居合伙打鱼面。记得奶奶揉苕粉前总要往苕粉里打几个鸡蛋,说这样才更鲜,然后使劲和苕粉,再捶打了一上午,已成肉泥的新鲜鱼肉加在里面,一起揉捏。下午,邻居们鱼贯而入,擀鱼面(通常用洗净的空酒瓶子),烧火,蒸鱼面,切鱼面,忙得热火朝天,笑语盈盈,第二天就可晒鱼面了,又可以吃到美味的鱼卷子(也叫鱼皮)了。
我常常趁着晴好天气,于午饭后,口袋里装着这些刚出炉的零食,邀上女伴,挎着蔑提篮,边走边聊,沿环城路捡柴。那时护城河边的树多为法国梧桐,也有不少杨柳树,且粗壮而威挺,枯枝、树叶很多。奶奶尤喜杨柳树枝,那细瘦的枯枝,在柴炉里烧到将尽未尽时铲在烘笼里能很快地将炭屑引燃,每逢此时她就笑着说:“我女真能,捡这么多好柴!”这也使我对捡柴更卖力了,往往捡来的柴火可烧到来年春天。
爷爷、妈妈单位分的年肉回来了,奶奶就大部分制成腊肉晒干,小部分做风肉(不撒盐),都一块块用麻绳系好,挂在过道边高高的横梁上,以便随要随取,又买来不大不小的鱼腌好晾干后,也一条条用麻绳系好,挂在过道边横梁上。还要做腐乳、豆豉、压菜,这些坛坛罐罐都整齐地摆放在厨柜边,不时泛着幽幽的釉彩。然后是福鸡(她不许我们说杀鸡),福鸡前她抓着鸡,柔声说:“鸡呀鸡呀你莫怪,你是凡间一碗菜。”而我总是伺机把那只献鸡油亮的金黄羽毛扯下来做键子。接着是去井台边洗鸡,洗猪肚子,洗牛肉和野鸭等,我总是跟去打水。这时井台边都是人,洗食品的、挑水的络绎不绝,连鹅也前来凑热闹,不断发出鹅鹅的叫声,争抢丢弃的鱼腮废肉。主妇们往往边洗边交流年夜饭的做法,还有的在暗中比较谁家的年货丰盛些。而奶奶则忙得无暇说话。
回家后奶奶燃起煤炉、土灶,炼猪油,炒花生、豆子,炸苕果、炸鸡蛋散子。我们把香喷喷的猪油渣子撒点白糖趁热吃,那入口即化的感觉真美妙啊!晚上奶奶戴起了老花眼镜,用手比划着三下两下就把我的棉袄罩衫裁出来了。
爷爷常常是年三十才到家,他总是挑着满满一担年货,走得直冒汗,回家后把年货一一拿出来请奶奶过目,我则站在旁边心中暗喜:呀,这么多好吃的糕点,还有书,布头子。待夜幕降临时,我们就在贴着火红春联的门前放鞭炮,开始吃年夜饭了。
这桌菜真丰盛啊!有炖猪肘子,上面飘着洁白的笋丝和切得细细的绿莹莹的葱花,有红枣猪肚,牛肉萝卜,墨鱼排骨汤,粉丝、香菇炖鸡,银鱼鸡蛋汤,野鸭烩压菜,三圆(芋圆、肉圆和鱼圆)吉利,还有合菜(主要由粉丝、木耳、黄花、肉片、酱干、大蒜合成,奶奶说吃合菜一家人才团结),也少不了青菜煮豆腐、卤菜和喜头鱼,直把桌子塞得满满当当,还要不时撒换。看着平时垂涎三尺的美味珍馐,真不知吃哪个才好,而第一道菜,通常是由爷爷舀几粒芋圆放入我们碗中,口念“事事遇缘”而拉开序幕,然后我们就大快朵颐,并不时敬酒,说过去谈未来,真是畅所欲言。最后喝碗用野生毛栗米辅以苕粉制作的甜汤才算结束。而剩菜总要吃上几天,但我们从未嫌弃。
接下来奶奶烧了很多热水,我们轮流就着炭火洗澡,这可是入冬以来第一次洗澡啊!洗完后,我们小孩都换上了新衣裤新鞋袜,并收到一沓崭新的、以一元为单位的压岁钱,忙出去呼朋引伴,欢天喜地地放炮、谈天、打扑克,玩过一阵就各自回家。在那个没有春晚的年代,我们就和爷爷一起守岁,奶奶已摆了许多爷爷带回的糕点,又从大洋铁瓶里拿出自制的零食,我们边吃边聊,无论什么话题,爷爷都能讲几个故事,直到新年将至才睡觉,也有几次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作者
花开指间 湖北黄梅人 黄梅一中教师
编 委:陈章华
编 辑:唐亚红
执行主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曹锦军围炉继2016年出版《穿越时空赏黄梅》一书后,再推力作《大美黄梅》一书,已对2015.7——2017.6期间的围炉优秀作品进行编辑成册。主要内容是湖北黄梅的厚重文化、风土人情以及美丽风光。体裁有散文、游记、摄影、美术、书法、诗词、楹联等。版面为彩印,价格60元一本(不含快递费),印数3000本,海内外公开发行。作者有国家级作协会员、文学博士、省市作协、摄协、书协、美协会员、文学爱好者。新书已正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