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将最全面的解读:白虎汤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此方本列于太阳篇中,而又曰治阳明腑症者,盖以太阳之邪,服桂枝汤大发汗,表邪既解,而阳明之血液已伤,阳明乃气多血多之腑,今血液骤伤,阳明之内热立作。若不急用白虎以清热,人参以养血液,邪火益盛,即有不可扑灭之势,故白虎又是阳阴之腑方也。

白虎汤圆通应用法

1、治上消证。

夫上消者,渴而多饮也。由邪火在胃,血液大伤,血为阴,阴伤而引水以救者,阴与阴相亲也。白虎汤力能灭火以有阴,故治之而愈。

2、治心下一寸间发生疮疾,红肿痛甚。

按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也。因邪热结于胃之上口间,故发生疮疾。白虎汤专清胃热,故治之而愈。

3、治牙龈红肿痛甚,饮冷。

夫牙龈乃阳明所主,今胃火聚于上,故见红肿痛甚,又见饮冷,知其邪火伤阴。白虎汤力能清胃之热,故治之而愈(笔者常用此方加地骨皮、延胡索治之,效果更佳)。

4、治两乳红肿痛甚。

两乳乃阳明脉过之所,今见红肿痛甚,是胃中之邪热壅滞所致也。白虎汤专清胃热,热邪去而肿自消,故治之而愈(加蒲公英、延胡索,效果更佳)。

5、治谵语、遗尿,口不仁而面垢,三阳并病。

谵语者,邪热入于阳明之府也;遗尿者,邪热合于太阳之腑也。口不仁而面垢者,邪热合于少阳之腑也。白虎汤力能清热,一热清而三病立解,故治之而愈。

此方功用颇多,加减变通亦多,伤寒书言之甚详,其中尚有背寒一证,亦用之。学者当辨而明之。

【阐释】白虎汤《伤寒论》原文共三条,分见于太阳、阳明及厥阴三篇。其治疗目标是壮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无表证。因热甚伤津灼阴,故汗渴饮冷。但邪初入阳明,热而未实,急需灭火清热以救阴,故以本方治之。方中石奇、知母,寒凉性降,能清热解渴,止汗宁烦,粳米、甘草甘平,益气和中,合而收到清热益气,保胃生津之效,适用范围,亦较广泛。郑氏推广以治上消、胸疮、乳肿及三阳并病四症,以其皆由胃火旺极伤阴而致,故治之而愈。《伤寒察论》三阳合病条已言及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诸证象,郑氏具体指明其邪热分别入于太阳、阳明、少阳之腑,白虎汤力能清热,热一清而病立解。末提到尚有背恶寒一证,亦用白虎汤,须辨而明之。查《伤寒论》原文有“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一条,此背微恶寒可能是体偏虚者,大汗出后的一种症象,而口渴心烦仍甚,与少阴病之背寒不同,故以白虎汤加人参助正益阴以治之。此外有白虎汤证而挟湿者,则加苍术;,挟风者,则加桂枝,亦极有效验。笔者用本方治疗伤热咳嗽、哮喘,取得满意效果。其症状为咽喉干痛,鼻孔出热气,口臭气粗,咳嗽而痰难出,色黄且稠,有时成块成沱,或带血腥臭,面赤身热,更兼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舌苔干黄,脉洪大有力。全系热甚之象,故以白虎汤治之而愈。又曾用此方治冶尿崩症,亦获良效。现在白虎汤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性热病,更有用于挟热之眼疾、痢疾亦获良效,可见其应用范围之广泛。

郑钦安医书阐释《医法圆通》

一、白虎汤

白虎汤是治疗温病偏于热盛的主要方剂之一,为治暑温之正例。吴鞠通氏说的好?°白虎慓悍,邪重非其力不举,用之得当,原有立杆见影之妙,若用之不当,祸不旋踵,懦者多不敢用、未免坐误事机,猛浪者不问其脉证之若何,一概用之,应手而效者固多,应手而死者亦复不少,皆未真知确见其所以然之故,故手下无准的也。(《温病条辨》上焦篇第9条)

二、关于白虎汤的证治记载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其功用清热生津,主治阳明热盛、口干舌燥,烦渴引饮,面赤恶热、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者,为阳明经证的主方。方中石膏清阳明经热、除热盛之烦燥,为本方君药;知母清热养阴,以治胃热消渴,为本方臣药;甘草、粳米和胃养阴,为本方使药。药虽四味,清热、除烦、止渴之功却很显著。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很详细的论述,其中有三条论述了白虎汤的脉证:

