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伢子”讲故事(04)|摘“刺泡”——70.80.90后们挥之不去的儿时记忆~~
~
摘
刺
泡
文丨王强 图丨网络
周末,带妻儿至浮邱山乡一个叫荷塘的小村子游玩,儿子奔跑着,追着蝴蝶满天飞,我惊喜地发现路边的小山坡上,有三五簇刺泡儿,开得零散,却是透红。
儿时,大约是7岁光景,村里有一群和我一样的小伙伴,成天打着赤脚,光着膀子,在田地和山野里暴走和飞跑,每个人兜里的钱大抵是不会超过1块钱的,记得小卖部的冰棒有三种,一块钱可以买5个冰棍,3个沙糕,2个雪糕,还有一种叫”唐僧肉”的小包装干梅子,酸酸甜甜的,一块钱可以买十包,如果有人买了,小伙伴们立马会围过来,眼睛直直的盯着”唐僧肉”,嘴角淌着口水或者把口水吞进肚里。
不过,小伙伴们的兜里,大部分时候是没有钱的,除了一些板(用纸折的,放在地上打)和几个瓶盖子(弹盖子,一种小游戏),吃得最多的,就是奶奶们给孙子们藏在老木柜里的冰糖,很大一粒的,在嘴里可以含上老半天。
所以,山里的刺泡儿,便成了小伙伴们最美味的食物,每到5、6月份时节,山坡上,灌木丛,小河边,处处皆是红通通的一片,小伙伴们拿着家里的盆或者大瓷杯子,一窝蜂追赶着、嬉笑着,往目的地飞奔,路过一块,便把这块摘个干净,进行”大扫荡”,边摘边扯边往口里塞,若不小心,猴急了把刺弄进手指头,拔掉小刺,用嘴巴在伤口吮一吮,就好了。还有些小伙伴有点懒,没有带工具,把衣服一脱,把摘好的刺泡包在衣服里,待回到家里,把衣服一摊开,酱红的汁液溢出来,许多都烂成水糊模样了。
不过,小伙伴们的兜里,大部分时候是没有钱的,除了一些板(用纸折的,放在地上打)和几个瓶盖子(弹盖子,一种小游戏),吃得最多的,就是奶奶们给孙子们藏在老木柜里的冰糖,很大一粒的,在嘴里可以含上老半天。
所以,山里的刺泡儿,便成了小伙伴们最美味的食物,每到5、6月份时节,山坡上,灌木丛,小河边,处处皆是红通通的一片,小伙伴们拿着家里的盆或者大瓷杯子,一窝蜂追赶着、嬉笑着,往目的地飞奔,路过一块,便把这块摘个干净,进行”大扫荡”,边摘边扯边往口里塞,若不小心,猴急了把刺弄进手指头,拔掉小刺,用嘴巴在伤口吮一吮,就好了。还有些小伙伴有点懒,没有带工具,把衣服一脱,把摘好的刺泡包在衣服里,待回到家里,把衣服一摊开,酱红的汁液溢出来,许多都烂成水糊模样了。
遇见这几簇刺泡,实在窃喜,我不禁摘了几颗尝了下,酸甜酸甜,塞了一颗到儿子嘴里,他立马吐了出来,大声喊:”爸爸,酸!
如今,小伙伴们都老了,孩子们渐渐长大,刺泡少了,身边的诱惑,却多了起来。
王 强
湖南桃江人
“80”后文艺青年
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硕士。供职于桃江县人大机关。
责任编辑:财宝哥
文字撰写:王 强
图片来源:网 络
期刊总数:6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