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亚红 :正月十五呀喂子哟,玩龙灯呐划着
年,在人们走亲访友,来去奔波的不经意间渐行渐远。“三十夜的岁火,月半夜的灯火”,不知不觉又快到元宵节了,这个又称“上元节”的节日,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不知是俗事太多,还是时间的变迁,元宵节越来越没有过节的氛围。望着满城的灯火以及远处的焰火,记忆像打开的闸门,童年的元宵节的场面,波涛汹涌地在脑中翻腾。
童年的元宵节永远都是那么悠闲自然、幸福快乐。记忆深刻的莫过于邻近各个乡村的龙灯队了。记得那个时候,每到元宵节当天的晚饭后,人们就三个一阵,四个一群相邀去街上看龙灯。街道边的各个厂家商铺的大门早已张灯结彩、金碧辉煌,街道上人头攒动,欢歌笑语,到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当一阵热闹的锣鼓声由远而近时,“来了来了”不知是谁一声惊喜的喊叫,人们不知不觉地向那锣鼓声传来的方向涌去。当我们这些小孩还在努力地踮脚伸脖使劲张望的时候,人群又瞬间的从中间分开。一条黄龙就在如潮的人海的头顶逶迤而来。只见它长着长长的触角,瞪着铜铃般大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举着爪子,样子挺威武。龙身长长的,是用绸缎做成的,上面金色的鳞片(已不记得是画上的还是贴上去的了)在灯光的照耀下,似乎是满身的龙鳞发出金灿灿的光芒,非常引人注目。
人们还在惊叹着龙灯的长度和色彩的时候,一头威武的“狮子”左顾右盼地一纵一纵地霸气走了过去。接着头顶彩球的采莲船一步三摇地向我们走来,紧紧跟随其后的是“连厢”队,只见那些阿姨上下左右舞动手中的连厢,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那动作伴随着连厢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响声,甚是好看。那踩着高高的木棍还一边扭着秧歌的“高跷”队,让人看得胆战心惊,他们却如履平地的对着人们搞怪逗笑,引得人们阵阵惊呼,待反应过来之后就是阵阵热烈的叫好声。那“媒婆”头插一朵花,憨厚、滑稽的模样让观看的人们笑作一团。还有那一张一合的蚌壳精让我们怎么也看不清那里面化着浓妆的美女的真实面目。那五彩斑斓、轻盈灵动、制作得栩栩如生的各种花鸟草虫的花灯看得我们眼花缭乱。我们这些半大小孩在前拥后挤的队伍里东瞅瞅西望望,时而跟着高跷队后面装模作样的扭着秧歌,时而跟着前行的队伍拍着小手高声叫好。满街人头攒动,锣鼓声、鞭炮声、吆喝声响成一片。
待队伍走到到一开阔场地,舞龙灯就正式开始了。那龙灯在烟雾中、在鼓乐中、在如梦的欢笑中,只见龙头腾起,龙身狂浪般顺着左右起起伏伏向前,龙头伏下,龙身犹如狂潮般的左右起伏。在锣鼓的伴奏下,龙的身躯不停的扭动,时而回首摇摆、时而上下翻飞、时而蜿蜒时而盘旋,突然龙头向我扑来,近在眉前,忽而乘风直上,冲向云端。如此活灵活现的龙,全靠舞龙人卖力的表演。只见那舞龙人手举着木棒,一会跳,一会跑,一会站,一会蹲,一会翻筋斗,一会人叠人。鼓乐越来越急,龙舞的越来越快。像狂风暴雨,像行云流水,像骏马奔腾。此时,黄烟翻腾如云飞浪卷漫向大地、舞向四周、冲向天空,鞭炮和火花在云雾中闪光喷焰,人在云雾中跟随着龙灯越来越潮起潮涌。那场面壮观,很是激动人心。
这边的龙舞得风生水起,那边的狮子、采莲船也不甘落后。“采莲船呃哟喂哟,元宵节呐呀嗬嘿,正月十五呀喂子哟,玩龙灯呐划着,哟儿哟,呀嗬嘿,正月十五呀喂子哟,玩龙灯呐划着。”一阵好听的歌声传来,原来是采莲船正在表演,随着炮声以及人们的叫好声,那艄公唱的更加卖力、手上的桡舞的更加使劲,赢得了阵阵的掌声和喝彩声。玩狮子是由两人身披狮皮前蹲后伸、后蹲前伸、头摆尾摇、头滚尾翻,只见那狮子,时而狮头腾空而起;时而狮尾半空倒立;时而耸立而行;时而伏地搔身;时而打滚;时而满场奔跑。狮身上的铃铛摇出一串串哗哗啦啦的旋律。好一派热闹的景象。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与小朋友们奔前跑后,高兴地叫着、笑着、跳着、闹着,随着队伍的欢庆我们也进入忘我的世界······
作者:唐亚红 黄梅县图书馆工作人员 黄冈市作协会员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镜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