伤寒论176条:伤寒脉浮滑者,此表里俱热,白虎汤主之

350条:伤寒脉滑而厥者,此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219条: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溺、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此三条说明:脉浮滑,表里俱热或脉滑而四肢厥冷的里热证,或口不仁面垢,谵语、汗出、肢厥而腹满者,均可使用白虎汤治疗

仲景著作还有六条论述了白虎加人参汤的脉证:

《伤寒论》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168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169条: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论》170条: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太阳中热、暍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仲景幼科》:中暑发热,汗出头痛,口渴,烦燥不宁,恶寒足冷,气乏神倦,治以人参白虎汤

综上所述,温病证见壮热、头痛、汗出、口干而烦躁,脉洪大而数或肢厥者均可投以白虎汤以清其表里之热

其口渴引饮,背微恶寒,脉虚浮者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益气生津

仲景用白虎与白虎加人参汤,多于口干与口渴为区别,口干者多用白虎,口渴者引饮者用白虎加人参汤。对此张景岳说的也很明确:“若气不甚虚,但有火者,宜白虎汤;若汗出,脉虚浮......有火而少气者,宜白虎加人参汤”

吴鞠通《温病条辨》论述白虎汤和石膏的原文共有21条,其中有关白虎汤的记载有7条,有关白虎加人参汤的有5条,并且还论述石膏配伍其它药物的方治。

白虎、白虎加人参汤的记载,可见于上焦篇和中焦篇

上焦篇第7条: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上焦篇第8条: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脉若散大者,急用之,倍人参

上焦篇第9条: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前两条为白虎之治,有虚实之别,后条为白虎之禁

对暑温的治疗

上焦篇第22条: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而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芤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为治疗暑温大纲)

上焦篇第26条还指出了白虎、苍术白虎、人参白虎对暑温的三种治法:

手太阴暑温,或已经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

脉洪大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身重者,湿也,白虎加苍术汤主之

上焦篇第40条还论述了此方对伏暑的治疗: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有汗,或大汗不止者,银翘散去牛蒡子、元参、芥穗,加杏仁、石膏、黄芩主之。脉洪大,渴甚汗多者,仍用白虎法。脉虚大而芤者,仍用人参白虎法

上焦篇第50条记述温疟的治疗: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和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中焦篇论述了阳明温病的治疗,第1条: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热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

中焦篇13条:下后无汗,脉浮者,银翘汤主之,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脉洪而芤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从以上9条原文分析归纳,吴鞠通将太阴温病、暑温、伏暑,凡具有脉浮洪或洪大而数或洪大有力之脉,并见舌黄或老黄甚则黑有芒刺,渴甚,大汗,面赤,身热恶热或语声重浊,或有汗出而喘。大便闭,小便涩等里实热证者,均以白虎汤主之

脉浮大而芤、洪大而芤、散大或芤甚者,均以白虎加人参汤之主之

湿盛者白虎加苍术,温疟者白虎加桂枝

除以上记载外,还有12条有关石膏配伍其他方药的证治

有以白虎汤加犀角、玄参组成化斑汤以治阳明神昏谵语之发斑者(上焦16条,中焦21条)

有以石膏、人参、杏仁、桑叶、麦冬等组成清燥救肺汤治疗秋燥者(上焦58条)

有以石膏、竹叶组成减味竹叶石膏汤治疗阳明温病者(中焦2条)

有以石膏、大黄、杏仁、瓜蒌皮组成宣白承气汤治疗阳明温病,喘促不宁痰涎拥滞之者(中焦17条)

有以石膏、滑石、寒水石等组成三石汤治疗暑温蔓延三焦,邪在气分,症见舌滑微黄者(中焦41条)

有以石膏、杏仁、栀子、枳实等组成杏仁石膏汤治疗黄疸,便结溺赤者(中焦72条)

有以石膏、生地组成玉女煎或玉女煎加味治疗气血两燔或妇女经血适来,邪陷发痉者(上焦10条,中焦102条,27条)

有以麻杏石甘汤治疗热饮者(下焦48条)

有以苍术白虎加草果治疗疮家湿疟者(中焦75条)

