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的远祖,真像现代人鄙视的寿命低吗?
你的世界,就是你思维的物质化。你怎么思维,“变现”出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炁子
看不到、看不全炁(音qi)子的原创文章?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如果已经关注了微信公众号“炁子”,可能没有加星标。一个,是从其他平台读到的,而各平台有自己的审核机制,未必每篇都放行。对此,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是关注微信公众号“炁子”、并“设为星标”。
如下是本篇的正文:
中西医之争持续了百年,纷纷扰扰,莫衷一是,我们几代人就生活在这种争论的历史和现实中。
为什么会旷日持久地争这个问题?因素太复杂。至少涉及到学术、利益,也涉及到中华大地的千家万户、每一个人。因为健康,毕竟是在解决温饱之后,家庭幸福、人生成就的基石。
在全球大疫情的阴影下,中西医之争进入新一轮的脉冲高潮。所以,炁子也就随缘来分析一下这个主题。要透过纷繁的表象,以犀利的思维看清中西医之争的本质,尤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空杯心态。
因为我们几代人生活在中西医之争的历史和现实中,难免带着各种各样甚至极端的情绪和成见。炁子在梳理了中西医之争相关的变量、空间、时间这三个要素之后,就有君子见到“身心灵”三个字,爆了。所以,炁子随缘讲了两个小事实,给有类似情绪的君子,一个穿透成见的壁障、给思想世界扩容的机会。就像《楚门的世界》里的楚门,最后撕开了海天世界的画布、首次发现自己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一个硕大的摄影棚里一样。这就是炁子上篇原创文章《一见“身心灵”就一蹦三尺高?两个小事实,能让人安静下来》的一点价值。
接下来,我们继续捋目标、属性。
1.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
捋完目标、属性以及相应因果链之后,结论就自然浮现出来了。
就像毛教员讲的,“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
在这个调查深挖系列文章的末尾,我们不仅要给出宏观的结论,也要提出微观的建议。也就是我们个人,在中西医之争的纷扰中,如何管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不过,在到达这些结论和建议之前,我们还必须系统地设定问题、分析所有变量属性和因果链。这个过程,也是熏习思维模型的过程。
请多一些耐心。
好了,我们来看目标。
前面梳理的变量、空间、时间三个要素,除了“身心灵”引爆一些君子的成见之外,应该没有其他的争议。但是,从目标开始,我们就能看到中西医之间的显著分歧。
中医、西医两大集合变量,其目标,都是服务于患者这个集合变量,让患者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那么,“健康”的状态是什么?分歧来了。
2.你不知道的“健“和“康”
在中文里,“健康”是由两个字“健““康”合成的词。
中华文明五千年,汉字本来各有独立的、界限明晰的涵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字湮没于历史的云烟。进入白话文时代,大量的字被串联起来,以合成词的形式出现,健康、运动、曲折、辅佐……原本各自摇曳生姿,现在都虚化成一团模糊的字影。
就像,同样看到一处美景,祖先赞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只会说“哇塞!好多鸟,好好看!”
就像,同样是辞谢聘职的美意,祖先说“才疏学浅,不堪胜任,恐难从命”,胡适只会说“干不了,谢谢”。
说回来,讲健康两字。
“健”字,不展开讲,指有力量、精血充足的人。这个字相对容易望文生义。但是“康”字,就不太容易能猜出远古的本来涵义了。
我们的祖先,极重视名正、言顺。比如对道路的不同交叉情况,就有很细致的观察和命名。
战国时代的辞类书《尔雅》,对从一条路到九条路的交叉状态,都有单独的命名。
摘要说一下。一路畅通为“道路”,路一分为二叫“歧”,十字路口通四方叫“衢”,通五方叫“康”,通六方“庄”,通九方叫“逵”(馗)。
在先秦,主要道路被称为“康衢”。而今天我们说“康庄大道”,不一定明白这里有贯穿几千年历史的悠久因果链。
我们已不大能知道“歧”“衢”“康”“庄”“逵”这些字,有如此紧密的涵义联系。我们把所有那些,统统叫“路”。
其实,就算一个“路”字,古代也有兄弟仨:路、道、途。
能够三辆马车并行的地方,叫“路”。
两辆马车可以通行的,被称为“道”。
仅一辆马车能过的,就叫做“途”。
连一辆马车都过不去的,另有“畛”“陌”“径”小兄弟仨。
收回来,说“康”字,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
所以,按古语延伸过来的因果链,“健康”这个现代合成词,兼具有力、通达的涵义。
我们天天挂在嘴上的两个字,分析起来,背后就有那么多的讲道。
说完了字意,我们再来看中医,怎么界定“健康”?
