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中脾胃学术思想采撷
导读:脾胃学说以《内经》《难经》发其端,《伤寒论》《金匮要略》引其绪。《伤寒论》三大学说之一就是“保胃气、存津液”,可以从具体的治法及方药中得以体现。
1
基本治则与治法
基本治则与治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伤寒法。救阳在脾胃病治疗上的反映。太阴表证,由外感风寒直接引起太阴发病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其主要症状是恶寒、身不发热而手足自温,脉浮兼见脉缓。宜以桂枝汤微汗解肌。太阴里证的苓桂术甘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理中汤证,以及茯苓甘草汤对治脾胃阳虚等。提纲中所说的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症。这些症状可以由外证进一步发展的,也可由因误治传变而成,故作为太阴病的辨证提纲。内证的病机主要是脾阳不振、寒湿停滞,所以宜用温化寒湿的四逆辈。
二是《伤寒论》三急下法。阳明三急下和少阴三急下,阳明三急下为保胃液,少阴三急下为保肾精,同样用的都是大承气汤。峻下的大承气汤,轻下的小承气汤,缓下的调胃承气汤,以及治疗脾约治疗胃肠虚实交替失常的麻子仁丸等具体的方剂与方法:白虎汤中的粳米,竹叶石膏汤中的人参等具体用药,皆是“保胃气,存津液”的反映。
三是《金匮要略》肝脾同调,注重实脾法。仲景提出:“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重申了《难经·七十七难》治未病的观点。并补充了《难经》未病防传的内容。如“四季脾旺不受邪”,认为脾不主时而分旺四季,脾胃不虚,则心、肝、肺、肾气旺,不为外邪所伤,可以免生疾病,这为李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仲景不仅重视脾胃在肝病治疗中的预防作用,而且在《伤寒论》中亦指出:“知胃气尚在,必愈”(332 条)与“四季脾旺不受邪”互发,要知仲景所指胃气,在很大程度上是正气的代名词,胃气存在则正气存,正气存则机体自身调节机能旺盛,或者未病不传,或者已病不变,或者缩短疗程而易于自愈,此上工治未病之旨也。
2
保胃气,存津液
《伤寒论》113方,用药97味,有3/4药物涉及脾胃,用甘草者70方;用人参者22方;用大枣者40方。
上药皆具有扶助人体正气,调理脾胃之功。服桂枝汤喝热粥,助汗以安胃。桂枝汤本身就是“建中气,和营卫”的祖方之一;白虎汤加粳米清热以和中。柴胡、泻心不离参草姜枣;调胃、理中,寒温仍在缓和。探胃气之存亡,恐“除中”而试以索饼。病后虚羸少气,则以参草米麦养其胃阴。后人读之,一部《伤寒论》,保胃气、存津液是其精微所在。
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运用“保胃气、存津液”的原则,如“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麦门冬汤主之”。方中麦冬生津润燥,半夏和胃降逆,而人参、甘草、粳米、大枣,补益脾胃以资肺金,实开后世培土生金之法门。《金匮要略》对五脏倶损,气血阴阳倶虚者,常以健运脾胃为主,如“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程云来释曰:“手足烦热,脾虚也;悸,心虚也;衄血,肝虚也;失精,肾虚也,此五脏皆虚,主小建中汤,以健脾胃治其根本。”仲景“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尤怡云:“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故中气立,则营卫流行而不失其和,故求阴阳之和者,必在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并俱不足,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芪尤有专长。《千金》《外台》共载建中方24 首,多在此方的基础上衍化而成。
3
针灸阳明经与辅助胃气
伤寒中有杂病,杂病中有伤寒,而阳明、太阴有专篇,“大便结”“秽腐留”,以辨脾胃的虚实,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是也,并以此御邪防变,如“针足阳明”以断太阳之邪。
4
向愈上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存胃气的重要性
如《伤寒论》“知胃气尚在,必愈”(第332条)与“能食不呕,乃胃和则愈之兆”(第270条)。这些是从正面讲述之;厥阴病篇之“除中”证是从反面说明胃气衰败与阴阳离绝之关系。可见上溯到《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学术思想,仲景本人堪称中医脾胃学说的祖师。仲景之“保胃气、存津液”学说及临床运用,对脾胃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连师认为,进一步研究仲景学术思想,对于学习和掌握中医脾胃学说,提高临床疗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节选自《医门传灯》。
……以下是广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