通过以上引证,可以进一步回顾了解仲景对白虎汤运用规律,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吴鞠通对使用白虎汤的发展

白虎汤及其加减

在温病临床中的应用

(一)应用范围及用药目的

白虎汤及其加减方剂,在温病治疗中应用较广

先父郭可明使用白虎汤根据仲景及吴鞠通氏的用法,又尊张锡纯通变白虎汤之意,并于余师愚清瘟败毒饮关于石膏之用法,因症施方,灵活加减,运用于临床

凡温病(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温毒、伏暑、秋燥、瘟疫、湿温化热等)出现发热、头痛汗出,或身无汗,头汗独多,口干或面红耳赤,或颐肿,或斑疹隐隐或紫红成片,或谵语、烦躁甚或狂燥不安,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苔黄舌质红,脉象洪滑而数者,皆投以加减之白虎汤

变通白虎汤方义:

变通白虎汤,方用生石膏、甘草,以天花粉易知母、以山药易粳米,仍以石膏为君药(生石膏的用法后面详述)

以天花粉易知母,天花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解毒通络,又其味甘而不伤胃,有补虚安中之誉;以花粉易知母,无苦寒下降,苦寒伤胃或影响辛凉透邪之弊

以山药易粳米,张锡纯氏多用此法,粳米固中气而护脾胃,山药性平味甘,津液稠粘,补肾填精,滋润血脉,为健补肺脾肾三经之药,滋阴养液之品,温病最易伤阴,以山药辅佐石膏较之粳米是为更好

关于生石膏的用法

历代对生石膏治疗温病多有记载

《本草经》谓石膏主中风寒热、口干、产乳金疮

《名医别录》谓: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咽热

唐.甄权《药性本草》论石膏治伤寒头痛如裂、壮热,皮如火燎

宋《大明诸家本草》谓石膏治天行热狂,头风旋

清《本草求真》说石膏甘辛而淡,体重而降,清热解肌,发汗消郁

清王孟英在余师愚《疫病篇》中说:“乾隆癸丑,京师大疫,已景岳治法者多死,以又可治法者亦不验,桐乡冯鸿胪星实姬人,呼吸将绝,桐城医士投大剂石膏药应手而痊,踵其法者活人无数。”余师愚在清瘟败毒饮方剂中谈到:“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则甚者先平,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矣

若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裂,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泻,六脉沉细而数者,即用大剂(六两至八两),沉而数者即用中剂(二两至四两),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

张锡纯论石膏曰:“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

通过以上引述说明:石膏主治热淫所胜,三焦大热所引起的实热证,并且有透表解肌而发汗的作用

在此还需要着重提出的是石膏性属微寒而不是大寒:

《本草经》有石膏性微寒的记载,同时仲景还用石膏组成竹皮大丸,以治妇人乳中虚

千金方大泽兰丸、小泽兰丸中也有石膏治妇人产后诸疾

无比薯预丸中还谈到求肥胖者于滋阴药中加燉煌石膏三两

以上也可间接说明石膏其性微寒而不是大寒

关于人参白虎汤:

人参白虎汤以野台参易人参,白虎汤加入人参取其生津益气,然古之人参出于野山,性本微寒,正当其用

后世之人参多为人工种植,恐为虫害,又多用砒石防之,砒石之性异常燥烈,因气化之故,参也燥热,用以治疗温热之病,临床中难以用之得心应手

野台参味甘微寒,补中益气,生津止渴,温病元气虚损均可用之

(二)煎服法

石膏必须生用,轧成极细粉或再用甘草水飞过备用,煎药时先煎石膏数十沸,然后纳入诸药,煎取的药汁要多一些(200-500毫升),服药时要徐徐温服。多煎徐服是为了使药力常在中上焦,寒凉不致下侵,酿成滑泄。服药后适当盖被(如毛巾被、床单等),不可盖之过厚,以利于内热外达。