3.我们远祖的健康态
中医认为,健康是系统平衡。人体自身是一个系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也构成系统。一旦平衡被打破,即使是小小的打破,也会打乱阴阳的平衡,出现疾病或亚健康状态。
追根溯源,我们来从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是怎么看健康的。
《黄帝内经》开篇,就讲了我们远祖的健康态,都是尽百岁的寿命: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稍微对传统文化有些兴趣的君子,对《黄帝内经》这段话、对下面接下来的另一段话,应该不陌生。
也看了翻译成白话文的版本,总觉得像白开水,还是请君子读原著吧,韵味足得多。
《黄帝内经》接着讲当时的人,已经沦落到寿命减50%的地步。
否定中医的一种常见论点认为,中医当家的悠久岁月,祖先的寿命那么低,西医普及以后,当代国人的寿命才渐渐提升起来。
的确,近百年特别是新中国建国后70年,国人的人均寿命逐渐提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历史上先祖的寿命低下,建国后国人的寿命逐渐提升,都是众因之果,医疗手段只是其中之一。如建国后,既有西医立竿见影的治疗手段,也包括体制创新、经济发展等。比如曾经让经济适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几十万赤脚医生,可及亿万人民。
同时,在分析西医的贡献时,容易忽视的一条暗因果链是,由于西医的属性所定(以后还会详细讲),国人的表面寿命延长了,但很多类病患、包括多类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医学伦理等原因,可以用一个“生不如死”来形容。举其中的一个例子,有数据表明,中国每年新增7-10万植物人。
还有啊,《黄帝内经》提了一个上古时代,就是我们今人的远祖,是人人活过百岁的。
只是到了战国、西汉时代《黄帝内经》问世的时候,人们才减寿得厉害。
为什么寿减50%呢?当时的祖先是这样作践自己的: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接着,《黄帝内经》讲了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类高人的健康传奇。
其中,最高的真人,是与天地同寿的:“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最低的贤人,也和上古的远祖一样,活个百八十岁不在话下。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君子产生像上一篇“身心灵”类似的疑问,这么一本来历说不清楚的古书,靠谱吗?
4.话说,《黄帝内经》可信吗?
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非三言两语说得清楚,有缘的时候再展开细细讲吧。这里,限于篇幅,我们只以前面铺垫的几篇文章为基础,对是否采信《黄帝内经》做完全分类,请读者君子做一个选择题:可以(1)不采信(2)半信半疑(3)采信。
选择(1)“不采信”的君子,抱歉,请向后转、齐步走,可以等这个中西医之争的专题结束之后,看炁子的其他文章。
无论分析任何问题,炁子终极思维模型,一定是会系统分析变量的每一种属性的,可能有你喜欢的,可能也有你不喜欢的。
就像炁子前一篇《一见“身心灵”就一蹦三尺高?两个小事实,能让人安静下来》讲的两个小事实一样,你若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就难有办法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选择(2)“半信半疑”(3)“采信”的君子,我们接着在下一篇讲西医对“健康”的认知。
小结:中医对“健康”的认知,是系统平衡,是人体自身系统、人与自然和社会构成的系统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