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一)
『写在前面的话』
大量阅读,特别是同类书籍的大量阅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比如育儿方面的书籍。
当我们第一次接触育儿书籍时,不管是哪一本,便有一种“我怎么没有想到”的感叹,同时也可能着“先入为主”的魔。
随着我们相关阅读量的增加,不仅视野更加开阔,而且还让我们通过不同的视角而获得更多。
我们之前遇到了困惑,可能会在后续的阅读中,发现相似的、但更为贴切描述,突然豁然开朗,前后印证也让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好东西,相得益彰,换汤不换药。
我们之前所怀疑的,也可能在后续的阅读中得到进一步的佐证。开卷有益,特别那些提供大量实验数据的、严谨的和不失可读性的书籍,更能让我们心领神会,矢志不渝。
大量的阅读会帮助我们找到自己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并愿意去尝试与实践,最终成为我们自己的底层逻辑。
『正文』
最近看的《养育有安全感的孩子》给了我很多共鸣。
书中没有费解的专业术语和难以上手的工具,即使是第一次阅读也不会觉得晦涩难懂,无从下手。就像父母效能训练主要讲的是接纳线,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安全感圆环。
书中对养育中出现的各种概念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诠释。对这些概念的展开是层层推进的,概念之间相互联结,环环相扣,最终推出书中的核心理念:安全感圆环。
这一篇,便从这些绕不开的概念谈起。
一、行为
行为的本身便充满了争议。
行为重要吗?
不重视,行吗?
年幼孩子的不良行为需要面对;大些孩子的课堂表现、课下作业、考试成绩。。。这些既包括行为,也有行为的后果。从家长角度,这些都是可以直观看到的,甚至量化成普世指标。这也是哪个孩子都躲不开的,作为家长能不重视吗?
因此,我们便很容易确定,这些行为,特别是社会化的行为,不得不管。
然而,还是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行为的背后是需求。纠正行为本身,可能满足不了隐藏的需求,却引来新的错误行为。
比如,孩子考试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向外比较的名次和孩子认识到较自己上次的进步,哪个对孩子更有长远的意义呢?
说个题外话。我还记得初中那会儿,每次的月考或是期考,邻座的同学都很喜欢对数。大家做完试卷,便偷偷地采取五花八门的方式对答案;答案对完了,考第一的还是考第一,考中游的还是考中游。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当时的我们为什么要对数?对数后的成绩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对数不对,但错在哪里?对数除了纪律问题,是否也包括道德问题?对数对于我们的成长又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如果其中一个对数的学生被监考老师发现,那么,后续发生的一系列相关的行为又会引发什么样的短期后果,造成什么样的长期后果呢?
正当的需求被不良行为所遮蔽,而危险的需求却藏在“良好”行为背后。这也是行为的矛盾论。
实际上,行为不是教养中唯一的关注点,特别是对年幼的孩子。
行为只传递了信息。
避开只强调孩子的行为的误区,我们才可能发现行为底下的冰山。
二、情绪
人生的两大主题:需求与情绪。
我们可以体验到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相信情绪的力量但不被反噬,并愿意分享情绪,这对我们的一生都意义非凡。
我们正视情绪,而不是回避情绪,甚至是否定和压抑情绪,才能够平复情绪。
亲子互动中,包括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我们的情绪如何影响孩子,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如何和孩子谈论情绪,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在这里,提一个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误区。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而无法准确描述时,尽量选择猜测,而不是妄断。妄断能让早期孩子形成错误的情绪归类,而猜测可以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情绪。这个时候,说“我猜你可能如何如何”比“我觉得你如何如何”更好一些。如果我们真的说错了,孩子也会立刻纠正我们的,“我才没呢。”
还有,当我们以为在照顾孩子时,其实是孩子在照顾我们的感受。孩子极度伤心时,我们刻意模仿孩子悲伤表情,使得孩子更加悲伤,甚至是恐惧。即使是在成人世界,这种事情也时常发生。我们试图一直去安慰悲伤的人,对方却用隐忍和克制来包容我们的过度关注。
在书中有一个特别的概念,“程序性记忆”。我们将自己的经历以自我解读的方式记忆留存,并形成意义。这个过程就好比是在编辑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书。这与情绪实例如出一辙。
我们从原生家庭那里记录下了自己的程序性记忆,其中的很多是无意识的,我们自己不知道记录在了书中的哪一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与我们的孩子互动时,某一个与我们儿时类似的情景出现时,而这个情景也因其特殊的意义曾记录在我们的书中时,我们的情绪被触发,以及我们曾经的类似经验也被原封不动的调用。更进一步说,是我们带着某种目的,预测了我们的情绪状态,而这种状态也同样影响了我们的孩子,成为了他们的程序性记忆。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这可能会演变为我们所不期待的代际循环。
我们会因为我们自己的情绪而迁怒孩子,事后又很自责。我们错了吗?
三、错误与完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说是这么说,我们却这样对待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了吗?
我们追求完美,却不承认犯错,或是惧怕犯错,这背后又有着怎么未被满足的需求呢?
想要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我们就得犯错并改正。
这是书中众多有趣且有意义的观点之一。面对犯错,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喜欢插手帮助孩子,甚至希望在我们的帮助下,孩子一次错误都不要犯,特别是面对年幼的孩子。
但这样做适合吗?诚然,不断的成功会不断累积我们的信心,但错误却能呈现成功看不到的视角,给到成功给不了的经验。
宇宙万物有两个重要的运动状态。一个是维持在固有的状态,不偏一毫一厘;一个是偏离了轨道,但又可以校正回来。后者的状态不正像是一个错误的发展周期吗?我们做错了事,然后发现我们错了,接着就去改正,同时抚平这些错误带来的伤害或消除它们带来的误解,回到正轨。一件有瑕疵、甚至破损的文物,在有效的修复之后,仍然是一件珍贵的文物。
我们都会犯错,包括我们对孩子犯下的错误;但裂痕也带来了修复的机会。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发现不了我们犯了错误,因此辨识错误尤为重要。
正因为我们都会犯错,因此我们是不完美的,孩子也是不完美的,由我们组成的世界更不是完美的。完美不仅不可能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只会出现不断升级的压力。完美的极端可能是一团糟,甚至割裂亲子关系。
孩子是不完美的,孩子更不需要完美。孩子需要的是我们是否能够搞清楚他们的需求,并努力满足。只有这样才能让关系更加紧密。
接纳孩子的不完美和错误,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建立自尊,而不是过分吹捧和将其与他人比较得来的优越感。
相信孩子的力量,其发自内心的胜任感是其建立自尊的源泉。
待续。。。
(划线部分来源了书中,表述有调整)
『写在后面的话』
正确的理解行为和情绪,正视错误和不完美,便使我们更易于自我觉察,审视陪伴,并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题外话』
这学期开始不久,棉棉他们便开始练习跳绳。
第一天, 便已经有孩子可以连续跳几十个了,显然在家练过。
虽然大多数孩子都不会跳,但没几天,已经有好几个孩子掌握了要领,跳上个几个是没有问题的。
一两个月后,一般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很标准地跳上十几个。
直到这个月初,我们仍不忍直视群里老师发来的视频,棉棉仍一个都跳不了。
她好像并不以为然,好吧!我就当没看见吧!
前天晚上,我打开群里视频,向前拉视频,直接跳到棉棉那一段。
我看到一个完整的跳绳过程。
—END —
*** 第一百九十一篇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