(三)加减法

温病初期,发热恶寒,无汗或咽痛,舌苔白舌尖微红,脉象浮数或右大于左,此属里有热而挟风热,可酌加薄荷、虫退、连翘、银花、牛子等

咽喉肿痛或腮肿或头面肿大、便燥溲赤、脉象洪数、舌苔黄,俗称大头瘟者,症属毒火充斥于上,宜加马勃、玄参、大青叶、黄芩,重加石膏

头痛剧烈,口干渴饮,头汗独多,上身汗少,下身无汗,脉象滑数或洪大而数,症属毒火熏蒸,宜酌加菊花、黄芩,重用石膏

神识时清时寐,烦躁不安,头汗多或无汗,舌质深红,舌苔白黄而干,此热邪初传营分,气分之邪未尽,宜加鲜生地、连翘、郁金、菖蒲、黄连、犀角(羚羊角或水牛角)之属

高热神昏而抽搐,头汗多或汗出而热不解,舌苔黄厚或燥,舌质赤红,症属里热炽盛,热极生风宜加羚羊角、犀角、黄连、鲜生地、钩藤、全虫、蜈蚣、石决明等

高热,神昏谵语,吐舌弄舌,舌见红赤,舌披黄厚苔,症属热传心包,蒙蔽清窍。宜酌加犀角、黄连、菖蒲、郁金,并可送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等

发热而狂躁不安,神昏谵语,舌苔黄燥甚或焦里起有芒刺,大便闭结不通,脉象洪数或沉数有力,症属里热炽盛,热结阳明,内扰神明。宜加玄参、生地、麦冬、大黄、元明粉

发热无汗,头重如裹,胸闷,渴不欲饮,舌披黄白腻苔,脉象濡数,症属湿热气闭无汗,宜加藿香、香薷、杏仁、扁豆,石膏减量,宣通气机

高热,神昏不清,痰涎涌盛甚或惊搐,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有力,症属痰热蒙蔽清窍,肝风内动之象,宜加天竺黄、胆星、贝母,送服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或玉枢丹

病后低热,口舌干燥,神情呆滞,言语无力,哭笑无常,失眠健忘,症属气阴虚弱,神不守舍,心肾不交之故,宜加党参、龙牡、阿胶、枣仁、远志等

温病斑疹紫红成片,烦躁不安,高热不降,脉象洪滑而数,舌披黄苔,舌质红者,症属毒热炽盛于营血,气营两燔,宜加丹皮、赤芍、紫草、银花、连翘等

温病正气虚弱,脉弦细芤迟,以及产后或年老、幼儿之体弱者尤应注意加用台参

温疟口渴引饮者,宜加常山、竹茹、藿香,清热止疟而镇呕

三、病案举例

大头瘟案

范某某,女,62岁,1962年6月1日发病,6月3日初诊

【主诉】:发烧,头肿大2天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发热恶寒,头肿大且胀痛,头中隆隆鸣响,今日病势增剧,卧床不起而头面肿大更甚,疼痛拒按。面赤,恶热。T39.4℃,口渴饮引,口臭异常,脉象七至,右大于左,滑数有力,舌苔黄白而厚,小便黄少,大便3日未行

【辨证分析】:证属大头瘟,三焦壮热,中剂白虎汤主之

【处方】:生石膏120g、知母10g、茵陈12g、连翘30g、天花粉12g、薄荷6g、菊花10g、甘草6g,水煎2杯,分3次3小时1次温服

【治疗效果】:以此方加减,服2剂汗出,体温渐降至正常,并已坐起,头肿明显减轻,大便已行,服药4剂药量减半,服6剂而诸症悉除

【按】:此例大头瘟,渴饮口臭异常,显系阳明胃热炽盛,投中剂白虎汤以辛凉透邪而获痊愈

暑温入营动风案

安某某,男,11岁,1955年8月5日发病,8月9日入院

【主诉】:发烧头痛5天,神识不清1天

【现病史】:患儿于5天前发热头痛,精神不振,近3日来呈半昏迷状态,伴有手足发麻,震颤,昏迷更重,经腰穿诊为“乙脑”;查体:T39.5℃,意识昏迷,嗜睡,右侧颜面及伤眼睑有轻度麻痹现象,右手不时循衣摸床,四肢厥冷,吐泻1次,脉象沉数,一息七至,舌苔黄厚而腻

【辨证分析】:症属暑热挟湿,内闭清窍,引动肝风

【处方】:生石膏120g、天花粉20g、山药15g、忍冬藤30g、茵陈15g、全虫3g、蜈蚣3条、钩藤12g、川黄连10g、黄芩10g、竹茹15g、犀角12g、甘草6g;水煎3杯,煮取1杯,分6次1小时1次;另冲服安宫牛黄散1.5g,分2次3小时1次;另玉泉散10g,与上药同服

暑温入营动风案

【治疗经过】:8月10日二诊:头部汗出,T38.5℃,脉象一息六至,舌微白,神识转清,头痛大减,亦能吃东西,继以原方主之;8月11日三诊:汗出,体温降至正常,右侧眼睑麻痹亦有好转

【治疗效果】:住院14日痊愈出院

【按】:此例暑热挟湿,热深厥深,入营窍闭引动肝风,方以加减白虎汤佐芳香化湿之茵陈、苦寒燥湿之黄连,辅以芳香开窍,平肝熄风之品,1剂得汗,神识转清,3剂体温降至正常。

暑温案

马某某,女,61岁,1955年7月20日发病,7月21日入院

【现病史】:患者10天前患痢疾,3天前治愈,昨天又泻黄白色粘液样稀便,无腹痛,伴有发烧,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下午4时许,神识不清,不会说话,大小便失禁,经腰穿诊断为“乙脑”;查体:T40.6℃,时有神识昏迷,伴有抽风,右半 身不灵活,言语不清,唇干披白薄苔,左脉沉数而滑,右脉微细而数

【辨证分析】:症属暑温蒙蔽心包,引动肝风,阻塞窍络

【处方】:生石膏100g、野台参25g、山药15g、天花粉30g、枯黄芩10g、忍冬藤30g、大蜈蚣3条,淡全虫3g、黄连10g、竹茹15g、粉草10g

【煎服法】:以水100毫升先煎生石膏15分钟,更煮至300毫升,分6次1小时1次,温服;另服安宫牛黄散1.5g,分2包3小时1包

【二诊】:体温降至正常,神识完全清醒,右侧肢体亦能活动,唯感乏力,不思饮食;方用野台参15g、生石膏45g、山药15g、天花粉15g、青竹茹15g、龙骨15g、粉草10g

【治疗效果】:共治8天痊愈出院

温病发狂案

杨某某,男,16岁,1956年8月16日发病,8月19日入院诊为“乙脑”

【一诊所见】:9月10日检查,患者突然发病,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经22天治疗,体温降至正常,但狂燥异常,打人骂詈,乱喊叫,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脉象沉数有力,小便利,大便燥结不通。方用清热养阴通便剂

【处方】:生石膏180g、赭石100g、瓜蒌60g、鲜荷梗30g、石决明60g、玄参30g、鲜生地30g,水煎分3次温服

【二诊】:9月11日检查,大便已通,色黑而粘,狂燥骂如前,方用承气攻下

【处方】:大黄后入30g、元明粉冲12g、赭石30g、青礞石4.5g、黄芩10g、石菖蒲3g

【治疗效果】:一诊,二诊处方交替服用半月,患者痊愈出院

【按】:此患者石膏重用至九两,乃神清狂除,此证暑温热结阳明,狂燥不安,打人骂詈  ,逾垣上屋,弃衣而走,方用清下两法,一清再清,一下再下而获痊愈

温病痰浊闭窍案

洛某某,男,44岁,苏联专家1956年1月7日初诊

【一诊所见】:患者于1955年8月得脑炎,经治留有严重后遗症。T38.5℃,昏睡不醒,张口呼吸,痰声漉漉,不能进食,左眼睑下垂,右眼不能闭,四肢不能动,小便溲赤,浑浊不清,大便非灌肠不能通;脉象右弦大而滑数,左数而无力,舌干燥而刺,以手摸之干硬无津,舌有白点,如腐渣

【处方】:生石膏30g、野台参15g、山药30g、天花粉18g、天竺黄12g、生地30g、玄参30g、大蓟15g、赭石15g、石决明30g、生龙骨15g、粉草6g;水煎温饮分8次,1小时1次

【二诊】:1月8日T37.2℃,脉象无大改变,痰声已除,口舌已有津液

【处方】:原方增台参为30g、生地为45g、玄参为45g、山药45g、石膏45g,加石斛12g

【三诊】: 1月9日T38℃,右脉较前小,左脉较有力,舌上白点已退,大便通下五、六枚干燥屎球,神识较前清醒,眼能开合,左手能动,给其水知道用左手扶持而饮

【处方】:原方增石膏为75g、加山芋肉30g、牡蛎20g、兼服局方至宝丹1粒、苏合香丸1粒、混合分2次,6小时1次

【四诊】:1月13日,前方增石膏为100g、连进3剂体温正常,神识清醒,两眼视物正常,左上肢较有力,下肢能活动,可以握手、说再见和简单言语,病情日益好转

【按】:本例乙脑后遗症,因温邪久羁,阴液大伤,痰热蒙蔽清窍而神昏不清,重用人参白虎汤、增液汤加减,伍用至宝、苏合香丸芳香开窍之品,很快热清痰除窍开而神苏

病毒性主脑损伤

郝某某 ,男,57岁,正定人 ,2009年8月12日第一诊

【主诉】:频繁抽搐,喉鸣,吞咽困难六月有余

【现病史】 患者于六月前(2009年2月4日)因口角左歪,不自主咬牙咬舌伴口角麻木,继而喉鸣吞咽困难,于病后21天行气管切开术,病情逐渐增重,四肢强直性抽搐,抽时躯体后仰,呈角弓反张样,发作频繁不能入睡,病后曾住省人民医院,解放军256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诊为EB病毒性脑炎,病毒性主脑损伤,类风湿关节炎,肺炎,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颈椎病,经抗病毒,抗炎,营养脑细胞,镇静,气管切开术等抢救治疗,虽脱离危险,但抽搐及吞咽动作困难,喉鸣越来越重,前来我部求助中医治疗

【辨证分析】:温病气营两虚,肝风内动之象

【治法】: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清肺化痰,镇肝熄风

【处方】 石膏120g、大青叶15g、天麻12g、僵蚕12g、钩藤30g、鳖甲15g、龙骨30g、石决明30g、珍珠母30g、白茅根30g、丹参15g、射干12g、地龙12g、炒枣仁30g、五味子15g、郁金10g、全虫6g、蜈蚣6条等 ;另服安宫牛黄丸,0.5粒,每日2次

【按】:此例病毒性主脑损伤,久治不愈,致使温邪久羁,阴液受损,虚风内动,以致抽动不止,频繁发作。治疗中以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养阴平肝熄风止痉,经10日治疗抽搐显著减轻,后经调理数月,竟获痊愈

病毒性脑炎

乙型脑炎

冷某某,男,41岁,湖南省平江县人

【病史简述】该患者于2009年7月初起病,初起高热,昏迷,抽搐,体温39°~40°C,被诊断为乙型脑炎,在湖南长沙某医院抢救治疗。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因痰多、呼吸困难,对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做痰培养实验发现为绿脓杆菌感染,应用各类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无效,感染无法得到控制。治疗1个月后,患者诸症加重,体温不降,昏迷不醒,肢体拘紧,咳嗽痰多,病情十分危重。

第1个方子连续服用3天后,体温开始平稳下降;第2个方子又连续服用3天,体温继续平稳下降,肢体抽搐减轻;电话开方12日后,病情已经开始得到控制,有明显的缓解迹象,亲赴长沙看望病人,在平江连续诊疗3天;之后一直坚持电话处方,直至今日

【首诊】:2009年8月18日

【病情】:被确诊为乙脑并治疗1个月,高烧39℃不退,昏不知人,肢体拘紧,伴有腹泻,咳嗽,痰多,已行气管切开术

【治则】:清利湿热,镇肝息风

【处方】:苍术10克、金银花20克、黄连3克,扁豆10克、葛根10克、藿香10克、郁金10克、石菖蒲10克、钩藤30,全虫3克、蜈蚣3条、生山药15克、甘草3克 水煎服,3剂

【效果】:服药3剂后,患者家属来电诉患者腹泻已经停止,体温开始下降

【第二诊】:2009年8月21日

【病情】:腹泻已止,但体温仍偏高,肢体拘紧缓解不明显,有痰,仍然昏迷

【治则】:清热解毒,镇肝熄风,益气养阴,芳香开窍

【处方】:生石膏50克、大青叶15克、菊花15克、钩藤30克、黄连6克、莲子心15克、郁金10克、石菖蒲10克、天麻10克、石决明15克、珍珠母30克、党参12克、沙参30克、山药15克、浙贝母15克、蜈蚣6条、全虫5克、羌活10克,水煎服,3剂另服安宫牛黄丸1丸,半粒/次,2/日

【效果】:体温已平稳下降,肢体拘紧开始减轻

【第三方】:2009年8月24日

【病情】:体温下降至38℃以内,肢体拘禁减轻,仍有抽搐

【治则】:清热解毒,镇肝息风

【方药】:二方基础上加减,生石膏用至60克,党参用至20克,另加金银花30克、白茅根30克、藿香10克、茯苓20克,水煎服,3剂;安宫牛黄丸,服法同前

【效果】:抽搐次数明显减少,体温维持在37-38℃

【第四方】:2009年8月27日

【病情】:诸症好转,病情平稳

【治则】:清热解毒,镇肝息风

【方药】:三方基础上,生石膏用至90克,党参用至30克,另加炙鳖甲15克   水煎服,3剂,安宫牛黄丸,服法同前

【效果】:病情逐步得到控制,咳痰减轻,肢体拘禁缓解,略有意识亲人呼喊名字,开始有反应

【第五方】:2009年9月1日

【病情】:应患者家属要求,亲赴湖南,来到平江县中医院看望病人。此时患者意识开始有所恢复,眼球有活动,可以随着手指移动;对呼叫有反应;下肢开始无意识地伸曲;左上肢仍拘紧,仍行气管切开术,可听到有喉鸣音,有痰,体温37-38℃之间

【舌脉像】:脉弦滑数;舌黄白苔,舌质红

【治则】:清热解毒,宣肺化痰,平肝熄风,扶助正气

【方药】:西洋参6克、生石膏120克、大青叶15克、金银花30克、藿香10克、羌活10克、沙参30克、浙贝母15克、炒苏子12克、射干12克、紫苑15克、前胡12克、白前12克、石决明30克、天竺黄15克、珍珠母30克、赤芍10克、丹参20克、全虫10克、蜈蚣8条、莲子心15克、山药15克、栀子12克、黄连10克、郁金12克,水煎服,5剂安宫牛黄丸,服法同前

【第六方】:2009年9月5日

【病情】:病情稳定,体温已降至正常,痰量减少,抽搐减轻,诸症好转

【治则】:养阴清热,平肝熄风

【方药】:第五方加减,生石膏用至150克,赤芍换白芍15克,栀子用至15克,山药用至30克,另加鳖甲15克、炒枣仁30克,桑白皮12克,水煎服,10剂,安宫牛黄丸,服法同前

【第七方】:2009年9月14日

【病情】:患者开始尝试口中进食,意识有恢复,开始认识亲人

【治则】: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清肺化痰,平肝熄风

【方药】:生石膏150克、沙参30克、白芍20克、鳖甲15克、浙贝母15克、黄芩12克、生牡蛎30克、石决明30克、珍珠母30克、栀子15克、麦冬15克、生地12克、黄连10克、郁金10克、全虫10克、蜈蚣6条、忍冬藤30克、桑枝30克、甘草6克、莲子心15克、石菖蒲10克、炒枣仁30克、合欢皮30克、天花粉15、夜交藤15克,水煎服,5剂,宫牛黄丸,隔日1粒,半粒/次,2/日

【第八方】:2009年9月19日

【方药】:七方加减,加元参20克、党参20克、火麻仁30克,水煎服,10剂安宫牛黄丸,服法同前

【第九方】:2009年9月28日

【病情】:肺部感染完全得到控制,气管插管已经拔掉,无咳嗽,无痰,家属代速拔管,肺部无感染,无痰

【方药】:继续服用上方,用法用量同前

【第十方】:2009年10月7日

【病情】:患者已经可以自主进食,但有便秘,不思食,舌苔厚白,

【治则】:养阴清热,健脾润肠

【方药】:生石膏60克、天花粉15克、山药15克、焦三仙各10克、石斛15克、麦冬15克、元参30克、赭石15克、火麻仁30克、莱菔子15克、桑枝30克、忍冬藤30克、沙参30克、黄芩12克、甘草3克,水煎服10剂,安宫牛黄丸,服法同前

【第十一方】:2009年10月12日

【病情】:患者已经可以坐起来2~3小时,神智开始转清,但下肢有浮肿

【治则】:清热养阴,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方药】:第十方基础上加减,加鸡内金10克、陈皮10克、茯苓30克、党参15克、丹参12克,水煎服,10剂

【按】 :至此安宫牛黄丸总共服用72粒,现在停用。患者病情稳定后,自行出院回家调养,中药调理至今

目前患者可以独自出门散步,神志清醒,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记忆力好,反应快,但左上肢欠灵活,语言尚不十分流畅,现在仍在进一步调理中

结  语

本讲重点论述了仲景及吴鞠通氏对白虎汤治疗温病的有关记载并概述家父郭可明在治疗温病中运用该方的临床经验以及本人运用白虎汤治疗各种温病的经验和体会,供大家借鉴。当然这不是说白虎汤可以通治一切温病,切勿领会以一方遍治温病,我们今天论述的仅仅是治疗温病的一个方面,一种方法,譬如温邪偏湿重,又当以湿温门中求之等等,不一而足,正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42条说的好:“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前后互参,不可偏执。

在此需要特别提出讨论的是,关于吴鞠通所论白虎之禁,我认为需要根据病人全面情况进行分析治疗,既不能猛浪投用白虎,更不能因为惧怕白虎而不敢使用,关键在于全面认识,用之得当就能更好发挥古方的作用。

文源:医品阁

(0)

相关推荐

  • 跟我记方剂14-清气分热: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第四章 清热剂 第四章清热剂[要求]1.清热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白虎汤.犀角地黄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芍药汤.青蒿鳖甲汤 ...

  • 张锡纯治伤寒温病同用方:仙露汤

    仙露汤歌诀 寒温阳明仙露汤,渴热洪滑用此良; 一两玄参三两膏,五粳三翘配成方. [主治]: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而不至燥渴.脉象洪滑,而不至甚实.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 ...

  • 31白虎汤及变方

    好,那么我们一个一个来,第1个清气分热.首先清气分热 ,要知道到什么是气分热,诊断学老师应该讲过气分热,或者气分是个什么东西,气分热是卫气营血这个概念里面来的,卫气营血是叶天士提出来的一个辩证体系啊, ...

  • 深入浅出讲伤寒第3篇:现代科学语言解读“白虎汤”

    后三期发文预告:麻石杏甘汤.桂枝麻黄汤.小青龙汤.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深入浅出讲伤寒"系列文章.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方剂背后的机理及适用范围,帮 ...

  • 微生态最值得看的20篇抗生素抗性与微生物文章解读(免费赠送文献包)

    今天微生态公众号将和大家回顾一下过去有关抗生素类的微文,本期囊括了近期微生态公众号所发布的抗生素抗性与微生物最值得看的20篇文章,顺序按照阅读量由高到低排列,点击任意一篇即可查看解读. 为了方便各位小 ...

  • 100篇泛癌研究文献解读之APOBECs家族基因突变及表达量异常 | 生信菜鸟团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组织起源肿瘤的共性.差异以及新课题.TCGA于2012年10月26日-27日在圣克鲁兹,加州举行的会议中发起了泛癌计划.参考:https://www.ncbi.nlm.nih.gov ...

  • 太极拳蹬腿练不好?这篇文章帮你详细解读

    太极拳中的蹬腿动作从技术上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涉及到肌肉协调功能.人体单腿直立的平衡稳定.蹬腿运动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太极蹬腿包括了单腿直立平衡和蹬腿两项同步任务.前者必须保证人体的直立平衡,后者完成蹬腿 ...

  • 了解基金公司看这篇就够了:解读最真实的基金江湖

    作者:网叔点财 来源:雪球 这大概是你所能找到的最全的一篇关于基金公司的深度攻略.可以解答普通投资人对于"基金公司"的大部分困惑.从策划,到调研,到做分析,最后成稿,我们的专业研究 ...

  • 迈入中医之门第58篇:中医现代视角解读“失眠论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疾病的三个层面.高血压论治.糖尿病论治.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现代科学语言解读中医, ...

  • 迈入中医之门第56篇:中医科学视角解读“上火”机理与防治

    后三期发文预告:论中西医观点统一以及中医流派的寒热统一.失眠论治.疾病的三个层面. 发文规则:周一.周三.周五发"迈入中医之门"系列文章,周二或周四发散文系列. 考虑到国庆节期间大 ...

  •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的解读

    年初吵架群里就开吵这一篇,那时没有反应过来.这几天又一次争吵,他们认为这个"开鬼门"是治疗水肿用发汗法的依据.这显然太没有道理,那么问题出现了,该如何读哪?一方面要有皮穿支的思维, ...

  • 100篇泛癌研究文献解读之癌症相关基因的饱和度分析

    为了分析不同类型.组织起源肿瘤的共性.差异以及新课题.TCGA于2012年10月26日-27日在圣克鲁兹,加州举行的会议中发起了泛癌计划.参考:https://www.ncbi.nlm.nih.gov ...